首页 > 其他行业标准 > QX/T 152-2012气候季节划分
QX/T 152-2012

基本信息

标准号: QX/T 152-2012

中文名称:气候季节划分

标准类别: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Division of climate season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2012-08-30

实施日期:2012-11-01

作废日期:2023-06-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1451226

相关标签: 气候 划分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数学、自然科学>>07.060地质学、气象学、水文学

中标分类号:综合>>基础学科>>A47气象学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公告:中国气象局 气发〔2023〕58号

出版信息

出版社:气象出版社

标准价格:0.0

出版日期:2012-11-01

相关单位信息

复审日期:2017-04-19

起草人:陈峪、姜允迪、陈鲜艳、张强

起草单位: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归口单位: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中国气象局

主管部门: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标准简介

气候季节对各行业以及人们生活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季节划分通常有天文、气象、节气、农历、物候、候温等多种方法。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差异大,以同一个时间段界定不同地区的季节显然不尽合理,而利用物候、天文等方法又不便于业务操作。因此,制定科学的并适用于业务使用的气候季节划分指标和方法,气候季节出现早晚、持续长短等级的划分指标,对相关的科研、气候业务和气候服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标准规定了气候季节的划分指标、常年和当年气候季节的界定方法以及气候季节早晚和长短等级的划分。 本标准适用于气候季节的监测、评价、预测与服务。


标准图片预览

QX/T 152-2012气候季节划分
QX/T 152-2012气候季节划分
QX/T 152-2012气候季节划分
QX/T 152-2012气候季节划分
QX/T 152-2012气候季节划分

标准内容

ICS 07.06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152—2012
气候季节划分
Division of climatic season
2012-08-30 发布
國气象局发布
中國国國
2012-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气象行业标准
气候季节划分
QX/T152—2012
气象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邮政编码:100081
网址:http://www.cmp.cma.gov.cn发行部:010-68409198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北京中新伟业印刷有限公司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
2012年12月第一版
印张:1:
字数:30于字
2012年12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35029-5552
如有印装差错
版权专有
定价:8.00元
由本社发行部调换
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406301
术语和定义
气候季节划分指标
常年气候季节界定方法
当年气候季节界定方法
气候季节早晚和长短等级划分
参考文献
Qx/T152—20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5)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气候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峪、姜充迪、陈鲜艳、张强,Qx/T152—20
Qx/T152—20
气候季节对各行业以及人们生活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季节划分通常有天立
文、气象、节气、农历、物候、候温等多种方法。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差异大,以同一个时间段界定不同地区的季节显然不尽合理,而利用物候、天文等方法又不便于业务操作。因此,制定科学的并适用于业务使用的气候季节划分指标和方法,气候季节出现早晚、持续长短等级的划分指标,对相关的科研、气候业务和气候服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v
1范围
气候季节划分
Qx/T 152—20
本标准规定了气候季节的划分指标、常年和当年气候季节的界定方法以及气候季节早晚和长短等级的划分。
本标准适用于气候季节的监测、评价、预测与服务。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1
气候季节climatic season
从天气气候角度,按照日平均气温将一年划分为不同的阶段,通常分为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四个季节。
气温序列time series of surface air temperature连续的逐日平均气温记录。
注:单位为摄氏度(℃)。
5-daymovingaverage
5天滑动平均
连续要素序列依次以当天及前4天这5个数据为一组求取的平均值。2.4
滑动平均气温序列timeseriesofmoving averagetemperature由气温序列计算的5天滑动平均值序列。注:单位为摄氏度(℃)。
常年值normal
气候平均值climatenormal
气象要素30年或其以上的平均值。注: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有关规定,本标准取最近三个年代的平均值作为气候平均值。亦可根据需要,选取连续的三个年代计算常年值。
示例:2011一2020年期间,取1981一2010年30年的平均值。2.6
常年气候季节
normal climatic season
由常年气温序列确定的气候季节起止日期和长度。2.7
四季分明区
regions with spring, summer, autumn and winter一年中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均出现的地区。1
Qx/T152—2012
四季不分明区 regions with one or more seasons no existence一年中有一个或多个季节不出现的地区。3气候季节划分指标
3.1春季为日平均气温或滑动平均气温大于或等于10℃且小于22℃。3.2夏季为日平均气温或滑动平均气温大于或等于22℃。秋季为日平均气温或滑动平均气温小于22℃且大于或等于10℃。3.3
冬季为日平均气温或滑动平均气温小于10℃。3.4
常年气候季节界定方法
4.1常年气温序列计算
对选定的30年气温序列,计算同日平均气温的常年值,得到常年气温序列。某日平均气温常年值计算见式(1):
式中:
T一第i日的平均气温常年值,单位为摄氏度(℃);tij一第i年第j日平均气温,单位为摄氏度(℃);n一选定年份长度,取30。
4.2常年滑动平均气温序列计算
...(1)
依据常年气温序列计算5天滑动平均值,得到常年滑动平均气温序列。5天滑动平均值计算见式(2):
式中:
TM, = f +t+ +tm+ + IrI + +
TM;一第i日的5天滑动平均气温,单位为摄氏度(℃);t 一第日平均气温,单位为摄氏度(℃)。4.3四季分明区常年气候季节确定4.3.1常年气候季节起始日确定4.3.1.1概述
基于常年滑动平均气温序列,应按春、夏、秋、冬的顺序,依次确定各季节的常年起始日期。4.3.1.2春季起始日
...(2)
当常年滑动平均气温序列连续5天大于或等于10℃,则以其所对应的常年气温序列中第一个大于或等于10℃的日期作为春季起始日。2
4.3.1.3夏季起始日
Qx/T152—20
当常年滑动平均气温序列连续5天大于或等于22℃,则以其所对应的常年气温序列中第一个大于或等于22℃的日期作为夏季起始日。4.3.1.4秋季起始日
当常年滑动平均气温序列连续5天小于22℃,则以其所对应的常年气温序列中第一个小于22℃的日期作为秋季起始日。
4.3.1.5冬季起始日
当常年滑动平均气温序列连续5天小于10℃,则以其所对应的常年气温序列中第一个小于10℃的日期作为冬季起始日。
如果秋季起始日后的滑动平均气温序列不满足冬季指标,则从春季起始日前的序列中确定。4.3.2常年气候季节终止日确定
以某一气候季节常年起始日的前一日,作为上一个季节的常年终止日。4.3.3常年气候季节长度
某一气候季节常年起始日到终止日之间的天数,为常年气候季节长度(天数)。4·4四季不分明区常年气候季节确定4.4.1常冬区
如果常年滑动平均气温序列无连续5天大于或等于10℃,则该地为常冬区,不做季节划分。4.4.2常夏区
如果常年滑动平均气温序列无连续5天小于22℃,则该地为常夏区,不做季节划分。4.4.3常春区
如果常年滑动平均气温序列无连续5天小于10℃和大于或等于22℃,则该地为常春区,不做季节划分。
4.4.4 无冬区
4.4.4.1如果常年滑动平均气温序列无连续5天小于10℃,则该地为无冬区,只做春季、夏季和秋季划分。
4.4.4.2春季起始日为1月1日,夏季和秋季起始日分别按4.3.1.3和4.3.1.4确定;春季和夏季终止日按4.3.2确定,秋季终止日为12月31日。4.4.5无夏区
4.4.5..1如果常年滑动平均气温序列无连续5天大于或等于22℃,则该地为无夏区,只做春季、秋季和冬季划分。
4.4.5.2春季和冬季的起始日分别按4.3.1.2和4.3.1.5确定,秋季起始日为常年气温序列的首个最高日;春季、秋季和冬季终止日按4.3.2确定。3
Qx/T152—2012
5当年气候季节界定方法
5·1当年气候季节起始日确定
5.1.1起始日的初次判断
5.1.1.1基于当年气温序列计算5天滑动平均气温,其计算见式(2)。四季分明区按照4.3,四季不分明区参照4.4.4或4.4.5,依次进行当年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起始日的初次判断。5.1.1.2如果秋季之后的滑动平均气温序列不满足冬季指标,则顺延至下一年判断,但仍标识为上一年(即当年)冬季的起始日。
5.1.2起始日的二次判断
5.1.2.1如果初次判断的起始日期比常年日期偏早15天以上,需进行起始日的二次判断。5.1.2.2如果初次满足季节指标的5天连续过程后至常年起始日之间,滑动平均气温序列均满足季节指标,则当年季节起始日按初次判断的日期确定。5.1.2.3如果初次5天连续过程后滑动平均气温序列有不满足季节指标的,则需计算至序列再次连续5天满足季节指标。当两次连续过程之间,满足季节指标的累计天数大于或等于不满足的天数,则以初次判断的起始日作为该气候季节的开始日期;否则,按第二次判断的起始日确定。5·2当年气候季节终止日确定
以某一气候季节起始日的前一日,作为上一个季节的终止日。5·3当年气候季节长度
某一气候季节起始日到终止日之间的天数,为该气候季节的长度(天数)。6气候季节早晚和长短等级划分
6·1气候季节早晚等级划分
气候季节早晚等级依据当年与常年气候季节起止日期的差值(D。)来划分,分为特早、偏早、正常偏晚和特晚五个等级,见表1。
表1气候季节早晚等级划分和表述等级指标
Da <— 15
— 15≤ Da<— 5
—5≤Da≤5
5< Dd≤ 15
Dd > 15
6·2气候季节长短等级划分
等级表述
气候季节长短等级依据当年与常年气候季节长度的差值(D,)来划分,分为特短、偏短、正常、偏长4
和特长五个等级,见表20
等级指标
Di— 15
— 15≤ D— 5
5≤ D≤ 5
5< D≤ 15
Di > 15
2气候季节长短等级划分和表述
等级表述
Qx/T152—20
Qx/T152—2012
参考文献
白殿一.标准编写指南.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么枕生,丁裕国.气候统计.北京:气象出版社.1990张宝堃.中国四季之分布.地理学报,1934,1(1):1-18《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图集》编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图集.北京:气象出版社.2002立昆
Dong wenjie, Jiang yundi, yang song. The responses of seasonal length and beginningdate in mainland of china to global warming. climatic change, 2010, 99. doi 10. 1007/s10584-009.9669-0,81-9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