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T 07010-2021
基本信息
标准号:
FZ/T 07010-2021
中文名称: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针织服装
标准类别: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co-design product assessment—Knitted graments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1-08-21
实施日期:2022-02-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相关标签:
绿色
设计
产品
评价
技术规范
针织
服装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环保、保健与安全>>环境保护>>13.020.10环境管理
中标分类号:环境保护>>环境保护综合>>Z04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28页
标准价格:27.0
出版日期:2022-01-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徐叶根、董廷尉、徐璋、刘志媛、向忠、陈泽勇、陈欢、程晧、马建华、向亚辉、曹志强、郭繁
起草单位:浙江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互太(番禺)纺织印染有限公司、佛山市顺德彩辉纺织有限公司、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北京中创绿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归口单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提出单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标准简介
本文件给出了针织服装生命周期绿色设计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评价要求、自评价报告编写要求、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编写要求和绿色设计产品判定依据。
本文件适用于以棉或化学纤维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各类针织服装的绿色设计评价。
标准内容
ICS13.0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07010—2021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针织服装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co-design product assessment-Knitted graments
2021-08-2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22-02-01实施
FZ/T07010—2021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评价要求
5绿色设计产品自评价报告编写要求6'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编写要求7绿色设计产品判定依据
附录A(规范性附录):
指标计算方法和产量折算方法
附录B(资料性附录)
针织服装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附录C(资料性附录)
生命周期现场数据收集清单表·附录D(资料性附录)
附录E(资料性附录)
辅助资料收集表
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编制大纲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FZ/T07010—2021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互太(番禺)纺织印染有限公司、佛山市顺德彩辉纺织有限公司、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北京中创绿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叶根、董廷尉、徐璋、刘志媛、向忠、陈泽勇、陈欢、程皓、马建华、向亚辉、曹志强、郭繁。
FZ/T07010—2021
我国经济社会要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需要认真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加快绿色产品标准供给,推动绿色产品评价,引领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促进产业绿色健康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体系,将目前分头设立的环保、节能、节水、循环、低碳、再生、有机等产品统一整合为绿色产品,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等体系”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标准从产品生命周期出发,统筹考虑原材料选取、能源消耗、环境影响和产品质量、健康安全等属性,兼顾节能、环保、节水、循环、低碳、再生等方面,选取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安全影响大、与产品质量性能密切相关的典型指标,作为评价绿色产品的指标。评价模式采用自我声明的方式,有效降低企业负担,并充分体现企业为主体的理念,利用市场监管的方式对获得绿色标识的产品进行监督管理,为提升我国绿色生态产品的有效供给,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技术支撑。1范围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针织服装
FZ/T07010—2021
本标准给出了针织服装生命周期绿色设计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评价要求、自评价报告编写要求、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编写要求和绿色设计产品判定依据。本标准适用于以棉或化学纤维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各类针织服装的绿色设计评价。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589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T5708
GB/T7119
GB17167
GB18401
纺织品针织物术语
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工业企业产品取水定额编制通则GB/T18820
GB/T18885
GB/T19001
GB/T23331
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24001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GB/T24040
GB/T24044
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要求与指南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24789
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GB31701
GB/T32161生态设计产品评价通则T/CNTAC8纺织产品限用物质清单3术语和定义
GB5708、GB/T24040、GB/T24044、GB/T3216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绿色设计eco-design
按照全生命周期的理念,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系统考虑原材料选用、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处理等各个环节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影响,力求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降低资源消耗、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含有有害物质的原材料,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从而实现环境保护的活动。1
FZ/T07010—2021
4评价要求
4.1基本要求
4.1.1污染物排放应符合国家或地方排污标准要求,近3年未发生重大及以上安全、质量、环保事故,近两年内未受到各级环保部门处罚。4.1.2不使用国家或地方有关部门发布的淘汰或禁止的技术、工艺和设备。4.1.3应按照GB/T19001和GB/T24001分别建立并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并按照GB/T23331的要求建立能源管理制度。4.1.4应按照GB17167、GB24789要求分别配备能源计量器具、水计量器具。4.1.5应建立原辅料绿色采购制度,对供应商提出绿色采购要求。生产所用的染料、助剂等化学物质应符合T/CNTAC8的规定。4.1.6
4.1.7产品应达到相应的质量标准要求。4.2评价指标要求
4.2.1针织服装生产企业应满足4.2.2中表1规定的各项指标要求。对于外购面料型加工企业,应要求上游面料供货商对自身资源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有害物质使用等进行有效管理,并达到表1中规定的的各项要求。
4.2.2针织服装绿色设计评价指标要求(见表1)。表1针织服装绿色设计评价指标要求一级指标
资源属性
能源属性
环境属性
二级指标
可分解出致癌
染料中有害
物质的含量
单位产品
取水量
芳香胺的偶
氮着色剂
致癌染料
致敏性分散染料
染色纱
印染布b
水重复利用率
经编布
单位产品
综合能耗
单位产品废
水排放量
单位产品CODcr
排放量
大气污染物
排放浓度
纬编布
印染布?
染色纱
印染布
染色纱
印染布
颗粒物
kgce/t
kgce/t
kgce/t
基准值
≤320
≤1100
≤1800
≤2100
(100)d
判定依据
提供检测报告等相
关证明材料?
提供计算过程及证明
材料(如生产设备清
单、生产统计数据、生
产工艺指导书等)
提供计算过程及证
明材料(如生产设备
清单、生产统计数
据、生产工艺指导
书、委托合同等)
所属生命
周期阶段
原材料获取bzxZ.net
产品生产
产品生产
-级指标
环境属性
产品属性
二级指标
固体废物处置率
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要求应符合
GB18401、GB/T18885的有关规
定,婴幼儿产品还应符合GB31701的规定
表1(续)
基准值
判定依据
不直接外排环境,自
FZ/T07010—2021
所属生命
周期阶段
主或委托有资质单
位回收处理,并提供
证明材料(如固废处
置设备清单、处理技
术或工艺、委托合同
提供检测报告等证
明材料
&可分解出致癌芳香胺的偶氮着色剂、致癌染料和致敏染料清单详见T/CNTAC8的附录A。产品生产
产品生产
b本表中所列为基准品,系数为1.0,单位产品取水量为90m/t。当产品为非基准品时,折算方法和折标系数参见附录A。
。本表中所列产品为基准品,系数为1.0,单位产品印染布综合能耗为1100kgce/t。当产品为非基准品时,折算方法和折标系数参见附录A。
d本表中VOCs的排放限值针对的是非涂层类产品,限值设定为60mg/m;当被评价产品为涂层类产品时,限值设定为100mg/m2。
4.3检验方法和指标计算方法
表1中各指标的计算方法和产量折算方法见附录A。5绿色设计产品自评价报告编写要求5.1基本信息
报告应提供报告信息、企业信息、评估对象信息、采用的标准信息等基本信息,其中报告信息包括报告编号、编制人员、审核人员、发布日期等,企业信息包括公司全称、组织机构代码、地址、联系人、联系方式等。
在报告中应标注针织服装的主要技术参数和功能,包括产品专利、主要技术参数、产品功能描述等。产品重量、包装的大小和材质应在针织服装生命周期评价报告中阐明。在报告中应描述产品生产过程采用的节能、降耗、减排、废物利用等技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的内容:
企业采用的先进技术工艺和装备:2)企业节能、节水、减污、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措施和成效;企业在产品开发及节能减排方面的研发成果及专利;3)
4)其他情况。
FZ/T07010—2021
5.2符合性评价
报告中应提供对4.1基本要求和4.2评价指标要求的符合性情况说明,并提供所有评价指标报告期比基期改进情况的证明材料。其中报告期为当前评价的年份,一般是指产品参与评价年份的上一年;基期为一个对照年份,一般比报告期提前1年。5.3评价报告主要结论
应说明该针织服装对评价指标的符合性结论、生命周期评价结果、提出的改进方案,并根据评价结论初步判断该产品是否为绿色设计产品。5.4附件
绿色设计自评价报告中应在附件中提供:a)企业法人证书复印件(加盖公章)、注册商标证明(授权书)、品牌授权书;b)
标准符合性证明材料(如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等);c)企业应提供绿色采购相关证明材料(采购的原辅料应满足表1的要求);d)
针织服装生命周期评价报告(按附录B~E要求编制);e)企业对自评价结果的声明;
其他相关证明。
6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编写要求6.1评价方法
依据附录B中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编制针织服装生命周期评价报告。6.2评价目的与范围
报告中应包含下列内容:目的定义,包括产品信息、功能单位与基准流、数据代表性(时间、地理、技术代表性);范围定义,包括系统边界、工艺流程、单元过程、取舍原则、多产品分配、环境影响类型,以及数据质量要求、所采用的软件与数据库。6.3生命周期清单分析
应说明报告包含的生命周期阶段,并按照附录C格式描述各单元过程,说明每个单元过程所包含的各项消耗与排放清单数据,按照附录D格式描述生命周期模型所使用的背景数据。其中系统边界包括原料获取阶段和产品生产阶段,见图1和图2。4
原料获取阶段
纱线(棉纱/混纺纱)获取
针织印染布生产阶段
成品生产阶段
原料获取阶段
预定型
预定型
印前定型
其他辅料、能源、资源获取
图1针织服装(纯棉类、混纺类)生命周期评价系统边界纱线(化纤纱)获取
针织印染布生产阶段
成品生产阶段
其他辅料、能源、资源获取
预定型
针织服装(化纤类)生命周期评价系统边界FZ/T07010—2021
一成品
FZ/T 07010-2021
6.4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应提供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不同影响类型的特征值,并对不同影响类型在各生命周期阶段的分布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报告中应包含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指标结果、生命周期各过程贡献、清单数据灵敏度分析、数据质量评估4部分内容。6.5生命周期解释
报告中应包括数据质量评估与改进、清单数据灵敏度分析、改进潜力分析与改进方案等内容。6.6附件
报告中应在附件中提供生产工艺、设备清单、数据收集表等证明材料。绿色设计产品判定依据
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针织服装可称为绿色设计产品:提供绿色设计产品自评价报告;a)
b)企业满足本标准中评价要求的相关规定;c
提供符合要求的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编制大纲见附录E)。A.1单位产品取水量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指标计算方法和产量折算方法
单位产品取水量计算方法参照GB/T18820有关规定执行。FZ/T 07010—2021
在计算单位产品取水量时,产品的实际产量应折算成基准品产量计算,将棉型印染布定为基准品,单位产品取水量限定值为90m/t-产品,折算系数定为1.0。当产品为非基准品时,可根据纤维成分、特殊工艺等进行折算,按公式(A.1)计算:P,=Pg×a×(1+
式中:
某产品的基准品产量,单位为吨(t);P。某产品的合格品产量,单位为吨(t);纤维成分可比修正系数,见表A.1;C,
特殊工艺可比修正系数,见表A.1。Mc:
表A.1修正系数a和C
纤维成分
基准品(棉型)
A.2水的重复利用率
特殊工艺
水的重复利用率计算方法参照GB/T7119有关规定执行。A.3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参照GB/T2589执行。基准品折算方法参照表A.2执行。.(A.1)
在计算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时,产品的实际产量应折算成基准品产量计算,将中浅色棉型印染布定为基准品,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定值为1100kgce/t-产品,折算系数定为1.0。当产品为非基准品时,可根据纤维成分、特殊工艺等进行折算,按公式(A.2)计算:P,=P×a×(1+
式中:
P。—某产品的基准品产量,单位为吨(t);某产品的合格品产量,单位为吨(t);P.
纤维成分可比修正系数,见表A.2;Cc.
.(A.2)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