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行业标准 > FZ/T 07015-2021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再生涤纶
FZ/T 07015-2021

基本信息

标准号: FZ/T 07015-2021

中文名称: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再生涤纶

标准类别: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co-design product assessment—recycled polyester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1-08-21

实施日期:2022-02-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相关标签: 绿色 设计 产品 评价 技术规范 再生 涤纶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环保、保健与安全>>环境保护>>13.020.10环境管理

中标分类号:环境保护>>环境保护综合>>Z04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32页

标准价格:30.0

出版日期:2022-01-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谢历峰、陈浩、钱军、邢朝东、李圣军、马俊滨、董廷尉、周丽英、曹达戈、朱闻宇、张朔、王志军、钱鑫、陈兴华、周国祥、岑科超、沈小中、程晧、李伯鸣、李德利、刘世扬、王洪涛、宋波

起草单位:福建省百川资源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桐昆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海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大发化纤有限公司、仪征威英化纤有限公司、安徽东锦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秋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奔马化纤纺丝有限公司、浙江佳人新材料有限公司等

归口单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部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标准简介

本文件给出了再生涤纶生命周期绿色设计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评价要求、绿色设计产品自评价报告编写要求、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编写要求、绿色设计产品判定依据。 本文件适用于以物理法与化学法两种工艺生产的再生涤纶产品绿色设计评价,包括以废旧聚酯(PET)及其制品为原料加工成的再生聚酯瓶片、泡料、切片以及其他形状的初级颗粒;再生聚酯涤纶长丝(包括预取向丝、全拉伸丝、拉伸变形丝)、短纤维(包括二维、三维、棉型、毛型)。


标准图片预览

FZ/T 07015-2021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再生涤纶
FZ/T 07015-2021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再生涤纶
FZ/T 07015-2021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再生涤纶
FZ/T 07015-2021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再生涤纶
FZ/T 07015-2021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再生涤纶

标准内容

ICS13.0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07015—2021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再生涤纶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co-design product assessment-recycledpolyester
2021-08-2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22-02-01实施
FZ/T07015—2021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评价要求
5绿色设计产品自评价报告编写要求6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编写要求7绿色设计产品判定依据
附录A(规范性附录)指标计算方法和产量折算方法附录B(规范性附录)
附录C(资料性附录)
附录D(资料性附录)
附录E(资料性附录)
再生涤纶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生命周期现场数据收集清单表….辅助资料收集表
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编制大纲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部提出。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FZ/T07015—2021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百川资源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桐昆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海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大发化纤有限公司、仪征威英化纤有限公司、安徽东锦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秋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奔马化纤纺丝有限公司、浙江佳人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苏恒泽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绿宇环保有限公司、河北金怡化纤有限公司、辽宁胜达环境资源集团有限公司、福建闽瑞新合纤股份有限公司、慈溪市兴科化纤有限公司、桐乡市佑通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四川大学、成都亿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谢历峰、陈浩、钱军、邢朝东、李圣军、马俊滨、董廷尉、周丽英、曹达戈、朱闻宇、张朔、王志军、钱鑫、陈兴华、周国祥、岑科超、沈小中、程皓、李伯鸣、李德利、刘世扬、王洪涛、宋波。FZ/T 07015—2021
我国经济社会要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需要认真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加快绿色产品标准供给,推动绿色产品评价,引领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促进产业绿色健康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体系,将目前分头设立的环保、节能、节水、循环、低碳、再生、有机等产品统一整合为绿色产品,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等体系”。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标准从产品生命周期出发,统筹考虑原材料选取、能源消耗、环境影响和产品质量、健康安全等属性,兼顾节能、环保、节水、循环、低碳、再生等方面,选取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安全影响大、与产品质量性能密切相关的典型指标,作为评价绿色产品的指标。评价模式采用自我声明的方式,有效降低企业负担,并充分体现企业为主体的理念,利用市场监管的方式对获得绿色标识的产品进行监督管理,为提升我国绿色生态产品的有效供给,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技术支撑。1范围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再生涤纶
FZ/T07015—2021
本标准给出了再生涤纶生命周期绿色设计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评价要求、绿色设计产品自评价报告编写要求、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编写要求、绿色设计产品判定依据。本标准适用于以物理法与化学法两种工艺生产的再生涤纶产品绿色设计评价,包括以废旧聚酯(PET)及其制品为原料加工成的再生聚酯瓶片、泡料、切片以及其他形状的初级颗粒;再生聚酯涤纶长丝(包括预取向丝、全拉伸丝、拉伸变形丝)、短纤维(包括二维、三维、棉型、毛型)。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589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T4146.1纺织品化学纤维第1部分:属名GB/T4146.2纺织品化学纤维第2部分:产品术语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T17593.2纺织品重金属的测定第2部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GB1859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
GB/T18820工业企业产品取水定额编制通则GB/T1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23331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24001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24040·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GB/T24044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要求与指南9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24789
GB/T32161生态设计产品评价通则HJ535水质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828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3术语和定义
GB/T4146.1、GB/T4146.2、GB/T24040、GB/T24044、GB/T3216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绿色设计eco-design
按照全生命周期的理念,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系统考虑原材料选用、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处理等各个环节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影响,力求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降低资源消耗、尽可能少用或不用1
FZ/T07015—2021
含有有害物质的原材料,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从而实现环境保护的活动。注:改写GB/T32161—2015,定义3.23.2
polyterephthalate(PET)rawflake聚酯(PET)毛瓶片
经过破碎处理后的尚未经过分栋、清洗的含有诸如聚丙烯(PP)、聚乙烯(PE)、标签纸和金属中的一种或多种杂质的聚酯(PET)碎片,通常尺寸为0.8mm×0.8mm以上。3.3
recycledpolyterephthalate(PET)flake再生聚酯(PET)瓶片
废旧聚酯(PET)整瓶或毛瓶片经加工处理后得到的尺寸大于0.8mmX0.8mm以上的瓶片。3.4
recycledpolyterephthalate(PET)chip再生聚酯(PET)切片
以废旧的聚酯为原料,采用直接熔融、调质增粘和醇解再聚合等方式获得熔体后采用切粒方式获得的片状颗粒。
再生涤纶recycledpolyester
以再生聚酯(PET)瓶片、再生聚酯(PET)泡料、再生聚酯(PET)切片为原料生产的纤维。3.6
再生涤纶短纤维recycledpolyesterstaplefiber以再生聚酯(PET)瓶片、再生聚酯(PET)泡料、再生聚酯(PET)切片为原料经过熔融纺丝生产的再生涤纶短纤维。
再生涤纶长丝recycledpolyesterfilament以再生聚酯(PET)瓶片、再生聚酯(PET)泡料、再生聚酯(PET)切片为原料经过熔融纺丝生产的再生涤纶长丝。再生涤纶长丝主要包含POY、FDY和DTY3种类别。4评价要求
4.1基本要求
4.1.1污染物排放应符合国家或地方排污标准要求,近3年未发生重大及以上安全、质量、环保事故,近两年内未受到各级环保部门处罚。4.1.2不使用国家或地方有关部门发布的淘汰或禁止的技术、工艺和设备。4.1.3应按照GB/T19001和GB/T24001分别建立并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并按照GB/T23331的要求建立能源管理制度。4.1.4应按照GB17167、GB24789要求分别配备能源计量器具、水计量器具。4.1.5企业要规范化学品存储和使用,危险化学品应严格遵循《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要求,应建立与化学品管控相关的从业人员岗位培训制度。4.1.6产品应达到相应的质量标准要求。4.2评价指标要求
物理法再生涤纶绿色设计评价指标要求见表1,化学法再生涤纶绿色设计评价指标要求见表2。2
一级指标
资源属性
能源属性
环境属性
单位产品原
料消耗
单位产品取
单位产品综
合能耗
单位产品废
水产生量
1物理法再生涤纶绿色设计评价指标要求表1
二级指标
整瓶-净片
毛瓶片-净片
短纤维
整瓶-净片
毛瓶片-净片
短纤维
整瓶-净片
毛瓶片-净片
DTY(网络嘴压力≤1.2kg)
DTY(1.2kg<网络嘴压力
DTY(网络嘴压力≥3.5kg)
短纤维
整瓶-净片
毛瓶片-净片
短纤维
kgce/t
基准值
《1300
≤1200
≤1010
≤1030
≤1015
≤1035
≤990
≤1035
≤110
≤145
≤118
≤133
≤165
《165
FZ/T07015—2021
判定依据
提供计算过程及相
关证明材料
提供计算过程及相
关证明材料
提供计算过程及相关
证明材料
提供计算过程及相关
证明材料
所属生命
周期阶段
原材料选取
生产阶段
生产阶段
生产阶段
生产阶段
FZ/T07015—2021
一级指标
单位产品
COD产生量
单位产品氨
氮产生量
环境属性
资源综合
产品属性
产品可萃取
的重金属
表1物理法再生涤纶绿色设计评价指标要求(续)二级指标
整瓶-净片
毛瓶片-净片
短纤维
整瓶-净片
毛瓶片-净片
短纤维
水的重复利用率
废丝、废料综合利用率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
六价铬
基准值
不得检出
判定依据
按HJ828检测,提
供检测报告
按HJ535检测,提
供检测报告
提供计算过程及相
关证明材料
一般固体废物按照
GB18599相关规定
执行;危险废物按照
GB18597相关规定
执行,并提供证明
按GB/T 17593检测,
提供检测报告
所属生命
周期阶段
生产阶段
回收阶段
生产阶段
使用阶段
注:计算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时需将产品折算成基准品。再生涤纶短纤维产品折算系数见表A.1,再生涤纶长丝产品折算系数见表A.2。
一级指标
资源属性
能源属性
环境属性
产品属性
单位产品
原料消耗
单位产品
取水量
单位产品
综合能耗
单位产品废
水产生量
单位产品
COD产生量
单位产品氮
氮产生量
资源综合
表2化学法再生涤纶绿色设计评价指标要求二级指标
再生切片
再生切片
再生切片
再生切片
再生切片
再生切片
水的重复利用率
废丝、废料综合利用率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
产品可萃取
的重金属
六价铬
kgce/t
基准值
≤1500
≤1006
≤1008
≤990
≤640
《130
≤110
不得检出
判定依据
FZ/T07015—2021
所属生命
周期阶段
提供计算过程及相关证
明材料
提供计算过程及相关证
明材料
提供计算过程及相关证
明材料
提供计算过程及相关证
明材料
按HJ828检测并提供检
测报告
按HJ535检测并提供检
测报告
提供计算过程及相关证
明材料
一般固体废物按照
GB18599相关规定执
行;危险废物按照
GB18597相关规定执
行,并提供证明材料
按GB/T17593检测,提
供检测报告
原材料选取
生产阶段
生产阶段
生产阶段
生产阶段
回收阶段
生产阶段
使用阶段
注:计算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时需将产品折算成基准品。再生涤纶短纤维产品折算系数见表A.1,再生涤纶长丝产品折算系数见表A.2。
FZ/T07015-—2021
4.3指标计算方法
各指标的计算方法见附录A。
5绿色设计产品自评价报告编写要求5.1基本信息
报告应提供报告信息、企业信息、评估对象信息、采用的标准信息等基本信息,其中报告信息包括报告编号、编制人员、审核人员、发布日期等,企业信息包括公司全称、组织机构代码、地址、联系人、联系方式等。
在报告中应标注再生涤纶的主要技术参数和功能,包括产品专利、主要技术参数、产品功能描述等。产品重量、包装的大小和材质应在再生涤纶生命周期评价报告中阐明。在报告中应描述产品生产过程采用的节能、降耗、减排、废物利用等技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的内容:
1)企业采用的先进技术工艺和装备;2)企业节能、节水、减污、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措施和成效;3)企业在产品开发及节能减排方面的研发成果及专利;4)其他情况。
5.2符合性评价www.bzxz.net
报告中应提供对4.1基本要求和4.2评价指标要求的符合性情况说明,并提供所有评价指标报告期比基期改进情况的证明材料。其中报告期为当前评价的年份,一般是指产品参与评价年份的上一年;基期为一个对照年份,一般比报告期提前1年。5.3评价报告主要结论
应说明该再生涤纶对评价指标的符合性结论、生命周期评价结果、提出的改进方案,并根据评价结论初步判断该产品是否为绿色设计产品。5.4附件
绿色设计自评价报告中应在附件中提供:企业法人证书复印件(加盖公章)、注册商标证明(授权书)、品牌授权书;a)
标准符合性证明材料(如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等);b)
企业应提供绿色采购相关证明材料(采购的原辅料应满足表1、表2的要求);c)
再生涤纶生命周期评价报告(按附录B和参照附录C~E要求编制);e)
企业对自评价结果的声明;
其他相关证明。
6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编写要求6.1
评价方法
依据附录B中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编制再生涤纶生命周期评价报告。6.2评价目的与范围
报告中应包含下列内容:目的定义,包括产品信息、功能单位与基准流、数据代表性(时间、地理、技6
FZ/T07015—2021
术代表性);范围定义,包括系统边界、工艺流程、单元过程、取舍原则、多产品分配、环境影响类型,以及数据质量要求、所采用的软件与数据库。6.3生命周期清单分析
应说明报告包含的生命周期阶段,并参照附录C格式描述各单元过程,说明每个单元过程所包含的各项消耗与排放清单数据,参照附录D格式描述生命周期模型所使用的背景数据。其中系统边界包括原料获取阶段和产品生产阶段,如图1、图2所示。原料获取阶段
产品生产阶段
瓶片、泡料、再生切片获取
原料处理(洗、泡料
制造、切片制造)
短纤维
其他辅料、能源、资源获取
三维中空
二维中空
物理法及物理化学法再生涤纶生命周期评价系统边界图1
原料获取阶段
产品生产阶段
原料处理(分抹、除杂、
破碎、摩擦料、醇解、
纯化、再聚合、切片制造)
废旧纺织品获取
其他辅料、能源、资源获取
图2化学法再生涤纶生命周期评价系统边界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