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行业标准 > QX/T 505-2019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飞机通用技术要求
QX/T 505-2019

基本信息

标准号: QX/T 505-2019

中文名称: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飞机通用技术要求

标准类别: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 of aircraft for weather modification operation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19-09-30

实施日期:2019-11-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数学、自然科学>>07.060地质学、气象学、水文学

中标分类号:综合>>基础学科>>A47气象学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气象出版社

书号:135029-6084

标准价格:15.0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马新成、丁德平、黄梦宇、陈云波、王秉玺、朱小波

起草单位: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中国民用航空局第二研究所

归口单位:全国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38)

提出单位:全国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38)

发布部门:中国气象局

主管部门:全国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38)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飞机的分类、基本要求、高性能作业飞机和常规作业飞机的通用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飞机的选型、改装和使用。注:本标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飞机不包含无人驾驶飞机。


标准图片预览

QX/T 505-2019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飞机通用技术要求
QX/T 505-2019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飞机通用技术要求
QX/T 505-2019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飞机通用技术要求
QX/T 505-2019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飞机通用技术要求
QX/T 505-2019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飞机通用技术要求

标准内容

ICS 07. 06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 505—2019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飞机通用技术要求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 of aircraft for weather modification operation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19-09-30发布
中国气象局
2019-11-01实施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基本要求bzxz.net
高性能作业飞机
常规作业飞机
参考文献…
QX/T505—2019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全国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38)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中国民用航空局第二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新成、丁德平、黄梦宇、陈云波、王秉玺、朱小波QX/T505—2019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1范围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飞机通用技术要求QX/T505—2019
本标准规定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飞机的分类、基本要求,高性能作业飞机和常规作业飞机的通用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飞机的选型、改装和使用。注:本标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飞机不包含无人驾驶飞机。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QX/T151—2012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术语3术语和定义
QX/T151一201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飞机aircraftforweathermodificationoperation用于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固定翼航空器。3.2
监测设备detectionequipment
加装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飞机上,直接和遥感探测空速、高度、经纬度、基本气象要素、气溶胶、云凝结核/冰核、云和降水粒子、云宏观影像等的设备。3.3
催化设备seedingequipment
加装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飞机上,用于播撒人工影响天气催化剂的设备。3.4
注:包括致冷剂和吸湿剂等。
通信设备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加装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飞机上,用于信息交换、空-地通信和数据传输的设备。集成系统integrationsystem
加装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飞机上,用于设备控制、数据处理、决策分析等的综合处理平台机载设备
airborneequipment
加装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飞机上,用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设备。注:主要包括监测设备、催化设备、通信设备和集成系统等。1
QX/T505—2019
4分类
根据人工影响天气飞机作业条件识别、催化、通信、集成系统等能力分为高性能作业飞机和常规作业飞机。
5基本要求
5.1应通过中国民用航空主管部门进行的年度适航性检查,处于适航状态。5.2
2加装机载设备后应取得中国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的适航审定。5.3应装备机载气象雷达。
应具备抗积冰、除冰能力。
5.5应配备供氧装置、灭火装置、救生衣、急救包等相关应急救生设备。5.6厂
应满足机载设备供电需求。
应能搭载不少于2名作业人员。
应能加装播撒作业设备。
高性能作业飞机
综合性能
综合性能应满足以下要求:
商载小于5000kg,飞机升限不低于10km商载大于5000kg,飞机升限不低于7km;续航时间不小于5h;
作业飞行速度为360km/h~720km/h;c
d)具备密封增压舱和舱内温度调节功能;行业标准
具有两台及以上发动机。
机载设备
监测设备
监测设备应具备:
观测空速、高度、经纬度、温度、气压、湿度和三维风等功能;a
监测大气气溶胶粒子谱等功能;c
云粒子谱观测分辨率不低于2um,云粒子二维图像分辨率不低于25um,降水粒子图像分辨放务平
率不低于100um等功能;
观测液态水含量功能,灵敏度不小于0.01g/m;d)
监测大气云凝结核/冰核浓度等功能;遥感测量大气中水汽、液态水以及云和降水粒子等功能;对云宏观特征、云降水粒子状态、飞机积冰状况和催化剂作业情况等宏观影像实时监测功能;g)
能实现对飞机外大气环境进气取样等功能。6.2.2催化设备
焰条/焰弹、致冷剂、吸湿剂等播撒作业设备一次装载量连续催化时间应不小于3h。2
6.2.3通信设备
通信设备应具备:
QX/T505—2019
飞机内部、飞机和地面之间的文本、语音、图像及视频等信息传输和交互功能;a)
b)飞机向地面实时传输飞机定位、云宏微观信息、云和降水粒子谱数据、云和降水粒子图像、积冰情况图像和作业信息等功能;
地面向飞机实时传输卫星、雷达图像以及人工影响天气模式产品等功能。c)
6.2.4集成系统
集成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
提供人机交互界面,实现对监测设备、催化设备和通信设备等集中监控,以及对数据信息的采a)
集、显示、存储和回放及分析处理;b)
数据存储介质连续记录不小于5h;实现地面对飞机平台的监视和指挥;c)
显示气象卫星、雷达、数值模式等图像产品并能叠加飞机位置等信息;d)
自动识别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条件,并生成作业建议。常规作业飞机
综合性能
综合性能应满足以下要求:
飞行升限不低于6km;
续航时间不小于3h;
商载不小于800kg;
具有两台发动机。
2机载设备
监测设备
监测设备应具备6.2.1中的a)到d)以及监测大气云凝结核浓度等功能。7.2.2
2催化设备
服务平台
焰条/焰弹、致冷剂等播撒作业设备一次装载量连续催化时间应不小于1h7.2.3通信设备
通信设备应具备:
a)飞机和地面之间的文本信息传输和交互功能:b)飞机向地面实时传输飞机定位、云宏微观信息和作业信息等功能。7.2.4集成系统
集成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
提供人机交互界面,实现对监测设备、催化设备和通信设备等集中监控,以及对数据信息的采集、显示、存储和回放;
QX/T505—2019
数据存储介质连续记录不小于3h。b)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GJB181B—2012飞机供电特性
参考文献
GJBz20470—97机载气象雷达通用规范HB5940—86飞机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中国气象局科技教育司.飞机人工增雨作业业务规范(试行)[M,2000曹康泰,许小峰.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释义[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2QX/T505—2019
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人工影响天气岗位培训教材[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