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T 96029-201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FZ/T 96029-2016
中文名称:涤纶短纤维后处理联合机
标准类别: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Polyester staple fiber after-treatment range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16-10-22
实施日期:2017-04-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相关标签:
涤纶
短纤维
后处理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59.120.07
中标分类号:纺织>>纺织机械与器具>>W90纺织机械与器具综合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6 页
标准价格:18.0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李新奇、崔红、亓国红、哈承左、朱素娟、林健、徐子瑜、姜茂琪、邵承豪
起草单位:恒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太平洋机电(集团)有限公司、邵阳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邯郸宏大化纤机械有限公司、河南省纺织服装协同中心
归口单位:全国纺织机械与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15)
提出单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主管部门:全国纺织机械与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15)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涤纶短纤维后处理联合机的主要参数和工艺流程、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将纺丝后的初生纤维,经集束、牵伸、定型、卷曲、烘干、切断、打包后制成一定用途短纤维的涤纶短纤维后处理联合机。
标准内容
ICS59.1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960292016
涤纶短纤维后处理联合机
Polyester staple fiber after-treatment range2016-10-2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2017-04-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纺织机械与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15)归口。FZ/T96029-2016
本标准起草单位:恒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太平洋机电(集团)有限公司、邵阳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邯郸宏大化纤机械有限公司、河南省纺织服装协同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新奇、崔红、元国红、哈承左、朱素娟、林健、徐子瑜、姜茂琪、邵承豪。I
1范围
涤纶短纤维后处理联合机
FZ/T96029—2016
本标准规定了涤纶短纤维后处理联合机的主要参数和工艺流程、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将纺丝后的初生纤维,经集束、牵伸、定型、卷曲、烘干、切断、打包后制成一定用途短纤维的涤纶短纤维后处理联合机(以下简称“联合机”)。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50.1~GB150.4压力容器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5226.1--2008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T7111.1纺织机械噪声测试规范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17780.1:纺织机械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FZ/T90001
FZ/T90074
纺织机械产品包装
纺织机械产品涂装
FZ/T90089.1
纺织机械铭牌型式、尺寸及技术要求FZ/T90089.2
纺织机械铭牌内容
化纤打包机
FZ/T96022
TSGR0004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3主要参数和工艺流程
3.1主要参数
主要参数见表1。
表1主要参数
丝束总纤度/dtex
最高机械速度/(m/min)
主传动型式
80×101~
100×104
160×10~
190×10*
公称生产能力/(t/d)
220×101~
260×10
330×10*~
380×104
500×10*~
570×10
多单元变频调速拖动
注:联合机最高机械速度是指第三牵伸机或紧张热定型辑简的线速度。200
650×10*~
740×104
800×10~
910×10
FZ/T96029—2016
3.2工艺流程
3.2.1工艺流程1
集束架→导丝机→漫油槽→浸渍辊→第一牵伸机→水浴牵伸槽→第二牵伸机→蒸汽加热箱→第三牵伸机→紧张热定型机→叠丝机→蒸汽预热箱→卷曲机→冷却输送带→捕结器→电引张力机→切断机→打包机。
3.2.2工艺流程Ⅱ
集束架→导丝机→浸油槽→第一牵伸机→水浴牵伸槽→第二牵伸机→蒸汽加热箱→紧张热定型机+冷却喷淋装置→第三牵伸机→叠丝机→三辊牵引机→张力架→蒸汽预热箱→卷曲机→铺丝机→丝束上油装置→松驰热定型机→捕结器→电引张力机→切断机-→打包机。注:除上述主工艺设备外,联合机还包括主传动组件、闪蒸装置、油剂供给槽、卷曲热水槽、喷油水机。3.2.3其他工艺流程
根据用户适纺纤维和生产工艺的不同,单元机组合会有所变动或增减。4要求
4.1,单元机
4.1.1集束架
导丝环、导丝棒、导丝辊、瓷眼表面应光滑、无挂丝现象。张力装置调节灵活。
3导丝辊、检测板、导丝架可动部分转动灵活。4.1.1.4
瓷眼位置调整方便,固定可靠
各开关应动作灵敏,准确无误。4.1.2导丝机
导丝辊辊筒表面粗糙度Ra≤0.8μm。各润滑点位置正确,油路畅通,油量均匀,无渗漏现象。4.1.3漫油槽
浸渍辊、导丝辊辊筒表面粗糙度Ra≤0.8μm。浸渍辊表面水平度≤0.6:1000。分丝棒调节方便,固定可靠,不挂丝。4.1.3.4
4槽体无渗漏现象。
油剂液位、温度控制应准确无误。4.1.4第一牵伸机
牵伸辑简表面粗糙度Ra≤0.8μm。箱体温升≤30℃。
箱体振幅≤0.20mm。
压辊回转灵活,升降平稳同步,压辊与出丝端辊筒接触均匀、压力一致。4.1.4.4
4.1.4.5各润滑点位置正确,油路畅通,油量均匀,无渗漏现象。4.1.5水浴牵伸槽
水浴牵伸槽和辅槽无渗漏现象。4.1.5.1
4.1.5.2油剂液位控制准确无误。4.1.5.3槽体和箱盖贴合良好,启闭机构动作平稳、灵活、安全可靠。4.1.5.4温度控制稳定可靠,精度<士1.5℃。6第二牵伸机
4.1.6.1牵伸辊简表面粗糙度Ra≤0.8μm。2箱体温升≤30℃。
箱体振幅≤0.20mm。
压辊回转灵活,升降平稳同步,压辊与出丝端辊简接触均匀、压力一致。各润滑点位置正确,油路畅通,油量均匀,无渗漏现象。毛刷架动作灵活、接触良好。
蒸汽加热箱、蒸汽预热箱
进出口导丝板表面应光滑无挂丝。4.1.7.2
槽体和箱盖贴合良好,箱盖启闭机构动作平稳无冲击、安全可靠。4.1.7.3
气动薄膜阀、操作元件动作应灵活、可靠、不漏气。温度控制稳定可靠。
蒸汽喷射均匀。
紧张热定型机
定型辊筒表面粗糙度Ra≤0.8μm。箱体振幅≤0.20mm。
箱体温升≤35℃。
定型辊筒表面温度均匀,单辊表面温差<4℃,无蒸汽泄漏现象。各润滑点位置正确,油路畅通,油量均匀,无渗漏现象。4.1.8.6
旋转接头转动灵活,无蒸汽泄漏。4.1.8.7
移门升降平稳、安全可靠。
冷却喷淋装置、喷油水机
油剂泵运转平稳,喷出油剂呈雾状,无明显滴液现象。槽体无渗漏现象。
油剂液位控制信号应准确无误。第三牵伸机
牵伸辊辊简表面粗糙度Ra≤0.8μm。4.1.10.1
4.1.10.2箱体振幅≤0.20mm。
4.1.10.3箱体温升≤30℃。
4.1.10.4压辊回转灵活,升降平稳同步,压辊接触均匀、压力一致。4.1.10.5旋转接头转动灵活,对中良好,中心管支撑环稳固,无蒸汽泄漏。FZ/T96029—2016
FZ/T96029—2016
4.1.10.6各润滑点位置正确,油路畅通,油量均匀,无渗漏现象。4.1.10.7
毛刷架动作灵活、接触良好。
4.1.10.8牵伸辊简表面温度均勺,单辊表面温差<4℃,无蒸汽泄漏现象。4.1.10.9移门升降平稳、安全可靠。4.1.11
叠丝机
导丝辊、叠丝辊表面粗糙度Ra≤0.8μm。具有上油功能的叠丝机应上油均匀,油路畅通,不得有渗漏现象。导丝辊、叠丝辊回转灵活;叠丝辊摆动灵活,无卡滞现象。4.1.11.4具有上油功能的叠丝机压辊应回转灵活,升降平稳,接触均匀。4.1.11.5
叠丝调整机构动作灵活,稳定。4.1.12
三辊牵引机
牵伸辊辊筒表面粗糙度Ra≤0.8μm。4.1.12.1
箱体振幅≤0.20mm。
箱体温升≤30℃。
压辊回转灵活,升降平稳同步,压辊与出丝端辊简接触均匀、压力一致。各润滑点位置正确,油路畅通,油量均匀,无渗漏现象。4.1.13
张力架
张力辑外圆径向跳动≤0.30mm。4.1.13.1
张力辊回转灵活,表面应光滑不挂丝。4.1.13.3
张力检测信号应准确无误。
卷曲机
卷曲辊筒表面粗糙度Ra<0.8μm。卷曲辊水平度为≤0.1:1000。
摇臂压下后,上、下卷曲辊轴向窜动≤0.01mm。4.1.14.3
活动卷曲辊落下与抬起动作应平稳准确可靠。活动卷曲刀在左右侧板间上下运动应灵活,与左右侧板间隙应相等。冷却水管等管路部件密封应良好,不得泄漏。气缸动作正确,灵敏可靠,无漏气现象。旋转接头转动灵活。
铺丝机
线性导轨直线度误差≤0.1:1000,水平度误差≤0.1:1000。输送带表面无缺陷,不得挂丝,运行中不跑偏,松紧适度。输送带摆动机构动作灵活、平稳。4.1.15.4连杆机构摆动灵活,无卡滞现象。4.1.15.5
同步带传动机构运转平稳,无卡滞现象。4.1.16
松热定型机
链板、蝴蝶板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挂丝,表面粗糙度Ra≤1.6μm。4
烘房隔热门外表面与环境温度之差20℃。3风机运行平稳,无异常噪声,轴承温升≤40℃,轴承座振幅≤0.30mm。4.1.16.3
链板、蝴蝶板运行平稳,无异常响声及相互挤轧、碰撞现象。4.1.16.4
烘房隔热门密封良好,表面整洁平齐,整个外表面连接处高低平齐。所有调节风门转动灵活,指示位置正确。4.1.16.7
加热器及进气、回水管路联接可靠,无泄漏。4.1.16.8
4.1.16.10
两侧链条张紧适度,无拖地、爬行现象。减速机运行平稳,无异常声音,温升30℃。温度控制稳定可靠。
4.1.16.11
链板之间的间隙无束状漏棉。
4.1.17冷却输送带
输送带表面不允许有毛刺、擦伤等缺陷,表面应光滑不挂丝。4.1.17.2导丝辊表面应光滑不挂丝。输送带运行中不跑偏,松紧适度。4.1.17.3
导丝辊辊简转动灵活,无卡阻现象。4.1.17.45bZxz.net
风机运行平稳,无异常噪声,轴承温升≤40℃,轴承座振幅<0.30mm。4.1.17.5
FZ/T96029—2016
4.1.17.6输送带速度控制光电管调节方便,位置调节适中,无误动作,与切断速度连锁信号准确。3捕结器
导丝辊外圆径向跳动≤0.40mm。活动板转动灵活。
电引张力机
张力辊、导丝辊回转灵活,表面应光滑不挂丝。4.1.19.2
张力辊升降应灵活平稳。
张力控制平稳准确。
4.1.19.33
压辊回转灵活,升降平稳同步,压辊辊筒接触均匀、压力一致。4.1.20
切断机
10mm。
前罩、导丝辊、导丝槽、落料斗焊缝平整光洁,内表面光滑不挂丝。刀盘运行平稳,端面跳动≤0.30mm。压辊转动应灵活,压辊与刀盘两法兰面间隙均匀一致,压辊与刀刃间隙调整为3mm~4.1.20.4打开刀罩盖或进丝端压板或门,机器自动停车。刀盘运行平稳。
打包机
按FZ/T96022的规定。
4.1.22油剂供给槽、卷曲热水槽4.1.22.1槽体无渗漏现象。
4.1.22.2液位、温度控制应准确无误。5
FZ/T96029—2016
闪蒸装置
闪蒸罐应符合TSGR0004和GB150.1GB150.4的规定。4.1.23.2蒸汽阀组及疏水阀组运行稳定可靠。4.2
联合机
辊类要求
导丝辊、牵伸辊、定型辑辊、叠丝辊等各类主动辊筒的外圆径向跳动要求见表2。表2辊类外圆径向跳动要求
导丝辊、牵伸辊辊面径向跳动
定型辊辊面径向跳动
叠丝辊辊面径向跳动
牵引辊辊面径向跳动
注:在距辊筒非安装端面100mm~150mm处测量。公称生产能力/(t/d)
属压力容器的牵伸辊、定型辊应符合TSGR0004和GB150.1~GB150.4的规定。4.2.2外观
单位为毫米
4.2.2.1钣金加工制造的机架、槽体、箱体、移门等零件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扭曲、磕碰、划伤、变形等外观缺陷。
表面经镀覆和化学处理的零件,色泽应一致,保护层无脱落。4.2.2.3
3表面经镀覆处理的辊简,表面不得有起皮、针孔、气眼等缺陷。4.2.2.4
丝束接触表面应光滑、无挂丝现象。产品涂装应符合FZ/T90074的有关规定。4.2.3传动系统
各轴承温升无异常,温升<30℃。主传动减速箱温升无异常,温升40℃。机器运转平稳,无异常振动和冲击声响。各齿轮运转平稳,无异常声响。联轴器对中符合标准,运行无异常声音。输入、输出轴封可靠,无渗漏油。4.2.4管路系统
润滑系统油泵运转平稳,无异常温升。润滑系统油泵旋转方向正确,运行平稳,无泄漏。润滑系统的流量或压力检测装置动作灵敏可靠。水循环系统中接头、法兰、泵、阀、加热器、管路附件不得有渗漏现象。4.2.4.5压空(仪表工艺)管路、蒸汽管路、油剂管路,无渗漏现象。4.2.4.6所有阀门及操作元件动作应灵活、可靠。4.2.5电气及控制系统
FZ/T96029-—2016
控制系统对联合机应能实现各种工艺参数设置、修改、工况显示、报警等功能。4.2.5.1
4.2.5.2控制系统应能实现对各单元机单动、联动、点动、生产等状态控制。4.2.5.3联合机主传动采用同步控制方式、速度、张力、牵伸比等参数可在线设定修改。4.2.5.4
控制系统应保证各段张力稳定。4.2.5.5
丝束绕辊且需要停车、以及设备发生故障时,系统应能紧急停车。所有检测装置动作应灵活,无卡死现象。限位开关和位置开关动作灵敏、可靠。联锁信号及控制动作应准确无误。电气接线应准确可靠,布线统一、整齐、美观。4.2.5.9
设备接地标识明确,联接导线截面积≥16mm。4.2.6功率消耗
最高速空载运转时,联合机空载功率不大于装机功率的40%,满载功率不大于80%。4.2.7安全和环保
4.2.7.1各单元机之间的连接部位,安全保护装置必须齐全、可靠。在启动正常操作之前,所有防护和安全装置应就位和有效。
4.2.7.2联合机应配置急停开关,安装位置便于操作。4.2.7.3电气设备保护联接电路的连续性,应符合GB5226.1一2008中18.2.2的规定。4.2.7.4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2MQ。4.2.7.5电气设备的耐压试验,应符合GB5226.1一2008中18.4的规定。6联合机中的三辊牵引机噪声发射声压级≤103dB(A),打包机噪声发射声压级应符合4.2.7.6
FZ/T96022的规定,其余各单元机发射声压级≤85dB(A)。4.2.7.7联合机应按GB/T17780.1的规定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和警示标志,以降低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对人体健康造成的伤害。
5试验方法
5.1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见表3。
表3检测方法
检验项目
表面粗糙度
辊简径向圆跳动
要求的章条号
4.1.2.1,4.1.3.1,4.1.4.1,4.1.6.1,4.1.8.1,4.1.10.1,4.1.11.1,4.1.12.1,4.1.14.1,4.1.16.1
4.1.13.1,4.1.14.3,4.1.18.1,4.2.1.1检测方法
用粗糙度仪或标准样块比较法
用千分表在距辊简非安装端
100mm~150mm处检测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