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行业标准 > QX/T 205-2013中国气象卫星名词术语
QX/T 205-2013

基本信息

标准号: QX/T 205-2013

中文名称:中国气象卫星名词术语

标准类别: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Terminologies for the Chinese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s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2013-10-14

实施日期:2014-02-01

作废日期:2023-06-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相关标签: 气象卫星 名词术语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数学、自然科学>>07.060地质学、气象学、水文学

中标分类号:综合>>基础学科>>A47气象学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公告:中国气象局 气发〔2023〕58号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气象出版社

书号:135029-5660

标准价格:12.0

出版日期:2014-02-01

相关单位信息

复审日期:2019-01-09

起草人:咸迪、钱建梅、徐喆、高云、刘立葳

起草单位: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归口单位:全国卫星气象与空间天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47)

提出单位:全国卫星气象与空间天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47)

发布部门:中国气象局

主管部门:全国卫星气象与空间天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47)

标准简介

本标准界定了中国气象卫星使用的名词术语,内容涉及中国的气象卫星、观测仪器和相关数据。 本标准适用于卫星工程建设、产品研发、科学研究、应用服务、通信传输以及教学。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卫星气象与空间天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47)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咸迪、钱建梅、徐喆、高云、刘立葳。

标准图片预览

QX/T 205-2013中国气象卫星名词术语
QX/T 205-2013中国气象卫星名词术语
QX/T 205-2013中国气象卫星名词术语
QX/T 205-2013中国气象卫星名词术语
QX/T 205-2013中国气象卫星名词术语

标准内容

ICS07.060
备案号:42178—20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205—2013
中国气象卫星名词术语
Terminologies for the Chinese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s2013-10-14发布
气象局发布
2014-02-01实施
2通用术语
3气象卫星名称
4气象卫星观测仪器
5气象卫星数据
附录A(资料性附录)
参考文献…
气象卫星编号对照·
QX/T205—2013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QX/T205—2013
本标准由全国卫星气象与空间天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7)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咸迪、钱建梅、徐喆、高云、刘立葳。1范围
中国气象卫星名词术语
QX/T205—2013
本标准界定了中国气象卫星使用的名词术语,内容涉及中国的气象卫星、观测仪器和相关数据。本标准适用于卫星工程建设、产品研发、科学研究、应用服务、通信传输以及教学。2通用术语
气象卫星meteorologicalsatellite为天气预报和气象科学研究提供大气和地球表层探测资料的卫星。2.2
地球同步轨道
geosynchronousorbit
轨道周期约等于地球自转周期,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的轨道。2.3
地球静止轨道
geostationaryorbit
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轨道周期等于地球自转周期的地球同步轨道。2.4
极地轨道
polarorbit
轨道倾角接近90°,卫星每旋转一周都经过两极附近的轨道、2.5
sunsynchronousorbit
太阳同步轨道
卫星轨道平面东进角速度和太阳在黄道上运动的平均角速度相等的轨道。2.6
polar orbitingmeteorological satellite极轨气象卫星
沿地球极地轨道运行的气象卫星。2.7
静止气象卫星
geostationary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沿地球同步轨道运行的气象卫星。2.8
有效载荷
payload
安装在卫星平台之上,执行特定任务的仪器或设备。2.9
groundsegment
地面应用系统
由一个数据处理中心和多个地面站组成,用于卫星管理和卫星观测数据接收的信息系统。2.10
数据处理中心
dataprocessingcenter
负责气象卫星数据的汇集、处理、存储、分发、应用和服务的信息系统。2.11
QX/T205—2013
气象卫星地面站
groundstationformeteorologicalsatellite地面应用系统的组成部分,气象卫星与地面应用系统之间交换指令和数据的枢纽注:负责对卫星发送业务遥控指令,指挥有效载荷工作,接收、储存并向数据处理中心传送从卫星发回的对地观测数据,接收数据收集平台的观测报告,并通过主、副地面站配合测定卫星的位置。2.12
attitudecontrolsystem
姿态控制系统
用于调整和保持在轨卫星姿态的系统。2.13
自旋稳定姿态控制
spin stabilized attitude control利用星体旋转保持其在惯性空间的指向,以实现卫星的姿态稳定的控制方法。2.14
三轴稳定姿态控制
通过姿态敏感器感
定的控制方法。
注:该方式属于主动
轨道根数
表征卫星轨
注:由轨道偏
轨道预报
对未来某时
地标导航
态的偏差,借助姿态调节设备补偿外部力矩的作用,实现卫星的姿态稳的卫星姿态控制方业
element
要的参数。
道半长轴、轨道倾角、升交点赤经、近地点辐角和平近点角六个参数组成。orht
forecast
卫星轨道参数所作的预测
rk navigation
利用地物目
上的精确位置和在观测图像上的实际位置,纠正卫星位置和婆态的偏差,以确定的团
卫星图像像元位置
图像配准
image registration
调整图像上像元阵车
过程。
图像定位
量以及接续图像上对应像元
相对位置
的相对位置,使其连续一致的图像处理H
imagenavigation
利用一系列的参数确定在现在,以及有限的未来时间内,卫星图像像元在地球上的位置。2.20
定标calibration
建立星上探测仪器观测计数值与辐射量之间的转换关系。2.21
三点测距trilateralrange&rangerate从地球上三个测站同步测量卫星至测站的距离,计算卫星的位置。2.22
分辨率resolution
在遥感系统中用于表示获取、传送或显示图像或数据细节的能力。注:具有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和数据量化等级四个方面的内涵。2
空间分辨率spatialresolution
遥感仪器所能分辨的最小目标物大小。2.24
时间分辨率
temporalresolution
遥感仪器观测目标物的最小时间间隔,2.25
spectralresolution
光谱分辨率
遥感仪器分辨电磁波光谱特征的能力2.26
数据量化等级
data quantifeation level
连变量进行采样、存储,变量被离散化的等级。遥感仪器对被采集到
3气象卫星名称
中国气象卫星
风云卫星FH
根据中国的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球表层观测资料
注:中国气象
气象卫星系
按照卫星的车
气象卫星。
注:“风云一号”为
“风云四号”为
inesemeteorologicalsatelliteUN;FY
QX/T205—2013
星发展计划,制造出来为中国和全球的天气预报和气象科学研究提供大气和地云系统命名。
eteorological satellite series型和先后批次进行系列编号
极轨气象卫星
康止气象卫星
云二号”为第
近极地轨道气象卫星双数号地球静止单数号为运
卫星,“风云三号”为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气象工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serial numbe气象卫星编号
卫星采用数字和字母同所进行编号。根据中国的气象卫星计划,每个系列卫星在发射前按照数字量发射成功后,确定编号按照英文字母A、B…….执行。序号01、02、03、··编号,.
注:我国到2010年12月为止使用的卫星编号对照关系参见表A1。3.4
风云一号气象卫星
第一代地球极地轨道气象卫星,采用三轴稳定姿态控制方式,星上携带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仪,对地球上同一地点每天观测两次。注: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共发射过四颗卫星。3.5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
第一代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采用自旋姿态控制方式,星上携带可见光红外自旋扫描辐射仪,每小时或者每半小时获取一套全圆盘图像。注:截至2010年12月,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共成功发射了六颗卫星,FY-2A和FY-2B两颗卫星为实验星,从FY-2C星开始为业务星,有可见光、长波红外、分裂窗、水汽、中波红外五个通道3
QX/T205—2013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FY-3
第二代地球极地轨道气象卫星,采用三轴稳定姿态控制方式。星上携带9类11种观测仪器,实现了全球、全天候、多光谱、三维、定量对地观测。注:截至2010年12月,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共成功发射了两颗卫星,FY-3A和FY-3B为实验业务星。3.7
风云四号气象卫星
我国设计研制的第二代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采用三轴稳定姿态控制方式,大大提高对地观测的时空分辨率,加载多种有效载荷。4气象卫星观测仪器
4.1风云一号卫星观测仪器
FY-1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计FY-1visibleandinfraredscanradiometer;VISR探测云图、云参数、植被指数、射出长波辐射、积雪、海冰、气溶胶、地面反照率,监测多种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的仪器。
spaceparticlemonitor;SPM
空间粒子监测器
探测卫星轨道空间高能带电粒子(重离子、质子、电子)环境的仪器4.2风云二号卫星观测仪器
可见光红外自旋扫描辐射仪visibleandinfraredspinscan-radiometer;VISSR在红外波段对地球的表面状态、云层、水汽、海洋等目标物进行探测的仪器4.2.2
FY-2空间环境监测器
FY-2spaceenvironmentmonitor;FY-2SEM由太阳X射线探测器和空间粒子探测器组成,用于探测空间太阳软硬X射线以及高能质子、电子与α粒子能谱和通量变化的仪器。4.3风云三号卫星观测仪器
FY-3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计FY-3visibleandinfraredradiometerVIRR在可见光和红外波段对地球的云、植被、泥沙、卷云及云相态、雪、冰、地表温度、海面温度和水汽总量进行探测的仪器。
红外分光计infraredatmosphericsounder;IRAS在红外波段对地球的大气温、湿度廓线、臭氧总含量、二氧化碳浓度、气溶胶及云参数等物理参数进行探测的仪器。
微波温度计microwavetemperaturesounder;MwTS在微波波段对地球的大气温度廊线、水汽、降水、云中含水量、表面特征等物理参数进行探测的4
仪器。
微波湿度计microwavehumiditysounder;MWHSQX/T205—2013
在微波波段对地球的大气湿度廊线、水汽、降水、云中含水量、表面特征等物理参数进行探测的仪器。
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
mediumresolutionspectralimager;MERSI具有百米级空间分辨率,并利用20个通道地气系统多光谱信息获取地球的海洋水色、气溶胶、水汽总量、云特性、植被、地面特征、表面温度、冰雪等物理参数的仪器。4.3.6
microwaveradiationimager;MWRI微波成像仪
在微波波段对地球的雨率、云含水量、水汽总量、土壤湿度、海冰、海温以及冰雪覆盖量等物理参数进行探测的仪器。
紫外臭氧垂直探测仪solarbackscatterultravioletsounder;SBUS在紫外波段对地球大气层中臭氧垂直分布状况进行探测的仪器4.3.8
totalozoneunit;ToU
紫外臭氧总量探测仪
利用测量地球大气对太阳紫外辐射的后向散射探测大气层中臭氧的总含量的仪器。4.3.9
地球辐射探测仪
earthradiationmeasurementERM在短波和全波通道对地球的辐射总量、辐射亮度及辐射收支进行探测的仪器。4.3.10
solarirradiancemonitor;SIM
太阳辐射监测仪
在0.2μm~50um波段(几乎包含了太阳辐射能量的光谱范围),通过观测太阳宽带辐射探测太阳辐射照度和地球辐射收支的仪器。4.3.11
FY-3空间环境监测器
FY-3spaceenvironmentmonitor;FY-3SEM由高能粒子(离子和电子)探测器、辐射剂量仪、表面电位探测器和单粒子事件探测器组成,用于探测空间中离子、高能质子、中高能电子、辐射剂量,以及监测卫星表面电位与单离子翻转等空间环境。5气象卫星数据
5.1基础数据
卫星图像satelliteimagery
对遥感仪器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加工后生成的图像。5.2静止气象卫星数据
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原始观测数据rawdatafromFY-2geostationarymeteorologicalsatellite;FY-2 raw data
QX/T205—2013
风云二号星上仪器VISSR获得的,向地面应用系统传递的原始观测数据。注:原始观测数据尚不能自然地构成观测图像,不直接对外广播分发。5.2.2
号stretchedVISSRdatafromFY-2geostationarymeteorologi-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展宽图像数据cal satellite;FY-2S-VISSRdata地面应用系统用原始观测数据拼装成假设卫星相对于地球静止不动地观测地球,应当获得的地球影像,将数据传递时间展宽,使码速率降低,通过卫星实时向用户转发的已经编人定标、定位等信息的卫星图像数据。
compressed stretch VISSR data from FY-2 geostation-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压缩展宽图像数据arymeteorological satellite;FY-2CSydata以展宽数据为基础,
注:原始观测数据、展
样的。
全圆盘图
静止气象卫星
北半球半圆
静止气象卫
全圆盘标称
投影到标称
注:标称投影指
质控制和重新编码处理后生成的卫星图像数据。image
球进行全圆盘扫描所生成的图像数据。G
north-hemispherehalf discimage北半球进行半球
日措所生成的图像数据
full disc image in ne
上的全圆盘图像
roiectio
格地保持在设计静止轨道上观测地球的投影极轨气象卫星数据
极轨卫星原始数据
由地面站直接接收
注:原始数据中除了有
高分辨率图像传输
ydatafrompolar satellite
过任何处理的极轨卫星数
放携以外,还包含同步码、数据头记录及校验码等事务数据。H
high resolution pieture transmission,HRPT极轨卫星高分辨率图像数据传输信道,该类资料通过卫星的I波段数传链路实时广播。5.3.3
延迟图像传输
delayedpicturetransmission;DPT极轨卫星延迟数据传输信道。在卫星上暂时存储,并在卫星经过气象卫星地面站时通过X波段数传链路广播向地面站回放,使地面应用系统能够获取到气象卫星地面站直接接收范围以外的观测数据。5.3.4
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图像传输mediumresolutionpicturetransmission;MPT通过卫星X波段实时向地面传送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探测数据的射频传输链路。5.3.5
居granuledata
分块数据
极轨卫星全球数据按照固定网格拆分之后得到的数据。6
弧段数据arcdata
QX/T205—2013
极轨卫星过境时,由一个或多个气象卫星地面站接收,经过处理得到的一条较长轨道弧段的实时卫星观测数据。
整圈数据cycleorbitdata
极轨卫星绕地球一圈所获得的完整观测数据。PRESS
QX/T205—2013
气象卫星编号对照关系
(资料性附录)
气象卫星编号对照
截至2010年12月,我国已经使用的卫星编号包括风云一号、风云二号和风云三号共三个系列11颗卫星,具体的卫星编号以及发射时间如表A.1所示。表A.1
发射前
FY-1 01
FY-102
FY-103
FY-1 04
FY-201
FY-2 02
FY-2 03
FY-2 04
FY-2 05
FY-2 06
FY-3 01
FY-302
注:截止到2010年12月。
气象卫星编号对照表
发射后
发射日期
1988年9月7日发射
1990年9月3日发射
1999年5月10日发射
2002年5月15日发射
未发射
1997年6月10日发射
2000年6月25日发射
2004年10月19日发射
2006年12月8日发射
2008年12月23日发射
2008年5月27日发射
2010年11月5日发射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