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行业标准 > QX/T 258-2015荔枝寒害评估
QX/T 258-2015

基本信息

标准号: QX/T 258-2015

中文名称:荔枝寒害评估

标准类别: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Chilling injury assessment of Litchi chinensis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15-01-26

实施日期:2015-05-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相关标签: 荔枝 评估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数学、自然科学>>07.060地质学、气象学、水文学

中标分类号:综合>>基础学科>>A47气象学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气象出版社

标准价格:10.0

出版日期:2015-05-01

相关单位信息

复审日期:2019-01-09

起草人:匡昭敏、李莉、容军、何燕、欧钊荣、罗永明、李玉红、张行清

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减灾研究所

归口单位:全国农业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39)

提出单位: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45)

发布部门:中国气象局

主管部门:全国农业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39)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单站、区域荔枝寒害的评估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荔枝寒害的调查、监测和评估。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45)提出,由全国农业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3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减灾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匡昭敏、李莉、容军、何燕、欧钊荣、罗永明、李玉红、张行清。

标准图片预览

QX/T 258-2015荔枝寒害评估
QX/T 258-2015荔枝寒害评估
QX/T 258-2015荔枝寒害评估
QX/T 258-2015荔枝寒害评估
QX/T 258-2015荔枝寒害评估

标准内容

ICS 07.06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 258—2015
荔枝寒害评估
Chilling injury assessment of Litchi chinensis2015-01-26发布
中国气象局
2015-05-01实施
1范围
2术语和定义
单站荔枝寒害评估
区域荔枝寒害评估
附录A(资料性附录)
参考文献
寒害积寒的计算方法
Qx/T258—2015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Qx/T258-—2015
本标准由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5)提出,由全国农业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3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减灾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匡昭敏、李莉、容军、何燕、欧钊荣、罗永明、李玉红、张行清。m
Qx/T2582015
荔枝属南亚热带果树,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福建等地。寒害是影响荔枝产量和品质的主要气象灾害,为规范不同产区的荔枝寒害影响评估工作,特制定本标准。IV
1范围
荔枝寒害评估
本标准规定了单站、区域荔枝寒害的评估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荔枝寒害的调查、监测和评估2
:术语和定义
极端最低气温
extrememinimumairtemperature一段时间内某一地区的最低空气温度。注:单位为摄氏度(℃)。
[QX/T168—2012,定义3.1]
荔枝寒害chilling injury of litchiQx/T258—2015
荔枝在11月至翌年3月期间受到低温天气过程影响,造成荔枝生理机制障碍,导致减产、植株死亡的一种灾害现象。荔枝寒害受害程度还与降水量、树龄、树势及末次梢老熟状况等有关。2.3
荔枝寒害临界温度critical temperature of chilling injury to litchi荔枝受寒害影响的起始温度值,一般为5.0℃。2.4
荔枝寒害过程
processofchillinginjurytolitchi荔枝寒害临界温度从开始出现到结束的一次过程。2.5
accumulated cold harmful temperature低于寒害临界温度的逐时温度与临界温度的差的绝对值累积量。注:单位为摄氏度时(℃.h)。2.6
减产率yield reductionpercentage作物实际产量相较于其趋势产量的减少量占趋势产量的百分比。3单站荔枝寒害评估
3.1寒害等级评估
依据寒害指数大小评估单站荔枝寒害等级,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特重4个等级。单站荔枝寒害等级评估见表1。
Qx/T258—2015
3·2寒害指数计算方法bzxZ.net
32.1寒害致灾因子
式中:
极端最低气温
表1单站荔枝寒害等级评估
单站寒害指数(H)
—0.7≤Hi<0.2
0. 2≤Hi<0. 7
0. 7≤Hi<1. 9
Tmin = min(Te.min)
一每年11月至翌年3月,荔枝寒害过程中的极端最低气温;Tk min一第k日最低气温;
一日序;
减产率参考值(y。)
ye<10%
10%≤y<20%
20%≤yα<30%
ya≥30%
一为各年11月至翌年3月的总日数,其中11月1日k为1,翌年3月最后一日k为m。3.21.2寒害累积日数
式中:
(当 Tkmin ≤ 5℃ 时 dk= 1,否则 dk= 0)D一各年11月至翌年3月日最低气温不大于5℃的累积日数;d一依据公式中的判据赋予第k日的值。3.2.1.3积寒
每年11月至翌年3月,当日最低气温不大于5.0℃时,取日最低气温不大于5.0℃的日积寒之和作为寒害积寒。积寒的计算方法参见附录A。32.1.4最大降温幅度
AT=max(T-l.min-Te.min)
式中:
47一每年11月至翌年3月,日最低气温不大于5.0℃从开始到结束期间的日最大降温幅度。3.2.1.5寒害降水日数
式中:
(当R≥5mm时d=1,否则d=0
Dk一各年11月至翌年3月期间日降水量不小于5mm的降水日数;Rk一日降水量。
.......(4
32.2寒害指数
3.2.2.1计算单站荔枝寒害指数(H),计算公式见式(5):Hi=
式中:
Hi一各年寒害指数;
a;一相应因子的影响系数,参考值见表 2;aixi
Qx/T258—2015
........
X一致灾因子的标准化值,计算方法见3.2.2.2。当/=1,2,3,4,5时分别代表:X一寒害累积日数的标准化值;
X2一极端最低气温的标准化值;X3一最大降温幅度的标准化值;X4一积寒的标准化值;
Xs一寒害降水日数的标准化值。3.2.2.2
式中:
致灾因子的标准化处理,计算公式见式(6)X,=(α,-)/
X,一某一致灾因子第年的标准化值;\,一某一致灾因子第年的原始值;一相应致灾因子的n年平均值
一年份;
n一总年数(一般不少于30年)。表2
(;—)2/n
荔枝主要产区致灾因子的影响系数a,参考值ai的取值区间
0.240~0.363
0.337~—0.195
0.037~0.269
0.281~0.380
0.068~0.266
0.237~0.334
—0. 321~ —0. 234
0.106~0.238
0.286~0.369
0.032~0.257
0.261~0.339
—0. 306~ 0. 198
0.038~0.259
0.262~0.343
0.117~0.307
注:本表数据由主成分分析法得到。ai的平均值
—0. 262
.....(5)
Qx/T258—2015
4区域荔枝寒害评估
4·1寒害影响程度评估
4.1.1寒害等级评估
区域荔枝寒害等级评估按以下步骤进行:a)采用式(5)计算得到单站荔枝寒害指数(Hi);计算评估区域内各站点(县)荔枝的产量权重系数,并应用式(7)计算评估区域的区域荔枝寒害b)
评估指数(HI);
根据区域荔枝寒害评估指数,按照区域荔枝寒害评估等级指标(表3),对区域荔枝寒害的影响情况分轻度、中度、重度、特重4个等级进行区域荔枝寒害的等级评估。表3区域荔枝寒害等级评估
2HI的计算
区域寒害指数(HI)
0. 2≤H<—0. 1
0.1≤H<0.4
0. 4≤H<1. 2
减产率参考值(y)
ye<10%
10%≤y<20%
20%≤yα<30%
yo≥30%
评估区域内各站点(县)的寒害指数乘以其产量权重系数(即各站点(县)近5~10年荔枝产量占评估区域荔枝总产量的比值)后求和,作为该评估区域内的区域荔枝寒害评估指数。HI=
式中:
HI一区域荔枝寒害评估指数:
b。一各站点(县)荔枝产量权重系数;Hi一各站点(县)寒害指数;
一第 q个站点(县);
一荔枝寒害区域评估总站点数。4·2寒害影响范围评估
区域荔枝寒害影响范围评估按以下步骤进行:a)
ZbqHia
...(7)
根据单站荔枝寒害等级划分指标(见表1)评估区域内各站点(县)荔枝寒害的出现情况;统计评估区域内出现荔枝寒害的站点(县)数占评估区域总站点数的百分率(st);根据出现荔枝寒害的站点百分率将荔枝寒害分局部寒害、区域寒害和大范围寒害三个等级,荔枝寒害影响范围评估见表4。
影响范围等级
局部寒害
区域寒害
大范围寒害
表4荔枝寒害影响范围评估
百分率(st)
st<30%
30%≤st<50%
st≥50%
Qx/T258—2015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