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行业标准 > YS/T 266-2012航空散热管
YS/T 266-2012

基本信息

标准号: YS/T 266-2012

中文名称:航空散热管

标准类别: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Exhalent tube for aircraft radiator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12-11-07

实施日期:2013-03-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相关标签: 航空 散热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冶金>>有色金属产品>>77.150.30铜产品

中标分类号:冶金>>有色金属及其合金产品>>H62重金属及其合金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YS/T 266-1994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6页

标准价格:18.0

出版日期:2013-03-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李双龙、李新虎、邓予生、刘生伟、张晓龙、王焱焱、林平、谷乐萍

起草单位:白银有色西北铜加工有限责任公司、浙江佳鑫铜业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主管部门: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航空散热管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质量证明书及合同(或订货单)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航空工业部门制造散热器用的铜合金散热管。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替代YS/T266—1994《航空散热管》(原GB/T8008—1987)。本标准参考相关铜管材的外形尺寸的规定,并结合我国航空散热管的实际生产及使用情况进行修订。
本标准与YS/T266—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对航空散热管的形状、外径允许偏差进行了修订;
———对航空散热管的表面质量的规定进行补充完善;
———规定了航空散热管的气压测试方法。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白银有色西北铜加工有限责任公司、浙江佳鑫铜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双龙、李新虎、邓予生、刘生伟、张晓龙、王焱焱、林平、谷乐萍。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YS/T266—1994、GB/T8008—1987。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与本文件。
GB/T228.1—2010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5121(所有部分)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5231 加工铜及铜合金化学成分和产品形状
GB/T8888 重有色金属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GB/T10567.2 铜及铜合金加工材残余应力检验方法 氨薰试验法
GB/T26303.1 铜及铜合金加工材外形尺寸检测方法 第1部分:管材
YS/T482 铜及铜合金分析方法 光电发射光谱法

标准图片预览

YS/T 266-2012航空散热管
YS/T 266-2012航空散热管
YS/T 266-2012航空散热管
YS/T 266-2012航空散热管
YS/T 266-2012航空散热管

标准内容

ICS77.15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YS/T266—2012
代替YS/T266—1994
航空散热管
Exhalenttubeforaircraftradiator2012-11-07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3-03-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YS/T266—2012
本标准替代YS/T266—1994《航空散热管》(原GB/T8008--1987)。本标推参考相关铜管材的外形尺寸的规定,并结合我国航空散热管的实际生产及使用情况进行修订。本标准与YS/T266—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对航空散热管的形状、外径允许偏差进行了修订;-对航空散热管的表面质量的规定进行补充完善;-规定了航空散热管的气压测试方法。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白银有色西北铜加工有限责任公司、浙江佳鑫铜业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双龙、李新虎、邓予生、刘生伟、张晓龙、王焱焱、林平、谷乐萍。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YS/T266—1994,GB/T8008—1987。I
1范围
航空散热管
YS/T266—2012
本标准规定了航空散热管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质量证明书及合同(或订货单)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航空工业部门制造散热器用的铜合金散热管。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与本文件。GB/T228.1一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5121(所有部分)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GB/T5231加工铜及铜合金化学成分和产品形状GB/T8888重有色金属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GB/T10567.2铜及铜合金加工材残余应力检验方法氨薰试验法GB/T26303.1铜及铜合金加工材外形尺寸检测方法第1部分:管材YS/T482铜及铜合金分析方法光电发射光谱法3要求
3.1产品分类
3.1.1牌号、状态和规格
管材的牌号、状态应符合表1的规定。管材的规格应符合表2、表3、表4的规定。表1
管材的牌号、状态、供应形状
制造方法
注:经供需双方协商可供应其他牌号的管材。3.1.2标记示例
供应状态
硬(H04)
管材标记按产品名称、标准编号、牌号、状态和规格的顺序表示。供应形状
圆形、梯形、矩形
示例1:用H96制造的、状态为硬态、外径为5mm、壁厚为0.20mm、长度517mm的圆形管标记为:管YS/T266-H96H04-5×0.20×5171
YS/T266—2012
示例2:用H96制造的、状态为硬态、下底边长A为7.20mm、上底边长B为4.04mm、高h为3.50mm、长度290mm的梯形管标记为:
梯形管YS/T266-H96H04-7.20X4.04X3.50X2903.2化学成分
管材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T5231中相应牌号的规定。3.3管材尺寸及其允许偏差
3.3.1圆形管材(见图1)的尺寸及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图1圆形管材示意图
圆形管材的尺寸及尺寸允许偏差外径D
公称尺寸
允许偏差
公称尺寸
壁厚s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注;经供需双方协商,可供应其他形状、规格和允许偏差的管材。3.3.2
允许偏差
梯形管材(见图2)的尺寸及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理论重量
下底边长
允许偏差
梯形管材示意图
表3梯形管材的尺寸及尺寸允许偏差上底边长及高度
允许偏差
允许偏差
3.3.3矩形管材(见图3)的尺寸及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图3矩形管材示意图
YS/T266—2012
理论重量
YS/T266—2012
允许偏差
表4矩形管材的尺寸及尺寸允许偏差窄边
允许偏差
允许偏差
注;经供需双方协商,可供应其他形状、规格和允许偏差的管材。3.3.4
管材的长度及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的规定。管材的长度及其允许偏差
梯形、矩形
外径×壁厚
注:经供需双方协商,可供应其他长度和允许偏差的管材。3.3.5
258.5、517
258.5、517
308.5、617
258.5、517
290、580
管材的端部应锯切平整,无毛刺。切斜度不得超出管材长度允许偏差之半。管材的直度应符合表6的规定。
管材的直度
管材长度
直度(不大于)
≤300
管材的圆度不应超出外径允许偏差的二分之一力学性能
管材的室温力学性能应符合表7的规定。表7
0.11、0.15
300~500
管材的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R.
不小于
理论重量
单位为毫米
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500~580
断后伸长率A
不小于
3.5残余应力
当需方要求时,应进行残余应力检验。试验后管材不应出现肉眼可见的裂纹。3.6
气压试验
管材应按表8的规定进行气压试验,通气后管材不应漏气、破裂。表8
管材气压试验
管材壁厚
0.11、0.15
3.7表面质量
气体压力
YS/T266—2012
持续时间
管材内、外表面质量应光滑、光洁,不应有裂纹、针孔、起皮、气泡、粗拉道、夹杂物和绿锈等影响使用的有害缺陷存在。
4试验方法
化学成分的仲裁分析方法
管材的化学成分的分析按GB/T5121或YS/T482的规定进行,仲裁时按GB/T5121的规定进行。
4.2外形尺寸及其允许偏差测量方法管材的外形尺寸及其允许偏差测量方法应按照GB/T26303.1的规定进行。4.3力学性能检验方法
管材的力学性能的检验方法按GB/T228.1一2010的规定进行。其拉伸试样按GB/T228.1-2010中S7或S8试样的规定进行。4.4残余应力检验方法
管材的残余应力检验按GB/T10567.2的规定进行。4.5气压试验方法
管材的气压试验方法见附录A。
4.6表面质量的检验方法
管材的内、外表面用目视进行检验。5
YS/T266-2012
5检验规则
5.1检验和验收
5.1.1管材应由供方质量检验部门进行检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及合同(或订货单)的规定,并填写产品质量证明书。
5.1.2需方应对收到的产品按本标准及合同(或订货单)的规定进行检验,检验结果与本标准及合同(或订货单)的规定不符时,应在收到产品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如需仲裁,仲裁取样应由供需双方共同进行。
5.2组批
每批管材应由同一牌号、规格、状态的管材组成。每批重量不大于300kg。5.3检验项目
每批管材应进行化学成分、外形尺寸、力学性能、气压试验、表面质量的检验。当需方要求时,每批管材还应进行残余应力的检验。5.4取样
管材的取样应符合表9的规定。
表9管材取样的规定
检验项目
化学成分
外形尺寸
力学性能
残余应力
气压试验
外表面质量
内表面质量
取样与制样方法
供方在熔铸时,每炉取1个试样;需方在每批管材中任取1个试样
按照GB/T2828.1规定的取样,一般检测水平Ⅱ或供需双方协商,接收质量限AQL=2.5
每批管材中任取2根,每根取1个试样每批管材任取2根,每根取1个试样每批管材任取2根
按照GB/T2828.1规定的取样,一般检测水平Ⅱ或供需双方协商,接收质量限AQL=2.5
每批抽取5根剖开50mm~100mm的管材,观察内壁5.5检验结果的判定
5.5.1化学成分分析结果与本标准规定不符时,按批判不合格。要求的章条号
试验方法的章条号
5.5.2力学性能、残余应力、气压试验、内表面质量检验中,即使只有一个检验结果不合格时,应从该批产品中另取双倍试样进行重复检验,重复检验结果全部合格,则判该批产品合格。若重复检验结果仍有试样不合格,则应判该批产品不合格,或逐根检验,合格者单独编批交货。5.5.3外表面质量、外形尺寸不符合本标准的规定时,按根判不合格。每批中不合格件数超出接收质量限时判整批不合格,或由供方逐根检验,合格者交货。6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6
管材产品的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应符合GB/T8888的规定。合同(或订货单)内容
订购本标准所列材料的合同(或订货单)内应包括下列内容:a)
产品名称;
牌号;
状态;
规格;
重量或根数;
残余应力(有要求时);
本标准编号;
h)其他。
YS/T266—2012
YS/T266—2012
A.1范围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航空散热管气压试验方法
本方法规定了航空散热管气压试验方法。本方法适用于航空散热管的耐压检测。A.2方法原理
采用给航空散热管的内孔加压的方法,通过仪器上压力表的数值来反映一定长度航空散热管的内部压力情况,从而达到检验航空散热管的耐压值。A.3设备
A.3.1瓶装氮气或干燥压缩空气。A.3.2压力测试专用装置(见图A.1)气源开关
压力调整器
空气过滤器
温度计
进口压力表
密封套
安全阔
截止间
图A.1测试航空管压力的实验装置示意图A.4测试条件
气源采用瓶装氮气或于燥压缩空气,其露点应在一40℃以下。被测试样
A.4.2进口压力要求波动小、稳定。用压力调整器调整到要求压力,其波动范围不得大于0.01MPa。A.4.3气源压力不得小于被测管材要求检测值的1.5倍,以保证进口压力的稳定。A.4.4进口压力表采用刻度为2.5MPa~4.0MPa的压力表,其精度等级不低于0.5级。气体温度应保持相对恒定,一般为20℃士5℃。A.4.5
波折。
被测航空散热管内孔应清洁,无油污、氧化物及其他任何杂质。被测管材头部不能弯曲和A.5测试方法
A.5.1精确测量航空散热管的外径、内径和长度。A.5.2将被测航空散热管插人测试密封套内。8
YS/T266—2012
A.5.3在试验装置上关闭截止阀,打开气源开关。调节压力调整器,使进口压力表指针达到被测管材要求的压力。
A.5.4打开截止阀,持续时间30s~60s,观察压力表指针变化情况,检查被测管材试样耐压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A.5.5关闭截止阀,取出被测管材试样。A.6测量精度
本方法测量精度为0.01MP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