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行业标准 > QX/T 465-2018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技术规范
QX/T 465-201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QX/T 465-2018

中文名称: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技术规范

标准类别: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maintenance of regional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18-12-12

实施日期:2019-04-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相关标签: 区域 自动 气象站 维护 技术规范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数学、自然科学>>07.060地质学、气象学、水文学

中标分类号:综合>>基础学科>>A47气象学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气象出版社

标准价格:0.0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庄红波、敖振浪、高瑞泉、江崟、黄晓、周钦强

起草单位:深圳市国家气候观象台、广东省气象探测数据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技术装备保障中心

归口单位:全国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07)

提出单位:全国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07)

发布部门:中国气象局

主管部门:中国气象局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的一般要求与维护周期、流程、内容及记录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技术工作。


标准图片预览

QX/T 465-2018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技术规范
QX/T 465-2018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技术规范
QX/T 465-2018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技术规范
QX/T 465-2018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技术规范
QX/T 465-2018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技术规范

标准内容

ICS07.06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465—2018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maintenance of regional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2018-12-12发布
中国气象局发布
2019-04-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一般要求
维护周期
维护流程
维护内容及要求
维护记录
附录A(资料性附录)
附录B(资料性附录)
参考文献
维护工具列表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报告
QX/T465—2018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QX/T465—2018
本标准由全国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07)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深圳市国家气候观象台、广东省气象探测数据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技术装备保障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庄红波、敖振浪、高瑞泉、江鉴、黄晓、周钦强。1范围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技术规范
QX/T465-2018
本标准规定了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的一般要求与维护周期、流程、内容及记录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技术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1221一2014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范地面气象观测站GB/T33703—2017自动气象站观测规范GB/T35221一201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总则
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QX4一2015气象台(站)防雷技术规范QX30—2004
自动气象站场室防雷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31221一2014、GB50057一201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区域自动气象站
5regional automaticweatherstation根据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预警、大中城市、特殊地区和专属经济区的气象和环境预报服务需求,在国家级观测站布局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采用自动气象站建设的观测站,是国家气象观测站的重要补充。
4一般要求
4.1维护人员应培训合格,遵循操作流程,维护过程中应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4.2宜选择晴好天气开展维护工作,避开整点发报时间或其他重要服务时段,尽可能缩短维护时设备停运时间。
4.3维护前按照要求带齐必要的备品备件和维护仪表、工具(参见附录A)。4.4维护前应了解站点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设备要素和传感器配置等情况。应记录维护前、后设备运行状态
4.5维护过程中不应带电拔插、安装、清洁设备。4.6在维护中遇故障时应逐级检查、准确定位、及时处置,对于当场无法排除的故障,应及时报告业务管理部门,采取其他应急保障措施,确保数据的连续性,并做好记录(参见附录B)。4.7做好维护前、后以及关键节点的拍照记录工作(参见附录B)。4.8维护结束后,应做好维护记录与备案1
QX/T465—2018
5维护周期
5.1定期维护
汛期前、汛期结束后1个月内应至少维护一次,汛期期间应至少每2个月维护一次,海岛、石油5.1.1
平台、高山等特殊站可每3个月维护一次。5.1.2在条件允许的地区,可适当增加维护次数。5.2不定期维护
当出现故障时,一般要求在36h内排除故障,原则上不得超过72h。海岛及石油平台等特殊站5.2.1
的故障排除时间,由当地管理部门规定。有条件的地区,宜缩短上述故障排除时间。故障排除后应进行相应的不定期维护。
5.2.2重大灾害性天气、重要气象保障活动前应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维护。6维护流程
应按图1所示流程进行维护。
探测环境维扩
关闭电源、采集器
仪器设备维护
防需装置维护
维护内容及要求
7.1维护内容
包括探测环境、仪器设备、防雷装置等维护。7.2探测环境维护
探测环境维护的项目、内容和要求见表1。2
开启电源、采集器
系统检查
填写维护记录
维护流程图
周边环境
观测场
仪器设备维护
区域自动气象站探测环境维护
QX/T465—2018
应符合GB31221—2014关于区域气象观测站的规定观察观测场周边建筑物、下垫
面等情况
检查观测场周边树木生长
检查观测场内环境
检查围栏、标牌、风杆等
仪器设备维护的项目、内容和技术要求见表2。表2
翻斗式雨量传感器
百叶箱(或防辐射
罩)及支架
温度传感器
对照历史资料,发现变化较大的,需详细记录,同时向当地气象主管部门报告
拍照记录站点八方位环境,记录周围环境变化符合GB31221—2014的规定
对照要求,修剪周边影响气象观测的树枝等清除杂物、杂草,保持观测场平整对围栏、标牌、风杆进行维护,确保围栏、标牌无破损整洁
标牌悬挂端正、醒目
风杆及拉线牢固
区域自动气象站仪器设备维护
维护内容
清洁雨量筒内外壁和过滤器
清洁各翻斗
检查干簧管
检查线缆
检查接头
检查调试仪器的水平
检查雨量筒盖子
检查检定、校准、核查的有
清洁百叶箱(或防辐射罩)
清洁外表面(保护罩)
检查线缆
检查接头
技术要求
保持雨量筒内外壁整洁,过滤器无尘沙、小虫等杂物保持翻斗、节流管道畅顺
保持翻斗灵活,应无阻滞感,翻斗轴游隙正常、轴承无异物、翻斗无变形或磨损
用万用表检查干簧管,确保通断正常保持线缆外皮无老化、破损
保持接头无松动,外观无破损
保持器身稳定,器口无变形且保持水平,底座保持水平,固定螺丝确保通断正常牢固根据启用/停止时间,揭开(盖上)雨量筒盖,记录状态检定、校准符合GB/T35221一2017的规定,保持在有效期内,记录有效日期
核查保持在一年的有效期内,记录有效日期保持整洁,如遇顶、内部和壁缝中有异物时,要小心用毛刷扫除干净;保持支架牢固
用毛刷或干毛巾进行清洁外观,保持外表面(保护罩)无破损,整洁
保持线缆外皮无老化、破损
保持接头无松动,外观无破损
QX/T465—2018
温度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
风速风向传感器
气压传感器
能见度传感器
采集器(箱)
区域自动气象站仪器设备维护(续)维护内容
检查检定、校准、核查的有
清洁外表面(保护罩)
检查线缆
检查接头
检查检定、校准、核查的有
清洁风杯和风向标
检查横臂
检查线缆
检查接头
检查检定、校准、核查的有
清洁传感器外表面
疏通传感器气孔口
检查线缆
检查接头
检查检定、校准、核查的有
清洁外表面及镜面
检查加热装置
检查线缆
检查接头
检查检定、校准、核查的有
清洁外表面和内部
检查线缆
技术要求
检定、校准符合GB/T35221—2017的规定,保持在有效期内,记录有效日期
核查保持在一年的有效期内,记录有效日期用毛刷或干毛巾进行清洁外观,保持外表面(保护罩)无破损,清洁
保持线缆外皮无老化、破损
保持接头无松动,外观无破损
检定、校准符合GB/T35221—2017的规定,保持在有效期内,记录有效日期
核查保持在一年的有效期内,记录有效日期保持外观整洁,无变形、破损
保持转向灵活、平稳
保持横臂水平,指北方位正确
保持线缆外皮无老化、破损
保持接头无松动,外观无破损
检定、校准符合GB/T35221一2017的规定,保持在有效期内,记录有效日期
核查保持在一年的有效期内,记录有效日期保持外观整洁,无变形、破损
保持气孔口无异物,与外部空气连通如有干燥剂,检查并更换
保持线缆外皮无老化、破损
保持接头无松动,外观无破损
检定、校准符合GB/T35221一2017的规定,保持在有效期内,记录有效日期
核查保持在一年的有效期内,记录有效日期保持外观整洁,无变形、破损
使用专用的皮吹和镜头纸对镜头进行擦拭,保持镜面光亮清洁,无斑点
用万用表检查,保持加热模块的线路处于通路状态保持线缆外皮无老化、破损
保持接头无松动,外观无破损
检定、校准符合GB/T35221
1—2017的规定,保持在有
效期内,记录有效日期
核查保持在一年的有效期内,记录有效日期用毛刷清洁,保持内、外观整洁,无变形、破损保持线缆外皮无老化、破损,接口牢固可靠序号
采集器(箱)
通信单元
供电系统
防雷装置维护
检查接头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区域自动气象站仪器设备维护(续)维护内容
技术要求
保持接头无松动,外观无破损
清洁外表面
检查线缆
检查接头
清洁和检查太阳能板、风能发
检查固定支架
检查蓄电池
检查充电控制器
检查电源总开关、分线开关
检查线缆
检查接头
防雷装置维护的项目、内容和技术要求见表3。表3
外部防雷装置
内部防雷装置
防雷检测报告
保持外观整洁,无变形、破损
保持线缆外皮无老化、破损
保持接头无松动,外观无破损
保持外观整洁,无变形、破损
保持太阳能板方位、俯仰符合要求QX/T465—2018
断开太阳能板和采集器之间的连线,用万用表测量其输出电压,确保在正常输出电压范围内,记录测量值保持风能发电机的风叶转动灵活平稳保持支架牢靠,太阳能板和风能发电机牢固保持外观整洁,无变形、破损,无漏液,接线柱无氧化用万用表测量其输出电压,保持符合标称值,记录测量值
保持外观整洁,无变形、破损
保持控制灵活,顺畅
保持线缆外皮无老化、破损
保持接头无松动,外观无破损
区域自动气象站防雷装置维护
维护内容
查接闪器、避雷针
检查引下线
检查接地电阻
检查等电位连接
检查屏蔽线
检查电涌保护器(有交流
供电)
核查防雷检测报告
符合QX30—2004规定
技术要求
保持结构牢固,绝缘杆无破损
保持引下线无锈蚀和破损,接头牢固无松动符合QX30—2004规定,接地电阻不宜大于4Q若土壤电阻率大于1000Q·m,可适当放宽其接地电阻值要求符合QX4—2015规定
保持电气连通,连接牢固无松动符合QX4—2015规定
保持电气连通,连接牢固无松动符合QX4—2015规定
保持电气连通,连接牢固无松动外观整洁,无变形、破损
符合GB/T33703一2017的规定,保持防雷在有效期内5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