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行业标准 > QX/T 467-2018微型下投式气象探空仪技术要求
QX/T 467-201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QX/T 467-2018

中文名称:微型下投式气象探空仪技术要求

标准类别: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micro meteorological dropsonde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18-12-12

实施日期:2019-04-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相关标签: 微型 气象 技术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数学、自然科学>>07.060地质学、气象学、水文学

中标分类号:综合>>基础学科>>A47气象学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气象出版社

标准价格:0.0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李杨、马舒庆、官福顺、荆俊山、彭文武

起草单位: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黑龙江省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二十三所

归口单位:全国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07)

提出单位:全国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07)

发布部门:中国气象局

主管部门:中国气象局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微型下投式气象探空仪的组成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无人机等下投式气象探空仪的设计和应用。


标准图片预览

QX/T 467-2018微型下投式气象探空仪技术要求
QX/T 467-2018微型下投式气象探空仪技术要求
QX/T 467-2018微型下投式气象探空仪技术要求
QX/T 467-2018微型下投式气象探空仪技术要求
QX/T 467-2018微型下投式气象探空仪技术要求

标准内容

ICS07.06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467—2018
微型下投式气象探空仪技术要求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micro meteorological dropsonde2018-12-12发布
国气象局www.bzxz.net
2019-04-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系统组成及功能
技术要求
外观和结构
最大探测高度
卫星导航接收机
射频通信
探空仪重量
专用降落伞
环境适应性
测量性能指标
数据格式
参考文献
QX/T467—2018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QX/T467—2018
本标准由全国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07)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黑龙江省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二十三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杨、马舒庆、官福顺、荆俊山、彭文武。m
1范围
微型下投式气象探空仪技术要求本标准规定了微型下投式气象探空仪的组成和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无人机等下投式气象探空仪的设计和应用。规范性引用文件
QX/T467—2018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必不可少。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QX/T234一2014气象数据归档格式探空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微型下投式探空仪
microdropsonde
从高空投放且重量较轻的,能够测量从投放位置至地面或海面的温度、湿度、气压等气象要素的探测仪器。
4系统组成及功能
4.1组成
主要由温度、湿度、气压等传感器,数据采集处理、卫星导航定位、射频通信、电池等模块,以及专用降落伞组成。
4.2功能
采用专用降落伞减慢其大气下降速率,能够测量从投放位置到地面或海面的气压、温度、相对湿度等的大气廓线!
技术要求
外观和结构
应符合下列要求:
探空仪表面清洁、无变形、无明显划痕;传感器的元器件焊接和结构件的安装牢固可靠,紧固件无松动,塑料件无开裂、变形现象;印记、标识等清晰、完整,
QX/T467—2018
最大探测高度
不低于6km。
卫星导航接收机
应符合下列要求:
数据更新:每秒1次;
数据输出:时间、经度、纬度、高度、速度;定位性能:定位时间小于或等于1min;重新捕获时间小于或等于10s;最大允许误差:水平:10m;垂直:16m。5.4射频通信
应符合下列要求:
载波频率:400MHz~406MHz,频点可选;调制方式:频率键控调制(FSK);发射功率:小于或等于100mW。
5.5电池
应保证探空仪正常工作30min以上。探空仪重量
重量:小于或等于500g(含电池)。5.7
专用降落伞
应符合下列要求:
负载重量:大于或等于500g;
伞重量:小于或等于50g;
下降速度:小于15m/s;
下降时有良好的气动稳定性。
5.8环境适应性
应符合下列要求:
温度:-60℃~50℃;
相对湿度:0%~100%;
气压:300hPa~1060hPa。
5.9测量性能指标
探测项目包括温度、相对湿度、气压,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1的要求。2
测量要素
数据格式
测量范围
60℃~50℃
5%~100%
300hPa~1060hPa
气象要素测量性能指标
分辨力
符合QX/T234—2014中的数据格式要求。QX/T467-2018
最大允许误差
±4%(≤80%)
±8%(>80%)
QX/T467-2018
参考文献
中国气象局.常规高空气象观测业务规范[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0[1]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Guide to Meteorological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ofObservation:WMONo.8[Z],2014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