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行业标准 > YS/T 1161.2-2016拟薄水铝石分析方法 第2部分:烧失量的测定 重量法
YS/T 1161.2-201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YS/T 1161.2-2016

中文名称:拟薄水铝石分析方法 第2部分:烧失量的测定 重量法

标准类别: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Chemical analysis methods of pseudoboehmite—Part 2:Determination of the loss of mass—Gravimetric method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16-07-11

实施日期:2017-01-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相关标签: 水铝石 分析方法 烧失量 测定 重量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冶金>>有色金属>>77.120.10铝和铝合金

中标分类号:冶金>>金属理化性能试验方法>>H21金属物理性能试验方法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8页

标准价格:14.0

出版日期:2017-10-01

相关单位信息

复审日期:2022-01-10

起草人:田蕊、邵静、徐好文、艾蓁、白鹏程、扈金娥

起草单位:中铝山东有限公司、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山东淄博森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

提出单位: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主管部门: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

标准简介

本部分规定了拟薄水铝石中烧失量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拟薄水铝石中烧失量的测定,测定范围:25%~40%。


标准图片预览

YS/T 1161.2-2016拟薄水铝石分析方法 第2部分:烧失量的测定 重量法
YS/T 1161.2-2016拟薄水铝石分析方法 第2部分:烧失量的测定 重量法
YS/T 1161.2-2016拟薄水铝石分析方法 第2部分:烧失量的测定 重量法
YS/T 1161.2-2016拟薄水铝石分析方法 第2部分:烧失量的测定 重量法

标准内容

ICS 77.120.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YS/T1161.2—2016
拟薄水铝石分析方法wwW.bzxz.Net
第2部分:烧失量的测定
重量法
Chemical analysis methods of pseudoboehmite-Part 2: Determination of the loss of mass-Gravimetricmethod
2016-07-1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2017-01-01实施
YS/T1161《拟薄水铝石分析方法》分为以下3个部分:第1部分:胶溶指数的测定EDTA容量法;—第2部分:烧失量的测定重量法;一第3部分:孔容和比表面积的测定氮吸附法。
本部分为YS/T1161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提出并归口。YS/T1161.2—2016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铝山东有限公司、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山东淄博森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田蕊、邵静、徐好文、艾、白鹏程、扈金娥。I
1范围
拟薄水铝石分析方法
第2部分:烧失量的测定
重量法
YS/T1161的本部分规定了拟薄水铝石中烧失量的测定方法。本部分适用于拟薄水铝石中烧失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25%~40%。规范性引用文件
YS/T1161.2—2016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和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3方法提要
称取一定量的试样,在550℃土10℃的高温炉内灼烧,以所失去的质量计算拟薄水铝石烧失量。4仪器与设备
4.1瓷埚:30mL。
4.2高温炉:可控制在550℃士10℃,炉膛能保证空气流动。4.3干燥器:内盛硅胶。
5试样
将试样通过74uμm标准筛,置于干燥器中,备用。6分析步骤
6.1试料
称取2.0g试样(5),精确至0.0001g。6.2测定次数
独立地进行两次测定,取其平均值。6.3测定
6.3.1将瓷埚(4.1)放入高温炉内(4.2)于550℃士10℃加热30min,取出埚放人干燥器(4.3)内,1
YS/T1161.2—2016
冷却30min,迅速称量,精确至0.0001g,记为mo。6.3.2将试料(6.1)置于瓷中,均匀地铺盖在底部,称量,精确至0.0001g,记为m1。6.3.3将盛有试样的埚(6.3.2)放人高温炉(4.2)中,从室温开始升温,控制温度550℃土10℃,保温120min,取出,放人干燥器(4.3)内,冷却30min,迅速称量,精确至0.0001g。6.3.4重复6.3.3步骤,直至两次称量差值不大于0.0005g为止,记为m2。7分析结果的计算
烧失量以质量分数计,数值以%表示,按式(1)计算:烧失量=m)二m2×100
式中:
8精密度
试料与埚的质量,单位为克(g);烧后试料与埚的质量,单位为克(g);质量,单位为克(g)。
8.1重复性
·(1)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个独立测试结果的测定值,在表1给出的平均值范围内,这两个测试结果的绝对值不超过重复性限r,超过重复性限r的情况不超过5%。重复性限r按表1数据采用线性内插法求得。
表1重复性限
烧失量的质量分数/%
重复性限r/%
8.2允许差
实验室之间分析结果的差值应不大于0.5%。9质量保证与控制
分析时,用标准样品或控制样品进行校核,或每年至少用标准样品或控制样品对分析方法校核,次。当过程失控时,应找出原因。纠正错误后,重新进行校核。2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