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X/T 82-2019
基本信息
标准号:
QX/T 82-2019
中文名称:小麦干热风灾害等级
标准类别: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Disaster grade of dry-hot wind for wheat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19-04-28
实施日期:2019-08-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相关标签:
小麦
灾害
等级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数学、自然科学>>07.060地质学、气象学、水文学
中标分类号:综合>>基础学科>>A47气象学
出版信息
出版社:气象出版社
书号:135029-6051
标准价格:15.0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霍治国、尚莹、王纯枝、姚树然、张志红、刘宏举、薛晓萍、盛绍学、姜燕、柏秦凤、杨建莹、郭安红、成林、李曼华邬定荣、李新建、李森
起草单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气象中心、河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山东省气候中心、安徽省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陕西省农业遥感与经济作物气象服务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气象台
归口单位:全国农业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39)
提出单位:全国农业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39)
发布部门:中国气象局
主管部门:全国农业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39)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小麦干热风灾害的类型、表征指标及其判定方法、等级划分、等级命名、使用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北方小麦干热风灾害的调查、统计、评估、预警和发布。
标准内容
ICS07.06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 82—2019
代替QX/T82—2007
小麦干热风灾害等级
Disaster grade of dry-hot wind for wheat2019-04-28 发布
tps:/www.doc88.com/p-09999960416010.html?s=rel&id=6中国气象局发布
2019-08-01实施
...................
术语和定义
小麦干热风灾害等级指标
附录A(资料性附录)小麦干热风灾害类型参考文献
QX/T82—2019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QX/T82-2019
本标准代替QX/T822007《小麦干热风灾害等级》。与QX/T82一2007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引言(见“引言”,2007年版的“引言”);修改了本标准规定的内容(见第1章,2007年版的第1章);修改了术语“气温”“最高气温”“风速”“小麦干热风灾害”的定义(见2.1、2.2、2.4、2.7,2007年版的2.1、2.2、2.4、2.5);
将术语“相对湿度”“小麦干热风类型”“干热风日”“干热风天气过程”的名称分别修改为“空气相对湿度”“小麦干热风灾害类型”“小麦干热风日”“小麦干热风天气过程”,并修改了其定义(见2.3、2.8、2.9、2.10,2007年版的2.3、2.6、2.7、2.8);增加了“土壤相对湿度”干热风”术语和定义(见2.5、2.6);-增加了土壤相对湿度对高温低湿型干热风的影响分级及使用要求(见3.1);增加了高温低湿型干热风等级指标的中度指标(见表1);修改了高温低湿型干热风等级指标的部分区域、中度指标、重度指标(见表1,2007年版的表1);
删除了高温低湿型干热风等级指标的时段、天气背景(见表1,2007年版的表1);修改了旱风型干热风指标(见表3,2007年版的表3);增加了旱风型干热风指标的使用要求(见表3,2007年版的表3);一增加了高温低湿型小麦干热风天气过程及小麦干热风年型的中度指标(见3.2);修改了高温低湿型小麦干热风天气过程等级指标及小麦干热风年型等级指标(见表4、表5,2007年版的表4、表5)。
本标准由全国农业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39)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气象中心、河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山东省气候中心、安徽省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陕西省农业遥感与经济作物气象服务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气象台。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霍治国、尚莹、王纯枝、姚树然、张志红、刘宏举、薛晓萍、盛绍学、姜燕、柏秦凤、杨建莹、郭安红、成林、李曼华、邬定荣、李新建、李森。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QX/T82—2007。
QX/T82—2019
小麦干热风指小麦在扬花灌浆期间出现的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灾害性天气。主要危害我国北方麦区的冬、春小麦。发生时间一般从5月上旬开始,由南向北、由东南向西北逐渐推迟,至7月中、下旬终止,冬麦区早于春麦区。小麦干热风危害轻的年份,减产在10%以下,危害重的年份减产在10%~20%或20%以上。
近年来,受全国小麦种植布局、气候、灌溉、管理方式等变化的影响,QX/T82一2007《小麦干热风灾害等级》,由于未考虑土壤情对小麦干热风的影响、分级缺少中度指标,致使土壤摘情较好的麦区灾害评估预警等级偏高。为适应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的新需求,提升小麦干热风灾害等级评估预警的针对性和准确率,需要对QX/T82一2007《小麦干热风灾害等级》进行修订。1范围
小麦干热风灾害等级
QX/T82—2019
本标准规定了小麦干热风灾害的类型、表征指标及其判定方法、等级划分、等级命名、使用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北方麦区小麦干热风灾害的调查、统计、评估、预警和发布。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1
airtemperature
地面气象观测中测定的百叶箱等防辐射装置内距地面1.5m高度处的空气温度。注:单位为摄氏度(℃)。
最高气温
maximumairtemperature
给定时段内气温的最高值。
注1:单位为摄氏度(℃)。
注2:常用的有日最高气温、月最高气温和年极端最高气温。注3:改写GB/T35226—2017,定义3.7。2.3
空气相对湿度
relative air humidity
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当时气温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注:以百分率(%)表示。
windspeed
单位时间空气移动的水平距离。注1:单位为米每秒(m/s)。
注2:改写GB/T35663—2017.定义2.2.4。2.5
relative soil moisture
土壤相对湿度
土壤实际含水量占土壤田间持水量的比值。注:以百分率(%)表示
[GB/T32752—2016,定义2.3]
干热风
dry-hot wind
在暖季的作物生长旺盛期出现的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灾害性天气,影响作物生长发育,造成减产和品质降低。
小麦干热风灾害
disaster ofdry-hotwindforwheat在小麦扬花灌浆期间出现的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灾害性天气,可使小麦水分代谢失衡,严-
QX/T82—2019
重影响各种生理功能,使千粒重明显下降,导致显著减产。2.8
disaster type of dry-hot wind for wheat小麦干热风灾害类型
根据干热风气象要素组合对小麦的影响和危害的差异,对小麦干热风灾害的分类。2.9
小麦干热风日
dayofdry-hotwindforwheat
在小麦扬花灌浆期间,某日内实际出现的气象要素组合达到干热风发生的指标要求。2.10
小麦干热风天气过程
weatherprocessofdry-hotwindforwheat在小麦扬花灌浆期间,出现1个或1个以上干热风日的天气过程。3小麦干热风灾害等级指标
3.1不同类型的小麦干热风指标
我国小麦干热风灾害类型主要分为高温低湿型、雨后青枯型、旱风型三种,参见附录A。采用日最高气温、14时(北京时,下同)空气相对湿度和14时风速组合,结合20cm土壤相对湿度确定小麦干热风指标,见表1~表3。表1
20cm土
华北、黄淮及陕西关
中冬麦区
黄土高原旱塬冬麦
区(陕西渭北、甘肃
陇东和陇南等)
新疆冬麦区
内蒙古河套、宁夏平
原春麦区
甘肃河西走廊春
壤相对
日最高
高温低湿型干热风等级指标
14时空
气相对
日最高
14时空
气相对
日最高
14时空
气相对
首先判定20cm土壤相对湿度,其次应同时满足日最高气温、14时空气相对湿度、14时风速三个条件。20cm土壤相对湿度,首选当日14时,次选08时,再次选其他时次。注1:“不定\指14时风速不是限制性因素。注2:\/\指不考虑20cm土壤相对湿度。2
小麦灌浆后期,成熟
前10d内
表2雨后青枯型干热风指标
天气背景
有1次小到中雨或中雨以上降
水过程,雨后猛晴,温度骤升
日最高气温
QX/T82—2019
14时空气相对湿度
雨后3d内有1d同时满足日最高气温、14时空气相对湿度、14时风速三个条件。表3旱风型干热风指标
新疆和西北黄土高
原的多风地区
小麦扬花灌
浆期间
天气背景
风速大、湿度低,与一定的
高温配合Www.bzxZ.net
日最高气温
有1d同时满足日最高气温、14时空气相对湿度、14时风速三个条件,高温低湿型小麦干热风天气过程与小麦干热风年型等级指标3.2
14时空气相对湿度
14时风速
14时风速
根据高温低湿型干热风指标判定小麦干热风日,用小麦干热风天气过程中出现的小麦干热风日等级天数组合确定过程等级,用过程等级组合确定小麦干热风年型等级。表4、表5分别给出了小麦干热风天气过程、小麦干热风年型的等级指标。表4高温低湿型小麦干热风天气过程等级指标过程
轻度日
过程小麦干热风日等级天数/d
中度日
重度日
注1:轻度等级中,不包括中度、重度小麦干热风天气过程所包括的轻度小麦干热风日。注2:“-”表示没发生
表5高温低湿型小麦干热风年型等级指标过程等级次数
轻度过程
中度过程
重度过程
危害参考值
小麦千粒重降低(△w)
满足其一
满足其一
同时满足
小麦减产(△y)
5≤4y<8
QX/T82—2019
注:“
轻度过程
过程等级次数
中度过程
”表示没发生。
高温低湿型小麦干热风年型等级指标(续)危害参考值
重度过程
满足其一
满足其-
同时满足
小麦千粒重降低(△w)
Aw≥4
小麦减产(Ay)
8≤Ay10
Ay≥10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小麦干热风灾害类型
我国小麦干热风灾害主要有三种类型:QX/T822019
高温低湿型:在小麦扬花灌浆过程中都可能发生,一般发生在小麦开花后20d左右至蜡熟期。a)
干热风发生时气温突升,空气相对湿度骤降,并伴有较大的风速。发生日,日最高气温可达30℃以上,甚至可达37℃~38℃,14时空气相对湿度可降至30%以下,14时风速在3m/s以上。小麦受害症状为干尖炸芒,呈灰白色或青灰色。造成小麦大面积干枯逼熟死亡,产量显著下降。
雨后青枯型:又称雨后热枯型或雨后枯熟型。一般发生在乳熟后期,即小麦成熟前10d左右。b)
其主要特征是雨后急晴,气温骤升,空气相对湿度剧降。一般雨后日最高气温升至27℃以上,14时空气相对湿度在40%左右,即能引起小麦青枯早熟。雨后气温回升越快,气温越高,青枯发生越早,危害越重。
旱风型:又称热风型。一般发生在小麦扬花灌浆期间。其主要特征是风速大、空气相对湿度低,与一定的高温配合。发生日,14时风速在14m/s以上,14时空气相对湿度在30%以下,日最高气温在25℃以上。旱风型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除了与高温低湿型相同外,大风还加强了大气的干燥程度,加剧了农田蒸散,致使麦叶卷缩成绳状或叶片撕裂破碎。这类干热风主要发生在新疆和西北黄土高原的多风地区,在干旱年份出现较多。5
QX/T82—2019
GB/T32752—2016
GB/T35226-2017
GB/T35663-2017
参考文献
农田渍涝气象等级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天气预报基本术语
空气温度和湿度
北方小麦干热风科研协作组.小麦干热风[M].北京:气象出版社,1988霍治国,王柏忠,王素艳.西北牧区、春麦区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其指标[J.自然灾害学报,2003,12(2):192-197
712-717
张养才,何维勋,李世奎.中国农业气象灾害概论[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1张志红,成林,李书岭,等.干热风天气对冬小麦的生理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5,34(3):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气象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