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9571-2004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数学、自然科学>>07.060地质学、气象学、水文学
中标分类号:环境保护>>环境保护综合>>Z06自然资源环境保护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21754
页数:16开,页数:25, 字数:44千字
标准价格:15.0 元
出版日期:2004-09-23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2004-07-26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人:周秋麟、吕彩霞、邱辉煌、王艳香、刘旗开、曾昭爽等
起草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
归口单位: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国家海洋局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的海洋自然保护区的调查监测、环境保护与恢复、科学研究、宣传教育、公众参与、开发活动和档案管理等技术规范。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的海洋自然保护区的管理。 GB/T 19571-2004 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技术规范 GB/T19571-2004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 07. 06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9571--2004
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management of marine protected areas2004-07-2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5-01-01实施
GB/T19571-2004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扁提出并负责解释。本标准由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归口。前言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本标推主要起草人,周秋麟、吕彩霞、邱辉爆、王艳香、刘旗开、曾昭爽等。1范园
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技术规范
GB/T 19571--2004
本标携规定了「华人民共和国管携海域内的海洋自然保护区的调查蓝趣,环境保护与恢基,科学研究、宣传教育、公众参与、开发活动和档案管理等技术规范。本标准适用手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的海洋白然保护区的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中的条款通过本标雅的引用而成为本标推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推,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氏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12460海洋数据应用记录格式
GB12763.6海洋调查规范海洋生物调查GB17378.7海洋监测规范近海污染生态调查和生物监测HY057--2001海洋管理机关档案业务规范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海洋自然保护区
mariae Bature regerves
以海洋自然环境和资源保护为目的,依法把包括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海岸、河口、海湾、龄屿.沿海滩涂、沿海地或海域划分出来,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见GB/T17504中13.1)。3.2
生态系统ecosystem
生物群落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和其有相对稳定功能并能自我调控的生态单元(见GB/T 15919中 2.94).
生物群落biological community生活在一定海区内的各种生物种群经过相互作用,在结构和功能上形戒具有内在联系和相互制约的统:的有机整体(见GB/T14529中2)3.4
生态微感区ecological sensitive area在维持区域生态平衡或生态功能上具有重要作用并极易发生变动和遵受损害的区域。3.5
海洋自然保护区的生恋监测ccologicalionitoringafmarinenaturereserves按照预先设计的时间和空间,采用可以比较的技术方法,对海洋自然保护区内的生物种群、群落及其非生物环境进行连续观测和生态质评价的过程。3.6
海洋生态蓝测指标体系index system for marine ecological monitoringGB/T 19571--2004
应用尘态学原理,结合海洋学和海洋生物学的特点,从生态学的角度归纳出的能够直接分析科评洋自然保护区生态质量状说及基变化趋势的定性甜定量蓝测指标系统。4海洋自然保护医的建设
4.1机构和人员配置
4.1.1机构设
海洋自然保护区,应设觉相应的管理机构。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这的管理机树一股设量为管理属(处)。根据其保护自的和任务,职能范围等,管理局(处)下设行政管理科、科研管理科、资源保护管理科等管理部门。地方级海洋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机构,可参照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设置原则,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设置。地方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具备条件者应由公安部门设置派出所。海洋良然保护区应成立保护区社区共管体系。4.1.2人质配备
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配备应本着精简、高效的原则,根据保护区面积、保护性质、任务,管理强度等具体狂务配备管理人员。
每一保扩区的管理人员总数一般不少于10人。位于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或邻近城市的保护区,可相应增加编制;位于人口密度较低的地区和受人类影啊较小的保护区可相应减少编制,人员编制中,行政管理人员(包括行敢领导)一般不超过职工总数的20%;专业人员(包括技术干部,管理人员)一般不低于职工总数的60%,后人员一般不超过职工总数的20%,.教行政管理干部和技术干部的文化程度应为大专以上,技术工人的文化程度应为商中以上,其他人员的文化程度应为初中以上。不同专业技术人员的备和年龄结构应合理。4.2海洋自然保护区规划
4.2.1规划的自的
规划为明确规定、协调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制定目标,提供政策指导并将规嫩纳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同时也为保护区制定年度计划和规划期间的保护区建设工作提供依据。4.2.2规划的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和地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和海洋事业发展的需要,制定规划期间海洋自然保护区发展应遵循的路线、政策、原则以及要达到的目标等。4.2.3规划的原则
规划的原则如下:
一一划应坚持海祥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处理好海洋资源开发与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一规划应贯彻海洋保护和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原则,统筹协调好保护与开发、发展与条件,近期与长远、个射与整体、重点与一般等之间的关系,并随时间、条件和需要的变化予以候订,一规划应贯彻整体保护的原则,确实起到对保护区主休保护对象的保护作用;规划应坚持分类管理原则,建立区划分类系统和指标体系,实施具体管理;一规划应实施公众参与原则,充分官传群众和教育样众,最大程度地获得公众的支持和多与规划应体现综合效益原则,充分平衡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综合效益。一规划应充分考虑地方的经济发展现状和民族文化习惯。4.2.4规期的工作目标
规划工作目标是规划任务和基本措施的依据,包括规划期间海祥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定性和定量发展目标。长期规划要有宏观自标和价段自标,根据海洋白然保护区所在海域的整体保护规划和保护区规划的指导思想确定规划的总目标、阶段目标及各项建设甘标,
4.2.5规划的主要内容
GB/T 19571~--2004
规划必须围绕规划目标确定具体任务和主要内穿,包括已建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任务,新建保护区选划、建设与管理等专项任务。4.2.6规划的主要措施
规划的主要措施,包括组织管班措施,人员培训队伍建设,装备技术,基本建设、法律制度等措施。4.2.7规划的时间安排
规划周期为10年、每5年评估一次。规划的进度安排按阶段性目标制定,各阶段的进展应有明确的时间考核指标。
4.2.8规划经费预算及分配
规划应按照用途预算投资总经费并明确经费来源;经费分配必须遵循节约,合理的愿测,计算具体项目的投资经费额度,同时制定经费利用监督机制。4. 2. 9 规划附件
规划渐件包括论证材料和附表,规划附表包括:规划任务项表、专业技术人员培养计划表、基本建设项目表、仪器设备购置表、机构人员发展表及经费预算明细表。4. 3规划的编制
4.3.1编制工作的组织
根据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的规定,应在有关主管部门领学下,成立海洋自然保护区规划编制丁作组,负贵规娜编制。规划编制人员通常冉海洋自然保护和管理专家,地方政府计划人员和社区代表组成。
4. 3. 2编制工作的准备
在编制规期之前,应预先确定规蝴的结构框。规划结构握架一经主管部门单批即为规划编制工作的规范性纲要。
编制组必须产泛收集现有资料,其中包括:1)规划区的社会、经济、环境、文化背景资料2)保护对象的调查,科研成果,3)国外海洋身然保护规划资料:4)其他有关资料。
在规划框架确定之前,可组织规划研讨会,邀请有关专家研讨海洋自然保护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及对策;
4.3.3征询意见和接改
规划在形成送审之前应进行评审,其形式以座谈,通讯、书面报告等方式征询专家和管理部门的意见。
4.3.4规摊的审批和实施监督
海洋自然保护区规划由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和实施监督。4.4年度计划的作用
4.4、1年度计划是规划在该年度的具体工作安排,是该年度游洋自然保护区选划、建设、臂理、科学研究活动的依据。
4.4.2年度计划的种类
年度计划分两类:即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前者必须执行并按进度要求完成;后者不具执行强制性,可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灵活贯彻。4.4.3年度计划的内容
年度计划应明确目标,承担者,进度和监督检聋方式并应按年度对照计划内容加以验收。其中凡属再大,重要的项目,应由业务主管部门下达专项任务书,内容包括:GB/T 19571—2004
项目的目的意义;
项目目标!
项目具体要点;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负责单位与参加单位;
项目起止时间和进度,
项目成果要求:
项目投资额度与拨款方式
其他要求等。
4.4.4年度计划的编制
年度计刻出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负责编制。编制依据为1)海洋自然保护区规划
国家或地方政府下达的任务:
3)保扩区1作发展的新需求等。4.4.5件度计划的批推和实施
海洋自然保护区年度计划由主管部门批准、自然保护区实施。4.5制度建设
4.5.1制定保护区的管理规定
海洋保护区管理机构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和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有关国家法规为依据,按照一区一法的原测和本保护这的特点,在主管部门领导下组织起革本区的保护理规定,办法或实施细则,报请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或地方人民政府批准、布实施。4.5.2制定保护区的管理制度
根据保护区管理的客观要求,制定保护区管理制度,其中包括,岗位费任制、财务、人事、教育培训、邀护监察、信息管理制度以及创收分配制度等:保护区管理制度应报有关部门批准执行。4. 6保护区工程建设
海洋自然保护区的所有工程建设项目须经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辑市)的主管部门批准。4.6.1基本设施建设
4.6.1.1基本办公和生活设施建设保护区替理局(处)应在临近城镇或靠近交通于线的居民点选址管理局(处)机关的职工宿舍和生活配套设施,可设在局(处)址所在地,保护面积较大.保护对象多、任务比较重的保护区,可根据需要下设保护站。4.6.1.2逾路交通建设
海洋自然保护区的道路交通建设.应充分利用保护区内原有的交通设施:确需修建的道路应根据自然地形设计,尽量不破坏白然景观与植被。对外交通为管理局(处)至国家或地方公路码头连接线,路面等级应满足晴雨適车要求。内部交通为管理局(处)至下属单位或经营活动场所之问的交通线路,应因地制宜,按保护区的生念类型确定交通方式。旅游区的道路禁止大面积开挖,除主干道外,一般不设机动车道,严禁修建索道。4. 6. 1. 3交通工具随设
保护区应根据资源保护和督理工作的需要,配盘必要的交通工具。陆城交遵工具以机动车辆为主,车辆必须具有较高的越野性能。海域交通的船只,应能适成保护区海域状况和监测执法的基本要求。4.6.1.4供电设施设
保护区的供电设施,应根据电源条件,用电负荷和供电方式合理设计。供电电源和大型供电设施的GB/T 19571—2004
建设应纳人所在地供电规划之中,尽量利用国家戴地方现有的电源和供电设施:当地缺乏现有电源者。可白备电源,
4.6.1.5给排水工程建设
保护区的给水主要供给管理局(处)的生活、科研、生产和消防用水。保护区的给水,应充分利用当地的管道供水系统。当地光管道供水系统的保护区,可自备水源;北方的海岛保护区,应建生活用水射水池。自备水源成保证水质良好,符合GB5749的要求。保护区的排水工程必须满足生活污水及其他污水和雨水的排放,污水的排放应按当地污水排放标雅执行。4. 6. 1. 6通讯设施建设
海洋白然保护这应根据工作需娶,建立与其相适应的信息传递系统。保护区的通讯应充分利用当地的通讯网,国家级保护区管理局(处)机关应配备能与国内外联系的现代化通讯设施,管理局(处)机关和保护站之间无法利用地方通讯网直接联系的,应建文无线电通讯网。4.6.2保护工程建设
保护工程建设应包括保护区区界标桩,标牌等防护设施,监视了望台、监测站等以及种植场、养殖场等。其设置底有利于资源的保护,不应破坏物种的生长和栖息的环境以及保护区的自然景观,并尽可能与其他程设施建设相结合,以发挥其最大效益。4. 6. 3科研设施建设
科研设施建设规模应根据海滞自然保护科学研究的特性、日的和任务而定。海洋自然保护区应配备适用的科研仪器和设备,包括观测器材、试验分析仪器、科研数据处理系统及专门的实验室等。4. 6. 4传教育设施建设
宣传教育设施应包括宣传教育中心、宣传牌、宜传栏利电教设务等:宣传教育设施应与科研设施相结合。
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建设
资源升发利用工程建设的原则是,不影响或摄害保护对象、不干扰保护区保护管理和科学试验活动,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工作有积般促进作用,对周边区经济发展有带动推用。
升发项目应进行技术、经济等可行性论证利环境影响评价,并报海洋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批准后才能进行。
5海洋自然保护区的理
5.1巡护管理
5,1.1巡护区域姚分
巡护区域感根据保护区功能区划分为重点区域和一般区域。重点区域一般为核心区和相应的部分缓冲区,一般区域为保护区的实验区和樹成的部分缓冲区,5.1.2邀护要求
重点区域的邀护重点是核心区是否受到外来因素的千扰,缓冲区是否起到缓冲外来下扰的作用等。般区域的巡护重点是保护对象以及设备设施是否正常,允许在区内开展的活动否违反管理规章。巡护应确定巡护路线、巡护周期、交通工具、所需仪器设备,巡护人员,其有关要求如下,一邀护路线应包括保扩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以及外闺区;邀护周期根据生境活跃频度确定巡护频率:一交通工具指车瓣、船只等
一每一指定路线的巡护人员不能少于2人,护人员应着装持证上岗。5.1.3巡护报告制度
保护区应实行邀护搬告制度,邀护人员每次邀护结束应填写邀扩情说记录或日志,每片应填写巡护GB/T19571-2004
月报,每年应填写邀护年报。
邀护日惠、月报,年搬表格分见附录A·海洋白然保护区执法管理登录泰格样式见表A,1表4.3。
5.2违法违规事件的处理
违法违规事件的处理必须遵循下列程序;a)调查取证:保护现场,现场取证:b)依法处理:情节较轻的,由保护区自行处理,抄报上级主管部门;情节较重的,应提出处理意见.经请示主管部门同意后实施:)违法者按司法程序处理。
5. 3 突发性事件的管理
对于人为或自然灾害等穿发性事件,保护区应立即采取应急保护措施,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并向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通报。事后,应向主管部门报告事件处理结果。6海洋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监测
6.f清查
海洋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监測应以资源清查为基础并按照生态监测结果评估资源变化。6.2生态监测的目的
海洋生态监测的国的是掌握人为活动和自然因素对保护对象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危害及其规律,为调整保护措施、改进保护管理提供依据,也是保护生态的重要于段。6.3生态监测指标体系和内客
按指标性质,海洋生态监测的现场实测指标体系(见表1),可分为生物生态因索监测指标和非生物生态因索监测指标两大系。每一系列又可分为若平指标组及其具体指标。这些指标具体说明了生态监测的内穿。各保护区应根据保护重点日标选择监测指标并尽可能采用遥感等先进手段,6.4生态监测的重点目标
应根据各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具体特点,分别确定相应的重点监测指标。自然生态系统类海洋白然保护区应优先监测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生物盘,生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保护区空间结构(重要生态类型面积的变化,以及可能的污染物及其含量;珍稀、濒危生物物种海洋自然保护区,应优先监测其重点保护对象的种群数量,种群结构(雕比例、年龄纽成等)及其直接相关的生物利非生物生态因索监测指标;纳人全国海洋生态监测网络的海洋自然保护区应根据网络要求,另行增加统一、可比的共同监测指标,
表!海洋生态监测现场实测指标体系指标系列
非生物生态
因素指标
指标组
营养盐类
水文要素
污染物
PII、总浮物,总有机微、独度、溶解筑,化学耗氧量有机质、硫化物,粒度,氧化还原电位氨氨,亚硝酸盐、硝酸盐,硅酸盐,磷酸被!水深,水温、盐度、海流、海浪、潮妆、透明度、水色、海冰油类、火六穴.DDT、多氨联萃、殖化物、挥发酚、氰化物、放射性核素、汞、铜、铅、:镉、锌、总铬、砷
河流经流蛋、生态系统面积、生态系统皱碎度指标系列
生物生态
因素指标wwW.bzxz.Net
指标组
浮游植物群落
浮游动物群落
底栖动物群落
潮间带生钩群落
微生物
渔业资源
生产力
保护物种
6. 5 生态监测方法
表1(续)
GB/T 19571--2004
细胞总数量、种类数、优势种及优势度、甲藻数量/硅藻数望生物量(或个体总数量)种类数、优势种及优势度、种类丰电「生物、种类数,优势种改优势度生物过、种类数、优势种及优势度無菌总数、粪大肠杆菊数
渔获总量、渔获物种类、渔获物作龄组成、养殖的种类、率度、排污叶绿素&.初级生产力
种群密境、生物量、年龄结构(个体组成)生态监测指标中的非生物生态因索监测指标,均按GB:7378.7规定的方法进行;生物生态因素监测指标按B12763.6规定的方法进行。6.6生态监测点的布设
海洋自然保护区生态监测站点的有设,以能够客观反映保护区生物及非生物要素的总体时空分布及其变化趋势为原则。-般应包括潮间带(及必要的陆域)和海域两部分。监测站位一旦确定,必须予以固定,不得随意收变。
已纳人全国海洋生态监测网络的海洋然保护区,应根帮树络要求实施。6.6.1潮间带生态监测点的布设
潮间带(及必要的陆域)生态系统海洋自然保护区,应从核心区经缓冲这向实验区,设置放射状或繁束式芳干监断面,在各断面上按不同生境类型分别布设若干个测点,6.6.2海岛生态监测点的布设
海帛生态系统白然保护区,应从海盘周边的潮间带向潮下带方间,设置垂直海岸的若干监测断面,在各断面上按不同生境类型分别布设若干个测点,大型游岛上的部分潮间带及其邻海域的自然生态系统白然保护区,其测点布设可按潮间带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力法设置测点。6. 6. 3商离岸海域生态监测点的布设高岸海域中的珍稀、颜危生物、及海域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可设置网格状测点。6.7生态监测的频率
海洋自然保护区尘态监测的频率,一年1次(春、夏、秋、冬季各1次),但间隔可两年或三年,为提高监测数据的综合使用价值,应尽可能地与全国海洋环境(污染)监测网络和全国海洋生态监测网络的监测尚步进行。
海洋自然保护区的科学研究和开发7.1科学研究的内容
海洋自然保护区的科学研究的内容,可分为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类,7.1.1基础理论研究
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是指借助游洋自然保护区内白然生物及其坏境条件,或自然历史世迹的代表性、自然性和典型性等特点围绕保护生物学和物种、科群、生态系统生态学为核心所进行的研究。7、1. 2应用研究
应用研究主要是围绕保护对象,为改善保护措施,提高保护效果、实现管理目标等直接服务而开展的支持性科学研究,
GB/T19571—2004
7.2在海洋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从事科学研究的管理7.2.1因科学研究筛要,必须进人核心区从事科学研究观测,调查活动者,申请人应提前15 天向保护区管理机构提出中请,填写申请表和捷交活动计划:由保护这管理机构提出意览,报上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7.2.2申请进人地方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括动的,必须经省级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审请进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活动的,必须经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批准。7.3外国人在海洋自然保护区从事科研活动的管理外国人进人游洋白然保护区进行科研活动,必须由国外团体和个人或者负责接待的中方部门在活动轴定开始日期之前6个月提出书面申精,包据中外方人员名单、活动内容、路线和日程等·报保护区菌理机构审查。保护区管理机构必须对该申请进行审查并提出审批意见,请上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批后,以面形式同复中方,申请进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者,需趣请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审批,7.4科学研究管理
7.4.1理机构
各海浮自然保护区应设置科学研究管理机构(或由专人分工理),并行使本海洋自然保护区的科学研究管理职。
7.4.2研究规划
科学研究规划应由海洋自然保护区科学研究管理机树制定,其主要内容包括:a)科学研究总体发展方向、目标及主要内容;h)各个时期的主要科学研究项目;c)保护区科学研究队伍建设;
t)与国内外科学研究机构开展科学技术合作和共享资料的方案;e)科学研究设施建设的方案;
「科学研究活动经费的筹措方式;g)与科学研究有关的其他内容等。科学研究规划经管理局(处)分管领导审定,并纳人保护区的建设发展规划,统一报送同级主管部门.经专家审定由主管部门批推。7.4.3研究计划
按照批准后的科学研究规划,海洋自然保护区的科学研究管理机构应在规划期内制定科学研究活动的年度计翘。年度计划内容应包括年度科学研究的项耳(或课题)名称、项月负责人及合作单位、主要研究内容、项目起让时间、经费预算及来源等,年度计划应报管理局(处)分管领导审查后,上报海洋主管部门批罹。
凡由.上级下达和山本海洋自然保护区开设的各个科学研究项月,均应有专人负责,新开设的项目,读目须费人应按照项月任务-书及批件提交开题报告,延续项耳,由项目负责人提交本年度实廉计均。7.4.4研究项目的实施
上级下达和海洋自然保扩区组织实施的科学研究项口、国内科学研究单位独立组织的科学研究活动、以及国际合作科学研究项目,海洋白然保护区管理部门应行使支持、协调、监督、检查职责,促使各项科学研究活动按计划组织实施。非本白然保护区的科研人员进人保护区进行科研活动,保护区的研究管理部门应派出相关专业人员随同,以行使具体的支持、协调、监督、检查职责。非本自然保护区的科研人员在保扩区内采集标本,应经过批准并实行有偿采样制度。收费标准,邮保护区提山办法,经当地物价部门批准执行,7.5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开发活动
7.5.1设立开发管理机构
GB/T 19571--2004
海洋白然保护区的开发活动管理是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各海洋自然保护区应设暨开发管理机构(或由专人分工管理),并行使本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开发管理职责,7.5.2开发活动的原则
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开发活动应贯彻以区养区”原则,在保证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和生态环境不受干扰和破坏的前提下,可以在保护区的实验区升展以生态旅游为主的开发活动。海洋自然保护区要争取国际组织和个人的资助,
7.5,3开发活动的管理
7.5.3.1中请审批程序:
a)在围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参观、旅游活动,也保护区管理机构提出方案,经省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园意后,报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批准;b)在地方级白然保护区开展参观、旅游活动,由保护区管理机构提出方案,报上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7.5.3.2开展参观、旅游活动的方案,应由具备评价资格的单位提交的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报告和技术、经济等司行性论证。
7.5.4制定开发规划
开发规划应由海洋白然保护区开发管理机构制定·其主要内容包括:)开发项日或活动的日标及主要内容;b)开发项目戒活动的可行性研究:c)开发项目或活动的生态环境暨测和评估:d)开发项目或插动与旅游部门合作关系:e)开发项目或活动有关的其他内等。开发规划经管理局(处)分管领导审定,并纳人保护区的发展规划,统一报送同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经专家审定由主管部门批准,7.5.5开发活动或项目的实施和监警在保护区实验区开展开发活动必须接受海洋肖然保护区管理部门及其主管部门的监督利检查,保证开发活动不会给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及主要保护对象带来不利的影响。8宣传教育,人典培训与交流合作8.1宣传教育
8.1.1宣传教育的对象
宣传教育包括保护区对内宣传和对外宣传:一对内宜传是指对自然保护区职工的宣传教育;对外宵传是指对各级领导十部,保护区附近的群众、旅者、出小学生、中外科学考察者和大专院校师生的宣传教育。
8.1.2查传数宵的内容
官传数育包括科葬宜传,法制宣传和对本保护区的宜传等。科普宴传内容包括保护海洋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追切性和必要性、保护海洋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本保护区保护对象的科学意义和生态意义等。一法制育传内容包括国家与各级地方政府制定颁布的有关自然保护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本保护区规定、实施细则和通告等。一对本保护区的宣传内容包插本保护区建设和发展的意义、作用、位算.范围、重点保护对象,自然GB/T 19571—2004
生态系统状况以及与保护区所在地的联系、有关研究进展与研究成巢和自然保护区的需求等,8.1.3传教育方式
针对不同对象和不同时期的任务,采用标牌官传、巡回官传、举办展筑、媒介宣传、实地宣传、旅游宜传、会议宣传等不同的方式,加强对群众的海洋自然保护的宣传教育。8.2人员培证
为提高海洋自然保护区现有人员的政策,业务、管理和科研水平,应积极开展人员培训。8.2. 1 培训计划
制定保护区工作人员的轮训计划,对从事海洋育然保护工作的人员,有计划地进行培训,并做到经常化和制度化,
8.2.2培训方式
培训可采取学校教育、在职培训和岗位培训推结合的办法。8.2、3培训的考核与职称评定
人员经过培训之后应进行考核,考核成绩存入个人档案,作为技术职称评定的依据。应在保护区曾理人员中开展专业鼓术职称的评定工作,职称聘行与待遇挂钩。8.3交流合作
8.3.1国内交流与合作
1)根据工作需要,与兄弟保护区进行经验交流,取长补短。2)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学术团体建立交流与合作关系,使保护区成为科研、教学的实验基地。3)举办或联合举办各种形式的研讨会,学术报告会等。8.3.2国际交流合作
各保护区,特别是国家级海洋白然保护区,应广泛建立国际信息联系,参加国际海洋自然保护组织和网络系统,引进技术、信息、管理经验及资金,提高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水平。8. 3.3国际性培训
各保护区要主动参与国际自然保护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有条件的保护区要选送工作人员参加国外,境外各种业务进修、国际自然保护培训班或学术讨论会等活动。B. 3. 4建立姊妹保护区
有条件的保护区应与国外、境外同类型保护区进行互访,建立娣妹区关系·交流经验,引进合作项目,开展长期合作。
8.3.5联合保护
保护区应创造系件参加MAB等网络,争取与国际、境外同类海洋白然保护区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联合保护。
8.3.6国际援助
各保护区要积极争取国际组织在经费、技术条件和设施等方面的援助。其中技术方商的援助包括提供技术资料、派遗专家指导或与保护区共同进行科学研究等。9公众梦与
海洋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有效保护,除政府职能部门和保护区管理局(处)加强管理外,还必须发动公众的广泛参与·同时还要帮助社区发展可持续资源利用.开发替代生计,以及共同制定合作项日和社区发展计划。
9. 1科技界的参与
保护区应积极与科技界联合:充分发挥科技界的咨询指导作用。9. 2 海上作业人员的参与
应建立海洋健康的举报制度,鼓励海上作业人员和生产劳劫者跨行业监视、举报、阻止破坏海洋资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