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3977-1992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数学、自然科学>>07.040天文学、大地测量学、地理学
中标分类号:综合>>测绘>>A77摄影与遥感测绘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41页
标准价格:19.0 元
出版日期:1993-07-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92-12-17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
归口单位: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国这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国家测绘局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测绘1∶5000、1∶10000地形图的规格、精度及外业作业的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1∶5000、1∶10000地形图的航空摄影测量外业作业。 GB/T 13977-1992 1:5000,1:10000地形图 航空摄影测量 作业规范 GB/T13977-1992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测绘1∶5000、1∶10000地形图的规格、精度及外业作业的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1∶5000、1∶10000地形图的航空摄影测量外业作业。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1:5 0001:10 000地形图
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erophotogrammetric tieldwork 1:5000.1:1000D topographic maps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速
GB/T 13977—92
本标准规定了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测绘1:5000.1:10000地形图的规格.精度及外业作业的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F1:5000.1:10000地形图的航空摄影测量外业作业。按,本标准测制的地形图主要供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勘察、规划、设让和科研等使用,以改可作为缩制更小比例尺地形图或专题地图的基础资料,2引用标准
GB 5791 1: 5 000、1 : 10 000 地形图图式(B门13989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ZB3A76003,测量外业电子记录基本规定ZBA75001测绘技术设计规定
ZB A75 002
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
ZCH1021:5000、1:10000比例尺地形图航摄像片室内外综合判调法作业规程3总则
3.1地形图的规格
3. 1. 1投影、坐标系统和高程基准1:5000.1:10000地形图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按3°分带。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高程采用1985 国家高程基准。3.1.2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按GB/T13989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如临近国境线或广调水域地区,图幅内只有少部分陆地,可并入邻幅作破图廓处理。破图幅的图幅编号等在主图幅编号之后,中问用逗号分开。3.1.3地形炎别
地形类别按图幅范围内大部分的地面倾斜角和高划分,规定见表1。出高差与地面倾斜角予盾时,以地面倾斜角为准。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2-12-17批准1993-07-01实施
地形类珊
丘骏地
商山地
3.1.4基本等高距
地面倾斜角
GB/T 13977--- 92
1:5000
20~150
150--300
基本等高距依据地形类别划分,规定见表2。高 差,m
1:10000
20~150
150--500
一幅图内一般采用一种基本等高距。当基本等高线不能显示地貌特征时,应加谢间曲线,必要时可再加测助曲线。表2
地形类别
1:5000
丘凌地
高山地
3.1.5高程注记密度
基本等商距
1:10000
高程注记点应选在明显地物点和地形特征点上·其密度为图上每100cm2内,平地、丘陵地10~20个:山地、高山地及地形特征点烯少地区8~15个。等高线注记图上每100cm内1~3个。3.1.6地形图的符号及注记
地形图的符号和注记规格按GB5791执行。3. 2地形图的精度
3.2.1图上地物点对附近外控制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平地、丘陵地不超过士0.50mn山地,高山地不超过士0.75mm。
3.2.2高程注记点和等尚线对谢近野外控制点的商程中误差,不得人于表3的规定。表3
忒图比例尺
地形类别
高程注记点
等高线
1:5000
丘陵地
(地形
变换点)
高山地
(地形
变换点)
丘陵地
(地形
变换点)
高山地
《地形
变换点)
地图上山地,高山地的等高线在实地不能直接找到衡量其高程精度的相应位置时,等高线的高程中误差可按式(1)计算,当计算值小于表3规定时,则按表3规定,ma=±(a+b - tga
武中:招n一等高线高程中误差,m:GB/T13977-92
α-高程注记点的高程中误差·m;6——地物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m:α—一检查点附近的地面倾斜角,(\)。3.2.3特殊困难地区(大面积的森林、漠、戈壁、沼洋等)地物点的平面位貿中误差按3.2.1条放宽0. 5 倍,商程中误差按表 3 相应放宽 0. 5 倍。3.2.4高级地形控制点对于附近国家等级三角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不超过图上士0.05mm。像片平面和平高控制点对于附近国家等级三角点或高级地形控制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不超过图上士0.1mm。高级地形控制点,像片高程控制点对于附近水准点或三角点的高程中误差,平地、丘隧地、山地均不超过1分之基本等高距(商山地接山地要求)。3.2.5本规范取两倍中误差为最大误差。3.3对航摄资料的要求
执行国家测绘总局1980年制定的15000,1:10000,1:250001:50000.1:100000比例尺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
3.4对其他作业方法的要求
在满足本规范成图精度的前提下,可采用本规范未列人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但应在项目设计书中明确规定。
3.5技术设计
执行ZBA75 001的有关规定。
4像片控制点的布设
4.1像片控点的分类和像片控制点在像片F位置条件要求4.1-1像片控制点的分类
像片控制点分为面控制点(简称平面点),商程控制点(简称高程点)、平高控制点(简称平高点)三类。
平面点仅测定该点的平面坐标,高程点仅测定该点的商程,平高点须测定该点的平面坐标及高程,插图中以>装示平而点,@表示平高点,●表示高程点,表示像主点。4. 1. 2像片控制点在像片上位条件要求a,选用的像片控制点点位目标影像应清晰,易于判刺和立体量测。当日标与其他像片条件发牛矛盾时,应若董考虑目标条件;
b.像片控制点距离像片上各类标志应大于1mm,距像片边缘不得小于1cm(18c×18cm像幅)或1.5em(23cm×23cm像幅)
c.像片控制点应选在旁向重叠中线附近,离开方位线的距离大于3cm(18cm×1Bcm像幅)或4.5cm(23cm×23cm像幅)。当旁向重叠过大时,离开方位线的距离应大于2cm(18cm×18cm像幅)或3cm(23rm×23cm像幅)。否则应分别布点。因旁间重查较小,需分别布点时,控制范围所裂开的垂直距离不得大于2cm
4.2区域网市点
4.2-1区域网的划分
,网的划分一般按图嘟线整齐划分,亦可根据航摄分区,地形条件等情况划分,力求网的图形呈方形或矩形。
区或网的大小和像片控制点间的跨度主要依据成图精度、航摄资料条件以及对系统误差的处理等因素确定。
4.2.2平商控制点的布设
GB/T 13977--92
4.2.2.1区域网平高点按周边6点法、周边8点法,或周边多点法布设,如图1、图2.图3、图4。酒
4.2.2.2当采用-张中心像片双盖一幅图的方法作业时,区或网范用在16幅图以内采用周边6点法;在16悦图以上(含16幅),48辆图以内,采用周边8点法,在48幅图以上(含48幅),采用周边多点法布设平高点。旁向控制点间的跨度:平地,正陵地不大2条航线,山地、高山地不大于3录航线,航向两相邻挖制点间的跨度餐将附录(中航线网精度估算公式(G1)进行估算。4. 2. 2. 3当一幅图有 2 条以上航线盖时,平地、斤陵地以 4 幅图为一个区域,采用周边 6 点法布设平高点,区域网在4桥图以上的采用周边8点法布设平高点:山地,高山地以6幅图为一个区域的.采用周逆6点法布设平高点,区域网在6幅图以上的,采用周边8点法布设平高点。旁向控制点间的跨度,平地,丘陵地不人于 3条航线.山地,高山地不大于 4条航线,航向相邻控制点间的跨度参考附录G中航浅网精度估算公武(G1)进行估算。4.2.3高程控制点的设
4.2.3.1高程点采用网状布点在4.2.2条布设平高点的基础上,于区域网中乘直航向布设3排、4排、最多不超过5排高程控制点,如图5、图6、图7。航线两端上下应有一对高程点,航向方相邻两排高程控制点间的跨度参考谢录G中航线网精度估算公式(G2)估算。Q
GB/T13977—92
4.2-3.2依据平高控制点确定区域网的大小后,接公式(G2)估算高程控制点的排数,当估俏大于3排而不足4排时,可按3排布设高程控制点,并在网的上下边相邻两拌高程控制点中部附近加布高程点如图8,当估值大于4排而不足5排时,可按4排布设高程点,并在网的上下边相邻两排高程挖制点中部加布高程点,
当相邻两排高程点间的跨度估值小于4条基线时,按4条未线布设…排高程点,并在网的上下边加布高程点,如图9。
4.2.3.3高山地、特殊闲难地区,每航线两端上下应有一对高程点,网的中部可采用均勾布设高程点,航线相两高程点间的跨度应不大丁按(G2)式估算值。4.2.3.4不规则区域网布点,一般在转折处布设平高点,叫转折处案基线时布高程点,二条以上基线时布高点·如图10.补飞航线应在航线三度重叠处布设平高控制点,如图11。图10
GE/T 13977—92
4.2.3.5区域网布点时,点位除应满足4.1.2条像片条件要求外,还应满足!1。区域网四周控制点要能控制测绘而积,自由图边,应布设在图廓线以外航线两端的控制点左偏离不大于1条基线(18cm×18cm像幅)或条基线(23cm×23cm像h
4.3全野外布点
.4. 3. 1 供纠正仪像片纠正作业时,在有效面积的四个角L各布一个平面点,图 12 是隔片纠正,图 13 是片片纠正。若需要进行分带纠正时,图12.图13中的平面点均改为平高点,?
4.3.2视差测图仅测图,作每个像对测绘面积四个角隔处布设四个高点和·个高程点,如图11,@
图 14
4-3-3正射投影作业和全能法测图,每个立体像对测绘而积的四个角上各布:个平尚点,如图15.4.3.4高程全野外布点把4.3.2条、4.3.3条中的平高点改为高程点。内业控制加密求解高程点的平面标所要的平高控制点,执行4.2.2条规定4.3.5全野外布点像片条件除满足1.1.2条和4.2.3.5条要求外还应满足:a.用于立体测图的四个向点点位偏离通过像主点且垂直于方位线的直线不大于1cm,最大不得人十1.5cml,构成的图形尽量成矩形:GB/T 13977—92
h视差测图仪测图的高程点,应位于网定向点中部,距离两个定向点和方位线要大于1.5cm,离两定向点连线以外不大于1cm
c.当采用一张中心像片覆盖一幅图的方法作兆时,像片控制点距离图廓点,图廓线不大于1cm,最大本得大于1.25cm图板上不大十 5cm)4.4单航线布点
4.4.1每条航线按六点法或五点法布设平高点如图16、图17。o
4.4.2控制点问的跨度按附录中航线网精度估算公式(G1)(G2)计算后乘以V2估算。4.5特殊情况布点
当避到像主点、标准点位落水、海湾席屿地区,航摄漏桐等特殊情况,不能按正常情况布设像片控制点时,视具体情况以满足内业控制加密和立体测图要求为原则布设控制点,点位在像片上的条件可适当改院,
5高级地形控制测鲨
除了困家等级点外,还可根据测区的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合理地布设测角中误差为5\的小二角点和电磁波测距导线点,以及施测等外水准、经纬仪兰角高程路线和电磁波测距高程导线.作为像片控制测量的基础。
5.15\级平面控制测基
5.1.1电磁波测距导线
电磁波测距导线是以国家等级点为基础,布设成单一附合导线或有结点的导线网,仪器应采用每公黑测距中误差<标称精度)不大于10mm的正级电波测距仪电磁波测距附个导线的生要技术要求不大于表4的规定。5. 1.1. 1
比例尺
1: 5 000
110000
江:表中州为转折角个数,
5.1.1.2结点导线
导线全长
相对闭合
1/14 000
1/12000
方位角
闭合差
中误券
水平测回效
澄巨数
结点至起闭点之间的长度和边数可为表4中的0.7倍;结点与结点之间的长度和边数可为表4中的0. 5 倍。
5.1.1.3电磁波测距导线的布设要求附合导线或有结点的导线网,在等级点间、等级点与结点间、结点与结点间,应尽或布设成等边.
直伸形式,其转折角与180°之差一般不大45°h.
GB/T13977—92
导线边两端点的高差应符合按式(2)计算的值。h≤250 -S
式中:h——-导线边两端高差,mi一导线边长,km。
c.导线边长一般为500~2000m。5、7.1.4电磁波测距导线的测距要求a,作业前应对所使用的电磁波测距仪进行检验,(2)
测距工作应在大气稳定和戏像清晰的条件下进行,在测距过程中如遇到大气流影响严重时,b.
应停止独测
c.导线边长单程测定二测回,照难一次读四次数为一测回。同一测回读数间较差应小于10mIn,渡回间较差应小13mm:
每边测定--次气象数据,温度读至0.5℃,气压读至133.322Pa(1mmHg)。d
5.1.2、小三角测量
小二角测量是在国家等级点基础上加密小三角点,通常采用线形锁、插网、插点等方法进行布测。5.1.2.1小三角点的测量糖度及规格不大于表5的规定。表5
测角中误差
5.1.2.2线形锁
起始过的边长
相对中误差
1/40 000
最弱边的边长
相对中误差
1/20000
水平角测回数
线形锁宜近于克伸,锁内各二角形力求等边。求距角一般不小于40°,闲雄时不应小于30°。锁的图形强度系数总和应不人于85(线形双锁不大于100)。在有条件时,线形锁须加测检查角。线形锁的三角形个数,边长及全长应不超过表6的规定。裘6
成图比例尺
1 1 5 000
1 : o 00a
三角形个数
三角形边长
两端或一端有起始边的三角锁要求与线形锁同,但不须加测检查角。5.1.2.3插网
线形锁企长
插网力求布管均勾,各三角形内角一般不小于30°,在网的中部个别内角可不小于20°。插网的角形各边应对向观测,困难地区个别逆可单向观测。5.1.2.4插点
插点的交角应不小于30°,交会边长1:5000测图不超过6km;1:10000测图不超过12km。插点与国家等级点或两插点间的距离短于平均边长时,应尽量组成联测图形。插点的三角形各边应对向观测,困难地区个别边可单向观测。5.1.3选点和埋石
a.选点工作应在充分调查测区已有控制点的基础上,根据任务要求和已知成果资料及测区自然地理特点等情况:拟定最台理的布设方案。选定的点位应保证通视良好,便于观测和扩展;GB/T 13977---92
在测区内,凡导线、锁网所经过的图幅,若无国家等级点时,高级地形控制点应进行埋石(每幅h.
图一个)。点位说明记于图历簿中:c、高级地形控制点标石规格及埋设要求见附录E;d点名·-股采用附近地理名称。5 1. 4 水平角观测
5.1.4.1水平角观测采用方向观测法。观测7个以上方向时,应分组观测,并采用间-零方向。观测3个力向时可不归零。各测回度盘位置变换度数值为180°除以规定的测回数。5.1.4.2当测站点或照准点的偏心距大于测站至最近观测点的距离的八万分之一时,应进行归心改正,
水平角观测限差应不超过表?的规定。5, 1. 4. 3
半测回江岑差
2互券
各测回同·方向较差
三角形闭合差
DJ2(°)
5-1.4.4观测结果出现超限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重测:et)
2℃五券或测回差超限,充许重测超限方向。重测时应联测间一起始方向;a
b,測回中重测方向数超过所测方问数的分之…时,该测回应重测。归零差或起始为向的26h差超限时,该测回也应重测;
因超限而重测的完整测回称单测测回。一个测站上重测测回数超过总测回的三分之一或因闭c
台差超限而重测时,该测站应全部重测。5.1.5对外业观测资料应进行下列限差的检验:a.免费标准bzxz.net
小三角测量的测角中误差用依式(3)计算mg=±V[Ww/3n.
武中:w
角形闭合差,(\);
三角形个数。
导线测些的测角中误差m依式(4)计算1mg=
式中:—附合导线或闭合环的方位角闭合差;N—计算f时的测站数:
N—一附合导线或闭合环的个数。c.方位角录件闭合差W,和极条件闭合差W的限差依式(5)(6)计算:W+s10\s
GB/T 13977—92
W$10\/[a]
中:—一求距角正弦对数秒差(以对数第6位为单位):n——传递方位角个数。
5.1.6平面坐标计算
(6)
a。小三角测其的平差计算,采用简化的平差方法在斯平面上进行,方向改化值大于1\时应进行方向改化:
h.线形锁(网)和三角锁的平差可不包括坐标条件,应包括极条件和圆周条件,在两端有起始边的兰角锁中应包括边条件;
插网平差尽量采用严密平差,在急需坐标时,可分区或分割成线形锁进行计算,重合点的坐标较差不大于图 I: 0. 1nm p
d。插点可采用各种典型图形平差计算:,:导线点的平差按路线或组成有结点的导线网,采用简化方法进行。导线逝长应进行化算至平均游水面和高斯投影面上的长度改正:「.平差计算取位搭表8的规定,表8
观测方向值
各项政正数
5.2高程控制测量
5.2.1 等外水准
对数或函数
标计算
方位增
等外水准测量一般适用于平划地区。等外水准路线应起闭于国家四等以上的水准点或四等水准联测过的三角点或商级地形控制点,平差后的等外水推点可再发展一次等外水准,5.2.1.1等外水难附个路线采用单程测定,支线采用往返观测或单程双测。观测时使用双面标尺黑红面读数或单面标尺两次读数,读至毫米。同一标尺黑面读数差或两次读数差不大了4mm。前后尺黑红面高案之差不大了 Gmm。
5.2.1.2仪器至标尺的距离一般不得超过100m,成像特别清晰稳定时,可放宽至150m:如遇跨越沟渠或河流时,可放宽至200~-250m,前后尺距不等差不趋过20m;前倍尺距不等落累积不超过100m。5.2.1.3下作间时,一般应在固定点上结束观测;也可用打入地下的三个水桩作为转进点。间歇后,检测两个转进点高差之差在6t以内时,可继续向前观测。5.2.1.4等外水滩路线全长和闭合差不得超过表9的规定,表9
附合路线全长
注:1为路线全长,km
5-2.2经纬仪三角高程路线
支线全长
踏线闭合差,往返测
或单程双测较差-mtn
(当L小于1km时,按1km计真)
经纬仪三希高程路线测盛适用氏陵地、山地和高山地。路线的起闭点应为等外水准以上水准联测过的三角点或高级地形挖制点。困难地区.若国家等缀三角点的高程中误差在丘陵地不超过土0.25m.山GB/T 13977—92
地、高山地不超过士0.5m,也可作为路线的起闭点,但路线全长应不超过表11规定全长的0.7倍。5.2.2. 1经纬仪三角高程路线的垂直角应往返观测。5.2.2.2经纬仪三角高程路线的重直角观测记录取位至秒,仪器高和现标高记至厘米。5.2.2.3垂直角观测测同数及限差按表10的规定。表10
测回数
中丝法
三丝法
垂直角测回较望及指标差之差
5.2.2.4经纬仪三角高程路线的各项限差不超过表11的规定,表11
地形类别
丘陵地
山地、高山地
注:5为边长,km。
全长km
全长商程闭合差.m
0. 05 VTs-j
往返测商差较差m
5.2.2.5按结点布设经纬仪三角高程路线时,结点与起闭点间最大距离为路线全长的0.7倍。5.2.3电磁波测距高程导线
电磁波测距高程导线的起闭点应为等外水准以上水准联测过的三角点或高级地形控制点。困难地区高程导线起闭丁符合5.2.2条规定高程精度的国家等级三角点时,路线全长应不超过表12规定全长的0.7倍。
5.2.3.1电磁波测距高程导线可以单独施测,也可与电磁波测距导线回时施测。5. 2. 3. 2
5. 2. 3. 3
电磁波测距高程导线的垂直角应往返观测。测回数及限差接5.2.2.3的规定执行。电磁波测距商程导线的各项限签不超过表12的规定。表12
能形类别
丘魔地
山地高山地
注,S为边长,km。
最大边长
全长商程闭台券
往返测高差较茎
5.2.3.4按结点布设电磁波测距高程导线网时,结点与起闭点间最大距离为路线全长的0.7倍。5.2.3.5电磁被测距高程导线测量可以代替等外水准测量,并可与等外水准交替使用。导线的起闭点和发展次数与等外水准相同。各项限差不超过表12的规定,5.3记满
水平角、垂点角、距离测定等的记录要求,均按6.7.5的规定执行。6像片控制测量
6.1像片搭制点刺点的精度和要求GB/T 13977—92
6.1.1平面控制点和乎高控制点的刺点误差,不得大于像片上0.1mm。高程控制点也应准确刺出。6.1.2应在点位影像最清晰的控制像片上刺点,孔直径不得大于0.1mⅡ,并要刺透。刺偏时应换片重刺,不允许有双孔。
6.1.3国家等级三角点、水准点,埋石的高级地形控制点·应在控制像片上按平面控制点的刺点精度刺出:当不能准确刺出时,水推点可按测定碎部点的方法刺出,三角点,埋石点在像片正反面的相应位上用虑线表示,并说点的位實和绘点位略图。6.1.4像片控制点刺点应经第二人在实地查。6.2像片控制点的刺点耳标
6-2.1平面控制点应选在能准确判点的位置上,如线状地物的交角或地物拐角上,交角必须良好(30~150°),在地物稀少地区,也可选在线状地物的端点、稍尖的山项或影像小于0,3mm的点状地物中心。森林地区可选刺在能准确判别的树极或树冠上,6.2.2高程控制点的刺点目标应选在高程变化不天的地方,以线状地物的交点和平山头为宜。狭沟、尖山顶和高程变化急剧的料坡等,均不宜选作刺点目标。6.2.3平高控制点点月标应同时满足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的要求。6.2.4当控制点刺在树冠上或刺点位置上有植被覆盖,且像片上看不清地面影像时,应量注刺点处的植被高度垒0.1m。若植被比航摄时增长较大,应注出摄影时的植被高度。当点位刺在高了地面的地物顶部时,应最注项部与地面的比两至0.1I1,量注的数值应在像片的反面注明。点位刺在陡坎等地物边缘时,应在像片友面注明刺在坎上或坎下,并注出坎的比商。6.2.5像片控制点均须实地打桩或作出固定标志。6.3像片控制点的整饰
6.3.1控制像片的正面,三角点用正三角形表示,埋石点用正方形表示,像片控制点用圆圈表示,水准用心符号表示。不能准确刺出的点位.用相应虚线符号整饰,但水准点-律用实线符号整饰。符号的逆长或直径为7mm,水准点,高程控制点的符号用绿色,其他符号及注记均用红色。在控制像片的反面,实地绘制点位略图,说明刺点位置。略图大小为2cm×2cm。刺点目标明品的高程控制点,可不绘图,只加说明。像片反面饰一律用铅笔,符号的形状及大小与正面相同,其他控制像片上,只在其正面以直径或边长为1c切的相应符号转标控制点点位,在相邻航线一片F注记点名(战点事)没刺点片。6.3-2相邻区域的控制点公用时,邻区的控制像片应作转标,并加注实刺片的图幅编号和像片编号。6. 3. 3刺点者、转刺者、检查者均应在像片反面签名。6.3.4控制像片的整饰格式见附录C。6.4像片控制点的编号
像片控制点的编号由技术设计书作出具体规定。6.5像片控制点的平面测
6.5 1一般规是
6.5.1.1测定像片控制点的平面坐标,通常采用电磁波测距附合导线、支导线,二角锁(线形锁),交会及引点等方法,其测量精度应符合 3.2. 4条的规定。6.5.1.2电磁波测距附合导线、三角锁(线形锁)和交会法的发展次数.自三角点或高级地形控制点起:不超过三次;连续配合二角点或高级地形控制点发展时,不超过四次。最末一次的控制点不得发展引点。6.5.1.3三角锁(线形锁)和电磁波测距附合导线上的点能相互发展,并可发展交会点,但交会点不能作为二角锁(线形锁)和导线的起闭点,6.5-1.4困难时可采用回归导线,但起算点必须经过检核,证实无误,且待定点上应加测检查角。回归导线不能再发展。
6.5.1.5按结点布设附合导线时,结点与起点间路线长度和边数可为表13中的0.7倍,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