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9695.2-1988 肉与肉制品 脂肪酸测定
GB/T 9695.2-198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9695.2-1988

中文名称:肉与肉制品 脂肪酸测定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1988-09-05

实施日期:1989-03-01

作废日期:2009-03-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194238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食品技术>>肉、肉制品和其他动物类食品>>67.120.10肉和肉制品

中标分类号:食品>>食品加工与制品>>X22肉类加工制品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被GB/T 9695.2-2008代替

采标情况:≡ISO 5508-78 ≡ISO 5509-78

出版信息

页数:6页

标准价格:8.0 元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88-09-05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中国肉类食品研究中心

归口单位: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对按照GB 9695.1肉与肉制品 游离脂肪含量的测定得到的脂类制备脂肪酸甲酯的方法以及脂肪酸甲酯混合物成分用气相色谱进行定性定量测定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肉和肉制品中脂肪酸的测定。本标准不适用于测定聚合的脂肪酸。 GB/T 9695.2-1988 肉与肉制品 脂肪酸测定 GB/T9695.2-198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肉与肉制品
脂肪酸测定
Meat and meat products-Method fordetermination of fatty acidsUDC637.51/.52
:543.06
GB9695.2-88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1SO5508一1978《动植物油脂一一脂肪酸甲酯的气相色谱分析》和国际标准1SO5509-1978《动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酯的制备》。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按照GB9695.1肉与肉制品游离脂肪含量的测定得到的脂类制备脂肪酸甲酯的方法以及脂肪酸甲酯混合物成分用气相色谱进行定性定量测定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肉和肉制品中脂肪酸的测定。本标准不适用于测定聚合的脂肪酸。2引用标准
GB9695.1肉与肉制品游离脂肪含量的测定3原理
按GB9695.1从肉和肉制品中提取脂类,并在三氟化硼存在下,进行甘油脂的电化和游离脂肪酸的酯化,然后进气相色谱仪,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其组成。4试剂
所用水为蒸馏水或相当纯度的水。4.1氢氧化钠(GB629)甲醇(GB683)溶液:0.5mol。将2g氢氧化钠溶于100mL含水不超过0.5%(mm)的甲醇中。溶液放置一段时间后,可能产生少量碳酸钠白色沉淀而失效。此时重新配制。4.2三氟化硼(进口分装)甲醇(GB683)溶液:12%~15%(m/m)。4.3庚烷(进口分装):色谱纯。4.4石油醚(HG3一1003):重蒸馏的,沸程40~60℃。溴值小于1,无残渣。或已烷(进1分装)4.5无水硫酸钠(HG3—123)。
4.6氯化钠(GB1266):饱和溶液)。4.7氮气:完全十燥,纯度不小于99.99%。4.8氢气,纯度不小于99.9%,无有机杂质。4.9空气或氧气:无有机杂质。
4.10参照标准物
与被测定的脂肪酸甲酯相同的脂肪酸甲酯标准物质的混合物。注:①各种试剂和溶剂在进行色谱分析时不得产生干扰脂肪酸甲酯峰的信号。在其色谱分析中,特别是三氟化硼甲醇溶液,可能在色谱图的20~22碳脂肪酸区域内产生干扰峰。因此每批新试剂或溶剂都应用制备纯油酸甲酯,并进行色谱分析。有干扰峰出现,该试剂应弃之。②若不存在含有20或更多碳原子脂肪酸,已烷可代替庚烷。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1988-02-25批准1989-03-01实施
5装置和仪器
5.1实验室常规仪器。
5.2气相色谱仪配备FID检测器。5.3微处理机或积分仪。
6试样
按GB9695.1的规定,得到的脂肪。7分析步骤
7.1脂肪酸甲酯的制备
GB9695.2-88
三氟化硼有毒,下列操作请在通风橱里进行,玻璃仪器用后,应立即用水冲洗。7.1.1试样称取
称取脂肪约350mg。
根据称取脂肪量的多少按下表选择烧瓶及试剂。脂肪量
100~250
250~500
500~750
750~1000
7.1.2皂化
氢氧化钠甲醇溶液
三氟化硼甲醇溶液
将样品置于烧瓶中,加人适量氢氧化钠甲醇溶液及助沸剂。然后将冷凝管固定于烧瓶上。水浴上回流,至没有脂肪滴下,通常需5~10min。用移液管从冷凝管上部加人适量的三氟化硼甲醇溶液于沸腾的溶液里。
注:在含两个以上双键的脂肪酸存在时,排掉甲醇溶液和烧瓶中的空气,可向溶液中导氮气数分钟,化时从冷凝管上部持续通人氮气。
7.1.3甲酯化
7.1.3.1接7.1.2继续煮沸2min。7.1.3.2经冷凝管上部加入适量的庚烷,继续煮沸1min。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后,移去冷凝管。加人少量饱和氯化钠溶液并轻摇烧瓶数次。继续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至烧瓶颈部。7.1.3.3吸取上层庚烷溶液约1mL于试管中,加适量无水硫酸钠脱水。此溶液含脂肪酸甲酯约100mg/mL,可直接取一定量注人气相色谱仪测定。7.1.4脂肪酸甲酯的贮存
7.1.4.1制备样品应尽快分析。不能尽快分析时,脂肪酸甲酯的庚烷溶液短期可贮存于有情性气体的冰箱中,不适合较长时间的贮存。7.1.4.2不含溶剂的干燥甲酯应立即予以分析。不能分析时,应用情性气体封存于冰箱内保存24h;GB9695.2—88
或装在真空密封管里,在冰箱内可保存更长时间。7.2色谱条件
7.2.1选择色谱分离条件的原则(对硬脂酸甲酯)。(附录A)。理论塔板数不少于2000;
b.分辨率不小于1.25;
出峰时间小于15min。
7.2.2色谱柱:柱长1~3m,柱内径2~4mm。7.2.3填充剂
7.2.3.1担体:酸洗硅烷化的硅藻土或其他合适的情性担体,其粒度分布均匀,大约在80~100目间。7.2.3.2固定相:聚酯型的极性液体(如二甘醇聚丁二酸酯、丁二醇聚丁二酸酯、乙二醇聚乙二酸酯等)、氰鼠基硅酮或其他在气相色谱中作分离用的固定相。固定相占填充剂的5%20%。7.2.4柱温:170℃~220℃。
7.2.5进样口温度:比柱温高20~50℃。7.2.6检测器温度:比柱温高20~50℃。7.2.7载气流速:15~60mL/min。7.2.8进样量:0.4~0.5μL。
7.3定性分析
在与试样相同的操作条件下,分析标准混合物以保留时间来确定脂肪酸的成分。7.4定量分析
面积归一化法。
8分析结果的计算
8.1般计算
成分含量由下式计算:
C (%) =
式中:
C,一一成分i的质量百分比,%
A一成分i的峰面积,
ZA——全部峰面积之和。
一般情况下,根据面积百分比计算的结果可以代表质量百分比。对于某些要求定量准确度高的测定,见8.2。
8.2校正因子计算法
脂肪酸定量准确度要求很高时,采用校正因子法,将面积百分比换算为质量百分比。8.2.1校正因子
校正因子测定,是在与样品测定相同的操作条件下进行参照标准物的测定,由得到的色谱图计算。校正因子K按下式计算:
式中:
K—一组分的校正因子,
参照标准混合物中成分i的质量;mi.ZAi
参照标准混合物中各种成分的质量总和,一参照标准混合物中成分i的峰面积,一参照标准混合物中各种成分峰面积之和。8.2.2相对校正因子
相对校正因子K’由下式给出:
式中:K一相对校正因子,
Kc16——软脂酸甲酯的校正因子,K;——组分i的校正因子。
8.2.3含量计算
样品中成分的含量按下式计算:Ci(%):
GB9695.2-88
Z(Ki·A)
式中:
C一一校正后成分的质量百分比,%,A——校正后成分i的峰面积,
A:—一校正后样品中各种成分峰面积之和。8.3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9精密度
9.1重复性
×100=
(3)
(4)
同一分析者用同一仪器在同一天对同一样品含量超过5%所进行的分析,相对误差不应超过3%,或绝对误差不超过1%;对于含量少的成分的测定,其绝对误差应小于0.2%。9.2再现性
同一样品,待测成分超过5%,在不同实验室里测定获得的两个值的相对误差不应超过10%,绝对误差不能超过3%,对于含量少的成分的测定,其绝对误差不应超过0.5%。GB9695.2-88
附录A
柱效能和分辨率的测定
(补充件)
以分析各占一半的硬脂酸甲酯和油酸甲酯的混合物为例。合理选取进样量、柱温及载气流速,使硬脂酸甲酯色谱峰的极大值在溶剂峰出现后15min内就出现且占满刻度的3/4。
理论塔板数的计算:
分辨率R的计算:
式中:
-理论塔板数:
分辨率,
dR,一保留距离,mm,进样开始到硬脂酸甲酯峰极大值间的距离:wr
硬脂酸甲酯的峰宽,mm,为曲线拐点处的切线与基线交点间的距离;油酸甲酯峰宽,mm,为曲线拐点处的切线与基线交点间的距离,一硬脂酸甲酯和油酸甲酯峰极大值之间的距离,mm。详见下图。溶剂峰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硬脂酸甲酯
油酸甲酯
(A2)
附加说明:
9695.2-88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食品局提出。本标准由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归口。本标准由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鲁红军、刘晓东。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