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0199.1-198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0199.1-1988
中文名称:传真机测试方法 文件传真机(摸拟)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1988-01-02
实施日期:1989-08-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890232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33.040.70
中标分类号:通信、广播>>通信设备>>M39传真电报设备
关联标准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88-12-22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上海有线电厂
归口单位:信息产业部(电子)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信息产业部(电子)
标准简介
本标准适用于零色散波长在1300nm附近用在1300nm波长区最佳的B1类单模光纤。 GB/T 10199.1-1988 传真机测试方法 文件传真机(摸拟) GB/T10199.1-198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0199.1—1988
传真机测试方法
文件传真机(模拟)
Test procedure for facsimile apparatusDocumentsfacsimile(analogue)1988-12-22发布
1989-08-01实施
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
W1引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传真机测试方法
文件传真机(模拟)
Test procedure for facsimile apparatusDocuments facsimile(analogue)GB/T 10199.1—1988
1.1本标准规定的测试方法适用于GB10198.1《传真机技术要求一类文件传真机》、GB10198.2《传真机技术要求二类文件传真机》所规定的各项性能指标和技术参数的测定。1.2本标准中所采用的传真测试样张有二种:附录A(补充件)、GB2683《传真测试样张》。1.3本标准只表述了对文件传真机(模拟)的各项性能指标和技术参数的测试方法,至于各种型号的文件传真机(模拟)应测试几项技术指标由相应的产品标准规定。1.4本标准对所采用的测试仪器和设备只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见附录B(补充件)】,而未指定型号,凡符合要求的仪器和设备均可采用。1.5测试用的仪器必须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计量和修正,并符合GB776《电气测量指示仪表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1.6在缺乏本标准所要求的仪器、设备,或有其他测试方法,只要确保测试精度,可由有关部门提出适当可行的改进,必要时报主管机关审批2术语及定义
2.1传真发送机
应用扫描技术,把发送原稿静止的图像信息转换成适合于在通信线路中传输的电信号的一种通信设备。
2.2传真接收机
应用扫描技术,把传真发送机送出的电信号还原为原稿复制品(即记录副本)的一种通信设备。2.3扫描
按预定的规则对图像上各个细节连续地分解为相应电信号的过程或其逆过程。2.4扫描点
扫描器扫描原稿时某一瞬间分解的一个面积及记录媒介上瞬间所记录的面积。2.5扫描线全长
扫描点扫描一行所经过的距离,数值上等于扫描速率除以扫描线频率所得的商。2.6扫描速率
扫描点在原稿或记录媒介上运动的线速度。2.7扫描线频率
单位时间内,扫描点所扫描的行数。2.8扫描间距
相邻两条扫描线中心之间的距离。2.9扫描密度
国家技术监督局1988-12-22批准1989-08-01实施
W.bzsoso.cOIGB/T10199.1—1988
指垂直于扫描点轨迹方向上的每毫米的扫描线数,即扫描间距的倒数。2.10黑色区域
原稿或记录样张上反射光密度最大的区域。2.11白色区域
原稿或记录样张上反射光密度最小的区域。2.12反射光密度
在单位面积内光反射特性的量度,是用入射光通量与反射光通量之比的常用对数来表示。2.13记录副本
发送原稿在传真接收机中的复制品。2.14合作指数
保证滚筒传真机收、发双方互通时,原稿复制不产生几何失真的设备参数。其数值等于滚筒外径与扫描间距之比。
2.15合作因数
保证平面传真机收、发双方互通时,原稿复制不产生几何失真的设备参数。其数值等于扫描线全长与扫描间距之比。
2.16有效扫描线长
用于传输图像信号的扫描线长度。2.17同步信号bZxz.net
用来保持收、发扫描点预定速度关系的信号。2.18对相信号
沿扫描线方向进行图像位置校正的信号。2.19对相精度
记录副本与原稿在扫描线方向上水平位置校正的程度。2.20载波
被传真图像信号调制的电振荡。2.21调幅
载波的振幅随图像信号瞬时值成比例变化的调制方式。2.22调相
载波的相位对其参考相位的偏离值随图像信号瞬时值成比例变化的调制方式。2.23调频
载波的瞬时频率对其中心频率的偏离值随图像信号的瞬时值成比例变化的调制方式。2.24分辨力
能发送或复制图像的最小细节的能力。2.25图像频率
仅指扫描原稿所产生的传真图像信号频率。不包括已调波中的其他各频率分量。2.26最高图像频率
根据分辨力要求能有效发至原稿中最小细节所产生的图像频率。2.27半色调
介于白与黑二种光密度之间的任一光密度,也称为中间色调。2.28半色调特性
记录副本的光密度与发送原稿光密度之间的关系。2.29残余边带滤波器
具有对已调波的一个边带加以部分抑制,而过渡带点对称于载频的四端传输网络。在传真机中具有传输已调波的下边带而对上边带进行大部分抑制的特性。2
Wbzsoso.cOn2.30相对传输系数
GB/T10199.1—1988
个四端网络,当负载及输入电平不变,改变其输入频率时,令其最大输出电平点与输入电平之比为1时所得到的网络传输系数。2.31抖动
由于扫描点的不规则运动引起原稿中的平滑线条在记录图像上呈现的错位状态。2.32单向抖动量
抖动引起的最大峰峰值偏差的一半。2.33自噪声
在一定频率范围内,每单位带宽的噪声能量分布与频率无关的随机噪声。2.34混合线圈
等效于三组线圈组成的变压器传输网络,有四对端子可供输入、输出信号,在平衡状态时对端传输衰耗很大,相邻两端的传输衰耗很小。2.35主扫描
扫描点沿扫描线方向的扫描。
2.36副扫描
扫描点垂直于扫描线方向的扫描。3.37恒定发送
在发送传真信号的过程中,停止副扫描,发送机连续发送同一行扫描线图像的信号。2.38黑信号
扫描发送原稿上最大反射光密度的图像信号。2.39白信号
扫描发送原稿上最小反射光密度的图像信号。2.40跟踪载频偏离的能力
传真接收机跟踪输入载频偏离,并确保记录质量的能力3测试条件
应在GB242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总则》所规定的正常的试验大气条件下测量。4测试项目和方法
4.1扫描线全长
4.1.1设备
金属尺;
测试样张:GB2683
与被测发送机设备参数相同的合格接收机一台c
d.示波器。
4.1.2第一种测试方法的测试程序4.1.2.1将被测发送机的输出端与接收机的输入端连接在一起,并将测试样张装入发送机的扫描机构内。
4.1.2.2按通信程序要求建立正常通信后,发送测试样张图型中的横向尺寸刻度,接收机采用人工移相的方法接收一段不同相的记录副本,使空段在图像中予以显示,并确定空段后面的水平线起始点“”位置和空段前面的水平线终端“”位置(见图1)。4.1.2.3用金属尺测出空白区的距离e,并以a—c=e,b—c=e,标出c、c的位置。4.1.2.4从扫描机构内取出测试样张,并将记录副本上a、b、c、c在[上去,并以a—b=a—c,b—d=b—c标出a'd 点(见图2)。上的位置标回到测试样张的
Ww.bzsoso:com把录车
GB/T10199.1—1988
副试样张
打描始全长
订损绍垒长
有效河描继段
4.1.2.5用金属尺测量“a一d”或“—di\的距离即是扫描线全长。注:①dd点可能超出原稿宽度,延长处必须紧靠原稿。②dd'两点可以互换,如:“a一d”4.1.3第二种测试方法的测试程序-ai”距离不相等即表示扫描过程是非线性的。4.1.3.1将被测设备置于试验状态(即自发自收状态),并在被测设备的输出接上电子示波器。4.1.3.2将GB2683测试样张放入被测设备的扫描装置内,并自取一张记录副本,装记录副本上呈现的图开·黄向尺寸刻度最边缘的两点(即a、6点)的位置,标回到发送测试样张的图开·的尺寸刻度上去,并读出其表示的尺寸长度L。注:这尺寸就是有效扫描线长。4.1.3.3发送一张全黑样张,同时观察示波器荧光屏,用示波器的定标测出扫描空段时的持续时间和有效扫描线的持续时间。
注:观察示波器时,必须采用被测设备的相位信号或线同步信号作为外同步信号。4.1.3.4扫描线全长按公式(1)计算。tk
式中:L-
-扫描线全长,mm;
-扫描线空段的持续时间,ms;
tu一有效扫描线持续时间,ms;Lu
一有效扫描线长,mm。
4.2有效扫描线长
4.2.1设备
与4.1.1条相同。
4.2.2测试程序
4.2.2.1按4.1.2.1、4.1.2.2进行。·Lu+L
4.2.2.2将记录副本中a、6在-上的位置标回到发送样引的对应位置上去。
4.2.2.3用金属尺测得“a一5”的距离即是有效扫描线长(见图2)。4.2.3也可采用的另一种测试方法按4.1.3.1、4.1.3.2直接测得有效扫描线长。4
(1)
W.4.3有效记录线长
4.3.1设备
a.金属尺#
GB/T10199.1—1988
测试样张:全黑样张或专用样张一张。该专用样张上须有一黑色区域。在平行于扫描线方向上的长度不短于发送机的有效扫描线长,宽度为0.5~1mm;c.合格发送机一台。
4.3.2测试程序
4.3.2.1将4.3.1中规定的样张装入发送机的扫描机构内,并将扫描光点对准黑色区域恒定发送。4.3.2.2接收机将这恒定的黑信号连续记录下来。4.3.2.3用金属尺测量记录副本上黑色区域两端的距离即为有效记录线长度。4.4发送机的扫描间距
4.4.1设备
示波器,
秒表;
金属尺;
专用样张一张:该专用样张须有二个黑色区域。在平行于扫描线上的长度不短于发送机的有d.
效扫描线长,宽度为0.2mm,二个黑色区域的间距不得小于100mm;e.合格接收机一台。
4.4.2测试程序
4.4.2.1按图3连接测试电路。
电子小滤器
4.4.2.2把发送稿装入被测发送机的扫描装置内,并将开关S扳向接收机,启动发送机、接收机,当通信建立后即将开关S扳向示波器。注:应当注意到,目前国内正在生产和使用的有些传真机,并不需要按《在公用电话交换网络中进行文件传真通信的程序》的规定通信,即可发送样张,那就不需要接收机和开关S转接,只要将发送机的输出端直接接上负载电阻和示波器即可。
4.4.2.3注意观察示波器的荧光屏,当看到扫描机构通过纸上的第一条线时,立即停止秒表,按动并读出秒表上的数据。
注:在装纸时必须尽量减少装纸误差,并在观察示波器时以第一脉冲为准。4.4.2.4按4.4.2.3条重复测试3次。5
W.GB/T10199.1—1988
4.4.2.5发送机的扫描间距8.按公式(2)计算。D
式中:D一一发送稿上的线间距离,mm,FL——扫描频率,线/s;
t——三次测量的算术平均时间,s。4.5接收机的扫描间距
4.5.1设备
金属尺;
合格的发送机一台
秒表,
测试样张GB2683。
4.5.2测试程序
启动发送机并恒定地发送黑信号。接收机按正常操作程序进行记录,记录的黑色区域范围不小于100mm。用秒表准确地读出接收机记录这一黑色区域的时间。用金属尺测量记录的黑色区域的长度。按4.5.2.1、4.5.2.2、4.5.2.3、4.5.2.4重复4.5.2.6接收机的扫描间距(o)按公式(3)计算。L
OR=Ptt
式中:L.
一三次记录的黑色区域长度的算术平均值,mm,一三次测量的算术平均时间,s。4.5.3也可采用的另一种测试方法然后数出记录副本中图形工
可由发送机发送GB2683测试样张中图开接次数,并除3(mm),即为接收机的扫描间距4.6合作指数、合作因数及其允差4.6.1设备
卡尺,
金属尺;
测试样张GB2683。
4.6.2测试程序
当被测设备为滚筒扫描时,用卡尺测量卷纸后的滚简直径。4.6.2.2
当被测设备为平面扫描时,按4.1条测得扫描线全长。扫描间距按4.4、4.5条所述分别测得和6R。4.6.2.4
合作指数、合作因数分别按公式(4)、(5)计算。Mam=
式中:D—滚筒直径,mm
L一一扫描线总长,mm,
8——扫描间距(8或),mm;
一实测的合作指数;
Mam—
·(3)
V形线内包含的线段相
·(4)
·(5)
W.Mm一实测的合作因数。
GB/T10199.1—1988
4.6.2.5合作指数允差、合作因数允差分别按公式(6)、(7)测定。Mam-Ma×100%
Mm-Mz×100%
4.6.3也可采用的另一种测试方法(6)
(7)
将已知性能的发送机或接收机作为标准测试设备,发送并接收记录GB2683测试样张中图刑用金属尺测得记录副本中图开
的水平线与垂直线的长度并按公式(8)进行计算。AM=×100%
式中:L—垂直线的长度,mm,
L一水平线的长度,mm,
AM一一合作指数或合作因数的实际允差。4.7扫描线频率
4.7.1设备
电子计数式频率计。
4.7.2测试程序
4.7.2.1将频率计调到测量周期的状态,并将频率计接被测设备的相位发送器的输出端。注:相位脉冲应取未调制的方波。4.7.2.2启动被测设备,并按被测扫描线频率发送相位信号。4.7.2.3用频率计测得被测设备的扫描线频率的周期数,并重复采样5次。注:采样中偶尔出现突跳,可以剔除,并连续采样4.7.2.4扫描线频率按公式(9)计算。FL
式中:FL一一扫描线频率,线/min#T,一一频率计读出的算术平均时间,s。1X60
4.7.2.5只要确保测量的准确性,频率计也可接到与扫描频率同步的其他信号的输出端。4.8扫描线频率偏差
4.8.1设备
与4.7.1条相同。
4.8.2测试程序
(8)
4.8.2.1将频率计调整在测量频率或周期状态,并将频率计接到被测设备产生同步信号的主振级的输出端。
4.8.2.2用频率计测得主振级输出的频率数或周期数,并每次重复采样5次。注:采样中偶尔出现突跳,可以剔除,并继续连续采样。4.8.2.3在产品标准规定的时间内,可划分一定的时间区域进行多次重复采样,每次采样的算术平均值均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值。4.8.2.4扫描线频率偏差按公式(10)、(11)计算。7
W.bzsoso:com用频率测定时:
用周期测定时:
式中:AF。
一扫描线频率偏差,
GB/T10199.1—1988
AF。=
一主振级的本振频率标称值,HzFma——实测频率的算术平均值,Hz;Tm—一实测周期的算术平均值,s。Fm-F
(10)
4.8.2.5只要不影响测量的准确性,频率计也可从被测设备产生同步信号的其它分频输出端引入采样。
4.9发送机的输出功率及其调节范围4.9.1设备
电平测量仪;
测试样张:附录A或GB2683;
c.合格接收机一台。
4.9.2测试程序
4.9.2.1按图4连接测试电路。
有出野
4.9.2.2把发送样张装入发送机的扫描装置内,并将开关S扳向接收机,启动发送机、接收机,当通信建立后即将开关S扳向电平测量仪。注:应当注意到,目前国内正在生产和使用的有些传真机,并不需要按《在公用电话交换网络中进行文件传真通信的程序》的规定建立通信即可发送样张,那就不需要接收机和开关S的转接,只要将发送机的输出端直接接上负载电阻和电平测量仪即可。
4.9.2.3在设备内具有输出电平调节时,则先把调节器调到最大极限位置。4.9.2.4根据产品标准规定,将扫描光点对准附录A或GB2683中的黑色区域或白色区域,并恒定发送。
注:有些设备不能方便地停止副扫描,可采用发送全黑或全白样张进行测试。4.9.2.5同时读出电平测量仪的电平数即为被测发送机的输出电平。4.9.2.6在输出电平调节器两个极限位置上所测得的电平数之差即为被测发送机输出电平的调节范8
W.围。
GB/T10199.1—1988
调幅发送机黑白信号的输出电平差注:调幅设备包括采用调幅一调相一残余边带传输方式的设备。4.10.1设备
与4.9.1条相同。
4.10.2测试程序
4.10.2.1按4.9.2.1、4.9.2.2进行。4.10.2.2将扫描光点交替对准附录A或GB2683中的黑色区域或白色区域,并恒定发送。注:有些设备不能方便地停止副扫描,可采用发送全黑和全白样张进行测试。4.10.2.3同时用电平测量仪读出黑色区域和白色区域的电平值。4.10.2.4黑白信号的输出电平差,按公式(12)计算。AP。-|PB-Pwl
式中:PB——黑色区域的电平,dB;Pw——白色区域的电平,dB,
一输出信号的电平差,dB。
4.11调幅发送机载波频率及其偏差4.11.1设备
电子计数式频率计:
测试样张:附录A或GB2683;
合格接收机一台。
4.11.2测试程序
按图5连接测试电路。
接收机
领率动
(12)
4.11.2.2把发送样张装入发送机的扫描装置内,并将开关S扳向接收机,启动发送机、接收机,当通信建立后即将开关S扳向频率计。注:应当注意到,目前国内正在生产和使用的有些传真机,并不需要按《在公用电话交换网络中进行文件传真通信的程序》的规定建立通信,即可发送样张,那就不需要接收机和开关S的转接,只要将发送机的输出端直接接上负载电阻和频率计即可。
4.11.2.3按4.9.2.4进行。
W.GB/T10199.1—1988
4.11.2.4此时频率计上的读数即为被测发送机的载波频率。4.11.2.5载波频率偏差按公式(13)计算。AF。-FmF。
式中:Fm——为实测载波频率,Hz;F。为标称载波频率,Hz
△F。—为载波频率偏差,Hz。
4.12调频发送机的黑白频率和偏移量4.12.1设备
与4.11.1条相同。
4.12.2测试程序
4.12.2.1按4.11.2.1、4.11.2.2进行。(13)
4.12.2.2将扫描光点交替对准附录A或GB2683中的黑色区域和白色区域,并恒定发送。注:有些设备不能方便地停止副扫措,可采用发送全白及全黑样张进行测试。4.12.2.3根据产品标准规定,调整黑信号频率和白信号频率的标称值。4.12.2.4用频率计在被测发送机的输出端读出标称值。4.12.2.5在产品标准所规定的时间期满后,重复4.12.2.2,并同时用频率计读出此时的黑信号频率和白信号频率。
4.12.2.6发片机的黑、白信号频率的偏移量按公式(14)、(15)计算。△FB-FBm-FB
AFw=FWm-FW
式中:△FB、△Fw
FB、Fw
FBm、Fwm
相应为黑信号频率和白信号频率的偏移值,Hz相应为黑信号频率和白信号频率的标准值,Hz相应为时间期满时的黑信号频率和白信号频率的测量值,Hz。4.13调幅发送机的分辨力
4.13.1设备
a.示波器,
b.测试样张:附录A或GB2683;
c.合格接收机一台。
4.13.2测试程序
4.13.2.1按4.4.2.1、4.4.2.2进行。-H-
4.13.2.2将扫描光点依次对准附录A中的.
或GB2683中的
:(14)
:(15)
4.13.2.3顺着扫描线方向缓慢地移动一组线条或缓慢移动扫描器,同时观察示波器荧光屏上的电压变化。
注:线扫描的设备可采用依次恒定发送线条组的方法。4.13.2.4示波器荧光屏上能清楚辨认的即呈现的白或黑信号电平的最窄的线条宽度的倒数,即为调幅发送机的分辨力。
注:黑、白信号的调制度由产品标准规定。4.14调频发送机的分辨力
4.14.1设备
与4.11.1相同。
4.14.2测试程序
W.GB/T10199.1—1988
4.14.2.1按4.11.2.1、4.11.2.2进行4.14.2.2将扫描光点交替对准附录A复地、缓慢地从图形宽端向窄端移动。或GB2683图开
中的黑色纺锤形体,并使扫描光点反4.14.2.3同时观察频率计并读出频率数,直到读出全白频率,读出此时黑色纺锤形体旁上面一点标注的线条宽度的倒数就是被测发送机对黑信号的分辨力。4.14.2.4再将扫描光点对准附录A中的图开1扫描光点反复地、缓慢地从图形宽端向窄端移动。或GB2683中的图开
中的白色纺锤形体,并使
4.14.2.5同时观察频率计上读出的频率数,直到读出全黑频率,此时白色纺锤形体旁上面一点标注的线条宽度的倒数就是被测发送机对白信号的分辨力。4.14.2.6对线扫描的设备可将示波器接在光电转换信号输出端(如CCD输出端),采用依次恒定地发送线条组,同时观察示波器荧光屏上的电压变化的方法进行测试。注:观察示波器应采用外同步的方法。4.15接收机的分辨力
4.15.1设备
电平测量仪,
衰减器:
按4.13.2或4.14.2测量后,其分辨力足以满足被测接收机分辨力要求的发送机一台;测试样张:附录A或GB2683。
测试程序
4.15.2.1按图6连接测试电路。
电平动程
赶迎器
4.15.2.2将测试样张装入扫描装置内,并将发送机输出电平调到0dB,衰减器状态按产品标准规定。4.15.2.3在接收机的扫描装置内放入记录纸,并按正常操作程序进行发送和接收。4.15.2.4目测记录副本上的分辨力,凡可进行识别的线条组,也就是可数清该组的线条数就为合4.15.2.5综合目测附录A图开
即可算出被测接收机的分辨力。4.16接收机的输入功率
4.16.1设备
与4.15.1条相同。
4.16.2测试程序
4.16.2.1按图6接好测试电路。
成GB2683图中
W.bzsoso:com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