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利行业标准(SL) > SL 319-2005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
SL 319-2005

基本信息

标准号: SL 319-2005

中文名称: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

标准类别:水利行业标准(SL)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5-07-21

实施日期:2005-11-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41609491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建筑材料和建筑物>>建筑物结构>>91.080.40混凝土结构

中标分类号:工程建设>>工程结构>>P25混凝土结构工程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SDJ 21-1978

出版信息

页数:166页

标准价格:45.0 元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SL 319-2005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 SL319-2005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91.080.4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SL 319—2005
替代SDJ21—78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
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concrete gravity dams2005-07-2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bzxz.net
2005-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关于批准发布《混凝士重力坝设计规范》SL 319一2005的通知
水国科【2005]301号
部直属各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水利(水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经审查,批准《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为水利行业标准,并予发布。标准编号为SL319一2005,替代SDJ21一78及其补充规定。
本标准自2005年11月1日起实施。标准文本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发行。二〇〇五年七月二十一日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于1978年首次发布,1984年作了局部修改。本次根据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管理局(水总局科【2001】1号)文件《关于下达2001年度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技术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及主编单位的通知》以及《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1一2002),对《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SDJ21一78)及其补充规定(以下简称原标准)进行修订。本标准主要包括下列技术内容:坝体布置;
一实体重力坝、宽缝重力坝、空腹重力坝的体形选择、泄水建筑物坝体结构布置;
泄洪、消能、防冲的水力设计;作用在坝体上的荷载、坝体应力与稳定计算及其控制标准;
坝基处理设计,开挖、固灌、防渗排水、岩溶、断层破碎带的处理设计;
坝体构造、大坝材料、坝顶、坝内廊道、坝体分缝及止水、排水坝体构造;
温度控制标准和防止裂缝措施;安全监测设计。
对原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如下:增加了泄洪消能建筑物设计的洪水标准;增加了新型消能工的设计;补充泄洪雾化设计的有关内容;
增加了无盖重和薄混凝土盖重时进行固结灌浆的有关内容;
增加了岩溶地区防渗处理的有关内容;一在混凝土防裂措施中,补充了混凝土自身体积变形;在基础允许的温差中,应考虑基础弹性变形模量和混凝土线膨胀系数等因素,并补充了混凝土内外温差的规定,以及混凝土表面保温的相关计算方法。
将原“观测设计”一章名称改为“安全监测设计”;修正了观测任务的性质划分;明确规定了工程安全监测范围,增补了安全监测设计遵循的原则;调整了专门监测项目的内容;增加了主要监测设施布置的要求。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设计已制定专门的设计标准,本标准不包含该部分内容。
本标准的强制性条文有6.3.2条、6.3.4条、6.3.10条、6.4.1条、7.4.5条、10.1.1条1款、10.1.4条5款、10.2.2条1款、10.2.2条2款,以黑体字标识。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为:—SDJ 2178。
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管理局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本标准主编单位: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出版、发行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麟祥
王小毛
廖仁强
胡进华
汪庆元范五一
主犹扬
郭艳阳
雷兴顺
周和清高大水
向光红
本标准审查会议技术负责人:沈凤生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人:曹阳
陈际唐
汪安华
张志勇
樊路琦
主要术语与符号
主要术语
2.2基本符号
坝体布置
坝体结构
-般规定
非溢流坝段
溢流坝段
坝身泄水孔
泄水建筑物的水力设计
般规定
泄流能力及消能计算
高速水流区的防空蚀设计
消能防冲设施的设计
坝体断面设计
荷载及其组合
主要设计原则
坝的应力计算
坝体抗滑稳定计算
溢流坝闸墩结构设计
坝基处理设计
般规定
坝基开挖
坝基固结灌浆
坝基防渗和排水
7.5断层破碎带和软弱结构面处理7.6
岩溶的防渗处理
8坝体构造·
坝内廊道及通道
坝体分缝
坝体止水和排水
大坝混凝土材料及分区
温度控制及防裂措施
一般规定
温度控制标准··
温度控制及防裂措施
安全监测设计
附录A
附录B
附录 C
一般规定
监测项目与监测设施布置要点
水力设计计算公式
堰面曲线、堰面压力及反弧段半径坝身泄水孔体形设计
泄流能力及气水深计算公式
挑流消能的水力要素
底流消能的水力要素
防空蚀设计
荷载计算公式
垂直作用于坝体表面某点的静水压强淤沙压力
扬压力
冰压力
反弧段水流离心力
浪压力
实体重力坝的应力计算公式
C.1上游、下游坝面垂直正应力
C.2上游、下游面剪应力
附录D
附录E
附录F
上游、下游面水平正应力
上游、下游面主应力
坝基岩体工程地质分类及岩体力学系数坝基深层抗滑稳定计算
施工期坝体温度和温度应力计算混凝土温度计算
冷却水管降温计算
混凝土表面保温
温度应力
标准用词说明·
条文说明
1总则
1.0.1为适应混凝土重力坝建设发展的需要,规范混凝土重力项设计,使工程设计做到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质量保证,特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水利水电大型、中型工程岩基上的1级、2级、3级混凝土重力坝的设计,4级、5级混凝土重力坝设计可参照使用。
坝高大于200m或特别重要的混凝土重力坝设计,在遵照执行本标准的同时,对一些特殊问题应进行专门研究。1.0.3混凝土重力坝按其坝高分为低坝、中坝、高坝。坝高在30m以下为低坝,坝高在30~70m(含30m和70m)为中坝,坝高在70m以上为高坝。
1.0.4本标准引用的标准主要有:《防洪标准》(GB50201)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水利水电工程进水口设计规范》(SL285)《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203)《水工建筑物抗冰冻设计规范》(SL211)《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设计规范》(SL74)《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62)1.0.5混凝土重力坝设计除应满足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1.1坝高
2 主要术语与符号
2.1主要术语
dam height
大坝建基面的最低点(不包括局部深槽、井或洞)至坝顶的高度。
2.1.2混凝土实体重力坝
concrete solid gravity dam
整个坝体除若干小空腔外均用混凝土填筑的重力坝2.1.3混凝土空腹重力坝
concretehollowgravitydam
在坝的腹部沿坝轴线方向布置有大尺度空腔的混凝土重力坝。
2.1.4混凝土宽缝重力坝
concrete slotted gravity dam两个坝段之间的横缝中部扩宽成空腔的混凝土重力坝。2.1.5宽尾墩
end-flared pier
后段加宽成鱼尾状的溢流坝闸墩。2.1.6联合消能
combined energy dissipation
指宽尾墩与挑流鼻坎、宽尾墩与底流消力池、宽尾墩与序式消力池等联合运用消能。
2.1.7扭曲式挑坎
distorted type flip bucket
底面扭曲、坎顶不等高并与流向成一定夹角的挑坎。2.1.8窄缝式挑坎
slit - type flip bucket
急流出口处的泄槽边墙急剧收缩形成窄缝的挑坎。2.2基本符号
2.2.1材料性能参数:
w——水的重度;
Cw——水的比热;
混凝土导温系数;
混凝土导热系数;
混凝土线膨胀系数;
混凝土弹性模量;
混凝土泊松比;
混凝土的重度;
抗剪断强度摩擦系数;
抗剪断强度凝聚力;
抗剪强度摩擦系数;
基岩变形模量。
几何特征:
溢流堰净宽;
孔口出口处的面积。
2.2.3计算指标:
K'—-按抗剪断强度计算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K
按抗剪强度计算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计算参数:
流速;
流量;
定型设计水头;
冲坑水垫厚度;
波动或掺气后的水深;
脉动压力强度:
消力墩所受冲击力。
计算系数:
空化数;
弗劳德数;
溢流堰的流量系数;
淹没系数;
流速系数;
由混凝土徐变引起的应力松弛系数。3
3坝体布置
3.0.1坝体布置应结合枢纽布置全面考虑,合理安排泄洪、供水、发电、灌溉、航运、排沙、排漂、过鱼等建筑物的布置,避免相互干扰。宜首先考虑泄洪建筑物的布置,使其下泄水流不致冲淘坝基和其他建筑物的基础,并使其流态和冲淤不致影响其他建筑物的使用。
3.0.2坝体溢流段的前沿长度、孔数、孔口型式、尺寸和堰顶高程,应考虑下列因素综合比较决定(开式溢流孔,具有较大泄洪潜力,宜优先考虑):
水库运行和泄洪以及排漂浮物的要求。2
坝址地形地质条件、下游河床及两岸抗冲性能。3
下游水深及消能要求。
坝体分段情况,与相邻建筑物的关系。5
闸门型式、工作条件及运行方式,坝体泄洪消能防冲型式应根据坝体高度、坝基下游河床及两岸地形地质条件、下游河道水深变化情况,结合排冰、排漂浮物等要求合理选择。
坝体根据以下功能要求设置泄水孔:3.0.4
有泄洪要求时。
地震设计烈度为8度以上或坝基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或有降低、放空库水要求时。
3有下游供水要求时。 
有排沙要求时。
有施工期泄洪要求,文适宜于结合为永久泄洪孔时。3.0.5
泄水孔型式、位置、高程、孔数和孔口尺寸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因素:
1布置条件:位于狭窄河道的泄水孔宜与溢流坝段结合,4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