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交通行业标准(JT) > JT/T 388-1999 轮廓标技术条件
JT/T 388-1999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T/T 388-1999

中文名称:轮廓标技术条件

标准类别:交通行业标准(JT)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1999-04-12

实施日期:1999-09-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4906375

相关标签: 轮廓 技术

标准分类号

中标分类号:公路、水路运输>>交通管理>>R80交通管理综合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6页

标准价格:18.0 元

出版日期:1999-09-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贾梅、奚必仁、杨久龄、何勇

起草单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归口单位:全国交通工程设施(公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交通部公路司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轮廓标的分类、结构形式、技术性能要求、检验规则、测试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本标准适用于我国公路上设置的轮廓标。在城市道路或其它道路上设置的轮廓标可参照执行。 JT/T 388-1999 轮廓标技术条件 JT/T388-1999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
JT/T 388—1999
20012078
轮廓标技术条件
SpecificationforDelineators
1999-04-1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1999-09-01实施
引用标准
产品分类
产品结构
产品材料
轮廓标的外观要求
技术条件
测试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是我国首次规定“轮廊标”产品的技术性能及测试方法。它是交通行业标准中一系列交通安全设施产品标准之一。本标准规定的定义术语、技术指标的名称、计量单位、测试方法与国际标准及发达国家的相关标准保持一致。
本标准由交通部公路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交通工程设施(公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贾梅、奚必仁、杨久龄、何勇。本标准委托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负责解释。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
轮廓标技术条件
Specificafion for DelineatorsJT/T 388-1999
本标准规定了轮廊标的分类、结构形式、技术性能要求、检验规则、测试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公路上设置的轮廊标。在城市道路或其它道路上设置的轮廊标可参照执行。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2423.17—93盐雾试验方法
CB2517一81一般结构用热轧钢板和钢带GB2828—87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GB2829—87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GB3199—824
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贮存GB3681—83
塑料自然气候暴露试验方法
GB3880--1997
铝及铝合金轧制板材
标准照明体及照明观测条件
GB/T3978—94
GB3979—83物体色的测量方法
JT/T279—1995道路交通标志板技术条件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下列定义中3.2~3.6、3.9~3.11引自JT/T279。3.1轮廓标Delineator
沿道路两侧边缘设置的、用于指示道路前进方向和边界的、具有逆反射性能的交通安全设施。3.2逆反射Retroreflection
反射光线从靠近人射光线的反方向,向光源返回的反射(图1)。3.3参考中心ReferenceCenter
在确定逆反射材料特性时,在试样反射面的中心或接近中心所给定的一个点(图1)。3.4参考轴ReferenceAxis
起始于参考中心,垂直于被测试样反射面的直线(图1)。3.5照明轴I11uminationAxis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1999-04-12批准1999-09-01实施
JT/T388—1999
连接参考中心和光源中心的直线(图1)。参考轴
参考中心
入射角B
试样对光探测器张角少
观测角
试样对光源张角8
图1逆反射系统术语及光学测试原理3.6观测轴ObservationAxis
连接参考中心和光探测器中心的直线(图1)。3.7观察半平面ObservationHalf-plane从照明轴开始,包含了观察轴的平面(图1)。3.8人射角βEntranceAngle(图2)β1:从照明轴到包含参考轴和第一轴平面的夹角。β2:从包含观察半平面的平面到参考轴的夹角。3.9观测角αObservationAngle
照明轴与观测轴之间的夹角(图2)。观测轴
照明轴
光探测器
3.10发光强度系数RCoefficient-ofLuminousIntensity逆反射在观察方向的发光强度1与投向逆反射体且落在垂直于入射光方向的平面内的光照度E,的比值。
式中:R——试样的发光强度系数,cd·1x-1;一试样的发光强度,cd;
一试样在参考中心的垂直照度,lx。3.11逆反射系数R'CoefficientofRetroreflection平面逆反射表面上的发光强度系数R与它的表面面积的比值。R
式中:R'—试样的逆反射系数,cd·1x-1.m-2;A—试样表面的面积,m2。
4产品分类
轮廊标分为柱式轮廓标和附着式轮廊标。2
观测转
照明轴
JT/T388—1999
图2逆反射测试的角度参考系统
根据所附着建筑物的种类可分为附着于护栏和附着于其它建筑物两类。5产品结构
5.1柱式轮廓标
柱式轮廊标由柱体和逆反射材料组成(图3)。柱体为圆角的三角形断面,顶面斜向行车道。轮廊标的柱身为白色,在柱体上部应有250mm长的一圈黑色标记,黑色标记的中间设有180mm×40mm的逆反射材料,逆反射材料应镶嵌在轮廊标柱体的表面,不易脱落。在柱式轮廓标安装中,应使其含逆反射材料的柱体表面与道路中线垂直(图3)。5.2
附着式轮廓标
5.2.1附着于护栏的附着式轮廊标,由逆反射材料、支架和连接件组成(图4、图5和图6)。轮廓标附着于波形梁护栏中间的槽内,其逆反射材料的形状为梯形,通过支架固定在护栏与连接螺栓中,构造如图4。轮廊标安装于波形梁护栏板的上方,其逆反射材料的形状为圆形,构造如图5。安装于中央分隔带混凝土护栏上的轮廊标,构造如图6。在附着式轮廊标安装中,应使其逆反射材料表面与道路中线垂直。
5.2.2附着于其它建筑物上的轮廓标,包括在挡墙、桥墩、桥台和隧道侧壁等处设置的轮廊标,其逆反射材料可制成上述的长方形或圆形。根据建筑物的种类及设置部位,可采取不同形式的支架与建筑物连接。在安装中应使逆反射材料表面与道路中线保持垂直。6产品材料
6.1逆反射材料
逆反射材料应采用反射器或反光膜。反射器有微棱镜型和玻璃珠型两种形式。6.2柱式轮廓标柱体
柱式轮廓标柱体宜采用合成树脂类材料。6.3附着式轮廓标
附着式轮廊标的后底板、支架,应采用铝合金板或钢板制造,也可采用合成树脂类板材。连接件应采用钢材制造。
行车道左侧
7轮廓标的外观要求
JT/T388
行车道右侧
单位:mm
道路中线
图3柱式轮廓标结构和安装示意图柱式轮廉标的安装示意图
A放大图
B放大图
按本标准9.3.1规定的方法检测,轮廊标的各部分应成型完整,不应有明显的划伤、裂纹、缺陷或损坏。金属基体表面不得有砂眼、毛刺、飞边或其它缺陷;合成树脂类材料基体表面不得有毛刺、裂缝或气泡等缺陷。
7.1柱式轮廓标柱体表面应平整光滑,无明显凹痕或变形。按本标准9.3.2规定的方法测量,柱体表面平面度公差不应大于1.0mm。
7.2柱式轮廊标柱体的色度性能
按本标准9.4.1规定的方法测试,柱式轮廊标柱体白色和黑色的色品坐标和亮度因素应在表1规定的范围内,其对应的颜色的色品图见图7。7.3轮廓标用微棱镜型反射器应颜色均匀一致,整个反光面逆反射性能均匀。玻璃珠型反射器的玻璃珠应颜色一致,不应有漏珠、破损或其它缺陷。反光膜在柱体上应粘贴平整,无皱纹、气泡、拼接缝或其它缺陷。
逆反射材料
逆反射材料
JT/T388—1999
轮磨格
单位:mm
附着于波形梁护栏的轮廓标结构和安装示意图图4
逆反射材料
单位:mm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图5安装于波形梁护栏板上方的轮廊标结构和安装示意图逆反射材料
中央分带滤凝土护栏
单位:mm
图6安装于中央分隔带混凝土护栏上的轮廓标结构示意图三
8技术条件
JT/T388—1999
45%0°
颜色色品图
8.1轮廓标柱体、支架、底板材料的技术条件8.1.1合成树脂类材料
表面色
逆反射材料色
合成树脂类材料包括聚乙烯树脂、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聚碳酸脂树脂、聚氯乙烯树脂等材料,其性能应符合以下要求:
a)耐候性能:按本标准9.6规定的方法,连续自然暴露二年或进行人工气候加速老化试验1200h,轮廊标柱体不应有裂缝、刻痕、凹陷、变形、剥落、腐蚀、粉化、变色或层间分离的现象;b)耐盐雾腐蚀性能:按本标准9.7规定的方法试验后,柱体不应有变色、损伤或被侵蚀的痕迹;c)机械性能:制作轮廓标支架、底板的合成树脂类材料,其刚度及力学性能不应低于铝合金板的要求;
d)若合成树脂类柱体在制作时加了保护层,则保护层在经受耐候性能试验,盐雾腐蚀试验后,也不应出现变色、开裂、粉化或剥落等被损坏的痕迹;e)合成树脂类板材的实测厚度不应小于3.0mm。8.1.2铝合金板
铝合金板的性能应符合GB3880中牌号为2A14-T6或牌号为6A02-T6铝合金板的要求。用作支架及底板时,其最小实测厚度不应小于2.0mm。6
角点坐标
表面色
逆反射
材料色
JT/T388-1999
表1轮廓标颜色各角点的色品坐标品
注:D6s标准照明体,照明观测条件:45/0,视场角0.1°坐
表2轮廊标逆反射材料颜色各角点的色品坐标色
角点坐标
注:A光源,照明观测条件:入射角0°,观测角0.2°,视场角0.1°o.9
A光源
入射角0°
观测角0.2°
3逆反射颜色色品图
8.1.3钢板
JT/T388—1999
钢板的性能应符合GB2517中牌号为RJ255、RJ294、RJ343或RJ392钢板的要求。用作支架及底板时,其最小实测厚度不应小于1.5mm。为提高钢材的防腐能力,用于轮廊标底板、支架或连接件的钢构件应进行热漫镀锌的表面处理,镀锌层厚度不应小于50μm。8.2逆反射材料的技术条件
8.2.1色度性能
逆反射材料的颜色有白色和黄色两种。在行车道右侧应安装含白色逆反射材料的轮廓标;在行车道左侧或中央分隔带上应安装含黄色逆反射材料的轮廓标。按本标准9.4.1规定的方法测试,轮廊标逆反射材料颜色的色品坐标和亮度因素应在表1规定的范围内,对应的颜色色品图见图7;或按本标准9.4.2规定的方法测试,轮廊标逆反射材料颜色的色品坐标应在表2规定的范围内,对应的颜色的色品图见图8。8.2.2光度性能
8.2.2.1发光强度系数R
按本标准9.5规定的方法测试。用作轮廊标的微棱镜型反射器的发光强度系数值不应低于表3的规定;用作轮廓标的玻璃珠型反射器的发光强度系数值不应低于表4的规定。8.2.2.2逆反射系数R
按本标准9.5规定的方法测试,用作轮廓标逆反射材料的反光膜的逆反射系数值不应低于表5的规定。
8.2.2.3耐候性能
± 100
轮廊标用微棱镜型反射器
最小发光强度系数cd·1x-1
轮廊标用玻璃珠型反射器
± 100
± 100
最小发光强度系数cd·1x-1
按本标准9.6规定的方法连续自然暴露,或进行人工气候加速老化试验,在试验完成后:色
a)试样应无明显的裂缝、刻痕、凹陷、气泡、侵蚀、剥离、粉化或变形。轮廓标用反射器不应出现被水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