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T 3142-200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B/T 3142-2006
中文名称:铁道客车端拉门
标准类别:铁路运输行业标准(T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6-11-29
实施日期:2007-05-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KB
相关标签:
铁道
客车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铁路工程>>铁路车辆>>45.060.01铁路车辆综合
中标分类号:铁路>>机车车辆通用标准>>S34通用零部件
关联标准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TB/T 3142-2006 铁道客车端拉门 TB/T3142-2006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45.06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TB/T 3142—2006
铁道客车端拉门
End sliding door for railway passenger car2006-11-29发布
2007-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发布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使用条件
结构形式
主要性能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TB/T3142—2006
TB/T3142—2006
本标准由中国北车集团四方车辆研究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北车集团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北车集团四方车辆研究所、南京康尼机电新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崔玉辉、张政、陈明慧、阎锋、李恒文。1范围
铁道客车端拉门
TB/T3142—2006
本标准规定了铁道客车端拉门的使用条件、结构形式、主要性能、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铁道常速客车用端拉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191-2000,eqvISO180:1997)GB/T4549.1一2004铁道车辆词汇第1部分:基本词汇GB12528.1交流额定电压3kV及以下铁路机车车辆用电缆(电线)一般规定GB12528.11交流额定电压3kV及以下铁路机车车辆用电缆(电线)补充件1:交联聚烯烃绝缘铁路机车车辆用电缆(电线)GB/T16730一1997建筑用门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18045铁道车辆用安全玻璃
TB/T3138一2006机车车辆阻燃材料技术条件TB/T 3201--2001
TB/T3034—2002
TB/T3058—2002
TB/T3107—2005
TB/T3108—2005
铁道机车车辆电子装置(eqvIEC60571:1998)机车车辆电气设备电磁兼容性试验及其限值铁路应用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验(idtIEC61373:1999)铁道客车单元式组合车窗
铁道客车塞拉门
HG/T3088车辆门窗橡胶密封条
3术语和定义
GB/T4549.1--2004和TB/T3108一2005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端拉门end slidingdoor
设在车体端部,门在开启和关闭的过程中,门扇沿着导轨运行的门。端拉门分为手动拉门和自动拉门。自动拉门又分为气动拉门和电动拉门。端拉门根据所在的位置又分为内端拉门和外端拉门。单扇端拉门又分左门和右门;操作者站在通过台面对门系统,门向左手侧开启时为左门,向右手侧开启时为右门。
4使用条件
4.1环境条件
4.1.1海拔不大于2500m。
4.1.2环境温度为-40℃~50℃。
4.1.3最湿月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不大于90%(该月月平均最低温度为25℃)。4.2安装条件
4.2.1车辆门框对角线差不大于3mm。1
TB/T3142—2006
4.2.2车辆门框平面度(包括安装机构的端板)公差不大于3mm。4.3工作条件
4.3.1气动拉门风源的压缩空气压力为0.45MPa~0.9MPa。4.3.2车辆为门系统供电电压及其波动范围见表1。表1
供电电压
4.3.3每个门系统额定功率不大于100W。5结构形式
5.1通过净宽度不应小于表2的规定值。表2
车门种类
内端拉门
外端拉门
残疾人通过的内端拉门
5.2通过净高度不应小于1850mm。5.3手动拉门主要由门扇、承载装置、导向装置、密封装置等组成。电压波动范围
DC 18 ~DC 36
DC 40~DC 65
DC77~DC137.5
车门最小通过净宽度
5.4自动拉门主要由门扇、承载驱动装置、导向装置、门控单元、密封装置等组成。5.5每扇门应设有玻璃窗。
单位为伏
单位为毫米
5.6每扇门应在内、外两侧设开关门把手或凹人式扣手,其位置距通过台地板面高度为1000mm~1400mm。
6主要性能
6.1隔热性能:门扇的传热系数(K),内端拉门不大于5.5W/(m?·K);外端拉门不大于4.5W/(m2·K)。6.2隔声性能:门扇计权隔声量(Rw),内端拉门不小于23dB;外端拉门不小于26dB。6.3耐久性:满足1×106次以上开、关运用要求。6.4车门强度:内端拉门在1.5kN集中载荷、外端拉门在2.4kN/m2均布载荷和1.5kN集中载荷作用下,应力值不大于材料的屈服极限。6.5抗冲击、振动性能:端拉门在TB/T3058一2002规定的1类A级试验工况下,应能正常使用,无损伤。
6.6气密性能:气密性应能满足车辆的整体要求。7技术要求
7.1总体要求
7.1.1车门外观应符合车辆的总体美工要求。7.1.2车辆正常运行时,车门不应自行脱落。7.1.3气动拉门进人气动移门驱动装置的压缩空气应由车门气路系统过滤装置去水、去尘、去油污。2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TB/T3142—2006
7.1.4车门开启和关闭后应有足够的定位保持力或设有门锁定位机构,应能保持稳定不振动,车体倾斜时不自动开启或关闭。
7.1.5解锁后,手动拉门手动开、关门力不应大于100N;自动拉门断电情况下,手动开、关门力不应大于150N,带电情况下手动开、关门力不大于180N。7.1.6对开拉门,应能实现单独开关一扇门时,另一扇门同步动作。7.1.7应设置车门操作标识。
7.1.8自动拉门控制系统的设计应满足TB/T3021一2001的相关规定。控制器应带有一个通讯接口,并满足检修的可接近性。
7.1.9自动拉门控制系统应具有故障自动诊断和障碍检测功能。7.1.10非金属材料的阻燃性能应符合TB/T3138—2006的规定。7.1.11自动拉门控制系统应采用符合GB12528.1和GB12528.11规定的导线,通讯导线采用双绞屏蔽线。
7.1.12零部件表面涂层涂覆应均匀,涂、镀层应光洁平整,无锈蚀和剥落等缺陷。7.1.13关键紧固件螺纹部位应涂防松胶。机构内部可能带非安全电压的部件应加标识。7.1.141
7.1.15电线、电缆应加护管,以防鼠类破坏。7.1.16自动拉门控制系统应加接地保护装置。7.2门扇(门组成)
7.2.1门扇骨架采用轻型结构,可采用粘接式或拼装式。7.2.2窗玻璃采用安全玻璃。其质量和性能应符合GB18045的规定。四分之三以上表面由玻璃等透光材料构成的门,在人眼高度处作明显标记。7.2.3窗玻璃采用密封胶条、型材拼装或粘接胶与门体固定,密封胶条可在玻璃的正上方有接缝。7.2.4门扇前端边缘处应安装橡胶条。其质量和性能应符合HG/T3088的规定。7.2.5门扇组成后的平面度公差不应大于2.5mm,每平方米不大于1mm,两对角线差不大于2.5mm。
7.3承载、导向装置
7.3.1承载导轨应保证门在开、关过程中与车体端壁相平行。7.3.2下部导轨应能实现门板的下部导向和定位。7.4锁闭装置
门应设有三角钥匙安全锁(自动门含行程开关),在内外侧均可将门锁定在开启或关闭位置,锁闭安全锁,门系统断电(自动门),同时实现门的机械锁闭。对于外端拉门应设保险锁,保险锁可通过对三角钥匙安全锁的锁闭实现门的保险锁功能。7.5电气控制系统(自动门)
7.5.1基本功能
7.5.1.1门控单元应有故障自动诊断、防挤压和开门、关门状态指示功能。7.5.1.2门控单元应有障碍检测功能。即自动关门过程中,遇障碍能重新开门,门在5s~10s后重新自动关闭。关门循环将重复5次。如果门仍不能关闭,应显示故障诊断信号,隔5s~10s后继续进行关门循环。障碍检测动作压力不大于150N。7.5.1.3门控单元应有自动关门功能。即开门到最大位置后,门停留10s后自动关闭。7.5.2车门控制
7.5.2.1开、关门控制应满足以下要求:a)当门得到开门信号后,门自动打开,在开到最大位置停留约10s后门自动关闭。无电或无气情况下,可以手动开、关车门。
TB/T3142—2006
b)车门运行速度可调整。开、关门时应有明显缓冲,运行应平稳。自动开门时间为2.5s~4s,关门时间为6s~8s。
7.5.2.2紧急时无论电源、气源是否正常,都可操作手动/自动转换开关。按下此开关后可使门系统处于手动状态,手动开、关车门。7.5.3电磁兼容性
控制系统内各主要部件的电磁兼容性应符合TB/T3034一2002的规定。8试验方法
8.1隔热性能试验
隔热性能试验按TB/T3107一2005中附录A的规定进行。8.2隔声性能试验
隔声性能试验按GB/T16730一1997的规定进行。8.3耐久性能试验
将拉门安装在试验台上,经1×106次开闭试验后,检查门的锁闭装置、运行机构及门控单元是否满足本标准要求。
8.4强度试验
将门扇模拟实际使用情况安装在试验台架上。在门扇的内侧按6.4的规定施加试验载荷,集中载荷作用于门扇中央200mm宽的范围内,测试应力值和变形量,检查材料是否屈服。8.5冲击、振动试验
冲击、振动试验按TB/T3058一2002规定的1类A级的试验工况进行。8.6电磁兼容试验
电磁兼容试验按TB/T3034--2002的规定进行8.7防挤压性能试验
在门板的高度范围内,按最小障碍物尺寸30mm(宽)×50mm(高)进行检测。9检验规则
9.1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除按7.1.12、7.1.13、7.2.5的要求逐件检验外,还应按7.4~7.5.2的要求分批抽取一套门进行台架检验,同一型号产品每批量为1套~200套。9.2型式检验
9.2.1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定型鉴定时;
b)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使用性能时;正常生产五年时;
d)停产二年以上,恢复生产时;转产生产时。
9.2.2型式检验项目为第6章和第7章的全部内容。10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每件产品应设置永久性标志,标志应包括以下内容:a)产品型号;
b)产品名称;
制造厂名或商标;
d)出厂编号;
e)出厂日期。
TB/T3142—2006
10.2包装
10.2.1端拉门按部件、零件、标准件采取防潮措施后分别包装,并有明显标识,然后分别装入包装箱内,并保证运输过程中不窜动和相互碰撞。10.2.2在部件或零件可见处应标有明显的、能区分出是属于左门或右门的标志。10.3包装箱外部标志内容
包装箱的外部标志应符合GB/T191的规定,标志内容应包括:a)产品型号、名称;
b)产品数量、重量;
收发货标志;
出厂日期;
制造厂名称、地址。
包装箱清单内容
包装箱内应有装箱清单,内容应包括:a)
产品型号、名称;
出厂编号;
产品数量;
装箱人员签章;
装箱日期;
制造厂名称或商标;
随机文件名称及数量、附件名称及数量;产品合格证、维护使用说明书、配件明细表、自动拉门的电气原理图和气路图。10.5运
包装成箱的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雨、雪淋袭。10.6贮存
包装成箱的完整产品,应贮存在通风、干燥、无腐蚀性气体的库房内。5
中华人民共
铁道行业标准
铁道客车端拉门
End sliding door for railway passenger carTB/T3142—2006
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发行
(100054,北京市宣武区右安门西街8号)读者服务部电话:市电(010)51873174,路电(021)73174北京市兴顺印刷厂印刷
版权专有
便权必究
开本:880mm×1230mm1/16
2007年3月第1版
印张:0.75
字数:10千字
2007年3月第1次印刷
统一书号:15113·241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