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T 3568.1-2021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B/T 3568.1-2021
中文名称:铁路无损检测材料 第1部分:磁粉检测材料
标准类别:铁路运输行业标准(T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相关标签:
铁路
无损
检测
材料
磁粉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TB/T 3568.1-2021.
1范围
TB/T3568.1规定了磁粉检测用材料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储存。本文件适用于铁路用非荧光干法用磁粉、非荧光湿法用磁粉、荧光磁粉,油基载液、分散剂、消泡剂、防锈剂,防腐剂、罐装磁悬液,反差增强剂等磁粉检测用材料的检验与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58轻质石油产品酸度测定法
GB/T 261闪点的测定宾斯基一马丁闭口杯法
GB/T 265石油产品运动黏度测定法和动力黏度计算法GB/T 5097无损检测渗透检测和磁粉检测观察条件GB/T 12604.5无损检测术语磁粉检测
GB 13042包装容器铁质气雾罐
GB/T 15822.2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第⒉部分:检测介质GB/T 23906—2009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用环形试块
QB 2549一般气雾剂产品的安全规定
ISO 9934.2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第⒉部分:检测介质(Non-destructive testing-Magnetic particletesting—Part 2 :Detection media)
3术语和定义
GB/T 12604.5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技术要求
4.1磁粉
4.1.1非荧光干法用磁粉
标准内容
ICS45.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
TB/T3568.1-2021
铁路无损检测材料
第1部分:磁粉检测材料
Materials used for non-destructive testing in railway-Part 1: Materials for 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2021-05-28发布
国家铁路局
2021-12-01实施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技术要求.
5检验方法
6检验规则
7包装、标志、储存
附录A(规范性)
磁粉检测装置及器材
SOOSmRES0EEOO
TB/T3568.1-2021
TB/T3568.1—2021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TB/T3568《铁路无损检测材料》的第1部分。TB/T3568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第1部分:磁粉检测材料;
第2部分:渗透检测材料;
第3部分:超声波检测探头。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车威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车威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高金生、万升云、桑劲鹏、石胜平、温世湖、沈科、孙明学、李振楠、尹利。Ⅲ
TB/T3568.1—2021
无损检测技术是在不损害被检测对象的物理化学性能和几何完整性的情况下,对产品的表面质量、内部质量等进行检测和测量,从而判定其是否合格的一种技术工艺方法,是有效控制机车车辆产品质量、确保铁路运行安全极为重要的技术手段。无损检测用材料是影响无损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保证无损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无损检测用材料进行有效的控制,有必要制定适用于铁路行业的无损检测用材料标准。根据铁路行业应用的实际情况,TB/T3568《铁路无损检测材料》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1部分:磁粉检测材料;
——第2部分:渗透检测材料;
—第3部分:超声波检测探头。
1范围
铁路无损检测材料
第1部分:磁粉检测材料
TB/T3568.1-2021
本文件规定了磁粉检测用材料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储存。本文件适用于铁路用非荧光干法用磁粉、非荧光湿法用磁粉、荧光磁粉、油基载液、分散剂、消泡剂、防锈剂,防腐剂、罐装磁悬液、反差增强剂等磁粉检测用材料的检验与验收。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8轻质石油产品酸度测定法GB/T261闪点的测定宾斯基一马丁闭口杯法GB/T265石油产品运动黏度测定法和动力黏度计算法GB/T5097无损检测渗透检测和磁粉检测观察条件GB/T12604.5无损检测术语磁粉检测GB13042包装容器铁质气雾罐
GB/T15822.2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第2部分:检测介质GB/T23906—2009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用环形试块QB2549一般气雾剂产品的安全规定ISO9934.2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第2部分:检测介质(Non-destructivetesting一Magneticparticletesting—Part 2: Detection media)3术语和定义
GB/T12604.5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技术要求
4.1磁粉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4.1.1非荧光干法用磁粉
4.1.1.1粒度
磁粉的目数范围为80目~250目,粒度分布状态为自然粉碎状态,目数小于80的磁粉质量分数不应大于2%,自数大于250的磁粉质量分数不应大于8%。1
TB/T3568.1—2021
非磁性物质
磁粉中非磁性物质的质量分数不应大于2%。4.1.1.3
流动性
按质量分数计算,应有20%~50%的磁粉活动到流动性测试试块上黑线为界的75mm以外。4.1.1.4颜色
磁粉颜色应是黑色、红色或其他规定的颜色。5灵敏度
应至少能清晰显示E型标准试块上2个孔。4.1.2非荧光湿法用磁粉
4.1.2.1粒度
颗粒目数小于320的磁粉质量分数不应超过2%。4.1.2.2非磁性物质
经磁吸附操作后,磁粉应能被吸附并去除,不应有明显的残留物。4.1.2.3悬浮性
磁粉柱的高度不应小于200mm,且应有明显的分界线。4.1.2.4颜色
磁粉的颜色要求应符合4.1.1.4的规定。4.1.2.5灵敏度
应至少能清晰显示E型标准试块上2个孔。4.1.3荧光湿法用磁粉
4.1.3.1粒度
粒度要求应符合4.1.2.1的规定。4.1.3.2非磁性物质
非磁性物质要求应符合4.1.2.2的规定。4.1.3.3悬浮性
悬浮性要求应符合4.1.2.3的规定4.1.3.4颜色
磁粉在紫外线辐照下,应能激发出目视可见的黄绿色或其他颜色的荧光。2
4.1.3.5灵敏度
灵敏度要求应符合4.1.2.5的规定。4.1.3.6荧光系数β
荧光系数β应大于1.5cd/W。
4.1.3.7荧光稳定性
荧光稳定性应小于或等于5%。
4.1.3.8短期耐久性
2型参考试块的显示应无任何可辨别的变化。4.1.3.9长期耐久性
2型参考试块的显示应无任何可辨别的变化。4.2油基载液
4.2.1运动黏度
在40℃时,运动黏度不应大于3.0mm/s;在5℃时,不应大于5.0mm/s。4.2.2闪点
闭口杯法测定时,闪点不应低于94℃。4.2.3载液的荧光
TB/T3568.1—2021
被检载液的荧光不应大于浓度为7×10-\M(5.5×10-)/0.1NH,S0,的硫酸奎宁溶液,或不应大于1.5cd/m。
4.2.4总酸值
不应大于0.2mgKOH/g。
4.3分散剂
4.3.1p值
pH值应在7~9范围内。
4.3.2分散性
无论是非荧光磁粉,还是荧光磁粉,筛分时筛内残留物质量分数不应大于2%,磁粉无结团现象。4.4消泡剂
4.4.1pH值
pH值应在7~9范围内。
TB/T3568.1-2021
4.4.2消泡性
消泡性试验中,不应出现明显起泡现象。4.5防锈剂
4.5.1pH值
pH值应在7~9范围内。
2防锈性
试棒表面应无明显的锈蚀产生。4.6防腐剂
4.6.1PH值
pH值应在7~9范围内。
4.6.2防腐性
磁悬液应无异味。
4.7罐装磁悬液
4.7.1材料
4.7.1.1磁悬液由荧光磁粉或非荧光磁粉与油基或水载液按一定比例混合组成。4.7.1.2非荧光磁粉应符合4.1.2的规定;荧光磁粉应符合4.1.3的规定。4.7.1.3油基载液应符合4.2的规定;分散剂、消泡剂、防锈剂应分别符合4.3、4.4、4.5的规定。4.7.1.4罐内压缩气体应对工件无腐蚀、对人体无毒副作用。4.7.2非磁性物质
磁悬液中的非磁性物质要求应符合4.1.2.2的规定。4.7.3浓度
荧光罐装磁悬液的浓度范围为0.1mL/100mL~0.6mL/100mL;非荧光罐装磁悬液的浓度范围为1.2mL/100mL~3.0mL/100mL。
4.7.4灵敏度
罐装磁悬液的灵敏度应符合4.1.2.5的规定。4.7.5喷罐
4.7.5.1喷罐性能
应提供良好、方向稳定的喷雾,无明显泡沫,保证磁悬液能够均勾的喷在一个平面或垂直面,喷罐喷嘴无堵塞。喷罐应无泄漏或变形现象。4
4.7.5.2喷罐容量
TB/T3568.1-2021
喷罐容量为500mL时,磁悬液容量标称值不应小于230mL,喷罐中的磁悬液喷出量不应小于磁悬液容量标称值的95%。
4.7.5.3安全性
喷罐安全性应符合QB2549、GB13042的规定。4.8反差增强剂
4.8.1颜色
应为白色。
4.8.2反差对比性
应与反差对比试块本底有明显对比。4.8.3再浮性
应与反差对比试块本底有明显对比。4.8.4附普性
附着性检验后,不应有脱落现象。4.8.5干燥性
干燥时间不应大于60sc
5检验方法
5.1磁粉
5.1.1非荧光干法用磁粉
5.1.1.1粒度
5.1.1.1.1采用振摆过筛法,振筛机的基本技术参数按附录A的A.1规定。2检验步骤如下:
5.1.1.1.2
称取(500±0.5)g干燥的磁粉;a)
振动过筛8min;
过筛终止后,将80目筛内和250目筛外的磁粉各自称量,计算质量分数;重复步骤a)~c),每次需更换新磁粉,取3次结果的算术平均值。d)
5.1.1.2非磁性物质
5.1.1.2.1采用磁吸附仪进行检验,磁吸附仪的主要技术参数按附录A的A.2规定。5.1.1.2.2检验步骤如下:
a)称取(20±0.1)g干燥的磁粉,均匀地酒在干净的A4白纸上:5
TB/T3568.1—2021
打开磁吸附仪电源,将磁吸附仪电磁棒垂直放在磁粉的上方,使上层的磁粉能平缓的被吸附b
到电磁棒上,将吸附有磁粉的电磁棒移开,然后切断电源,让吸附的磁粉落在一边;重复步骤b),直到所有能被吸附的磁粉被吸完,称量白纸上剩余的非磁性粉末,计算质量分数;d)重复步骤a)~c),每次需更换新磁粉,取3次结果的算术平均值。5.1.1.3流动性
5.1.1.3.1采用磁粉流动性测量仪进行检验,流动性测量仪按附录A的A.3规定。5.1.1.3.2检验验步骤如下:
a)称取(30±0.1)名干燥的磁粉,电磁轭通电,磁粉倒人漏斗中,磁粉自由落在水平位置的干燥试块上;
以磁粉落在试块上为起点计时,电磁轭通电1min±3s后断电;b)
以试块上黑线为界,将黑线以外(磁轭一边)的磁粉称量,计算占全部下落磁粉的质量分数;c)
d)重复步骤a)~c),每次需更换新磁粉,取3次结果的算术平均值。5.1.1.4颜色
将干磁粉洒在干净的A4白纸上,至少覆盖直径100mm的区域,在白光照度不小于10001x条件下观察颜色。
5.1.1.5灵敏度
5.1.1.5.1采用灵敏度测试仪进行检验,灵敏度测试仪的基本参数按附录A的A.4规定。5.1.1.5.2将E型标准试块最接近表面的人工孔转到12点钟位置,施加有效值为750A的交流电,磁粉均勾撒布在试块表面上,观察试块表面人工孔的磁痕显示。5.1.2非荧光湿法用磁粉
5.1.2.1粒度
5.1.2.1.1采用湿筛法进行检验。5.1.2.1.2检验步骤如下:
a)称取(20±0.1)g干燥的磁粉;倒入一个直径为100mm,孔径为320目的标准试验筛中;b)
先用少量无水乙醇均勾湿润,然后在无水乙醇冲、刷下进行筛洗,再烘干筛内未通过的沉淀c)
物,取出称量,计算质量分数;d)重复步骤a)~c),每次需更换新磁粉,取3次结果的算术平均值。5.1.2.2非磁性物质
5.1.2.2.1采用磁吸附仪进行检验,磁吸附仪的主要技术参数按附录A的A.2规定。5.1.2.2.2检验步骤如下:
称取(2±0.1)g干燥的磁粉,倒人50mL烧杯中,用20mL无水乙醇分散磁粉,再加入20mLa)
无水乙醇,静置10min后,进行磁吸附将磁吸附仪的电磁棒垂直伸人烧杯中吸附磁粉,然后将吸附有磁粉的电磁棒取出,移至一个b)
预先准备好的容器中,再切断电源:重复步骤b),直至烧杯中能被吸附的磁粉吸取完为止;c
静置30min后,在白光照度不小于10001x的白色衬底板上检查烧杯底部有无残留物。6
5.1.2.3悬浮性
TB/T3568.1-2021
5.1.2.3.1采用玻璃管进行检验,玻璃管分度值为1mm、长为400mm、内径为(10±0.5)mm、底部距顶端量程刻度为300mm。
5.1.2.3.2检验步骤如下:
称取(3±0.1)g干燥的磁粉,倒人玻璃管内,注人少量无水乙醇至150mm柱高,用力摇晃至a)
均勾,再注人无水乙醇至300mm柱高,反复倒置混合均勾;混合均匀后,将玻璃管应迅速直立,固定在滴定管装夹上,同时计时,静置3min±10s,读出明b)
显分界处的磁粉柱高度;
c)重复步骤a)和b),每次需更换新磁粉,取3次结果的算术平均值。5.1.2.4颜色
将干磁粉洒在干净的A4白纸上,至少覆盖直径100mm的区域,在白光照度不小于10001x条件下观察颜色。
5.1.2.5灵敏度
5.1.2.5.1采用灵敏度测试仪进行检验,灵敏度测试仪的基本参数按附录A的A.4规定。5.1.2.5.2按产品说明书推荐的比例配置1L水磁悬液。5.1.2.5.3观察条件:白光照度不小于10001x。5.1.2.5.4将E型标准试块最接近表面的人工孔转到12点钟位置,施加有效值为750A的交流电,将搅拌均匀的磁悬液均匀喷酒在试块表面上,观察试块表面人工孔的磁痕显示。5.1.3荧光湿法用磁粉
5.1.3.1粒度
检验方法与5.1.2.1相同。
5.1.3.2非磁性物质
检验方法与5.1.2.2相同。
5.1.3.3悬浮性
检验方法与5.1.2.3相同。
5.1.3.4颜色
5.1.3.4.1检验条件如下:
a)检验区域的白光照度不应大于20lx;b)紫外线辐照至荧光磁粉表面的辐照度不应小于800μW/cm2。5.1.3.4.2检验步骤如下:
a)在一根内径为25mm,高度为180mm的玻璃试管内装人(1±0.1)g磁粉和50mL无水乙醇,混合均匀后,静置2min;
b)将上述玻璃试管内的磁悬液放在紫外线灯下观察磁粉的颜色。5.1.3.5灵敏度
5.1.3.5.1采用灵敏度测试仪进行检验,灵敏度测试仪的基本参数按附录A的A.4规定。7
TB/T3568.1-2021
5.1.3.5.2按产品说明书推荐的比例配置1L水磁悬液。5.1.3.5.3检验条件如下:
a)检验区域的白光照度不应大于20Ix;b)紫外线辐照至荧光磁粉表面的辐照度不应小于800μW/cm。5.1.3.5.4将E型标准试块最接近表面的人工孔转到12点钟位置,施加有效值为750A的交流电,将搅拌均匀的磁悬液均勾喷洒在试块表面上,观察试块表面人工孔的磁痕显示。5.1.3.6荧光系数β
5.1.3.6.1采用荧光系数测定装置进行检验,荧光系数测定装置基本要求按附录A的A.5规定。5.1.3.6.2检验步骤如下:
a)磁粉表面采用(45±5)°的UV-A均匀照射,将紫外辐照度探头置于磁粉表面位置处,测量磁粉表面的紫外辐照度值Ee,Ee值应在10W/m15W/m范围内,紫外辐照度测量应采用特合GB/T5097要求的仪表;
b)测量磁粉表面的亮度L,测量应采用准确度在±10%内的适当仪表;c)按照公式(1)计算荧光系数ββ=L/E
式中:
L—一磁粉表面的亮度,单位为坎德拉每平方米(cd/m\):E。—磁粉表面的紫外辐照度水平,单位为瓦每平方米(W/m)。5.1.3.7荧光稳定性
5.1.3.7.1采用荧光系数测定装置进行检验,荧光系数测定装置基本要求按附录A的A.5规定。5.1.3.7.2检验步骤如下:
a)将荧光磁粉在辐照度不小于20W/m的UV-A下照射30min±30s后,按照5.1.3.6.2的方法测定磁粉的荧光系数记为β,:按照公式(2)计算荧光稳定性
式中:
_β-Bl ×100%
β,——磁粉在UV-A辐照30min±30s后的荧光系数;β——磁粉初始测定的荧光系数。5.1.3.8短期耐久性
5.1.3.8.1采用专用搅拌装置进行检验,搅拌装置基本技术参数按附录A的A.6规定,2型参考试块按附录A的A.7规定。
5.1.3.8.2检验条件如下:
检验区域的白光照度不应大于20Ix;a)
b)紫外线辐照至荧光磁粉表面的辐照度不应小于800μW/cm。5.1.3.8.3检验步骤如下:
a)按产品说明书推荐的比例配置1L水磁悬液;取少量搅拌均匀的磁悬液喷酒在2型试块表面,观察并测量2型试块左右两侧显示的累积长度;b)
将荧光磁粉浸泡120h;
将磁悬液倒人搅拌装置中,搅拌速度:3000_300r/min,搅拌时间:2h;d)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