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4906-1994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石油及相关技术>>75.100润滑剂、工业油及相关产品
中标分类号:石油>>石油产品>>E30石油产品综合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4, 字数:4千字
标准价格:8.0 元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94-01-02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归口单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发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内燃机油的粘度分类,用以确定内燃机油的粘度等级。 GB/T 14906-1994 内燃机油粘度分类 GB/T14906-1994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UDC 621.43:665.73:665.75:532.13:006.72E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4906—94
内燃机油粘度分类
Viscosity classification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oil
1994-01-02发布
1994-10-01实施
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内燃机油粘度分类
Viscosity classification of internalconbustion engine oil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内燃机油的粘度分类,用以确定内燃机油的粘度等级。2引用标准
GB/T265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GB/T6538发动机油表观粘度测定法(冷启动模拟机法)GB/T9171发动机油边界泵送温度测定法SH/T0562低温下发动机油屈服应力和表观粘度测定法3分类方法
GB/T 14906--94
本分类标准仅从流变学角度来建立内燃机油的粘度分类,不涉及油的其他特性。本分类标准采用含字母W和不含W两组粘度等级系列,粘度等级号前者以最大低温粘度、最高边界泵送温度以及100℃时最小运动粘度划分,后者仅以100℃时运动粘度划分。一个多粘度级内燃机油,其低温粘度和边界泵送温度满足系列中一个W级的需要,并且100C运动粘度是在系列中一个非W级分类规定的粘度范围之内。4粘度牌号表示方法
4.1本标准中粘度等级以六个含W的低温粘度级号(0W、5W、10W、15W、20W、25W)和五个不含W的100℃运动粘度级号(20、30、40、50、60)表示。4.2粘度牌号有单级油和多级油之分。任何一个牛顿油可标为单级油。一些经聚合物粘度指数改进剂调配,具有多粘度等级的产品是非牛顿油,应标上适当的多粘度级,即含W的低温粘度级和100C运动粘度级,并且两粘度级号之差至少等于15。例如,一个多级油可标为10W/30或20W/40,而不可标为10W/20或20W/20。一个产品可能同时符合多个W级,所标记的含W级号或多粘度级号只取最低W级号。例如,一个多级油同时符合10W、15W、20W、25W和30级号,粘度牌号只能标为10W/30。国家技术监督局1994-01-02批准1994-10-01实施
5内燃机油粘度分类
粘度等级号
低温粘度\,mPa·s
不大于
注:1)采用GB/T6538方法测定。GB/T 14906—94bZxz.net
边界泵送温度\℃
不高于
—25 (
-·15℃
运动粘度\(100℃),mm2/s
不小于
小于9.3
小于12.5
小于16.3
小于21.9
小于26.1
2)对于0W、20W和25W油采用GB/T9171方法测定。对于5W、10W和15W油采用SH/T0562方法测定。
3)采用GB265方法测定。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提出。本标准由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技术归口。本标准由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秉陆、梁红。本标准参照采用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J300--1987《发动机油粘度分类》制定。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