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 > SY/T 5440-2009 天然气井试井技术规范
SY/T 5440-2009

基本信息

标准号: SY/T 5440-2009

中文名称:天然气井试井技术规范

标准类别: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9-12-3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20666795

相关标签: 天然气井 试井 技术规范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SY/T 5440-2000;SY/T 5852-1993

出版信息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标准价格:0.0 元

出版日期:2010-05-01

相关单位信息

发布部门:国家能源局

标准简介

SY/T 5440-2009 天然气井试井技术规范 SY/T5440-2009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75.020
备案号:27451—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5440—2009
中文/English
代替SY/T5440—2000,SY/T5852—1993天然气井试井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natural gas well testing2009-12—01发布
国家能源局
2010-05-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试井的目的、任务和作用
试井工作原则
试井设计
试井工作安全保障措施
试井资料录取技术要求
试井施工
试井解释
10试井报告编写
11试井资料与成果的管理
气并基础资料数据表(格式)
附录A(资料性附录)
附录B(资料性附录)
附录C(资料性附录)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附录E(规范性附录)
附录F(资料性附录)
测试资料整理数据表 (格式)
气井产能试井指示曲线…
气井试井分析数据表(格式)
公式符号注释.
气井不稳定试井诊断曲线常见类型SY/T5440—2009
SY/T5440—2009
本标准代替SY/T54402000《天然气井试井技术规范》和SY/T5852—1993《海上气井完井测试技术规范》。修订内容主要包括:增加了试并工作安全保障措施章节,对高含硫气井试井提出了针对性要求;增加了试井施工设计内容;
增加了水平气井、大产量气井试井要求;-删除了SY/T5440—2000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的“SY/T6101-1994《凝析气藏相态特征确定技术要求》”,“SY/T6363—1998《不稳定试井技术要求》”;删除了SY/T5852—1993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的“SY/T5543《凝析气藏流体取样配样和分析方法》”;删除了有关并下测试加重杆重量计算方法的内容;删除了不关并回压法试井内容;删除了估计并筒储集效应结束时间的公式;删除了计算单井供给区域形状因子的公式:将SY/T5440一2000中规范性引用文件的注日期引用修改为不注日期引用,并根据相关标准修订情况更新了所引用标准的名称;对SY/T5440-2000中的章节文字做了调整,SY/T5440-2000的第4章“试井工作规定”修改为本标准的第4章“试井工作原则”;SY/T5440一2000的第6章“资料录取及试井技术要求”修改为本标准的第7章“试井资料录取技术要求”;SY/T5440一2000的第7章“试井工艺技术”修改为本标准的第8章“试井施工”;SY/T5440--2000的第8章“试井原始资料的整理与计算”、第9章“经典试井分析”、第10章“现代试并分析”归并为本标准的第9章“试井解释”;
对SY/T5440—2000和SY/T5852—1993的附录做了精简和改动,将相关内容从原来的规范性附录改为资料性附录,删除了流体取样分析和PVT分析数据表格式、气井井底压力计算公式、流动稳定时间和外缘半径估算公式内容。本标准的附录E为规范性附录,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F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油气田开发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曦、钟兵。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SY5440—1992,SY/T5440—2000;SY/T5598-—1993;
SY/T5852—1993。
本标准以中文和英文两种文字出版。当英文和中文两种版木有歧义时,以中文版本为准。本标准英文翻译单位: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本标准主要翻译人:穆曙光、项茜。I
1范围
天然气井试井技术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天然气井(简称气井)·试井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于气井、湿气井以及产水气井的试并,可供凝析气并试井参考。2·规范性引用文件
SY/T5440—2009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SY/T5154油气藏流体取样方法
SY/T6176气藏开发井资料录取技术规范3试并的目的、任务和作用
3.1目的
获取产层参数、评估储层性质、分析气井生产能力、了解增产改造措施效果、掌握气藏动态特征,为进行气藏开发评价、编制气藏开发方案、实施气藏开发跟踪分析和生产调控提供技术依据。3.2任务
根据试井分析理论提出测试资料质量要求,优选试井设备,安全、准确地录取气井压力、温度产量随时间变化关系数据,以及井筒内压力、温度随井深变化关系数据;应用试井理论方法分析实测数据,完成试并解释工作。
3.3作用
3.3.1识别气藏储集类型、单井渗流模式、储层非均质性、边界特性。3.3.2诊断影响气井产能的因素。3.3.3了解并筒流体分布状况。
3.3.4计算地层渗透率、地层压力、表皮系数、井筒储集系数、双重介质储容比与窜流系数、裂缝长度、裂缝传导率、导压系数、边界距离、产能方程系数、无阻流量、单井控制储量等参数。3.3.5分析评价气井污染或解堵变化情况、增产措施效果、气藏水侵动态、压裂井或异常高压气藏储层裂缝闭合情况。
3.3.6为进行气藏储量评价、掌握剩余储量分布情况提供基础参数和分析手段。4试并工作原则
4.1基本要求
确保安全、准确地取得满足需求的测试资料,避免出现漏取资料的情况。4.2试井条件
4.2.1气井井筒内畅通,井筒、井口和地面管线严密不漏。4.2.2并口装置能承受关井后并口最高压力。4.2.3并场及地面装置符合试井作业要求。4.2.4测试仪器、仪表和工具质量合格,并能与测试要求及并况相匹配。1
SY/T5440—2009
4.2.5有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4.3试井时机
4.3.1勘探阶段
探井原则上应进行试井。
4.3.2试采阶段
试采井应进行试井。
4.3.3开发阶段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时机开展全气藏试井或重点井试井。开发早期,重点气井每生产一年~二年应考虑安排试井。气井生产过程中出现产量或压力突变、出水或凝析气井气油比明显变化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安排试井。增产措施前后应安排试井。4.4测试工艺选择
气井试井宜采用井下测试工艺。4.5试井工作的组织实施
试井前由下达任务单位或其委托的单位编写试井地质设计书,试井施工单位编写试井施工设计书,并由下达任务单位批准执行。5试井设计
5.1试井地质设计
5.1.1气井基本情况
测试井的相关基础资料包括:气藏地质概况、气井井史概况、测井解释成果、井身结构图、水平井和斜井并井斜数据表、气水常规分析结果、凝析气井高压物性分析结果和相态图、以前的测试成果、本次试井前生产状况等。气井的部分基础资料可通过填表方式整理,参见附录A。5.1.2试并目的与要求
表述试并任务下达单位希望达到的目的,通过试并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对试并工作的具体要求。5.1.3试井方案设计
5.1.3.1选择试井类型
5.1.3.1.1诊断气井动态特征和计算地层参数优先选择定产量生产一段时间后的压力恢复试并;技术条件不允许关并,以及试井的主要目的是计算并控储量时,可采用定产量生产条件下的压力降落试井;低渗透地层产量难于保持稳定的气井可采用变流量压力降落试并。
5.1.3.1.2评价气并产能
优先选择稳定试井;低渗透地层选用修正等时试井,当需要获取不同产量生产后的关井压力恢复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时,宜选用修正等时试井。5.1.3.1.3分析井间连通性
采用干扰试井,条件许可时可采用脉冲试井。5.1.3.2安排配套测试内容
试井过程中应进行井筒压力、温度梯度测试;稳定试并、修正等时试井宜与压力恢复试井相结合;探井试井时,以及开发井生产过程中发现地层产出流体组分变化而安排试井时,应进行流体取样分析,按SY/T5154的规定执行。5.1.3.3设计试井流程
划分测试阶段,具体描述各阶段的任务和工作量,设计各阶段测试产量及测试时间安排。5.1.4试井工艺和施工操作技术要求5.1.4.1并口或井下、直读或存储测试工艺选择。2
5.1.4.2压力一温度计性能指标等级选择。5.1.4.3测试时压力一温度计停点深度安排,5.1.4.4压力、温度、产量数据采样时间间隔确定。SY/T5440—2009
5.1.4.5测试过程中开关并或产量调节操作与改变资料录取采样密度相配合的要求。5.1.5试井方案设计依据
提交试井预测模型的参数取值依据、试井方案合理性和可行性论证内容、试井全过程压力变化趋势预测图。根据试井目的明确指出所期待的试井曲线特征反映阶段,计算试井理论曲线,预测所期待特征反映阶段的出现时间。
5.2试井施工设计
5.2.1井况
查明井场、井身结构、地面管线、完井、修井、增产措施作业详细情况,以及井的产能、地层产出流体性质概况。
5.2.2试井设备、工具、仪器需求及准备明确试并施工对设备、工具、仪器的需求,并落实相关准备工作,提交性能指标及检验情况说明。必要时提供所选设备、工具、仪器满足试井地质设计要求的工艺论证依据。5.2.3试井施工方案及计划进度安排进一步细化分解试井施工任务,落实具体施工操作步骤,提交试井施工计划进度表。5.2.4试井施工岗位及责任人安排确定操作岗位及责任人。相关岗位人员应接受过专业培训,获取了相应操作资格证书。5.2.5井场试井设备部署和入井工具结构说明提交井场试井设备部署图和人井工具结构图。5.3经费预算
按行业规定编制预算,包括试井设计、解释和报告出版费,现场试井施工费,安全措施保障费等。
6试井工作安全保障措施
6.1安全预案
明确试并施工作业过程中的主要安全风险,制定风险削减对策,落实执行单位和人员。6.2试并准备期安全检查
试井前选择合适的仪器、设备,按照规定进行检查、保养和性能检验,对承压设备和管线进行密封试压试验,配备试井需要的加重杆和消耗材料。6.3安全施工
施工开始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施工过程中严禁施工人员漏岗、违规代岗,严禁违规操作,并场禁用明火、禁用手机、禁止焊接施工。在出现异常情况、存在安全隐患时,按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做预防性应对处理。发现重大安全隐患时,应停止可能引发事故的操作,及时上报主管单位。
6.4高含硫气井试井安全保障措施并场施工岗位每人均配备防毒面具、硫化氢报警器,井口作业、取样时应佩戴。试井施工开始前成立抢险组,明确责任。井场及周围安放风向风速仪及警告标志。完并放喷测试仅在白天进行,放喷期间井场周围设置警戒范围,疏散居民。在井口周围上风处安置符合防爆要求的大功率排风扇。各岗位施工由现场指挥统一组织和协调。作业时现场安排救护车、医护人员值班,并备好急救药品。井场硫化氢泄漏浓度达到10mg/m2时,应尽快确认泄漏点,及时提升安全防范等级;并场硫化氢泄漏浓度达到20mg/m2时,应抢险控制泄漏,迅速向上级汇报情况;当井场硫化氢泄漏浓度超过100mg/m33
SY/T5440—2009
时,应立即关并并应急撤离,
6.5海上气井完井测试安全保障措施试井前检查消防器材、救生设施、通风设备,保证能正常使用。开井测试期间,直升机不能在平台降落;供应船不得抛锚,应停靠在平台附近上风处待命。试并期间安排专人巡查巡检,监测硫化氢浓度。硫化氢泄漏浓度达到10mg/m2时,应与救助单位取得联系;硫化氢泄漏浓度达到20mg/m2时,应通知守护船准备接走人员;硫化氢泄漏浓度达到50mg/m时,通知守护船接走部分人员,组织救灾队伍抢险;当硫化氢泄漏浓度超过100mg/m宜无法控制时,应由现场第一行政负责人下令立即关并并应急撤离。
7试并资料录取技术要求
7.1测试仪器性能指标要求
流量计精度不低于1%。稳定试井、修正等时试井采用的压力计精度不低于0.5%,不稳定试并压力计精度不低于0.2%。干扰试井、低渗透地层试并或探边测试应选高灵敏度的压力计,其有效分辨率不得低于0.005MPa。
7.2现场试井资料录取与整理
根据选定的试井方法,填写相应的测试数据表,参见附录B。其他相关数据的录取按SY/T6176执行。
7.3稳定试井要求
7.3.1选择4个~5个开井工作制度进行测试,测试产量由小到大递增。7.3.2应保证最小测试产量条件下生产压差大于0.05MPa,最小测试产量高于气并携液临界流量。7.3.3测试过程中的生产压差控制在地层压力的20%以内,结合井下测试工具受力分析、砂岩储层出砂临界流量、油管冲蚀速度、凝析气藏露点压力等因素确定最大测试产量,各测点之间压力降的差值应基本一致。
7.3.4底水气藏和凝析气藏开采初期应避免生产压差过大,凝析气藏稳定试井选择工作制度时应考凝析气油比的稳定条件。
7.3.5各稳定生产阶段产量变化小于5%。7.3.6测量每一个工作制度下的气、水和凝析油产量,同时测量井口压力、气流温度,采用井下测试工艺时按一定的数据采样密度连续测量并底压力、温度。稳定测试阶段取气、水样分析,按SY/T5154的规定执行。砂岩储层应测定产出流体的含7.3.7
砂量。
判别纯气并达到稳定流动状态的经验性方法是稳定生产时间超过试井曲线出现径向流特征的7.3.8
时问,并且预计未来8h内气井并底流压变化量不超过当前井底稳定流压的0.5%。7.3.9稳定试并之前或之后应做压力恢复试井,准确计算地层压力。7.4修正等时试并要求
7.4.1先安排3个~5个开并工作制度进行测试,测点产量由小到大递增,最后再安排一个中等产量的工作制度延长开井时间测试。7.4.2等时的开关并期间各自达到径向流阶段,延长开并期间达到稳定状态。7.4.3修正等时试并资料录取要求和测试产量设计原则与稳定试并相同。7.4.4水产量较大或并筒积液严重的气并通常不采用修正等时试井,而选择稳定试井。7.5压力恢复试并要求
7.5.1气并关并测试前应连续保持产量稳定,产量变化幅度不超过5%。7.5.2测试从关井时刻开始,记录关井时间以及关井前流动状态和关并后的压力、温度变化数据。7.5.3井口测试或井下直读测试时,根据试井设计和试井数据实时诊断分析图,判定是否结束压力4
恢复试井。
7.6压力降落试井要求
7.6.1定产量压力降落试井
SY/T5440—2009www.bzxz.net
7.6.1.1测试从开井时刻开始,记录开井时间以及开井前静止状态和开井后的压力、温度变化数据。7.6.1.2确定测试产量需考虑的因素与稳定试井考虑因素相似(见7.3.2,7.3.3,7.3.4)。7.6.1.3保持连续稳定生产,产量变化不超过5%。7.6.1.4并口测试或井下直读测试时,根据试井设计方案和试井数据实时诊断分析图,判定是否结束压力降落试井。
7.6.2变产量压力降落试井
测试过程中,在产量自然递减状态下,不刻意为保持产量稳定而频繁动操作调节,但应连续计量产量变化值。其他要求与定产量压力降落试井相同。7.7干扰试井要求
7.7.1设计激动井合理产量,根据激动并与观测井的距离、地层渗透率等参数,计算激动井生产在观测井处产生的压力变化,判断其是否能被仪器准确识别,论证干扰试井方案的可行性。7.7.2观测并测压应选高精度、高灵敏度压力计,一般采用井底测压方式。7.7.3试并前激动井与观测并都要关并至平稳状态。7.7.4相邻的其他井在测试期间保持关井或稳定生产状态。7.7.5测试期间激动井保持连续稳定生产,产量变化不超过5%。7.7.6根据试井设计方案或依据观测井压力变化数据实时诊断图判定是否结束干扰试并。7.8脉冲试井要求
7.8.1地层渗透率较高(高于10×10-3μm2)、井间距较小(小于1km)、激动井产量较高(高于20×10*m3/d)时,可考虑采用脉冲试井。7.8.2设计激动井合理产量和开关井脉冲周期,根据激动井与观测井的距离、地层渗透率等参数,计算激动井在观测井处产生的脉冲压力变化,判断其是否能被仪器准确识别,论证脉冲试井方案的可行性。7.8.3观测井测压应选高精度、高灵敏度压力计,一般采用并底测压方式。7.9井筒压力温度梯度测试要求
7.9.1测试仪器的下入或上提应缓慢、匀速进行。7.9.2停点深度间距一般不超过300m,在接近井口和产层井段适当加密。7.9.3每一测点停留时间不少于5min。直读测试时,应实时分析测试数据,保证每一停点压力、温度稳定。
7.9.4大产量气并流压、流温梯度测试时,需论证是否能在接近产层和井口位置停点,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停点测试位置。7.10不稳定试压力数据录取密度要求采用人工读取井口压力表、真重仪方式录取数据时,要求每对数周期数据点不少于10个;采用电子压力一温度计录取数据时,要求每对数周期数据点不少于50个。7.11产水气井试井要求
产水气井试井应采用井下压力计测试方式。如果井筒内有积液,则压力计应下至产层中部测试。7.12凝析气井试井要求
凝析气井试井应采用井下压力计测试方式,压力计应下至产层中部。凝析气藏勘探和开发初期气井试井时,应尽量避免井底流压低于露点压力,试井的同时应进行井流物取样,按SY/T5154的规定执行。
7.13高含硫气并试井要求
高含硫气藏勘探和开发初期气井试井时,应采用井下压力计测试方式,并同时做井口对比测试。5
SY/T5440—2009
试并的同时应进行并流物取样,做天然气组分、有机硫含量分析。7.14水平气井试井要求
水平气井井下测压试井时,压力计应尽可能下至接近水平段起点。7.15大产量气井试井要求
确保试井期间的最小产量和产量变化引起的压力扰动能被压力计识别,并不易被产量自然波动因素干扰淹没;最大产量条件下能保证井内测试仪器和地面集输系统的安全,并筒内气流速度低于油管冲蚀速度。
7.16DST测试要求
采用二开二关测试流程,初流动期时间长短的确定以排除井底口袋中的钻井液为原则,初关井期时间长短的确定以初流动后压力恢复基本稳定为原则;终流动期时间长短的确定原则是地面产出地层流体,近井区地层中的流体以径向流方式向井流动。7.17探边测试要求
探边测试的开井及关并时间要足够长,至少保证压力扰动传播到边界。对于以计算单井供给区域形状系数及计算单井控制储量为目的的探边测试,要求对应的压降和恢复过程达到拟稳定流动阶段。8试井施工
8.1准备工作
落实试井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和安全措施,安排值班计划,将相关情况告知生产管理部门。标校、检查测试仪表,检查井口、管线及井场供电情况,准备消耗材料和用品。通井,标校电缆或钢丝深度计数器,计算所需加重杆重量的并配置加重杆。完成压力一温度计采点编程。8.2入并压力计的使用量程要求
采用井下测试方式时,人井压力计的使用量程应低于额定量程的80%。8.3施工过程操作要求
关井测试时应做到瞬时关井,从关闸门到完全关闭,时间不超过1min。并下测试出现仪器遇阻不能起下时,应判断遇阻部位及分析遇阻原因,切忌强行上提。8.4记录资料要求
按试井设计要求记录压力、温度数据。做好值班记录,包括记录开关井时刻、动操作情况和试井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在进行稳定试井、等时试井、变流量压降试井时,应准确取得与产量计量时刻对应的压力、温度数据。
9试井解释
9.1试井原始资料的整理与计算
9.1.1气井基础资料
填写气井基础资料数据表,参见附录A。9.1.2流体PVT资料
填写流体取样分析及PVT参数计算数据表。9.1.3测试资料
填写测试资料记录表,参见附录B。9.1.4试井解释所需压力数据计算若采用井口测压方式试井,需将井口测压数据换算为产层中部压力数据;若采用井底测试方式试并,则根据实测压力梯度将井底测压数据换算为产层中部压力数据。9.1.5拟压力或其他分析方式选择一般采用拟压力分析法做气井试井解释。当井底压力较高(-一般大于21MPa)时,可采用压力6
分析方法;当井底压力较低(一般小于13MPa)时,可采用压力平方分析方法。9.1.6压力数据的筛选
SY/T5440——2009
分析测试数据异常突变点的产生原因,然后决定取舍。对测压点较多的试井数据,按每对数周期至少保留50个数据点方式筛选数据后用于分析;试井报告按每对数周期保留30个~50个数据点提交测试数据表。
9.2经典试井分析
9.2.1气井产能测试分析
9.2.1.1产能试井指示曲线诊断
通过气井产能试井指示曲线诊断气井稳定生产情况下的动态特征。常见的气并产能试井指示曲线参见附录C。
9.2.1.2产气方程
a)稳定试并:
采用稳定试并整理数据,参见表 D.1,做=~9指示曲线图,采用直线回归分析确定气q
井二项式产气方程系数:
- p%r = Aqg + Bq
式中有关符号的意义及单位见附录E。下同。做lg(旅一)~lgg指示曲线图,采用直线回归分析确定气井指数式产气方程系数:qg=C(-)
指数式产气方程中的指数界于0.5~1之间,当n=1时为达西渗流,当n=0.5时为完全端流。
b)修正等时试井:
采用修正等时试井整理数据,参见表D.2,以相同时间间隔的测点为一组,将各组数据做在二边~g:图上并做直线回归分析,根据相关性较好的数据组回归直线计算平均斜率,以qg
相同斜率另做直线平移至延长测试的稳定点二~9q,求得气井二项式产气方程系数。qg
以相同时间间隔的测点为一组数据,将各组数据做在lg(psi一p)~lgqg图上,分别对各组数据做直线回归分析,根据相关性较好的数据组回归直线计算平均斜率,以相同斜率另做直线平移至延长测试的稳定点lg(旅-pt)~lgqg,求得气井指数式产气方程。9.2.1.3计算无阻流量
a)气并二项式方程对应的绝对无阻流量按式(3)计算。QAe =A*+4B(-P)-A
b)气并指数式方程对应的绝对无阻流量按式(4)计算。qAOF=C()
9.2.1.4稳定生产状态下的产能系数气井稳定生产状态下的产能系数按式(5)计算。(3)
SY/T 5440—2009
9.2.2不稳定试井分析
a)地层渗透率:
采用拟压力分析:
b)气井表皮系数:
Kh = 2. 93×10-2μgZT
K = 42. 42 e . Ps.T
气并总表皮系数S按式计算。
压力降落试井:
S:= 1. 151[必)(Ph) - 1g(
压力恢复试井:
S=1.15[必1()
在射孔完善和产层打开完善,并且井筒内无附加压力损失时,总表皮系数等于净表皮系数与流表皮系数之和。
S. = S. + S。
或写为:
St = S。 + Dqg
基于表皮系数的定义,引申出气井有效井径rue和附加压力降△pskin两个相关概念。rwe =rwe\s
Apskin =0.869mS
除表皮系数外,流动效率FE与堵塞比DR也是评价储层污染或改善的指标FE= ±(pr)二(pu) - 0. 869ms
()-()
压力降落分析时:
压力恢复分析时:
(p:) 二(w(1h) )
1gC+0.908)
m(lg)
DR= —(pm() -(m)
m(1B+0.90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