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 > SY/T 5481-2009 地震勘探资料解释技术规程
SY/T 5481-2009

基本信息

标准号: SY/T 5481-2009

中文名称:地震勘探资料解释技术规程

标准类别: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9-12-3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9041827

相关标签: 地震 勘探 资料 解释 技术规程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SY/T 5481-2003

出版信息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标准价格:0.0 元

出版日期:2010-05-01

相关单位信息

发布部门:国家能源局

标准简介

SY/T 5481-2009 地震勘探资料解释技术规程 SY/T5481-2009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75.180.10
备案号:27453—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5481-2009
代替SY/T5481--2003
地震勘探资料解释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seismic date interpretation2009-12-01发布
国家能源局
2010-05-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基础工作
二维地震资料解释
三维地震资料构造解释
地震资料地质解释合理性的确认层序地层解释
非构造圈闭解释
储层预测及油藏描述·
综合解释
地震资料解释质量检查
资料备份
成果报告编写内容
资料归档
附录A(资料性附录)
地震资料解释质量检查
SY/T5481—2009
SY/T5481—2009
本标准代替SY/T5481一2003《地震勘探资料解释技术规程》。本标准与SY/T5481一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细化了对构造解释、层序地层解释及地震反演的要求,对解释工区的原始资料备份和解释成果的日常备份作了具体要求;
增加了综合层序地层分析、测井资料预处理及储层参数敏感性分析、叠前反演的内容,对层序地层解释成果图件、单井划相的内容进行了扩充;为了加强对地震资料解释质量检查的可操作性,对原检查表格进行修改,取消了定量打分,改为合格与不合格;并增加了存在问题、整改结果、整改复查人及复查日期。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石油物探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本标准起草人:张延庆、李明杰、赵秀歧、李建华。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SY/T5481—1992,SY/T5481—1996,SY/T5481--2003-SY/T5607--1993;
SY/T5608--1993。
1范围
地震勘探资料解释技术规程
本标准规定了二维、三维地震勘探资料解释技术和质量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二维、三维地震勘探资料解释。2规范性引用文件
SY/T5481—2009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SY/T5331石油地震勘探解释图件SY/T5928
SY/T5933
石油地震勘探资料归档保管规范地震反射层地震地质层位代号确定原则地震勘探构造成果钻井符合性检验SY/T5934
SY/T5938地震反射层地质层位标定3基础工作
收集基础资料
各项基础资料应是正式成果,中间成果仅作参考,应用时要注明。3.1.1二维地震资料解释所需资料包括:a)地质、重力、磁力、电法、化探、放射性等资料。b)地形图、地质图、地貌图。
c)钻井、测井、试油、试采、分析化验等资料。d)必要时应收集表层及静校正资料、地表高程、水深、浮动基准面高程。e)地震测线位置图、测量成果、交点桩号、井位坐标及井轨迹资料等。f)地震资料处理形成的速度数据、地震测井、VSP资料及其他各种速度资料。g)用于解释的地震数据及剖面、特殊处理剖面、处理流程及参数等。h)卫星照片资料及遥感资料。wwW.bzxz.Net
i)前人研究成果、报告、图件等。j)使用解释系统解释,应收集二维地震资料的纯波数据、成果数据及面上CMP号与测线桩号的对应关系。
3.1.2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所需资料,除收集3.1.1中规定的a)~i)资料外,还需收集:a)三维偏移的纯波及成果数据。b)三维工区测线坐标数据、带有方里网(或坐标)的CMP面元分布图。c)CMP面元覆盖次数图。
d)按项目需要收集处理后提供的表层静校正数据平面图及高程、低降速带等资料。3.2整理、检查基础资料
3.2.1检查地震资料的极性:根据处理报告、道头字等资料检查地震资料的极性。3.2.2二维地震测线位置图的内容和精度要求:SY/T5481—2009
a)采用胶片或塑料薄膜作底图。b)测线位置图上应正确标注方里网、测线名称、测线起止点桩号、井号及主要地名、地物。c)方里网、测线起止点与拐点、并位等在平面图上的位置误差不大于0.5mm。d)测线交点在图面上的位置误差不大于0.5mm。e)测线位置图上应有整桩号,以10mm或20mm分格,在图面上位置误差不大于0.5mm。f)测线分格后的累计长度应与测线总长度一致,在图面上表示的位置累计误差不大于1mm。3.2.3时间剖面初步整理的内容包括:a)二维时间剖面上应注明交点位置及相交测线号、桩号(或CMP)位置,误差不大于半个CMP距离。
b)在时间剖面上,应标注有关井的位置、钻井地质分层、完钻井深及投影距离。井投影距离位置误差不大于半个CMP距离。
c)对于山地地震资料,在时间面上,应标注测线穿过地层出露区的地质界线、地层产状及断层位置。
3.2.4利用解释工作站进行解释时的资料整理。3.2.4.1加载前资料整理、检查应包括用于解释工作站加载的测量成果、地震数据、钻井、测井资料等,包括如下内容:
a)二维解释工区应整理、检查的内容:1)二维工区的坐标范围;
2)每条测线的起点、拐点、终点坐标;3)必要时整理检查每条测线的地表高程、浮动基准面高程及静校正量;4)地震测线总条数,每条测线的线名、总道数、道间距、道增量、起点和终点的道号以及不少于两个点的炮道对应关系;
5)每条测线的数据类型、记录格式、采样间隔、第一个采样点的时间、记录长度、要加载的时间范围;
6)地震数据的盘号、测线条数、测线名及排列顺序、总盘数;7)应特别注意每条测线的处理时间、处理单位、处理员及出站时间是否与所使用的纸剖面一致。
b)三维解释工区应整理、检查的内容:1)三维工区边界拐点的坐标;
2)地表高程、浮动基准面高程和基准面静校正量资料;3)测线的最大、最小线号、条数,线号增量及每条纵测线方向上最大、最小CMP号、道号增量,线间距、道间距,线道显示方向;4)地震数据的类型、记录格式、采样间隔、第一个采样点的时间、记录长度和要加载的时间范围;
5)每盘数据的盘号、记录密度、起止线号或总CMP号及总盘数。c)钻井资料应整理、检查的内容:1)井号、并类型、井位坐标、补心高度及补心海拔高度;2)并轨迹资料;
3)钻井分层数据;
4)每口并的时深转换关系数据。d)测并资料应整理、检查的内容:1)数据来源:测井公司、测井时间、测井数据的类型(原始带、处理成果带、测井曲线数字化的数据);
SY/T5481—2009
2)原始数据记录的内容、并号、井深范围、记录格式、曲线名称、深度与幅度单位、深度采样间隔。
3.2.4.2加载后资料的分析、检查内容包括:a)屏幕上地震测线位置底图应分析检查的内容:1)二维工区:将输入的炮道关系等原始数据与原始资料提供的数据进行核对,检查屏幕底图与纸测线位置图对比有无差别;并位与测线的位置关系是否正确;2)三维工区:首先检查屏幕底图与纸测线位置图有无差别、并位与测线的位置关系是否正确。工区建立后计算的线、道号与实际工区是否完全一致。b)屏幕上部面检查:
1)二维地震资料:起止炮道号、道数、剖面长度、反射特征、反射时间、不正常道的位置、测线交点等应与纸剖面一致;
2)三维地震资料:要求加载的垂直剖面、时间切片与纸剖面及时间切片的特征一致;3)并资料:并号要正确无误,深时转换后的测曲线数据要齐全,曲线名要正确,并曲线与并分层、并轨迹、地震分层、地震反射特征要有正确的对应关系。3.3地震反射地质层位的标定
地震反射地质层位的标定按SY/T5938的规定执行。3.4、地震反射层层位的命名
按SY/T5933的规定执行或根据合同要求使用其规定的地震反射层层位名称。3.5速度的分析与应用
3.5.1利用声波测井、VSP资料、地震测井、速度谱及岩心测试等资料,提取各地质层位不同岩性段的层速度。
3.5.2研究层速度、平均速度在横向的变化规律,以满足各种解释工作的需要。3.5.3应用各种速度信息,分析、综合、提取适合于时间构造图空间校正的均方根速度和时深转换的平均速度。
3.5.4速度场分析、检查的内容为:a)对速度场的变化趋势要从地质上分析是否可靠、合理。b)利用井资料对速度场进行分析、检查。3.6地震反射层位品质评价
根据作图需要,分层进行评价;评价分为三级:a)一级:信噪比高,地质现象清楚,能够进行可靠对比追踪。b)二级:信噪比较高,主要地质现象可识别对比。c)三级:信噪比低,主要地质现象不清,难以追踪对比。4二维地震资料解释
4.1选取基干剖面进行标准层的确定、解释在研究区内选取一定数量的测线作为基干剖面进行解释,基干剖面要过关键并、过主要构造并形成网络。
4.2地震波的对比解释
4.2.1使用水平叠加部面和偏移韵面相互参照进行解释。4.2.2在反射波对比追踪的同时,还要识别出绕射波、断面波、侧面波、回转波、多次波及其他各种性质的地震波。
4.2.3识别出不整合、超覆、尖灭及异常体。4.2.4运用波的动力学及运动学的各种特征,以目的层为重点,浅、中、深层全面解释对比,同时3
SY/T5481—2009
要注意层间构造。
4.2.5用偏移剖面解释时,以水平叠加剖面交点闭合为基础,使地震反射层的相位达到一致。4.2.6水平叠加剖面上的交点应作好层位闭合标记,波组对比及波形对比闭合差应不大于1/2相位。4.2.7冲断带的剖面解释,应采用常规解释与构造模式相结合,解释方案应平衡、合理。4.3断层解释
4.3.1在水平叠加剖面和偏移部面上,根据反射层的断层识别标志确定正断层和逆断层。4.3.2在部面上,断层上、下两盘的断点位置应有明确的标记。4.3.3断层在平面上组合时,要分析不同方向的剖面特征,断层平面和空间组合合理,符合地质规律。
断层在平面上的分布及控制应分三级,即:a)一级断层为控制盆地、坳陷或凹陷边界的断层。b)二级断层为控制二级构造带发育和形成的断层。c)三级断层为控制局部断块、圈闭、高点的断层以及零星分布的断层。4.4解释工作站的功能利用
4.4.1利用解释工作站特有的显示功能与解释技术,对层位、断层及特殊地质体作出合理的解释。4.4.2解释工作站处理功能的应用:a)利用解释系统的处理功能,改善目的层段地震资料的信噪比与分辨率。b)以过井剖面为基准,在目标区进行地震资料属性的一致性处理,以减少地震信息的闭合差。c)在解释中注意参考应用有针对性的属性剖面。4.5地震资料解释中的地质分析内容4.5.1构造特征分析:包括盆地(陷)的性质、区域构造特征、二级构造带特征、局部圈闭特征。4.5.2断层特征分析:断层的性质、级别、空间组合,以及对沉积和构造的控制作用。4.5.3地层特征分析:地层的赋存与厚度、接触关系、岩性、岩相特征,解释特殊地震反射结构(信息)的地质属性。
4.5.4使用各种地震及钻、测井信息,预测圈闭部位的储层、盖层、顶板层、底板层及其空间配置关系。
4.5.5分析圈闭形成条件、圈闭类型及其分布规律。4.6时间构造图的编制
4.6.1时间构造图的比例尺应根据测网密度(或勘探程度)和地质任务来确定。4.6.2用偏移剖面成图时,主测线和联络测线均要读数、上数,以主测线数据为主,参考联络测线数据勾绘时间构造图。
4.6.3时间读数标注要求为:
a)测线交点、断点、超覆点、剥蚀点、尖灭点、产状突变点及整桩号分格处均应标注读数;在构造关键部位,应适当加密读数。b)时间读数应标注在测线分格线右侧,且读数垂直于测线,读数误差不大于5ms,不可靠反射层及换算层数据应加括号。
4.6.4断点符号和断点的平面组合要求为:a)断点标记应垂直测线,不可靠断点应注明,不同级别的断层应用粗细不同的断层线表示,不可靠断层应用虚线表示。
b)时间构造图上的断点位置与时间剖面上的断点位置误差不大于1mm;上、下盘应标明掉向。c)断层在平面上组合时,要分析不同方向的剖面特征,断层平面和空间组合合理,符合地质规律。
d)大比例尺成图时,断层应用双线表示。断层上升盘为细实线,正断层下降盘为粗实线,逆断4
SY/T5481—2009
层下降盘为粗虚线。正断层掉向在粗实线上标注,逆断层掉向在粗虚线上标注,断面倾向在细实线上标注。
4.6.5等值线的勾绘要求为:
a)等值线线距应视作图比例尺、勘探目标及地层倾角大小而定,一般应大于测线交点平均闭合差的三倍,同一张图不允许用两种等值线线距,但在特殊部位可加密等值线,并以点划线表示。
b)等值线的勾绘既要充分依据实际资料,又要符合地质规律,一般情况下,等值线偏离数据的位置应小于线距的三分之一。
c)不可靠等值线用虚线表示。
d)在逆断层上、下盘之间,下降盘逆掩部分等值线用虚线表示,上升盘等值线仍用实线表示。小比例尺成图时,断层可采用单线表示。e)断层上、下盘的等值线应与断层掉向及落差符合。4.6.6各种地质现象,如超覆、削蚀、尖灭等符号应标注正确,平面图与剖面图位置误差不大于1mm。
4.6.7对解释工作站做出的时间构造图应进行适当的修饰,但对等值线的修改幅度应小于等值线间距的三分之一
4.6.8时间构造图等值线要匀称、圆滑,构造轴线走向应符合区域构造走向规律。4.6.9时间构造图的图式执行SY/T5331的规定。4.7构造图(或深度图)的编制
4.7.1构造图(或深度图)的比例尺与时间构造图比例尺一致。4.7.2根据所使用的地震资料类型(水平叠加或偏移)、速度变化规律选取适当的空间校正方法。4.7.3对空间校正点的要求为:
a)空间校正点的密度应根据构造形态决定,在高点、凹点、断点及时间等值线密度大的地方,校正点应适当加密。
b)空间校正点的偏移矢量垂直主测线,应指向上倾方向;对使用偏移剖面所做的时间构造图空校时,偏移矢量应垂直于主测线并指向上倾方向。c)偏移矢量长度与偏移数据位置之差不大于1mm。4.7.4等高线(或等深线)线距视作图比例尺及地层倾角大小而定。4.7.5等高线(或等深线)、断层及各种地质现象的勾绘要求和表示方法与时间构造图相同。4.7.6断层性质不发生变化时,同一条断层在各层构造图(或深度图)上位置叠合不得相交。4.7.7构造图(或深度图)、时间构造图应与时间剖面的解释相符。4.7.8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使用叠前深度偏移剖面对构造图(或深度图)进行修正。4.7.9在有倾角测井资料的地区,可参考使用倾角测井资料修正构造图。4.7.10构造图(或深度图)与钻井深度误差的要求按SY/T5934的规定执行。4.7.11构造图的图式执行SY/T5331的规定。5三维地震资料构造解释
5.1三维地震资料构造解释程序
5.1.1建立骨干剖面的要求为:
a)通过三维数据体浏览、层位标定,选择连并剖面及控制性典型剖面,建立骨干剖面网络,进行初步解释。
b)通过骨干剖面结合部分时间切片,了解各目的层和各岩性段的反射特征、资料品质,了解主断层落差变化、分布及延伸方向。5
SY/T5481—2009
c)了解各目的层的构造形态、高点位置、断块特征、构造复杂程度、构造带的初步特征及控制因素。
d)制作目的层的构造纲要图和断裂系统图。5.1.2解释:通过骨干剖面,确定目的层及主要岩性段,进行精细的对比和解释工作。5.1.2.1纵、横剖面的解释要求为:a)在层位追踪时,应注意同一作图层位相位(或极性)一致,层位追踪要考虑地层厚度变化、波组特征变化、上下反射层接触关系。b)主要岩性段对比中,应掌握各岩性段反射特征在横向上的变化,必要时参照属性剖面进行解释。
c)在主要构造部位,纵剖面使用率不少于1/4,而横面的使用率不少于1/8。d)不应漏掉落差大于半个相位的断层。5.1.2.2切片的分析和应用要求为:a)识别断层、背斜、断块高点及岩性变化等各种地质现象在时间切片上的显示特征,b)用时间切片对层位及断层解释的合理性进行检查时,应与纵、横向垂直剖面上所追踪的相位(波峰或波谷)严格一致。
5.1.2.3三维地震资料体解释:有条件时,利用三维可视化解释功能进行断层、层位的体解释。5.1.3解释的检查和信息反馈的内容包括:a)充分使用任意方向线,检查圈闭、断层的落实程度。b)对高点位置、范围、面积、幅度进行检查。c)对所有探井的层位对比、解释精度(钻探深度,井中钻遇断层位置、落差、断层倾角等)进行检查。
d)对主断裂、次一级断裂、小断层(包括断裂位置、断裂组合、断层落差、延伸长度等)进行检查,在不同方向的剖面上,同一断层面应闭合。e)根据地质任务的要求,可提出地震资料做重新处理的建议。5.2时间构造图的编制
时间构造图的编制要求为:
a)不应漏掉幅度大于10ms、面积大于0.2km2的构造圈闭。b)断层在平面上的组合应与时间切片上显示的组合特征一致。c)不应漏掉延伸长度大于10个地震道的断层。d)逆断层下降盘逆掩部分等值线用虚线表示或上、下盘分别编图,上升盘等值线仍用实线表示。e)对解释工作站做出的时间构造图应进行适当的修饰,但对等值线的修改幅度应小于等值线间距的三分之一。
5.3构造图(或深度图)的编制
构造图(或深度图)的编制要求为:a)在速度横向变化大的地区,应利用空变速度场对时间构造图进行时深转换,做出构造图(或深度图)。
b)断层的级别、断层延伸长度、断层组合、掉向应与时间构造图一致。c)等值线勾绘合理、符合地质规律。d)不漏掉幅度大于15m、面积大于0.2km2的构造圈闭。e)等值线、断层及各种地质现象的勾绘要求和表示方法与时间构造图相同。f)对井深度误差执行SY/T5934的规定。5.4作图比例尺
5.4.1作图比例尺根据任务要求而定,以1:10000或1:25000为宜。6
SY/T5481—2009
5.4.2构造图(或深度图)的等值线间隔根据地层倾角大小而定,1:10000比例尺的构造图(或深度图)等值线间隔以10m~25m为宜;1:25000比例尺的构造图(或深度图)等值线间隔以25m~50m为宜。
5.5时间构造图、构造图(或深度图)的可靠程度时间构造图、构造图(或深度图)的可靠程度分为可靠、不可靠两种:a)凡资料品质好、作图层位能可靠对比的属可靠级,等值线用实线表示。b)资料品质较差、作图层位不能可靠对比的属不可靠级,等值线用虚线表示。5.6时间构造图、构造图(或深度图)的断层、等值线表示方法时间构造图、构造图(或深度图)的断层等值线表示方法执行4.6.4及4.6.5的规定。6地震资料地质解释合理性的确认6.1地震地质层位解释方案
地震地质层位解释方案确认的内容为a)地震地质层位标定正确。
b)不同断块、同一层位的解释相位一致。c)不整合面解释合理。
d)特殊岩性体界面解释合理。
6.2断层性质、断层在平面及剖面上的展布特征断层性质及展布特征确认的内容为:a)断层性质解释合理。
b)断层对构造的控制作用解释合理。c)断层的断开层位、落差解释合理。d)断层的交切关系合理。
e)断层在平面上的展布特征合理。6.3构造特征及分布规律
构造特征及分布规律确认的内容为:a)构造的落实程度及可靠性确认。b)构造的形态、轴向、高点在平面上的展布符合地质规律;构造与其控制断层的关系合理。c)深、浅层构造高点的继承性或高点位置的平面变化符合地质规律。7层序地层解释
7.1层序地层研究内容
层序地层研究内容包括:
a)建立等时地层格架。
b)确定岩性地层界线与层序地层界线的关系。c)研究盆地(凹陷)内沉积体系的时空分布规律。d)恢复盆地(凹陷)主要沉积时期的古沉积环境。e)对地震反射异常体进行解释。f)预测生、储、盖层的分布及空间组合关系。g)对目的层段储层物性及横向变化、非构造圈闭的分布及含油气性等进行预测。h)为盆地、区带的油气评价提供基础资料。7.2资料准备
资料准备包括:
SY/T5481—2009
a)选择若干条穿越盆地(凹陷)不同沉积相带并延伸至盆地边缘的基干地震剖面,剖面应过较多的参数并或探井,并尽可能与地质露头面相连。b)具有代表性的参数井和探井的钻井、测井资料、周边露头资料。c)古生物资料、同位素资料、地球化学等资料。d)区域沉积及构造资料。
7.3层序和体系域解释
7.3.1钻、测井资料层序地层解释包括:a)利用测井曲线、岩性特征及古生物信息进行单井层序地层分析,识别出初次海(湖)泛面、最大海(湖)泛面和不整合面。b)识别出准层序、分析准层序组合方式。c)确定层序、体系域等地层单元。d)不整合面特征分析。
e)判别层序类型(I类层序、Ⅱ类层序)。f)沉积相分析。
g)层序地层学解释的连井对比剖面。7.3.2地震资料层序地层解释包括:a)识别出地震面中各种地震反射终止方式,如削截、顶超、上超、下超、视削蚀等。b)解释不整合面、初次海(湖)泛面、最大海(湖)泛面。c)确定层序、体系域等地层单元。7.3.3综合层序地层分析包括:
a)对比分析露头层序、钻井层序、地震层序划分的合理性。b)建立综合层序地层格架。
c)建立综合层序的地震面控制网、连井剖面控制网。d)以体系域(或层序)为单元的地震相分析。e)结合钻井资料,将地震相转化为沉积相。7.4目的层段沉积微相研究
7.4.1单井划相的要求为:
a)以钻并取心资料为基础,综合相应的录井资料,进行微相划分。b)对同一地区、同一层段多口井岩心和录井资料分析,建立目的层段单井相剖面及沉积微相模式图。
c)将单井相剖面及沉积微相模式图中的岩性、岩相组合等特征与相应层段的测井曲线组合特征对比,建立对应关系。
d)分析测井曲线形态以及它们纵向和平面的组合特征,判定沉积微相分布。7.4.2测并相研究包括:
a)用钻、测井资料,地震信息进行储层物性预测。b)目的层段连井沉积微相对比图。c)目的层段沉积微相图。
7.5层序地层图件
层序地层研究宜包括如下图件:a)有条件时可作年代地层图。
b)区域海(湖)平面相对变化周期图。c)层序(体系域)层速度平面图。d)层序(体系域)砂泥岩百分比图。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