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 > SY/T 5928-2009 石油地震勘探资料归档保管规范
SY/T 5928-2009

基本信息

标准号: SY/T 5928-2009

中文名称:石油地震勘探资料归档保管规范

标准类别: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9-12-3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572137

相关标签: 石油 地震 勘探 资料 归档 保管 规范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SY/T 5928-2000

出版信息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标准价格:0.0 元

相关单位信息

发布部门:国家能源局

标准简介

SY/T 5928-2009 石油地震勘探资料归档保管规范 SY/T5928-2009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75.180.10
备案号:27473—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5928-—2009
代替SY/T59282000
石油地震勘探资料归档保管规范Specifications for seismic explorationdata delivering filing and keeping2009—12—01发布
国家能源局
2010-0501实施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石油地震勘探资料归档内容及要求5保管期限及其变更
6检查和销毁
附录A(规范性附录)
石油地震勘探资料保管期限
SY/T5928—2009
SY/T5928—2009
本标准代替SY/T5928—2000《石油地震勘探资料归档保管规定》。本标准与SY/T5928-2000相比,主要有下列变化将名称修改为《石油地震勘探资料归档保管规范》一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在原引用七项标准的基础上新增加五项引用标准:在第4章中新增加了陆上和海上高分辨率采集资料的归档、海上采集资料的归档、海上地震数据处理成果资料的归档和地震数据登前深度偏移处理成果资料的归档等内容;删除了2000年版第6章中的全部内容一在附录A“地震勘探采集原始资料”和“解释成果资料”的分类中增加了“拷贝存储介质、导航班报、气枪班报、导航数据SPS(P1/90,P2/94)、导航工作报告、二次定位成果、测线完成复合图,现场处理报告和解释成果数据体!的内容,除了“剖面交点记录本,各种透明底图、人机联作解释专题报告及附图”的内容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石油物探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海上勘探事业部、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吉锟、张洪军、王瑞星。吴敏、薪虹、孙贺先。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SY/T5928—1994.SY/T59282000
1范围
石油地震勘探资料归档保管规范SY/T5928—2009
本标准规定了石油地震勘探采集、处理和解释成果等各项原始资料的归档保管要求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石油地震勘探资料的归档和保管。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期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SY/T5171石油物探测量规范
SY/T5314地震资料采集技术规程石油地震勘探解释图件
SY/T5331
SY/T5332
SY/T5454
陆上地震勘操数据处理技术规程垂直地震部面法勘探技术规程
SY/T5481
地震期探资料解释技术规程
陆上高分辨率地勘探资料采集技术规范SY/T6386
SY/T6591
地震数据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技术规程海上拖缆式地震资料采集技术规程SY/T10015
SY/T10017
SY/T10020
海底电缆地震资料采集技术规程海上地震勘探数据处理技术规程SY/T10027
海上高分辩率地震资料采集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石油地震勘探资料oil seismieexplorationdata在石油地震勘探设计,采集、处理,解释及综合研究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磁记录介质、胶片,纸介质,照片和光盘等各种形式载体的文件资料,4石油地震勘探资料归档内容及要求4.1野外地震采集成果资料归档
4.1.1地震勘探设计资料归档
地震勘探设计资料归档内容包括:a)地震勘探总体设计,规划及审批意见;b)区块技术设计书及各种附图,技术设计图及审批意见:e)施工设计书及各种附图。
4.1.2陆上地震采集资料归档
4.1.2.1测量资料的归档要求按SY/T5171的规定执行,归档内容包括测量文本资料和电子文档SY/T59282009
资料。
4.1.2.2试验和生产资料的归档按SY/T5314的规定执行,归档内容和要求包括:a)表层调查(小折射、微测并或双并微测井、岩性调查和潜水面调查)原始资料及解释成果;b)野外静校正资料包括:基准面高程、替换速度、激发点和接收点静校正量:c)各类数据存储介质包括:原始数据磁带、各类静校正数据等;d)所有仪器班报:
e)各类辅助数据电子文档格式应符合有关规定,凡上交归档的所有存储介质应加写保护。4.1.2.3其他资料归档内容包括:现场处理资料和地震面档案卡。归档要求按SY/T5314的规定执行。
4.1.3陆上和海上高分辨率采集资料归档陆上和海上高分辨率采集资料归档内容及要求按SY/T6386和SY/T10027的规定执行。4.1.4海上地震采集资料归档bZxz.net
海上地震采集资料归档按SY/T10015和SY/T10017的规定执行,归档内容及要求还包括:a)原始地震数据和拷贝数据:
b)导航定位数据SPS(P1/90,P2/94)和二次定位数据:c)导航班报、气枪班报和仪器班报d)测线完成复合图:
e)总结报告包括:仪器总结报告、导航总结报告、定位总结报告、校准总结报告和现场处理报告。
4.1.5井中地震资料归档
并中地震资料归档内容及要求包括:a)施工设计及各种附图:
b)测量原始资料及计算结果;
c)原始数据磁带和仪器班报归档要求按SY/T5454的规定执行;d)静校正资料。
4.1.6其他资料归档
其他资料归档内容及要求如下:8)在水陆交互带区域施工所获得的水深数据、水上定位原始资料、导航班报、水上定位处理成果,当做了二次定位时应上交二次定位数据及其他资料:b)各类数据存储介质归档除了按4.1.2.2c)和e)的要求执行以外,对折断和拉伤的磁带应进行修复,并将修复情况注明在班报上;)各种有保留价值的资料:
d)各类施工总结报告和验收报告。4.2地震数据处理成果资料归档
4.2.1陆上地震数据处理成果资料归档4.2.1.1陆上地震数据处理成果归档内容按SY/T5332的规定执行。4.2.1.2当野外静校正数据进行过修改或重新计算时,还应将最终处理使用的静校正数据归档。4.2.1.3数据处理成果归档磁带的标识和记录格式应满足SY/T5332的要求。4.2.2海上地震数据处理成果资料归档海上地震数据处理成果资料归档与整理按SY/T10020的规定执行。4.2.3地震数据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成果资料归档地震数据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成果资料归档与整理按SY/T6591的规定执行。2
4.2.4井中地震资料处理成果归档并中地震资料处理成果归档按SY/T5454的规定执行,4.3地震解释成果资料归档
4.3.1归档要求
SY/T5928—2009
4.3.1.1解释成果资料归档内容应满足SY/T5481的要求。其中,成果图件的内容应符合SY/T5331的规定
4.3.1.2所有归档的解释成果资料应以电子文档为主,纸介质资料为辅。4.3.2电子文档的归档
4.3.2.1电子文档的归档内容应包括:报告、图册、成果图件、汇报多媒体和最终成果数据体。4.3.2.2报告、图册、成果图件、汇报多媒体等资料归档时,应提交光盘并在光盘封面标注资料内容,文档打开方式和文档格式等。4.3.2.3最终成果数据体归档时,应提交整个工区所有数据的备份存储介质,并在归档时注明恢复数据时所使用的软件版本号。
4.3.3纸介质的归档
4.3.3.1纸介质归档内容包括:报告和图册。4.3.3.2上交归档的报告、图件用纸应质地优良、经久耐用,文字报告规格为A4纸。报告文字排版美观,印刷清楚,字迹不脱落。4.3.3.3文字报告的封面应反映项目名称、工作单位的全称和报告提交时间。4.3.3.4文字报告的靠页应反映项目的全称,编写人,审核人,负责人,工作单位,提交报告时间。4.3.3.5正文、附图、附表、附件等目录应与内容相符,目录顺序为:a)正文目录应按文字报告章节顺序编排:b)附图目录应反映图件的顺序号、图号、图名、比例尺:c)附表目录应反映附表顺序号、名称;d)附件目录应反映附件顺序号、名称。4.3.3.6附图除应符合SY/T5331中的规定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a)图件应准确、清晰、内容齐全,所有字符可分辨b)除图件名称外还应有附图编号及顺序号(如总数为25张,第4张为25一4):c)图件折叠为长297mm、宽210mm的手风琴式,图件名折在外面。4.3.3.7图册(附图、附表等)一般与文字报告汇装成一册,也可单独成册。4.4综合研究资料归档
综合研究资料归档内容包括:
a)勘探开发部署数据表和图册等:b)地震采集新方法和新技术试验报告等;C)资料处理新方法和新程序研究报告:d)计算机软件系统的改进或研究成果,5保管期限及其变更
5.1保管期限的划分
5.1.1凡对石油勘探、开发,科研活动具有历史查考和长远利用价值的地震勘探资料定为永久性保管。
5.1.2凡在较长时期内具有利用价值的定为长期保管(长期保管期限为16年~50年)。5.1.3凡对近期工作有参考价值的定为短期保管(短期保管期限最长为15年)。5.1.4起算时间:自归档之日起。3
SY/T5928—2009
保管期限
具体规定见附录A。
5.3保管期限的变更
5.3.1同一地区,凡没有再次进行勘探,原有资料的保管期限不变5.3.2同一地区,由于地震勘探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取得了新的资料,原有资料已降低利用价值,可以缩短保管期限。
5.3.3数字磁带转储后,原有的数字磁带可以缩短保管期。5.3.4地震资料缩微后,原有的地震资料可以缩短保管期。5.4保管要求
档案资料的保管应做到:防盗、防火、防潮、防水、防尘、防磁、防虫蛙、防有害物及污染等。6检查和销毁
6.1地震勘探档案资料的保管应至少三年进行一次定期检查。地震勘探档案资料的销毁应经过资料所属单位主管部门批准,并按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要求6.2
执行。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石油地震勘探资料保管期限
石油地震勘探资料保管期限见表A.1表A.1石油地震勘探资料保管期限分类
资料名称
地霞勘探的总体设计,区块设计书及附图。施工设计书及附图,审批意见地震勘探规划及附图
施工总结报告及验收意见书
低速带小折射,微测井记录,井中地震资料及附图原始数据存储介质和拷贝存储介质、仪器班报、导航班报、气枪班报、观测系统导航数据SPS(P1/90,P2/94)、导航工作报告测量原始记录手薄
计算,成果手薄(光盘及打印资料)二次定位成果、测线完成复合图定位资料及附图
现场处理报告、地震剖面档案卡资料处理档案
处理总结报告及附图
最终处理成果带
有保留价值的中间成果带
目标处理成果带
经解释用于作图的各种剖面或数据体各种专题报告,方法研究报告及附图,并位设计图各种构造图册、构造数据表
各种比倒尺的勘探程度图
最终解释成果数据体
勘操开发部署数据表、图册等
地震采集新方法、新技术试验报告资料处理新方法、新程序研究报告计算机软件系统的改进或研究成果SY/T59282009
保管期限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