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T 5314-2011
基本信息
标准号:
SY/T 5314-2011
中文名称:陆上石油地震勘探资料采集技术规范
标准类别: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2211KB
相关标签:
石油
地震
勘探
资料
采集
技术规范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SY/T 5314-2011 陆上石油地震勘探资料采集技术规范
SY/T5314-2011
标准压缩包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 75.180.10
备案号:33503—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IT53142011
代替SY/T5314—2004,SY/T6386—1999陆上石油地震勘探资料采集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seismic data acquisition on land2011-07-28发布
国家能源局
2011-11-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地震资料采集技术设计
任务确定·
4.2地震测线设计原则
4.3资料收集.
4.4工区调查
4.5采集参数设计
4.6表层结构调查和野外静校正
4.7试验方案·…..
技术设计编写
5地震资料采集施工要求
健康、安全、环保要求
5.2施工前验收工作要求
5.3测量作要求…·
5.4试验工作要求.
5.5激发工作要求·
5.6接收工作要求
5.7表层结构调查及野外静校正要求6原始资料质量检验与评价
质量检验的基本规定:
仪器系统质量控制
6.3可控震源质量控制
测量基础资料检查与评价
表层调查质量检查
记录质量现场控制
6.7室内质量检查内容
6.8采集原始资料现场处理质显监控6.9
原始记录质量评价
空炮率限定
补炮记录
资料整埋与交付
SY/T 53142011
··24
SY/T 5314—2011
测量资料整理
试验资料整理
仪器、震源系统和测量设备检测资料整理7.3
牛产资料整理…
表层调查资料整理
7.6地震采集工作总结报告
资料交付内容及要求·
8地震队采集工作验收
8.1统计项口验收·
8.2采集工作验收
附录A(资料性附录)数字磁带盘标识和磁带箱标识附录B(规范性附录)仪器班报格式附录C(资料性附录)辅助数据存储介质,小折射记录、微测井记录标识附录D(资料性附录)可控震源、气枪检测存倍介质、现场处理面外套标识附录E(资料性附录)微测井和小折射仪器班报26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SY/T5314—2011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识别这些专利的任。本标准代替SY/T5314—2004《地震资料采集技术规程》和SY/T6386—1999《陆上高分辨率地震勘探资料采集技术规范》。本标准以SY/T5314—2004为主,整合了SY/T6386—1999的内容,与SY/T5314—-2004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城区和障碍区的术语定义(见3.6和3.7):增加了对黄土源、山地等低信噪比地区及高密度、宽方位勘探的二。三维测线设计原则(见4.2
增加厂第4章中“其他有关资料”的条款(见4.3.4);增加了采集参数设计中道距、面元尺寸、最大炮检距、一维覆盖次数等参数的理论计算公式(见4.5);
增加了弯线和三维观测系统设计应遵循的原则(见4.5):修改了激发、接收、仪器因素的相关条款(见4.5,2004年版的4.5):增加了可控震源高效采集等许多新技术,新方法的内容(见4.5和5.5);增加重锤激发的表层调查方法(见4.6);规范了技术设计图件的比例尺(见4.8):删除了三维恢复性炮点的说法及物理点缩少的要求(见2004年瓶的5.3):--补充了检波器的埋置要求(见5.6):修改了检波器月检测试方式(见5.6,2004年版的5.6);增加对监视记录的监控软件自动监控、电子图像评价方式(见6.6),补充了现场处理质量控制要求(见6.8):-修改了对钟TB与验证.TB的时差要求(见6.9,2004个版的6.8):修改了牛产资料整理中对监视记录送行整理的要求(见7.4,2004年版的7.4)存储方式由软盘改为存储介质(悵搬雇主需要可以是光盘、闪存、硬盘等)(见7.7):删除了2004年版的附录C地震队资料采集质量检查内容及评分办法、附录D生产、试验记录和分析资料、图件封面标识格式和附录G地震剂面档案卡标识格式!增加了附录E微测并和小折射仪器班报。本标准由石油物探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大庆钻探工程公司、中国石油川庆钻探1程公司、中油股份吐哈油田勘探事业部、中国石化胜利石油管理局物探公、中国石化江汉石油管理局物探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詹仕凡、赵恒、邹雪锋,王建民、李志荣、杨飚、刘保林、李建民、胡立新、刘乓。
本标准代替了SY/T5314--2004和SY/T6386—1999。SY/T5314—2004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SY/T5314--1991,$Y/T5314—1995.SY/T5314—2002-SY/T5330—1995,SY/T5330—2003SY/T 5314--2011
-SY/T 5455- 1992, SY/T 5455-1997 :-SY/T 6051—1994, SY/T 6051-—2000 ;-SY/T 6052—1994, SY/T 6052--2000 t-SY/T6054--1994,SY/T6054-2000-SY/T 6247—1996, SY/T 6247-2003.T
1范围
陆上石油地震勘探资料采集技术规范SY/T 5314—2011
本标准规定了陆上、(平原,沙、山区、黄土塬、水陆交五带)二维(食宽线)和三维地震资料采集的设计、野外施工、质量检验与评价、资料整理及验收等工序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陆上(平原、沙漠、山区、黄土塬,水陆交互带)二维(含宽线)和维地震资料采集的全过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汀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SY/T5171陆上石油物探测量规范SYT5769陆上地震采集辅助数据格式SYT6290地震勘探辅助数据SPS格式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丁本文件。3.1
平原plain
地形起伏相对高差较小,车辆通行便利的广阔平缓地区。3.2
山区mountain
地形起伏剧烈,相对高差较人,车辆通行困难的地区。3.3
黄土塬loess
表层被巨厚黄土所覆盖,地形起伏剧烈,冲沟发育,车辆难以通行的地区。3.4
沙漠desert
地面为沙所覆盖,表层琉松、气候干燥。植物稀少,通行不便的地区。3.5
水陆交互带transitinnal zune
湖泊区、沼泽区、水网区、滩涂、潮间带、极浅海等水陆交互地带。3.6
城区urhan area
地震采集施工范围内面积在10km2以上的城镇、工矿区。SY/T 5314--2011bzxZ.net
障碍区ohstacle
地震来集施工范围内面积在10km2以下,不能够正常通过的村镇、工矿及其他复杂地表地区。4地震资料采集技术设计
4.1任务确定
根据地质任务明确地震部署、技术要求、地理位置、勘探面积、工作培、施工期限、资料采集要求、资料处理要求、资料解释综合研究目的。4.2地震测线设计原则
4.2.1二维地震测线设计的原则
二维地震测线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a)地震测线应根据地质任务要求:按区域地质单元进行整体规划。一般采取先设计骨干测网,然后逐步加密的部署原则。
b)主测线应垂直构造走向:为了特殊目的,也可少量布置其他方向测线。测线按直线设计,无法实施直线时,宜采取折线设计。c
d)在直测线、折测线无法实施时,宜采用弯线设计。e)在黄土墩、山区等低信噪比地区可考虑采用宽线施工。工区地震测线应有十要探井通过。f
相邻工区,不同年度、不同野外深集方法的两条测线连接时,其连接点宜在各自的满爱盖g
段内。
4.2.2二维地震测线命名及编排
4.2.2.1测线命名
测线的命名应由测线所在地区、施工年份和测绒编号三部分组成,示例:“QY2003-356.5”,“QY”为施工地区名汉语排音的头一个字母组台,由2个一4个字母组成,“2003”为施工年份、出4个阿拉伯数字组成,“356.5”对测线编号,由2个一7个宁符组成。测线编号由西向东、由南向北递增,在规则测网情况下,测线编号以干米为单位,也可来用简易编号如2009SW01,表示2009年SW工区01号测线。4.2.2.2测线桩号编排
测线桩号以米为单位,按由西向东、出南向北递增的规则编排。实际施工中可采用自然点号编排,但应给出自然点号与测线桩号的对应关系。4.2.3三维地震测线设计原则
三维地震测线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根据地质任务要求,以区域地质单元为单位,:-般采取整体部署、分步实施的原则。a
-b)三维工区边界应尽可能规则,逆界拐点尽可能少。三维工区的范同应满足目的层的震偏移成像效果。c)
d)三维地震主测线方向一般宜垂直构造走向,当采用高密度、宽片位三维观测系统(横纵比2
SY/T 53142011
>0.85时)进行地震采集方法布设,且解决地质问题不需考虑目标区以往地震资料时,可侬地表情况和工区形状调整测网方向。e)两块三维工区相接时,如果采集方法差别较大,应考虑满覆盖接:当采集方法相同或相近时,可考虑物理点相接。
4.2.4三维地震接收点、线和激发点、线的编排接收点、线和激发点,线以及CMP点绒按由西向东,由南向北递增的规则编排。线号、点号的编排按SY/T6290或SY/T5769的规定。4.3资料收集
4.3.1自然地理、气象、测绘及人文地理资料地震设计前收集的自然地理、气象、测绘及人文地理资料包括:)自然地理资料:地形、沔流、湖泊、海洋瀚汐资料:动植物分布及地表覆盖物类型、分布范围。
b)气象资料:气候特点、温度、风季、雨季及洪水期、冻期等。测绘资料:大比例尺地形图、GPS控制点成果、数字地形图、地表商程数据、卫星遥感数c
据、航空照片等。
d)人文地理资料:行政区划、居民点分布、公路、铁路、通信电缆、工业电网、工业地面及地下设施、油水气管线、水利设施、农作物、水产养殖、文物古迹、民族风俗等。4.3.2地质资料
地震设计前收集的地质资料包括:a)区域地质资料:大地构造区划、地层、岩性,构造特征、石油地质和主要探井资料(综合完井和VSP测井)。
b)探区以往的勘探成果和综合报告。4.3.3地球物理资料
地震设计前收集的地球物理资料包括:a)表层资料:表层岩性、结构、速度、厚度,潜水面及其他水文资料,小折射、微测井、铝升表层声波测升数据等,近地表地质填图资料。b)干扰波调查资料:干扰波类型、速度、频率、波长、分布的范及能量变化情况。心)非地震资料:重、磁、电等勘探资料。山)以往地震资料:地震测线位置图、典型的水平叠加和偏移剖面,资料采集、处理和研究成果报告及主要附图。
e)地质、地球物理参数:勘探月的层的深度、双程旅行时、最大倾角,层速度、平均速度、均方根速度,主要反射凹的层主频、最高频率,地层厚度、地质体单元的最小宽度。4.3.4其他有关资料
地震设计前收集的其他有关资料包括:a)收集工区内的城市规划图,城市管网分布图、大比例尺的城区数字化地图或高精度卫星照片、航空照片等资料。
SY/T 5314—2011
b)收集工区的地面建筑、管线、桥涵、地下设施等分布情况。c)收集道路的宽度、路基和道路两侧等建筑物类型、结构及其抗震性等情况。d)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及要求,了解工区所在地的勘探赔偿政策与施工有关的安全环保法规等。
4.4工区调查
设计前对工区进行全面踏勘,实地调查和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厂解工区情况,绘制踏勘草图,并编写工区调查报告。地面复杂工区,应参照航空照片或卫星照片,详细描述所有测线(束)的调查情况。有条件时可建立每条测线(束)工区地理信息库。4.5采集参数设计
采集参数的确定应在分析以往资料的基础上,以试验和方法论证结果为依据,并通过模型止演计算加以验证。
4.5.1二维观测系统
4.5.1.1二维地震观测系统设计
一维地震观测系统设计主要参数为:a)道距的选择应考虑偏移和叠前二维滤波时不出现空问假频。为了偏移前的时间剖面上反射波不出现空间假频,道距△x应满足公式(1)。Ars
2fmxsing
野外采集时的道距,单位为米(m),.m——目的层上一层的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目的层最高频率,单位为赫【兹】(Hz):frux
月的层地层最大视倾角,单位为度(’)。(1)
叠前二维滤波要求野外记录不山现空间假题,道距应小于或等于反射波中最小视波长的一半,其计算见公式(2)。
wx*+tou+2t。v.xsing
2f'(x±t, -vsin0)
一野外采集时的道距,单位为米(m);一叠加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一反射波视频率,单位为懋「兹](Hz)-双程旅行时,单位为秒(s)4
炮捡距,单位为米(m)
目的层最人地层倾角,单位为度()(2)
在低信噪比地区,当工区存在较强的相干噪声时,道距应小于或等于主要干扰波视波长的一半。4
SY/T 5314--2011
b)覆盖次数应根据研究的主要地质自标、资料品质、震源类型和经济效益等因素综合确定。c)最小炮检距的选择应考虑最浅月的层的有效覆盖次数,避开由震源产生的强相干噪声的于扰,同时兼顾折射静校正拾取初至需要,最大炮检距的选择宜接近主要目的虐的深度,有效压制多次波,应有足够的翌加速度分析精d
度,叠加速度识别分析精度误差宜小于6%,使动校正拉伸产生的畸变较小,宜小于12.5%;还应考虑在接收排列内使反射系数相对稳定;十要目的层反射应避开直达波、初至折射波的干涉,宜小丁晟深目的层临界折射炮检距;在进行AVO分析时应满足其对观测范围的技术要求,以动校时差小于有效波最小视周期的一半为标准时,满足速度分析要求所需的最大炮检距见公式(3)。
式中:
最大炮检距,单位为米(m)
速度分析精度(=v)
均方粮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faor
一目的层主频、单位为赫「兹】(Hz);目的层双程反射时间,单位为秒(s)。满足动校正拉仲允许的最大炮检距,其关系如公式(4)。Xnax --21 .v.D
武中:
最大炮检距,单位为米(m);
D动校正拉仲百分比,
一目的层双程反射时间,单位为秒(3),叠加速度,单位为米每秒(n1/s)。(3)
e)观测方式应依据地震观测目标的复杂程度、侧面信息的分布、地震观测仪器的能力,地震资料处理的技术需求、观测方式对地震采集效果的影响等分析,宜在构造或目标体的下倾方向激发、上倾方问接收,依据工区地震采集的需求采川单边(大号放炮、小号放炮),双边,中间、弯线,宽线等观测方式,T)弯线设计时,应遵循踏勘、选线、第一次测量、室内模拟、面元局性分析、地表物理点送代调整、采集施工、第二次测量的程序,使各面元中覆盖次数、炮检距,方位角分布达到最优化。应论证共中心点位置的离散程度,根据聋加中心线的选择和面元的划分,同一面元中反射波时差要小于其视周期的四分之一,最小覆盖次数应不小丁设计要求的三分之二,设计测线长度系指满覆盖的剖面长度(除非设讨中另加注明),施工测线可延长附加段,对于g
单边激发规测系统,激发一端延伸附加段计算见公式(5),接收:端延伸附加段计算见公式(6)。
激发端附加段长度=(V-1)d+△x/2接收端附加段长度=X-x/2-d
SY/T 5314-2011
对丁中间激发观测系统,可两端延伸附加段,每端延伸附加段计算见公式(7)。中间激发附加段长度=(0.5N-1)d+X.+Ax/2中·
最大炮检距,单位为米(m)
N—-覆盖次数,
一道距,单位为米
炮点距,单位为米(m)。
4.5.1.2二维地震观测系统表述
二维观测系统表述应反映出道距(Ax)、最小炮检距(α-)、最大胞检距(X)等主要观测参数和炮点、检波点的相对位置。宜表述为!单边放炮:大号放炮“Xmar\Xmin-△x\>或小号放炮“△x-Xmn—Xmar”示例:大号放炮“6075-125-50”或小号嫩炮“50-125-6075\。中间放炮:“X.-X-Ax-X
示例:“6075-125-50-125-6075\。4,5.2
三维观测系统
4.5.2.1三维观测系统设计原则
三维观测系统设计宜遵循以下原则:a)面元道集内炮检距分布均匀。b)共中心点或共反射点疆盖次数分布均沟。c)静校正耦合较好(线距小、线束滚动距离小)d)波场连续性好(不向域相邻道有连续的波场采样)e)观测系统,组合图形对称采样原则。f)复杂地表条件下,可根据踏勘情况,确定出既适合于工区地表条件,又有利于改善资料品质,有较强跨越能力的多种三维观测系统。g)充分利用设备资源,在满足预期地质任务的前提下降低采集费用。4.5.2.2三维地震观测系统设计参数三维地震观测系统设计主要参数为a)面元边长():是指相邻叠加道的距离。面元边长应满足防止出现空间假频(混叠频率)和满足横向分辨率的要求。
满足最高无混叠频率的算见公式(8)和公式_(9)。4fmaxsing
4/maxsing
式中:
纵向面元边长,单位为米(m)!(8)
横向面元边长,单位为米(㎡);自的层上一层的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最高无混叠频率,单位为棘[兹](Hz):纵向地层最大视倾角,单位为度(°):-横向地层最大视倾角,单位为度(\)SY/T 53142011
在每个优势频率的波长内,至少有2个采样,与此相应的而元边长就能有良好的横向分辨率,见公式(10)。
式中:
-面元边长,单位为米(m)
一目的层主频,单位为赫【兹(Hz):fam
日的层上:层的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在信噪比高、构造较简单地区,原则上面元边长是目标尺度的四分之,尺寸。
复杂区可适当减小面元
总覆盖次数(N)!是指纵向覆盖次数与横向覆盖次数之积。总覆盖次数选择应不少于最住品质一维覆盖次数的三分之,并满足地下共中心点覆盖次数分布均匀。为克服其横向介质的非均匀性,应满足横线方向有足够的覆盖次数。纵向覆盖次数的计算见公式(11)。2dx
式中:
-纵向覆盖次数·;
排列内一条接收线道数:
d一一纵向激发点移动间距相当道距的个数横向覆盖次数的计算见公式(12)。P.R
横线方向覆盖次数:
排列不动所需的激发点数,
接收线数,
线束滚动距离相当横向激发点距的个数。(11)
最大的最小炮检距(X):是由两条相邻接收线和两条相邻激发线构成的中心点的CMP面c
元中最小炮检距,Xmi一般不大于1.0倍~1.2倍的最浅目的层深度。在线束状观测方式时!激发线距(SLI)和接收线距(RLI)与Xm之间的关系约为公式(13)。Xmin RLI? + SLI2
式中:
最大的最小炮检距,单位为米(rm):(1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