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 > SY/T 6643-2013 陆上多波多分量地震资料采集技术规程
SY/T 6643-2013

基本信息

标准号: SY/T 6643-2013

中文名称:陆上多波多分量地震资料采集技术规程

标准类别: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4014KB

相关标签: 分量 地震 资料 采集 技术规程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SY/T 6643-2013 陆上多波多分量地震资料采集技术规程 SY/T6643-2013 标准压缩包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75.180.10
备案号:43225—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6643-2013
代替SY/T6643--2006
陆上多波多分量地震资料采集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multiwave and multicomponentseismicdataacquisitiononland2013—11-28发布
国家能源局
2014-04-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地震资料采集技术设计
任务确定
测线(束)命名及编排
资料收集
工区调查
采集参数设计
表层结构调查和野外静校正
试验方案
技术设计编写
5地震资料采集施工要求
基本要求
试验工作要求
表层调查及野外静校正要求
激发工作要求
接收工作要求
原始资料质量检验与评价
质量检验的规定
6.2地震资料现场处理:
6.3原始记录质量评价
7资料交付及采集工作验收·
附录A(资料性附录)P-SV转换波最大偏移距计算公式附录B(资料性附录)小折射、三分量微测井仪器班报格式SY/T6643—2013
SY/T6643—2013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T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SY/T66432H06《陆上多波多分量地震资料采集技术规程》:与SY/T6643-2006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修改厂部分术语的定义(见3.1~3.43.6.2006年版的3.1,3.2、3.4,3.5,3.8):删除了SH横波、SV横波的定义(见2006年版3.3.3.4)增加了磁偏角的定义(见3.7):修改了任务及可行性论证(见+.1,2006年版的第4章):修改了地震资料采集设计前资料收集内容的表述(见+.3,2006年版的5.1):修改了地震资料采集设计前T区调查的要求(见4.4,26M16年版的5.2):增加了多波多分量地震资料采集参数设计的原则(见+.5.1):修改了最大炮检距论证公式(见附录A,2006年版的5.3.2.3.5);增加厂偏移孔径计算公式(见+.5.3.2):一修改了地震采集施工要求的表述(见第5章,2006年版的第6章);增加了三分量检波器方向校准仪的检测、检波器摆放倾斜度和磁偏角影响校正的要求(见5.5.1)t
修改了原始资料质量检验与评价的表述(见6.1:6.3:2006年版的7.1~~~7.6.7.8)--修改了现场处理流程(见6.2.3。20306年版的7.7.3):删除了一盘磁带只能记录一条二维线资料的要求(见20016年版6.8.10):删除了地震剖面记录卡的要求(见2006年版7.9;增加了转换波资料整理与交付的要求(见7.2):删除了地震仪器班报格式(见2006年版附录B)。本标准由油物探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国际勘探事业部、中国石油集团乐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华北物探处。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邓志文、白旭明、王瑞贞、邹舌峰、唐传意、刘旺、叶秋焱、袁胜辉、孙毅。
1范围
陆上多波多分量地震资料采集技术规程SY/T6643-—2013
本标准规定了陆上多波多分量二维和三维地震资料采集的设计编写、野外施工、质量检验与评价、资料交付及验收等T序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陆上使用纵波震源或横波震源激发、三分量检波器接收的二维和三维地震资料采集的全过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SY/T5171陆上石油物探测量规范SY/T531+陆上石油地震勘探资料采集技术规范SY/T6290地震勘探辅助数据SPS格式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纵波P-wave,primarywave,compressionalwave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的波。3.2
横波S-waveshearwave,transversewave质点的振动方问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注:偏振方向垂直于射线平面的横波叫SH横波(SH一wave,thehori2ontalcomponentofswave)。编振方向位于射线平面内的横波叫SV横波(SVwave,theverticalcomponentofs-wave)3.3
P-SV转换波P-SVconvertedwave
由下行纵波(P波)及其在地层界面上反射或透射产生的偏振方向在射线平面内的横波组合。3.4
P-SH转换波P-SHconvertedwave
由下行纵波(P波)及其在地层界面上反射或透射产生的偏振方向垂直于射线平面的横波组合。3.5
三分量检波器接收three-componentgeophonesreceiving用三分量检波器(通常为一个垂直分量和两个相互垂直的水平分量)接收纵波(P波)、横波(SV波、SH波)。
SY/T6643—2013
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multi-wavemulti-componentseismicexploration由纵波或横波震源激发、一分量检波器接收的地震助探方法3.7
磁偏角magneticdeclination
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之间的夹角,磁偏角的大小因地理位置不同而异+地震资料采集技术设计
4.1任务确定
根据地质日标,通过分析纵波地震勘探的效果与存在的问题、应用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操应满足的条件、解决地质日标的能力、预期的效果及可能存在的风险等,论证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根据地质任务,明确地震勘探部署、技术要求、地理位置、勘探面积、工作量、施工期限、资料采集要求、资料处理要求、资料解释综合研究目的。4.2测线(束)命名及编排
4.2.1二维地震测线的命名与编排二维地霞测线的命名应由测线所在T区、二分量标识“3C”、施T年份和测线编号四部分组成。如\QY3C20M05-356.5”·其中“QY”为某T.区名汉语拼音的首写字母组合:由2个至+个大写字母组成:\2405”为施T年份由4个阿拉伯数字组成:\356.5”为测线编号:由2个至7个字符组成:测线编号由西向东,由南向北递增,在规则测网情况下,测线编号以千米为单位。4.2.2三维地震接收和激发点、线的命名与编排接收点,线和激发点、线以及CMP(或(CP)点线按由西向东、由南向北递增的原则编排。线号、点号的编排按SY/T6290的规定执行。线束编号用3C/3D-SW×××”表示,其中“3C”为三分量地震勘探,“3D\为=维地震勘探:“SW×××”为线束编号。如3C3D-SW123表示三分量三维地震勘探的第123线束。
4.3资料收集
地震采集设计前除按SY/T5314中资料收集规定的内容收集相关资料外:还应收集以下资料:a)地质资料:主要目的层及油气藏特征参数、钻井资料、油气井网分布情况:以往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开发成果和综合报告等。b)
横波表层资料:横波微测井、近地表结构及其横波参数等。)多波地球物理资料:以往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资料以及目的层的转换波和横波层速度,主频及最高频率等参数。
d)测井资料:横波测井在内的矿场地球物理测井和VSP测并资料等4.+工区调查
设计前对工区进行全面踏勘,实地调查和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了解工区情况:对不周近地表岩性、纵波和横波速度、厚度等参数进行调查,绘制踏勘草图:并编写1区调套报告。地面复杂T区,应参照航空照片或卫星影像,详细描述所有测线(束)的调在情况。有条件时可建立每条测线(束)T区2
SY/T6643—2013
地理信息库,用钻井和矿场地球物理资料对纵波和横波的速度变化规律及其接收条件进行分区预测与评估:对激发方式分区,
4.5采集参数设计
地震资料采集参数设计的原则
多波多分量地震资料果集参数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a):采集参数论证应考虑纵波、横波(特别是转换波)的特点:在分别分析论证纵波、转换波或横波参数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明确重点,确定纵波和转换波或横波共同采集时的采集参数。
观测系统论证时:应对纵、横波共反射点面元(CMP)和转换波共转换点面元(CCP)属b)
性进行分析:确保面元的炮检距、覆盖次数等属性均匀分布。c
采集参数的确定应在分析以往资料的基础上,以模型正演、理论计算等方法论证结果为依据,并通过试验加以验证。
4.5.2地质模型建立及分析
地质模型建立
根据地震、地质、钻井、测井等资料建立工区典型的地质模型,其参数应包括:a)
地层深度、厚度、最大倾角、纵波和横波速度、密度。储层厚度及其纵波和横波速度
油气藏含油气水饱和度、孔隙度等4.5.2.2模型正演分析
依据地质模型参数、应用Zoeppritz方程等正演手段分析目的层纵波、转换波或横波的反射系数随入射角变化关系,模拟共炮点道集记录和自激自收剖面等,确定多波多分量地震资料采集观测系统参数。
4.5.3观测系统
4.5.3.1二维地震勘探观测系统设计二维地震勘探观测系统设计主要数包括道间距、覆盖次数、最小炮检距,最大炮检距、延长附加段长度。
道间距应小于反射波中最小视波长的一半,即公式(1)。a)
A7--道间距:单位为米(m):
反射波最小视波长,单位为米(m)反射波的视波长入:,可用公式(2)计算:A=F+th+4hysino
Jm(r±2h.rsino)
SY/T6643-2013
式中:
一一炮检距,单位为米(m):
=目的层地层倾角,单位为度():m*一覆盖于反射层之上的地层的均方根速度(分别对应纵波、横波和P-SV转换波的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
h反射界面的铅直埋深,单位为米(m));反射波最高频率(分别对应于纵波、横波和P-SV转换波的频率):单位为赫兹(Hz);
“+”表示上倾激发,下倾接收:“”表示下倾激发,上倾接收计算纵波、横波和P-SV转换波的道间距时,公式中的均方根速度和反射波最高频率应为同一类型波的参数。
覆盖次数应根据地质任务、以往纵波地震资料品质、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的特点和经济效b)
益等因素综合确定
最小炮检距的选择应考虑最浅目的层的埋深和有效覆盖次数。最大炮检距(X…)的选择应满足最深目的层深度的要求:有效压制多次波:保证有足够的d
叠加速度精度:使动校正拉伸产生的畸变较小:还应考虑在接收排列内使反射系数相对稳定、满足AVO)分析的要求;主要目的层反射应尽量避开直达波、初至折射波的干涉:应小于最深目的层临界折射炮检距。最大炮检距的选择:1)宜满足动校正拉伸畸变小于12%和速度分析精度误差小于6%的要求,纵波和横波的计算公式参见SY/T5314中的规定,P-SV转换波的计算公式参见附录A。依据地质模型参数,应用Zoeppritz方程等,分析目的层纵波、横波和P-SV转换波的2
反射系数随人射角变化的关系,选择合理的最大炮检距使反射系数相对稳定。根据最大炮检距的试验资料,包括炮集记录、共深度点记录及不同偏移距叠加剖面等3
资料,综合选取最大炮检距。
设计测线长度系指满覆盖的剖面长度。为了满足偏移需要,施工测线需要附加段。P-SVe
转换波的附加段长度可以依据模型正演结果来确定,纵波和SH横波的附加段长度可以按以下两种方式之一处理:
1)覆盖次数渐减带长度不小于最深目的层埋深的1/5。2
以公式方法计算其长度。
当附加段长度加在发炮端时[见公式(3)]:L,=(N-1)d+Xmx
2(N-1)
当附加段长度加在测线两端时[见公式(+)]:L.-(Ngpd- 2
2(V-1)
式中:
单边放炮附加段长度,单位为米(m):中间放炮附加段长度,单位为米(m);Le
Xmx一一最大炮检距,单位为米(m);N,——接收总道数,单位为道;N覆盖次数、单位为次;
(3)
>一道间距:单位为米(m):
d炮点距.单位为米(m)。
4.5.3.2三维地震观测系统设计
SY/T6643—2013
三维地震观测系统原则上采用规则观测系统,其主要参数为面元边长、覆盖次数、最大的最小炮检距、最大炮检距、偏移孔径、纵横比等。a)面元边长():应满足横向分辨率及最高无混叠频率的要求;正常情况下,道间距是接收线方向面元边长的2倍:在多波多分量地震助探中,面元大小以消足纵波地震资料采集要求为谁则,原则上采用正方形面元;面元边长的计算可用下面公式求取:满足横向分辨率的要求,每个主频的波长至少保证2个采样点,才能得到良好横向分辨率,面元边长计算公式见公式(5)。m
2fdoen
式中:
h—面元边长,单位为米(m);目的层的主频(分别对应于纵波、横波的赖率),单位为赫兹(Hz);fam
目的层上一层的层速度(分别对应于纵波、横波的层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
2)满足最高无混叠频率的要求,面元边长计算公式见公式(6)。Win
4fmxsing
式中:
最高无混叠频率(分别对应于纵波、横波的频率),单位为懋兹(Hz):(6)
日的层上一层的层速度(分别对应于纵波、横波的层速度),单位为米每秒Wu
(m/s);
6-目的层地层倾角,单位为度()。覆盖次数:应根据研究的主要地质目标、地质任务要求、以往纵波地震资料品重和多波多b)
分量地震勘探的特点等因素综合确定,特别应保证横向有足够的覆盖次数,并保证地下面元覆盖次数分布相对均勾。
最大的最小炮检距(X):应使最浅目的层的覆盖次数达到能完成地质任务的要求。纵波和SH横波的X.m的计算见公式7)。Xmn=/RLP+SLP
式中:
最大的最小炮检距,单位为米(m):Xma
接收线距,单位为米(m);
激发线距(Inline方向):单位为米(m)。SLI
P-SV转换波X.可以根据地质模型及观测系统参数正演模拟初步确定。d)
最大炮检距(Xm):应满足4.5.3.1中d)的要求。(7)
偏移孔径:主要考虑如下两个方面因素:某个角度(一般为30)范围内的绕射能量归位所需要的距离[计算见公式(8),应大1)
于第一菲涅耳带半径【计算见公式(9)。5
SY/T6643—2013
式中:
d=ztge
d-一绕射能量归位的距离,单位为米《m):2绕射点的深度,单位为米(m);9一绕射能量归位的角度,单位为度()。wuz
Vfaom(up+u)
式中:
一菲涅耳带半径,单位为米(m);目的层深度,单位为米(m):
u-目的层处的纵波平均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v一-目的层处的横波平均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fam-转换波的主频,单位为赫兹(Hz)。使倾斜层归位所需要的偏移距离,计算见公式(10))。2)
d=sctge
式中:
d一-倾斜目的层归位所需要的距离,单位为米(m):2—\目的层深度,单位为米(m);8一目的层倾角,单位为度(°)。偏移孔径选取满足1)和2)中的较大者。(8)
)纵横比:应根据地质任务的要求、勘探环境、采集仪器设备和资料处理能力来选择,原则上应采用宽方位观测。
4.5.4激发因素
激发因素设计应遵循SY/T531+中的规定,同时还应考患以下因素:井中激发深度一般应在潜水面以下,选择合适的岩性,减少面波和声波干扰,考虑表层的虚a
反射,使原始记录有较高的信噪比药量的选择,应使激发的频带较宽、高频成分有足够能量、目的层反射有较高的信噪比。b
采用可控震源激发时,扫描频带宽度宜根据井炮资料的频谱分析确定,扫描起始频率尽可能低,扫描长度、震动台次要有利于改善纵波、P-SV转换波和横波的子波频带宽度和提高纵波、P-SV转换波和横波信噪比。4.5.5接收因素
使用单个三分量数字检波器接收。4.5.6
仪器因素
记录长度应根据最深目的层的P~SV转换波和横波反射时间确定,其他仪器因素应按SY/T5314中的规定执行。
4.6表层结构调查和野外静校正
4.6.1表层结构调查
SY/T6643—2013
4.6.1.1多波多分量表层调查采用井中或地面三分量微地震测井方法,调查表层的纵波、横波速度及厚度:在微测井工作难度大的地区,可以在全区进行适量的三分量微测井调查,同时以小折射辅助调查表层纵波传播参数。纵波表层调查采用小折射或微测井等方法4.6.1.2多波多分量表层调查点的密度以能全面了解T区低、降速带的变化为原则,表层结构变化剧烈地段适当加密调查点,施工范围的边界应布设表层调查控制点。4.6.1.3多波多分量地震资料采集中纵波表层调查设计,按SY/T5314中的规定执行。4.6.2野外静校正
4.6.2.1基准面的确定
一般情况下,静校正基准面选择水平基准面,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斜面或浮动的圆滑面过渡,最终校正到水平基准面:其选取可以参考以往该工区的纵波静校正基准面。4.6.2.2静校正量计算
根据表层调查数据、建立近地表结构模型,计算炮、检点的纵、横波静校正量。静校正量计算时,纵波的替换速度可以与工区以往纵波的替换速度一致,横波的替换速度应根据表层资料和试验确定,遇表层调查的模型静校正效果不好时,可通过基于初至波或反射波的静校正方法试验:选取合理静校正方法
4.7试验方案
4.7.1试验工作目的和内容
4.7.1.1野外试验的目的是通过调查了解工区地质、纵波和转换波地球物理特征,为正确选择合理的工作方法和采集参数提供依据:试验目的应明确、针对性强、因素单一。应对室内分析无法确定的施工参数和对采集质量有重要影响的施工参数进行重点试验4.7.1.2试验内容应根据试验目的、地质目标、工区地震地质条件及以往存在的问题拟定:基本内容包括表层纵波和横波参数调查、干扰波和环境噪声调查、激发因素、接收因素、观测系统参数等:施工方法成熟地区,可有针对性地选择部分项目试验。4.7.2试验设计编制
4.7.2.1试验设计编写前应收集、消化以往资料.充分分析T区存在的地质和地球物理间题4.7.2.2系统试验点位置应选择在表层或深层有典型代表性的地段:考核试验点是对系统试验点结果的考核和补充,其位置选择也应具有代表性:试验线(束)位置应选择在能确定全区采集参数的典型测线(束)上。
4.7.2.3试验设计编写的内容包括试验任务、目的、试验方案及工作量、试验资料分析项目及要求。4.8技术设计编写
技术设计的缩写按SY/T5314的规定执行。7
SY/T6643-2013
5地震资料采集施工要求
5.1基本要求
测量施1.成按照设计要求租SY下5171的规定执行。施1前的验收1作、测线(束)实测、偏移和变观按SYT531的规定执行
5.2试验工作要求
5.2.1试验方案实施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试验作应根据地震资料采集技术设计的要求编制试验任务书,试验任务书每天下达一次,其内容包括:试验项目和内容、试验点、线(束)位置、要求及工作量。下一个试验项目可根据上一个试验结果确定
5.2.2试验资料分析
5.2.2.1试验点、线(束)分别开展资料分析工作:分析时因素应单一。5.2.2.2根据多波微测片等近地表资料,分析低降速带的厚度、速度、潜水面(或高速层)深度等纵波和横波参数,分析表层对纵波和横波的吸收与衰减,虚反射情况,纵波和横波静校正情况等。5.3.2.3分析十扰波的各种特征参数,包括干扰波类型、视速度,视波长、频率,出现时间、方向皮影响范用:十扰波能量随炮检及时间的装减情况等。5.2.2.+有效波分析包括:
通过频谱分析,了解各目的层纵波、P-SV转换波或横波反射波的频率特征。a
利用分频打描,了解各目的层纵波、P-SV转换波或横波反射波的优势频带。利用统计方法,了解各目的层纵波、P-SV转换波或横波反射波的能量变化情况。通过信噪比分析,了解不同采集因素对浅,中,深层信噪比的影响情况,t
通过纵横波速度分析,了解工[内纵横波速度变化情况。试验总结及采集参数的确定
根试验点、试验线(束)结果,进行试验分析和息结,编写试验总结报告。内容主要包括:试验目的、项内容(参数、工作量、试验点(线或线束)的位置、试验效果和结论、主要参数分析数据及图件。间题与建议。同时结合技术设计,进行二次方法论证,确定获得最佳纵波和横波反射资科的1作方法和采集参数。
5.3表层调查及野外静校正要求
5.3.1.表层调查
5.3.1.1采用炸药激发时,表层调查「作应在钻井1序前完成5.3.1.2:如实填写小折射、分量微测井仪器班报(参见附录B)5.3.1.3多波多分量地展施1中纵波表层调查按SY/T5314中的规定执行5.3.1.+:转换波表层调在可采用井中或地面一分量微地震测两种方式:三分量微地震测井井中激发或接收点距一般遵循浅摆小、深层大的原则。5.3.1.5采用并中分战微地震测并时,还应满足以下要求:n)
并11应埋置一个分量检波器或配备三分盐检波器的并口滑轮提升装置。1)配备重锤或专用激发器等,保证与仪器同步SY/T6643—2013
施工前,应对仪器、重锤等激发系统进行延迟测试,有随机延迟的仪器不得用于生产e)
确保钻质量准确进行岩性录并,编绘性柱状图电缆下并前,应检查深度标记有无错动,确保每次检波器的沉放深度准确确保检波器推靠装置工作正常,使检波器与井整耦合良好。5.3.2
野外静校正
利用三分量微测井和纵波小折射资料建立纵波和横波表层结构模型,并计算纵波和横波静5.3.2.1
校正量。
绘制工I区内的地表高程、浮动基准面平面(剖面)图:分别绘制纵波和P-SV转换波的低5.3.2.21
降速带厚度、低降速带平均速度、高速层速度、高速层顶面高程平面(面)图。5.3.2.3同一T.区或相邻工区应采用统一的基准面和替换速度计算和提供静校正量静校正量符号约定为向下利去为负,向上填充为正。5.3.2.+
5.4激发工作要求
激发T.作按SY/T531+中的规定执行。5.5接收工作要求
5.5.1放线及检波器埋置
5.5.1.1数字检波器检测执行相应地震仪器检测标准。生产过程中,仪器操作员应对检波器各分量下作状态进行监控,及时更换工作不正常的一分量检波器。5.5.1.2方向校准仪应在开工前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生产过程中应每月校准一次。5.5.1.3三分量检波器的X方向应与排列大号方向一致。放置三分量检波器后.应川校准仪重新定位X方向的方位角,同时应作磁偏角校正:X分量方向与测线方向角度误差控制在±3范同内:检波器的埋置应做到“平、稳、正、直、紧,准(方位、点位准确)”,并与地表耦合良好。对仪器系统检测出的理置异常道应及时进行调整;确因地表条件导致检波器倾斜度不能满足技术要求时,应在地震仪器班报及SPS文件中标注清楚;并充分利用记录系统的功能,对理置倾斜的检波器进行动倾斜校正。
5.5.2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及仪器辅助系统记录道头应准确标注X,Y、Z分或:其他要求按SYT5314中的规定执行5.5.3磁带(磁盘)及班报填写要求地震仪器班报中应记录X,Y,Z分量的通道位置。采用井炮激发时,地震仪器班报应注明并信号的辅助道:采用可控震源激发时,地震仪器班报应注明扫描信号的辅助道号,其他要求按SYT5314中的规定执行。
6原始资料质量检验与评价
6.1质量检验的规定
质量检验的基本规定、表层调合质量检查,记录质量现场控制和室内质量检食内容按SYT531+中的规定执行。仪器系统(包括反射仪和折射仪)、可控震源的检测执行相应的技术标准,测量基础资料检查与评价接SY/5171的规定执行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