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铁路运输行业标准(TB) > TB/T 3174-2007 铁路信号继电器试验方法
TB/T 3174-2007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B/T 3174-2007

中文名称:铁路信号继电器试验方法

标准类别:铁路运输行业标准(T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7619730

相关标签: 铁路信号 继电器 试验 方法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TB/T 3174-2007 铁路信号继电器试验方法 Testing methods for railway signal relays 该标准是pdf格式,部分内容如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铁路信号继电器通用试验方法和各种继电器电气特性和时间特性的测试。 本标准适用于铁路信号设备中的各种铁路信号继电器(以下简称继电器)。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24234-199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 eqv IEC 60068-2-30:1980) GB/T2423.5-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idt EC60068-2-27:1987)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29.120.7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调整为:13/317~207
GB/T6902-2001
20021073
铁路信号继电器试验方法
Testing methods for railway signal relays2001-12-2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02-08-01实施
GB/T6902-2001
引用标准
通用测试方法
各种继电器电气特性和时间特性的测试·次
GB/T6902—2001
本标准是为了适应铁路信号继电器发展的需要,为保证标准的延续性、实用性及先进性对GB/T6902一1986进行修订的。主要修订内容如下:1.对标准的结构、章节、顺序及表述规则按国标GB/T1.1一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1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及GB/T1.3一1997《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3部分:产品编写规定》进行了补充和修改。增加了前言、目次、范围、引用标准部分。
2.重新修订了引用的相关国家标准条款。3.修改了“通用测试方法”中的部分条款。本标准自实施日期起代替GB/T6902—1986。本标准由中国铁路通信信号总公司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沈阳铁路信号工厂、西安铁路信号工厂、西安器材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炜、李采瑾、姜里芝、李广鑫。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铁路信号继电器试验方法
Testing methods for railway signal relaysGB/T6902—2001
代替GB/T6902—1986
本标准规定了铁路信号继电器通用试验方法和各种继电器电气特性和时间特性的测试。本标准适用于铁路信号设备中的各种铁路信号继电器(以下简称继电器)。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2423.1—1989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低温实验方法(eqvIEC60068-2-1:1974)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高温实验方法(eqvIEC60068GB/T2423.2—1989
2-2:1974)
GB/T2423.4—1993
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eqvIEC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60068-2-30:1980)
GB/T2423.5—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idtIEC60068-2-27:1987)
GB/T2423.10一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和导则:振动(正弦)(idtIEC60068-2-6:1982)
GB/T2423.16—1999
GB/T2423.17—199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和导则:长霉(idtIEC60068-2-10:1988)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60068-2-11:1981)
GB/T2423.21—199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60068-2-13:1983)
3总则
3.1名词术语
3.1.1动接点heelcontact
随同继电器衔铁(翼板)一起动作的接点。3.1.2动合接点(前接点)frontcontact继电器衔铁(翼板)吸合时与动接点闭合的接点。3.1.3动断接点(后接点)backcontact继电器衔铁(翼板)释放后与动接点闭合的接点。3.1.4定位接点normalcontac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1-12-20批准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eqvIEC试验M:低气压试验方法(neqIEC2002-08-01实施
GB/T6902—2001
有极继电器按规定正方向通电时与动接点闭合的接点。3.1.5反位接点reversecontact
有极继电器按规定反方向通电时与动接点闭合的接点。3.1.6充磁值energizedvalue
为了测试释放值或转极值,预先使磁系统磁化,向继电器线圈通以几倍的工作值或转极值。3.1.7释放值releasevalue
向继电器线圈通以充磁值,然后逐渐降低电压或电流,至全部动合接点断开时的最大电压或电流值。
3.1.8额定值ratedvalue
继电器在规定或特定运用状态时的电压或电流值。3.1.9工作值workingvalue
向继电器线圈通电,直到衔铁止片(钉)与铁心(极靴)接触、全部动合接点闭合,并满足规定接点压力时所需要的最小电压或电流值。3.1.10反向工作值reverseworkingvalue向继电器线圈反向通电,直到衔铁止片(钉)与铁心(极靴)接触、全部动合接点闭合,并满足规定接点压力时所需要的最小电压或电流值。3.1.11.反向不动作值reverseno-movingvaltage向偏极继电器线圈反向通电,继电器不动作的最大电压值。3.1.12正向转极值pole-changingvalue使有极继电器的衔铁转极,全部定位接点闭合,并满足规定接点压力时的正向最小电压或电流值。3.1.13反向转极值reversepole-changingvalue使有极继电器的衔铁转极,全部反位接点闭合,并满足规定接点压力时的反向最小电压或电流值。3.1.14临界不转极电压值critical nopole-changingvoltage有极继电器在转极瞬间,因衔铁受阻力作用,而不能转极的最小电压。3.1.15缓放时间slowreleasetime向继电器线圈通以规定值,从线圈断电起,至动合接点断开所需要的时间。3.1.16返回时间transfertime
向继电器线圈通以额定值,从线圈断电起,至全部动断接点闭合所需要的时间。3.1.17吸合时间(对缓吸继电器称缓吸时间)pick-upvalue向继电器线圈通以额定值起,至全部动合接点闭合所需要的时间。3.1.18接点回跳时间contactbouncetime继电器接点闭合或断开时,接点不规则通断现象所包括的时间。3.1.19接点压力contactpressure继电器处于释放(反位)或工作(定位)状态时,闭合接点相互间的压力。3.1.20接点间隙contactclearance继电器处于释放(反位)或工作(定位)状态时,断开接点相互间的间隙。3.1.21接点共同行程contacttravel route接点从接触开始到终了的行程。3.1.22接点齐度contacthomogeneity继电器各组接点间同时接触的误差。3.2各种代号含义见表1
直流电源
直流电流表
直流电压表
交流电流表
交流电压表
变压器
移相变压器
自耦变压器
变阻器(电阻器)
继电器
热力继电器
试验种类和项目
GB/T6902-2001
各种代号含义
可用4个BG1代替
250V.1kVA
继电器的试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试验两种。18
辅助继电器
示波器
电秒表
信号灯泡
整流二极管
电容器
变频器
局部滤波器
轨道滤波器
相位测试仪
继电器的试验项目应符合表2的规定,带有标记○的为必做项目。表2
继电器的试验项目
试验项目
外形和安装尺寸
电气特性和时间特性
机械特性
接触电阻
线圈电阻
绝缘电阻
耐压试验
接点回跳时间
交变湿热
低气压
出厂检验
型式试验
12V、25W
25Hz.300VA
标准章条
3.4试验条件
3.4.1试验的标准条件
GB/T6902—2001
本标准中规定的测试(除特殊规定外)均在标准的试验大气条件下进行。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为:
相对湿度
15℃~~35℃
45%~75%
86kPa~106kPa
3.4.2仲裁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
如果所测的参数随温度、湿度、气压的变化规律为未知或有特殊要求时,应采用下列标准大气条件:温度
相对湿度
(20±1)℃
63%~67%
86kPa~106kPa
3.5对测试仪表的要求
3.5.1制造和检验部门使用直流电压表、电流表的精度应不低于0.5级,交流(50Hz)电压表、电流表的精度应不低于1级。
注:交流25Hz继电器可采用近似有效值的交流电压表、电流表测量。3.5.2相位表的准确度应不超过士3°3.6对试验电源的要求
电源电压应保持稳定,其波动范围应不超过5%。直流电源应采用直流发电机、蓄电池或交流全波整流电源(除特殊规定外,纹波系数应不大于5%)。交流电源的波形应为正弦波,频率为50士1Hz。4通用测试方法
4.1外观、外形和安装尺寸的检查4.1.1按产品标准的规定进行外观检查。4.1.2应采用精度不低于0.05mm的量具,按产品标准的规定,对外形和安装尺寸进行测量。4.2机械特性的测量
4.2.1测量接点压力时,应逐渐增加测力计端头在接点处的压力,并在接点断开的瞬间进行读数。测力计的着力点(除特殊规定外)应在簧片上紧靠接点前端处,测力计的测杆应平行于簧片的平面。4.2.2测量接点间隙时,塞尺的轴线应垂直于接点相互间最小距离的连线,接点簧片不得产生位移。4.2.3测量接点共同行程应根据不同类型的继电器分别采用以下方法:4.2.3.1将规定厚度的塞尺插入接点簧片和托片间,塞尺的轴线应垂直于接点簧片和托片间最小距离的连线,接点簧片不得产生位移。4.2.3.2将规定厚度的塞尺插人接点簧片和推动卡间,接点簧片不得产生位移。4.2.3.3将规定厚度的塞尺插人衔铁和铁心间(一般测量点为铁心中心),或衔铁和后止挡间,然后推动衔铁使衔铁压紧塞尺。此时,所有接点接触,则接点共同行程符合要求。4.2.4接点齐度的测量,推动衔铁检查各接点同时接触或同时断开的误差,其差值用量规测量和表示灯监测,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4.2.5注意事项
a)塞尺的精度应不低于2级;
b)测力计的测量误差应不大于2%。:4.3接触电阻的测试
4.3.1接触电阻是指在接点间或插片与插簧间通过规定的电流时,在接触处所呈现的电阻。一般是在引出端进行测试。
GB/T6902—2001
4.3.2采用电压表一电流表法测试,测试电路见图1,或用双臂电桥测试,接点的闭路电流按产品标准规定。
被测接点
图1测试电路
接触电阻按公式(1)计算:
式中:R.-
一接触电阻值,Q;
R,—引接线电阻值,a;
I——电流值,A;
V—电压值,V。
4.3.3接点不加负载,继电器施加额定值,动作两次后再开始测量,共测三次,取其数据的最大值(1)
4.3.4测插座簧片一接点单元或电源片单元接触电阻时,待测的两者先插拔5次后再开始测量,共测三次,取其数据的最大值。
4.4线圈电阻的测试
4.4.1继电器线圈电阻是指环境温度为十20℃时线圈的直流电阻。4.4.2继电器在标准的试验大气条件下应放置2h后进行测试。线圈电阻在5Q以上的可采用单臂电桥测量,52及其以下的可采用双臂电桥测量。4.4.3测量5Q及以下的线圈电阻时,应排除引接线电阻及线圈与插片连线对测量结果的影响。4.4.4将测得的电阻值换算到+20℃时的数值。按公式(2)换算。R
R2o=1+a(t-20)
式中:R20
换算到+20℃时的电阻值,2;
环境温度为t时测得的电阻值,2;测量时的环境温度,C;
在0℃时被测线圈导体材料的电阻温度系数(铜为0.0041/℃)。4.5温升的测试
+(2)
4.5.1线圈温升是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线圈的稳定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一般用电阻法测量,平均温升按公式(3)计算。免费标准bzxz.net
式中:Tpi
线圈平均温升
T = 0. - 0 - R_R(1 -
被测线圈的平均温升,℃:
被测线圈在发热情况下的温度,℃;2
被测线圈热态电阻时的环境温度,C:被测线圈冷态电阻时的环境温度,℃温度为62时,被测线圈的电阻值,2;+(00-602)
(3)
GB/T6902—2001
R,温度为。时,被测线圈的电阻值,a;一在0C时被测线圈导体材料的电阻温度系数(铜为0.0041/C)。4.5.1.2冷态电阻
继电器放在测量室内不少于8h,在测量前1h内,室温的变化应不大于3℃时进行测试。4.5.1.3热态电阻
将继电器放人产品标准规定的最高环境温度的恒温箱内,并在线圈上施加产品标准规定的额定值,经2h后测试第一次;以后每隔1h测试一次,当每1h温度变化不超过1C时,则认为已达到稳定温升,才能测试热态电阻。
4.5.2接点温升是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接点的稳定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4.5.2.1将继电器放置在产品标准规定的最高环境温度恒温箱内,接点通以产品标准规定的电流,用点温度计测量接点的稳定温度,即每1h内温度的变化不超过1℃,接点温升,按公式(4)计算。t=62-602
式中:T—被测接点温升,C;
2——被测接点温度℃;
002——环境温度,℃。
4.5.3注意事项
(4)
继电器与恒温箱壁要保持一定距离,以减少恒温箱壁的辐射热和温度的不均匀性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4.6绝缘电阻与耐压试验
绝缘电阻与耐压试验应在按正常工作位置安装的继电器上进行。4.6.1绝缘电阻的测量
绝缘电阻是各不相连导电部分之间,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用500V兆欧表所测得的电阻值。4.6.1.1测量绝缘电阻的部位
a)每一线圈各绕组之间:
b)线圈绕组与继电器其他部件之间;c)各接点之间;
d)带电部件与地之间。
4.6.1.2继电器线圈在无电状态下,测量上述所有部位的绝缘电阻。线圈在有电状态下,不测量线圈对其他部位的绝缘电阻。
4.6.2耐压试验
4.6.2.1施加电压的部位同4.6.1.1。4.6.2.2继电器在无电状态下,对上述部位进行耐压试验。4.6.2.3逐渐升高试验电压至产品标准规定值,历时1min,应无击穿和闪络现象。4.6.2.4试验电压上升与下降的速度应不大于500V/s。4.6.3注意事项
4.6.3.1测量绝缘电阻时,继电器应置于优质绝缘板上进行。4.6.3.2耐压试验时,试验电压应为交流50Hz正弦波,当高压输出端短路时,电流应不小于0.5A。4.6.3.3试验设备应有良好的安全保护装置。4.7接点回跳时间的测试
4.7.1线圈加以额定值,采用示波器测试所有动合和动断接点回跳时间(可采用带有外触发和时标的长余辉示波器)其测试电路见图2。6
被测接点
GB/T6902--2001
1一R无感电阻:2-一K无回跳的接点或水银开关图2测试电路图
4.7.2接点开路电压应不大于6V,闭路电流应不大于6mA。4.7.3采用示波器测试接点回跳时间的典型波形见图3。回跳时间不包括变化过程。电压
接点回跳时间
变化过程
接点闭路电压
图3接点回跳时间的典型波形
4.7.4注意事项
a)示波器的基准时间误差应不大于3%;b)继电器的线圈应直接跨接在电源输出端上;c)当采用整流电源时,直流输出的纹波系数应不大于1%。4.8低温试验
考核继电器在规定的最低温度下适应环境的能力。应按GB/T2423.1进行,并应符合以下规定:4.8.1按产品标推的规定,对继电器进行外观检查和机械、电气特性的测试。4.8.2将继电器在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下放置2h,然后按正常工作位置牢固地装在试验架上,并放人试验箱内。
4.8.3将试验箱内温度降低到规定值一40℃或一25C,持续时间2h,在降温和保温过程中,继电器在额定值下应正常工作。
4.8.4保温后,在试验箱内测试继电器的时间特性和电气特性,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4.8.5将继电器从试验箱内取出,在标准的试验大气条件下放置2h,进行外观检查和机械、电气特性的测试,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4.8.6注意事项
a)继电器与试验箱壁要保持一定距离,以减少箱温不均匀性对测试结果的影响:GB/T6902—200
b)试验箱内继电器的相互间距离应不小于继电器的外形尺寸。4.9高温试验
考核继电器在规定的最高温度下适应环境的能力。应按GB/T2423.2进行,并应符合以下规定:4.9.1按产品标准的规定,对继电器进行外观检查和机械、电气特性的测试。4.9.2将继电器在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下应放置2h,然后按正常工作位置牢固地装在试验架上,并放人试验箱内,
4.9.3将试验箱内温度上升到规定值十40℃或十60℃,持续时间2h,在升温和保温过程中,继电器在额定值下应正常工作。
4.9.4保温后,在试验箱内测试继电器的时间特性和电气特性,应符合产品标准规定的要求。4.9.5将继电器从试验箱内取出,在标准的试验大气条件下放置2h,进行外观检查和机械、电气特性的测试,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4.9.6注意事项
a)继电器与试验箱壁要保持一定距离,以减少箱壁的辐射热和温度的不均勾性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b)试验箱内继电器的相互间距离应不小于继电器的外形尺寸。4.10交变湿热试验
考核继电器在温度循环变化的湿热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应按GB/T2423.4进行,并应符合以下规定:4.10.1按产品标准的规定,对继电器进行外观检查和机械、电气特性的测试。4.10.2将维电器按正常工作位置牢固地装在试验架上,并放人试验箱内。4.10.3继电器进行湿热试验前,应在试验箱内加以(25土3)℃、相对湿度45%~75%的条件下使试验样品达到温度稳定。之后,在1h内将工作空间内的相对湿度升高到不小于95%,然后升温开始计算时间。
按表3要求进行6或12周期的交变湿热试验。每一阶段的持续时间为12h。表3交变湿热试验
高温高湿
低温高湿
25±3→40
4025±3
相对湿度
(93±3)
持续时间
4.10.5试验最后一个周期,结束前2h,在箱内测量继电器或插座的绝缘电阻应符合产品标准要求。4.10.6试验结束后,从箱内取出继电器在正常的试验大气条件下放置2h后,进行绝缘耐压试验,复验时的试验电压值,应为原试验电压值的75%,外观检查和机械电气特性的测试,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
4.10.7注意事项
a)被试继电器放在恒温恒湿箱的中央,四周应有足够的距离,箱内温度和湿度应保持均勾;b)试验期间被试产品上应无水滴。4.11低气压试验
考核继电器在规定的低气压条件下适应环境的能力。应按GB/T2423.21进行,并应符合以下规定:8
GB/T6902—2001
4.11.1按产品标准的规定,对继电器进行外观检查和机械、电气特性的测试。4.11.2将继电器按正常工作位置牢固地安装在试验架上,放人正常空气压力的试验箱内。4.11.3使箱内气压以10kPa/min的速率降至70kPa,持续时间2h,继电器在额定电压或电流下应正常工作。在此状态下,测量继电器的电气特性,绝缘耐压并按寿命试验规定的负载和动作速度观察接点间有无持续电弧存在。
4.11.4以上述压力变化速率恢复到正常气压,然后进行外观检查和机械、电气特性的测试,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
4.11.5注意事项
a)测试线的绝缘耐压应高于继电器的试验电压。b)测试线焊接端应清洁无毛刺。4.12盐雾试验
考核继电器所使用材料及其防护层耐盐雾腐蚀的能力。盐雾试验仅作金属零件试验。应按GB/T2423.17进行,并应符合以下规定:4.12.1盐溶液采用氯化钠(化学纯以上)和蒸馏水配制,其浓度为(5土0.1)%(质量百分比),雾化后的收集液,除挡板挡回部分外,不得重复使用。4.12.2雾化前盐溶液的pH值在6.5~7.2(35℃)之间。4.12.3试验温度为(35士2)℃,试验时间为16h。4.12.4试验前对试样进行外观检查,并按产品标准进行性能测定,试样表面必须干净,无油污、无临时性防护层和其他弊病。
4.12.5将试样放人盐雾试验箱内,试样的安放不得互相接触,不得互相遮住自由落下的盐雾及一个试样上的盐溶液不得滴落到其他试样上。4.12.6试验结束后,用流动的水轻轻洗掉试样表面盐沉积物,再在蒸馏水中漂洗,洗涤水温不得超过35℃,然后在标准的恢复大气条件恢复1~2h,再评定试样腐蚀等级。4.12.7盐雾腐蚀等级评定
按表4规定评定盐雾腐蚀等级。
盐雾腐蚀等级
耐腐蚀等级
1)色泽无变化或轻微变暗
2)镀层和主金属均无腐蚀
腐蚀情况
1)色泽明显变暗或镀层有均匀连续轻度膜状腐蚀2)镀层腐蚀面积小于3%
3)主金属无腐蚀
1)镀层腐蚀面积为3%~15%
2)主金属腐蚀点应不多于1个/dm2,且其直径应不大于1mm。若试样总面积小于1/dm2,则每一试样上的主金属腐蚀点不多于1个,且直径不大于1mm1)镀层或主金属的腐蚀程度超过3级者2)镀层腐蚀面积虽未超过15%但呈局部严重块状腐蚀镀层腐蚀面积是指镀层锈点总面积占整个腐蚀区域面积的百分数。2经规定周期试验后,1级者为良好,2级者为合格,3级者以下为不合格。只要达到等级中腐蚀程度的任何一项,即作为该级论。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