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 > SY/T 5921-2011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操作维护修理规程
SY/T 5921-2011

基本信息

标准号: SY/T 5921-2011

中文名称: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操作维护修理规程

标准类别: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4845689

相关标签: 立式 圆筒形 钢制 焊接 油罐 操作 维护 修理 规程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标准号:SY/T 5921-2011
标准名称: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操作维护修理规程
英文名称:Code of practice for operating, maintenance and repair of vertical cylindrical welded steel oil tank
标准格式:PDF
发布时间:2011-07-28
实施时间:2011-11-01
标准大小:4768K
标准介绍: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SY丌5921—-2000《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原油罐修理规程》,与SYT5921-200相目
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订为“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操作维护修理规程”;
一标准章节内容重新进行了编排,增加了操作、维护的有关内容(见第3章,第4章);
-对规范性引用文件进行了甄别、梳理、更新、增删(见第2章)
关于油罐修理周期的规定,增加了“经过可靠检测分析手段评价油罐状况,根据评价结果,经主管部门批准,油罐修理周期可适当延长或缩短。”(见51.1)
增加了“油罐的检测评价一般在修理周期到达前一年内进行;对于延长修理周期的油罐宜每进行一次检测评价。”(见512)
增加了“接地点不少于2个”的要求,接地电阻由不应大于10g修订为不大于40(见200年版的41.3,本版的521.3)
一浮顶油罐浮船与罐壁连接的静电导出线,其截面积限值由不应小于25mm2修订为不应小于50mm2(见2000年版的414,本版的5214);
增加了机械清罐技术要求(见本版的5.2.3.2);
增加了人工清罐安全技术要求内容(见本版的5233);
增加了蒸罐安全技术要求内容(见本版的5.3);
增加了“中幅板检测宜采用可靠技术手段进行全面扫描检测”的内容[见543.2.5a)1;罐体防腐的使用寿命,由“内防腐涂层应与油罐修理周期同步,外防腐涂层应不少于3年修订为“内、外防腐涂层应与油罐修理周期同步”(见2000年版的717,本版的561.7)对油罐沉降差许可值进行了扩充与修订
本标准由石油工业油气储运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规定了立式园筒形钢制焊接油罐的操作、维护和修理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15×10m3及以下立式圓筒形钢制焊接油罐。其他储存介质和容量的储罐可参照
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几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720漆膜附着力测定法
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T3186色漆、清漆和色漆与清漆用原材料取样
GB/T8923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
GB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0425皂素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0426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so128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GB50341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设计规范
SYT0407涂装前钢材表面预处理规范
SYT5225石油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技术规程
sYT6620油罐检验、修理、改建和翻建
SYT6696储罐机械清洗技术规范
SY丌6820石油储罐的安全进入和清洗
JB/T4730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75.200
备案号:33522—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 T 59212011
代替SY/T5921-2000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
操作维护修理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operating, maintenance and repairof vertical cylindrical welded steel oil tank2011-07-28发布
国家能源局
2011-11-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3.1一般要求
3.2油罐检查
3.3油罐的操作
4维护
4.1一般要求
4.2日常维护保养
4.3季维护保养
4.4年维护保养
5修理
般要求
5.2油罐清洗
油罐的检测与评定
罐体修理
罐体防腐
罐壁保温
5.8、油罐基础
5.9油罐修理的检验、试验与验收目次
附录A(资料性附录)油罐常见故障和事故及处理方法附录B(资料性附录)油罐人工清洗作业安全规定附录C(规范性附录)油罐罐底沉降的评定附录D(资料性附录)油罐检验内容参考文献
SY/T 59212011
SY/T5921-2011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SY/T5921--2000《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原油罐修理规程》,与SY/T5921-2000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订为“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操作维护修理规程”,标准章节内容重新进行了编排,增加了操作、维护的有关内容(见第3章,第4章),对规范性引用文件进行了甄别、梳理、更新、增删(见第2章):关于油罐修理周期的规定,增加了“经过可靠检测分析手段评价油罐状况,根据评价结果,经主管部门批准,油罐修理周期可适当延长或缩短。”(见5.1.1)增加了“油罐的检测评价一般在修理周期到达前一年内进行对于延长修理周期的油罐宜每年进行一次检测评价。”(见5.1.2)增加了“接地点不少于2个”的要求,接地电阻由不应大于10Q修订为不大于4Q(见2000年版的4.1.3,本版的5.2.1.3)浮顶油罐浮船与罐壁连接的静电导出线,其截面积限值由不应小于25mm2修订为不应小于50mm2(见2000年版的4.1.4,本版的5.2.1.4)增加了机械清罐技术要求(见本版的5.2.3.2):增加了人工清罐安全技术要求内容(见本版的5.2.3.3):增加了蒸罐安全技术要求内容(见本版的5.3)增加了中幅板检测宜采用可靠技术手段进行全面扫描检测”的内容【见5.4.3.2.5a)】!罐体防腐的使用寿命,由“内防腐涂层应与油罐修理周期同步,外防腐涂层应不少于3年”修订为“内、外防腐涂层应与油罐修理周期同步”(见2000年版的7.1.7,本版的5.6.1.7)对油罐沉降差许可值进行了扩充与修订(见5.8)。本标准由石油工业油气储运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设计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储运分公司、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分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广辉、刘泽年、刘志海、李广良、张吉泉、陈显飞、郑娟、杨晓静、何平、傅伟庆、王更武、王夫安、姜钊、李世森。本标准代替SY/T5921—2000
SYT5921--2000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SY/T5921-1994。
1范围
SY/T 5921-2011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操作维护修理规程本标准规定了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的操作、维护和修理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15×10°m及以下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其他储存介质和容量的储罐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720漆膜附着力测定法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色漆、清漆和色漆与清漆用原材料取样GB/T3186
GB/T8923
GB14554
GB20425
GB20426
GB50128
GB50204
GB50341
SY/T0407
SY/T5225
SY/T6620
SYIT6696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SY/T6820
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恶臭污染物排放标
皂素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设计规范涂装前钢材表面预处理规范
石油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技术规程油罐检验、修理、改建和翻建
储罐机械清洗技术规范
石油储罐的安全进人和清洗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JB/T4730
3操作
3.1一般要求
3.1.1油罐投用前,运行管理单位应根据本标准和有关工艺要求,建立相应的邀回检查制度和所管辖油罐的运行工艺参数表,并建立油罐的技术档案。3.1.2新建或修理后的油罐,应按照设计文件和相应标准要求进行验收,验收检查出的问题整改完毕后方可投用。
标准分享网Wbzfxm.com免费下载SY/T5921—2011
油罐检查
3.2.1运行油罐的检查
3.2.1.1工艺管线和加热系统的阀门应完好,各阀门及管路连接牢固。密封可靠,设置状态应符合工艺要求。
3.2.1.2排污阀应完好,处于关闭状态。3.2.1.3
搅拌器应完好,启停灵活。
各人孔、清扫孔、透光孔等应封闭严密。3.2.1.44
呼吸阀、透气阀等应完好。
3.2.1.6浮顶罐应检查:
a)紧急排水装置的水封槽水位应达到设计要求。b)导向装置无卡阻现象。
c)浮梯导轨上无杂物,浮梯转动灵活。d)浮顶集水坑内无杂物,浮球阀(单向阀)无卡阻。浮顶排水管出口阀完好,处于开启状态。e)密封装置严密、无失效现象。f)定期检查外浮顶船舱无渗漏现象,g)二次密封或挡雨板与罐壁之间无杂物,排污口畅通无阻。h)内浮顶罐的内浮顶,密封装置,内导向钢索牢固可靠,无卡阻。)浮顶与固定顶或罐壁之间的静电导出装置牢固可靠、完好。j)自动通气阀运行正常。
液压安全阀油位正常,油品符合要求。油罐上的检测仪器、仪表系统,工业电视监视系统应齐全完好。3.2.1.8
油罐消防系统、防静电设施、防雷装置应符合SY/T5225的规定。3.2.1.10
余量。
罐前防震金属软管应连接可靠;波纹补偿器的辅助拉杆调整应符合有关规定,留有合理的3.2.2新建或修理后的油罐进油前检查除进行3.2.1的各项检查并按GB50128有关要求进行复查外,还应进行以下试运及检查:a)罐底加热盘管及浮顶罐加热除蜡装置应在工作压力、温度下进行热试运。进罐检查盘管支撑应完好,焊口及管路、连接件无渗漏。b)将揽拌器与电机联轴器脱开,盘车检查搅拌器转动灵活,无卡阻,对电机进行空运,调试转向,然后联接备用。
c)浮顶罐检查刮蜡机构应安装牢固,刮蜡板应紧贴罐壁,且相邻两板无重叠现象。d)浮项罐应在罐内检查密封装置,无透光现象。e)检查液位计等罐内仪表元件安装完好,校验合格。f)清除罐内杂物。
g)封闭所有人孔,清扫孔、透光孔等工艺孔。h)检查与油罐有关的所有阀门应完好,符合工艺要求并且开关状态正确。i)对消防系统进行试运行。
J)检查结束后应按以上内容做好检查记录,并归人油罐技术档案。2
3.3油罐的操作
3.3.1进出油操作
3.3.1.1按要求切换工艺流程。
SY/T5921—2011
3.3.1.2进油时应缓慢开启进罐阀,在进出油管未浸没前,进油管流速应控制在1m/s以下,浸没后管线油流速度应控制在3m/s以下,以防止静电荷积聚。3.3.1.3浮顶油罐进出油开始时,应检查浮顶有无卡阻、倾斜及冒油现象,查看浮梯有无卡阻和脱轨现象。如有异常,应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处理。3.3.1.4固定顶油罐每次进出油开始时,应上罐检查呼吸阀和安全阀是否运行正常,雷雨天气不宜大量收油作业。
3.3.1.5油罐在进出油的过程中,应密切观测液位的变化,液位的升降速度不应超过0.6m/h,新建或修理后首次进油时,液位升降速度减半。油罐应在安全罐位范围内运行,特殊情况需在极限罐位范围内运行时,应经上级调度主管部门批准并采取降低进出油速度、严密监视液位等措施。3.3.1.6搅拌器的运行操作应按工艺要求而定。3.3.2罐内原油加热操作
3.3.2.1用蒸汽或热水加热时,先开启加热系统出口阀,再缓慢开启进口阀,避免发生水击。其工作压力应控制在设计值内。停止加热时,先关闭进口阀,后关闭出口阀。3.3.2.2用热油加热时,先开启罐前进油阔和泵人口阀,然后启动泵,再开启泵的出口阀。停止加热时,先关闭泵的出口阀,然后停泵,再关闭泵的人口阀和罐前进油阅。3.3.2.3浮顶油罐的浮顶加热除蜡装置启动时,应先开启出口阀,后开启人口阀,其工作压力应控制在设计值内;停用时应先关闭人口阀,后关闭出口阀,然后在加热系统的最低位打开放空阀放空积水,以免冻裂管线。
3.3.2.4原油加热温度应符合工艺规程的要求,但最高不应超过初点,最低应高于凝固点3℃。3.3.3量油取样测温操作
用自动化仪表量油、测温时,按仪表使用规程操作。3.3.3.1
3.3.3.2手工检尺和取样时,量油,取样孔要轻开轻关,量具和取样应符合有关安全规定,量油和取样时,尽量避免将油滴洒到量油口外、平台及盘梯上,如有滴洒应立即擦拭干净:量油取样后应将孔盖盖好。禁止在孔盖上放置杂物。3.3.3.3当遇雷电以及六级以上大风(风速大于10.8m/s)时,禁止在储油罐上手工检尺和取样。3.3.3.4手工取样时,应使用柔软的不会产生火花的金属线绳:若使用不导电材料做成的绳子时,应将绳子通过金属导静电线与油罐可靠连接。3.3.3.5当在夜间人工取样或者测量液位时,应使用隔爆型便携照明灯具,便携照明灯具的开、关操作应在防火堤外进行。
3.3.4浮顶罐排水操作
3.3.4.1浮顶排水
3.3.4.1.1检查浮顶集水坑、水道,应无杂物堵塞,检查排水浮球阀或单向阀应灵活无卡阻,检查浮顶排水管放水阀应处于开启状态。3.3.4.1.2雨雪后应及时将单盘残留的积水扫至浮顶集水坑排出:易堵塞的杂物和泥砂不应扫入集水3
标雅分享网Www.bzfaW.com免费下载SY/T 5921-2011
坑内。
3.3.4.2罐内排水
3.3.4.2.1油罐使用单位应根据油品性质和含水情况确定排水周期。排水前检查污水排放及污水处理系统应完好投用。
3.3.4.2.2排水操作时,应缓慢开启排污阀并随时调节阀门开度。排水期间,操作人员应坚守岗位,当发现油花时立即关闭排污阀,避免排出油品。3.3.4.2.3排放污水后,应立即清理罐区内污水通道和污油池。3.4油罐的使用管理
3.4.1上罐前应通过人体静电导出装置消除静电:上罐时不应穿化纤服装和带铁钉的鞋:罐顶不应使用非防爆的照明及其他通信,照像设备。3.4.2固定顶油罐同时上罐不应超过5人,且不应集中在一起:浮顶油罐的浮梯不应超过3人且不应同一步调行走。
3.4.3油罐使用的其他安全事项按SY/T5225执行。3.4.4油罐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液位计与人工检尺数据的对比,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报告。3.4.5油罐的液位低于4m时不宜使用搅拌器,浮顶油罐在运行过程中最低液位应高于浮顶或浮盘的支撑高度0.5m以上。
3.4.6浮顶油罐在运行过程中,浮顶排水管的放水阀应处于常开状态,浮顶集水坑应加盖金属网罩。3.4.7浮顶罐浮顶或罐壁的脏物应定期清除。3.4.8浮顶罐在运行过程中应将浮盘支柱与支柱套管及定位销孔间的缝隙密封,以减少油气挥发。3.4.9浮顶罐因油罐或其他原因需将液面降到低于浮盘的支撑高度之下,为确保不发生支柱垫板压裂、单盘板顶裂等事故,应作以下检查:a)检查浮盘支柱的垂直度和单盘的水平度,如遇盘面严重变形影响支柱垂直度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b)适当调整支柱,使得每个支柱都能均匀受力。e)将检查及处理结果报告有关部门,经审查无误后,应在严密监视下进行抽油操作。3.4.10应根据工艺要求,定期运行油罐搅拌器并确认其状况良好,3.4.11油罐消防系统应定期试运,电气、仪表检测控制系统应定期检测。3.4.12油罐工业电视监视系统应定期检测维护,保证图像清晰、状态完好。3.4.13对于汛期可能存在被洪水淹浸而产生漂浮的油罐,为了防止油罐水漂浮,在发生洪水时,应保证油罐液位不低于计算高度(不使油罐漂浮的液位高度):当无法填充石油产品时,应考虑填充水来保证其不产生漂浮。
3.4.14,油罐在使用过程中若发现以下情况,操作人员应按照有关规程和应急预案采取紧急措施,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a)浮顶罐转动浮梯脱轨或浮顶倾斜、沉没b)浮顶罐浮顶排水管漏油。
c)浮顶罐单盘或浮舱、浮筒渗、漏油。d)油罐基础信号孔发现渗油、渗水。e)油罐罐底翘起或基础环墙有裂纹危及安全生产。f)油罐突沸。溢罐。
名)罐体发生裂纹、泄漏、鼓包、凹陷等异常情况危及安全生产。h)管线焊缝出现裂纹或阀门、紧固件损坏,难以保证安全生产。i)油罐发生火灾。
3.4.15油罐常见故障和事故及处理方法参见附录A。4维护
4.1一般要求
维护保养分为日常维护保养、季维护保养和年维护保养。4.1.1
4.1.2.凡进行各种维护保养均应有记录,并存档。4.2日常维护保养
SY/T5921-2011
4.2.1罐体无渗漏,与油罐相连阀门应完好,各人孔、阅门及管路连接处应牢固、密封可靠,开关状态符合工艺要求。
4.2.2检查维护好盘梯、平台,仪表接头,量油孔,取样孔、浮梯等处清洁卫生,做到无油污、鸟巢等杂物,罐壁通气孔防护网无脱落、无锈蚀。4.2.3浮梯运行正常,滚轮无损坏,静电导出线连接完好。4.2.4浮顶集水坑应无油污、污泥、树叶等杂物,单向阀灵活好用,排水管口盖活动灵活。及时清理局部堵塞杂物。
4.2.5紧急排水管内水封水位、空高区范围值达到设计要求。4.2.6
一,二次密封完好,无较大变形,挡雨板或二次密封与罐壁板间应无杂物及油蜡。4.2.7浮顶盘板表面不存雨(雪)水,无油污、无清油现象。4.2.8检查搅拌器齿轮箱内润滑油液位应在满刻度1/3~2/3之间,运行时无异常声响。4.2.9冬季应定期检查清除呼吸阀阀瓣上的水珠、霜和冰,以防与其阀座间冻结。不应出现阀门卡住,结冻,安全网结冰,堵住呼吸阀的外部孔等情况。4.2.10固定顶油罐应检查液压安全阅油位正常、液压油指标合格,检查呼吸阀进出口应无堵塞,安全阀,呼吸阀法兰与阻火器法兰连接完好。寒冷地区,冬季应及时清除外罩内外表面的霜和冰。4.2.11内浮盘、浮舱盖板活动灵活,舱内、浮筒无渗油现象,密封良好。顺序检查浮舱内状况,在进出油一个运行周期内完成对运行油罐所有浮舱的检查。4.2.12罐顶感温电缆或光纤光栅等传感器完好,无异物覆盖。4.2.13
液位计及高低位报警等完好,无异常。4.2.14检查消防系统泡沫发生器内无杂物。4.2.15检查测试油罐工业电视监视系统运行良好。4.2.16检查浮项导向柱活动顺畅无卡阻。4.2.17检查油罐保温、伴热系统完好。4.2.18在特殊天气如置、雨、风沙天之后,应及时进行4.2.1~4.2.17维护保养内容。4.2.19检查情况及时记录,发现的问题汇总上报,对影响安全运行的问题及时安排处理,其他问题安排保养或专项维修。
4.3季维护保养
4.3.1包括日常维护保养的全部内容。4.3.2进出罐阀、排水阀、蒸汽阀、消防管线阀门等阀体漆面、保温壳体应无脱落,填料函处应无渗漏,做好阀杆的防腐润滑和防尘。5
标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SY/T 5921—2011
4.3.3加热盘管,罐外阅门冬季无冻裂现象,加热盘管停用时应排净管内的积水。4.3.4搅拌器球面组件压盖填料处不应有渗漏现象。4.3.5检查罐顶表面和罐底部边缘板的腐蚀情况,局部腐蚀部位重新防腐。4.3.6消防泡沫发生器装置完整、无锈蚀、无杂物。4.3.7浮顶密封装置与罐壁间应接触严密,密封件无翻边,撕裂等损坏现象。4.3.8浮顶加热除蜡装置金属软管接口无漏汽:软管无裂纹。4.3.9挡雨板或二次密封应无变形、损坏现象,装置完整。4.3.10呼吸阀、安全阀、阻火器、排水阀维护保养内容如下:a)检查呼吸阀的阀盘等部件状况,呼吸阀动作正常,确保安全b)清理阻火器的杂物,清洗防火网(罩)。c)清理排水阀中杂物,保持畅通。d)对锈蚀的螺丝、螺栓进行保养或更换。e)必要时更换安全阅的密封油(推荐使用变压器油),并保持正常液位。4.3.11油罐防雷接地设施完好。4.3.12填写季维护保养记录,并归人油罐技术档案。4.4年维护保养
4.4.1保养内容
保养内容包括季维护保养的全部内容。4.4.2基础与罐底
4.4.2.1维护修补基础外缘顶面的散水坡,采取相应措施,该项面不应积水。4.4.2.2基础沉降的测量规定如下:a)基础外缘顶面上任意直径方向最终沉降的测量方法应符合5.8.2.1的要求。b沉降差许可值见表1.
c)经测量不符合表1许可值时,应及时上报修理。d测量点应设置固定标志,以备后检测对比4.4.2.3修补或修理、更换边缘板与基础顶面间密封胶或防水裙等密封,做到无裂缝、脱胶或损坏。4.4.2.4
罐底应无渗漏。
罐壁、罐顶
4.4.3.1罐壁保温层及外护板:对罐壁保温层及外护板进行全面检查,破损,漏雨处应进行修补4.4.3.2固定顶:
a)顶板间焊缝及罐顶附件焊缝不应有裂纹、开焊和穿孔。b)对中心板、每块瓜皮板及其肋板处进行坚固性检查。c)目测检查防腐涂层,对腐蚀严重部位进行测厚,必要时进行修补。4.4.3.3浮顶:
a)单盘板、船舱顶板和底板及舱壁、浮筒、蒙皮、框架结构等焊缝和连接处不应有裂纹、开焊、穿孔和不紧固现象。
b)目测逐个检查浮舱的腐蚀及渗漏情况。c)检查浮舱盖板的严密性。
d)目测检查浮顶防腐涂层,对点蚀和凹面积水腐蚀部分进行测厚,必要时进行修补。6
SY/T 5921--2011
4.4.3.4罐壁板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应符合GB50128的要求,浮顶的局部凹凸变形应符合GB50128的要求。
4.4.3.5罐壁,罐顶及浮舱板材减薄量应符合第5章的要求。4.4.4附件
4.4.4.1呼吸阀、安全阀,阻火器:a)按说明书要求校验呼吸阀压力,呼吸阀应开启灵活。b)根据不同季节、地区定期换油(一般推荐变压器油)。c)阻火器无杂物阻塞。
4.4.4.2自动通气阀:
a)阅盖顶杆上下滑动灵活无卡阻。b)阀盖顶杆与固定橡胶密封垫无硬化开裂现象。4.4.4.3浮顶密封装置:浮顶与罐壁的密封性能良好,密封损坏严重时应及时更换。4.4.4.4搅拌器:润滑油(脂)每年更换一次,注油时应全部排出旧的润滑油(脂)4.4.4.5浮顶立柱:
a)密封严密
b)定位销应调整到规定位置,开口销安装完好。c)加强套管与浮顶间的焊缝无撕裂、裂纹等现象。4.4.4.6量油导向管:
a)装置牢固,表面无明显变形和严重的磨损。b)导向管无卡阻现象,对相关偏差进行测量并记录归档。4.4.4.7浮梯、盘梯及防护栏杆:a)浮梯轮无卡阻和脱轨现象。
b)对浮梯轮与轨道行程偏差进行检测,在两条轨道上均匀涂一层润滑油脂后,保持浮顶匀速升降,并记录轨道直线上的浮梯轮偏差轨迹,当偏差大于10mm时,应适当调整浮船导向装置或浮梯、轨道,以满足偏差许可值。c)盘梯、走台、防护栏杆应牢固、完整、无腐蚀,安全可靠。4.4.4.8液位及温度检测仪表等附件完好。4.4.5防雷接地
4.4.5.1浮项与罐体静电导出线连接完好,无腐蚀现象。4.4.5.2春秋两季检测接地电阻,电阻值宜小于40,特殊地区电阻值应小于10Q。4.4.6记录
填写年维护保养记录,并归人油罐技术档案。5修理
5.1一般要求
5.1.1油罐的修理周期一般为5年~7年,新建油罐第一次修理周期不宜超过10年,经过可靠检测分析手段评价油罐状况,根据评价结果,经主管部门批准,油罐修理周期可适当延长或缩短。5.1.2油罐的检测评价一般在修理周期到达前一年内进行,对于延长修理周期的油罐宜每年进行一次7
标雅分享网wwwbzfxw:co啡免费下载SY/T5921-2011
检测评价。
5.1.3油罐修理之前,应由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现场检测,做出规范的检测评定报告。5.1.4油罐修理的设计,应委托有相应油罐设计资质和经验的单位进行。5.1.5油罐修理的技术方案,应报设备主管部门批准。5.1.6油罐修理应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进行。5.1.7油罐修理应由具备油罐修理资质的单位承担5.1.8处于抗震烈度为6度及其以上地震区、未做抗震验算的油罐应按有关标准进行抗震验算。罐体上的消防、电气,仪表及附属设施的修理应按规定与油罐修理同步进行。5.1.9
5.1.10油罐修理完毕后,应按要求进行容积标定。5.2油罐清洗
5.2.1准备工作
5.2.1.1对拟清洗油罐的峻工图,技术档案,事故记录及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制定清罐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
5.2.1.2对从事清罐的工作人员应进行技术和安全培训,包括熟悉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学习安全规则和防火、防爆、防毒的安全常识,并进行实际考核合格。5.2.1.3检查油罐防雷,防静电接地装置,沿罐周长的间距不应大于30m,接地点不少于2个,接地电阻不宜大于4Q。
5.2.1.4检查浮顶油罐浮船与罐壁连接的静电导出线,其截面积不应小于50mm,数量不应少于两根,连接牢固可靠。
5.2.1.5按照清罐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要求,对与油罐相关的工艺管线、阀门、法兰,液位计、感温电缆,光纤光栅等来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5.2.1.6备齐清罐所需的符合防火,防爆安全要求的动力源、设备、工具、检测仪器等。5.2.2
一般要求
5.2.2.1清洗部位包括罐内所有金属结构部分的表面、焊缝、罐顶(浮顶)内外表面和油罐的附件。5.2.2.2清洗后应达到动火要求,表面无污油、积水及其他杂物。5.2.2.3
清罐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减少油品损失。5.2.3
安全技术规定
5.2.3.1油罐清洗和修理的安全管理应符合SY6820的规定。5.2.3.2机械清罐应符合SY/T6696的规定。5.2.3.3人工清罐参见附录B。
5.2.3.4清罐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生产管理应符合SY/T5225的规定。5.2.3.5清罐过程的施工动火管理应按有关规定进行清键过程的消防措施应符合SY/T5225的规定。5.2.3.6
5.2.3.7蒸罐作业的安全技术要求按5.3的规定进行。5.2.3.8作业区周围30m以内严禁动火。5.2.3.9清罐人员进罐作业时,应对罐内进行强制通风,并定时对罐内气体取样分析(一般含氧量不小于18%,可燃气体含量低于爆炸下限的10%),并进行测爆实验,落实防护措施和办理特种作业工作票,保证安全用电和充足照明,一般作业每30min更换人员一次。5.2.3.10清洗污油时,应使用防爆工具作业。8
5.2.3.11清罐过程中不应使用轻质油或溶剂擦洗油罐罐体和附件。5.2.3.12清罐排出的油污应及时处理,不应污染罐体外部和周围的场地。5.2.4环境保护标准
SY/T5921-2011
油罐清洗和修理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有关要求,执行GB3095,GB14554,GB20425和GB204265.3蒸罐
5.3.1准备工作
5.3.1.1·进行蒸罐作业前,可将油罐呼吸阀,安全阀及其配套的阻火器拆下,将透光孔,人孔盲板拆下,可用毛毡等进行封闭,用弹性绳索捆扎,确保在异常情况下能迅速打开:相关工艺孔径不应用重物压盖。
5.3.1.2切断电源,拆除被蒸油罐上电气仪表等附属设备。5.3.1.3蒸罐前应检查被蒸罐罐前流程,确认罐前阀门处手关闭状态并上锁挂牌。5.3.1.4蒸罐前应将油罐内加热盘管断开,使蒸汽沿伴热盘管进入罐内进行蒸罐作业5.3.2技术要求
5.3.2.1蒸罐时间一般为72h,如在蒸罐过程中有天气或设备等因素影响,则可适当延长蒸罐时间。5.3.2.2蒸罐作业期间,罐区值班人员应每小时邀回检查一次,邀检内容应至少包括:天气情况,锅炉设备运行状况、人罐蒸汽温度、罐内蒸汽温度、油罐排污口冷凝水排污等,并做好巡检记录。5.3.2.3蒸罐期间如突遇雷电,暴雨、六级以上大风(风速大于10.8m/s)天气时,严禁人员上罐操作。
5.3.2.4蒸罐期间如突遇降雨,应继续向罐内输送蒸汽,并立即打开油罐下部的人孔,待罐内外压力平衡后,可逐步减少蒸汽供应直至停止,停止蒸罐作业。5.3.2.5蒸罐时,罐内温度测量可采用双金属温度计。5.3.2.6蒸罐过程中,宜采用U型管压力计监测罐内正,负压不超过储油罐原设计规定。5.4油罐的检测与评定
5.4.1基础的检测与评定
罐基础的检测与评定见5.8,油罐罐底沉降的评定见附录C5.4.2油罐检测的必要条件
a)油罐清罐结束,验收合格,具备动火条件,照明,通风状况良好。b)油罐的罐壁和罐顶的人孔、清扫孔应全部打开:浮顶油罐还应拆除挡雨板、一次二次密封装置,拱顶油罐应打开罐顶全部透光孔、呼吸阀、液压安全阀、阻火器等附件。c)罐内,外表面无油污及其他杂物,根据检测需要对相关部位或焊缝进行喷砂除锈,达到清扫级(Sa2.5级)的要求。
5.4.3油罐罐体的检测
5.4.3.1检测的一般要求和主要内容5.4.3.1.1油罐检测应由具备相应资质和具有定检测经验的部门及技术人员负责实施,要对所做油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