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力行业标准(DL) > DL/T 1052-2016 电力节能技术监督导则
DL/T 1052-201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L/T 1052-2016

中文名称:电力节能技术监督导则

标准类别:电力行业标准(DL)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657667

相关标签: 电力 节能 技术 监督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DL/T 1052-2016.Guide of energy conservation technology supervision for electric power.
1范围
DL/T 1052适用于电网企业和火力发电企业节能技术监督工作,其他类型发电企业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74煤样的制备方法
GB475商品煤样人工采取方法
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 18613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19761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19762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3术语和定义
DL/T 1365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节能技术energy conservation technology
促进能源节约集约使用、提高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和效益、减少对环境影响、遏制能源资源浪费的技术。
3.2节能技术监督energy conservation technology supervision
根据相关节能法律法规及导则要求,采用技术手段或措施,对电力企业在规划、设计、制造、建设、运行、检修和技术改造中有关能耗的重要性能参数、指标及节能管理进行监督、检查及评价的活动。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27.010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1052-2016
代替DL/T1052-2007
电力节能技术监督导则
Guideofenergyconservationtechnologysupervisionforelectricpower(注:本电子版为报批稿。请以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2016-12-05发布
国家能源局
2017-05-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4体系和职责
电网企业节能技术监督
5.1规划、设计和建设
5.2生产运行与指标.
5.3电能计量.
5.4节能技术措施.
5.5节能技术检测
5.6节能技术资料
6发电企业节能技术监督.
6.1规划、设计和建设,
6.2生产运行与指标,
6.3能源计量
6.4节能技术措施
6.5节能技术检测(试验)
6.6节能技术资料
附录A电网企业节能技术监督月报表附录B发电企业节能技术监督月报表目
DL/T1052-2016
....28
DL/T1052-2016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本标准代替DL/T1052-2007《节能技术监督导则》,与DL/T1052-2007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标准名称改为《电力节能技术监督导则》;一对电网企业节能技术监督内容进行了更新和增补;一对发电企业节能技术监督内容进行了更新和增补:一增加了电网企业节能技术监督月报表。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电力行业节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东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辽宁中电投电站燃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敏、张永兴、冷杰、邓楠、戴黎、裴杰、蒋、于在明、孙峰、高继录、程绪可、路军锋、金鑫、靖长财。本标准首次发布时间:2007年12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
DL/T1052
1范围
电力节能技术监督导则
本标准规定了对电网设施、火力发电设施开展节能技术监督工作的基本内容。本标准适用于电网企业和火力发电企业节能技术监督工作,其他类型发电企业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74煤样的制备方法
GB475商品煤样人工采取方法
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8613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761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762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20052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1258常规燃煤发电机组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4789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24790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30253永磁同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30254高压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5005935kV~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GB506971000kV变电站设计规范
GB/T211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
GB/T212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GB/T213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
GB/T214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
GB/T476煤中碳和氢的测定方法
GB/T3216回转动力泵水力性能验收试验1级和2级GB/T4756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
GB/T6451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GB/T7721连续累计自动衡器(电子皮带秤)GB/T7723固定式电子衡器
GB/T8117汽轮机热力性能验收试验规程GB/T8174设备及管道保温效果的测试与评价GB/T10184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GB/T10228干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GB/T11062天然气发热量、密度、相对密度和沃泊指数的计算方法GB/T11885自动轨道衡
GB/T12145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GB/T13462电力变压器经济运行
GB/T13469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与旋涡泵系统经济运行GB/T13609天然气取样导则
GB/T13610天然气的组成分析气相色谱法GB/T14100燃气轮机验收试验
GB/T17468电力变压器选用导则
GB/T18916.1取水定额第1部分:火力发电GB/T18929联合循环发电装置验收试验GB/T19494煤炭机械化采样
GB/T21369火力发电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B/T22723天然气能量的测定
GB/T25082800kV直流输电用油浸式换流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GB/T25214煤中全硫测定红外光谱法GB/T2528920kV油浸式配电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GB/T25329企业节能规划编制通则GB/T25438三相油浸式立体卷铁心配电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GB/T26925节水型企业火力发电行业GB/T28284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GB/T28553汽轮机蒸汽纯度
GB/T28714取水计量技术导则
GB/T28749企业能量平衡网络图绘制方法GB/T28751企业能量平衡表编制方法GB/T30490天然气自动取样方法
GB/T30730煤炭机械化采样系统技术条件GB/T30731煤炭联合制样系统技术条件GB/T30732煤的工业分析方法仪器法GB/T31329循环冷却水节水技术规范GBT50102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DL/T241火电建设项目文件收集及档案整理规范DL/T244直接空冷系统性能试验规程DL/T255燃煤电厂能耗状况评价技术规范DL/T300火电厂凝汽器管防腐防垢导则DL/T363超、特高压电力变压器(电抗器)设备监造技术导则DL/T448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467电站磨煤机及制粉系统性能试验DL/T469电站锅炉风机现场性能试验DL/T520火力发电厂入厂煤检测实验室技术导则DL/T561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督导则DL/T567火力发电厂燃料试验方法DL/T568燃料元素的快速分析方法2
DL/T1052-2016
DL/T569汽车,船舶运输煤样的人工采取方法DL/T586电力设备用户监造技术导则DL/T606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DL/T686电力网电能损耗计算导则DL/T712发电厂凝汽器及辅机冷却器管选材导则DL/T747发电用煤机械采制样装置性能验收导则DL/T794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DL/T805火电厂汽水化学规程
DL/T806火力发电厂循环水用阻垢缓蚀剂DL/T839大型锅炉给水泵性能现场试验方法DL/T851联合循环发电机组验收试验DL/T855电力基本建设火电设备维护保管规程DL/T891热电联产电厂热力产品
DL/T904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DL/T912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水汽质量标准DL/T932凝汽器与真空系统运行维护导则DL/T934火力发电厂保温工程热态考核测试与评价规程DLT936火力发电厂热力设备耐火及保温检修导则DL/T956火力发电厂停(备)用热力设备防锈蚀导则DL/T964循环流化床锅炉性能试验规程DL/T977发电厂热力设备化学清洗单位管理规定DL/T1027工业冷却塔测试规程
DL/T1029火电厂水质分析仪器实验室质量管理导则DL/T1051电力技术监督导则
DL/T1078表面式凝汽器运行性能试验规程DL/T1115火力发电厂机组大修化学检查导则DL/T1116循环冷却水用杀菌剂性能评价DL/T1127等离子体点火系统设计与运行导则DL/T11801000kV电气设备监造导则DL/T11841000kV输电线路铁塔、导线、金具和光纤复合架空地线监造导则DL/T1199电测技术监督导则
DL/T1223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机组性能验收试验DL/T1224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性能验收试验规程DL/T1288电力金具能耗测试与节能技术评价要求DL/T1290直接空冷机组真空严密性试验方法DL/T1308节能发电调度信息发布技术规范DLT1316火力发电厂煤粉锅炉少油点火系统设计与运行导则DL/T1320电力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DL/T1330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效果评估导则DL/T1333火力发电企业标准体系实施与评价指南DL/T1365名词术语电力节能
DL/T5004火力发电厂试验、修配设备及建筑面积配置导则DL/T5014330kV~750kV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设计技术规定3
DL/T1052
DL/T5202电能量计量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210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DL/T5218220kV~750kV变电站设计技术规程DL/T5223高压直流换流站设计技术规定DL/T524235kV~220kV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设计技术规定DL5277火电工程达标投产验收规程DL5279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验收规程DL/T5294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调试技术规范DL/T5295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调试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DL/T5390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照明设计技术规定DL/T5437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JB/T2426发电厂和变电所自用三相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JB/T10317单相油浸式配电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JGJ173供热计量技术规程
JJF1356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SY/T5317石油液体管线自动取样法3术语和定义bzxz.net
DLT1365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手本标准3.1
节能技术energyconservationtechnologyDL/T1052-2016
促进能源节约集约使用、提高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和效益、减少对环境影响、遇制能源资源浪费的技术。
节能技术监督energyconservationtechnologysupervision根据相关节能法律法规及导则要求,采用技术手段或措施,对电力企业在规划、设计、制造、建设、运行、检修和技术改造中有关能耗的重要性能参数、指标及节能管理进行监督、检查及评价的活动。4体系和职责
节能技术监督的体系、职责及管理要求按照DL/T1051的规定执行。5电网企业节能技术监督
5.1规划、设计和建设
5.1.1规划阶段
5.1.1.1电网规划应遵循国家的产业政策、发展方针和各项技术经济要求,符合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原则,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5.1.1.2电网规划应统筹考虑,合理布局,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备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5.1.1.3结合能源基地建设,采用高参数交直流输电技术,提高电力输送容量、输送效率和输送距离。5.1.1.4配电网应与输电网协调发展,增强各层级电网间的负荷转移和相互支援,构建安全可靠、能力充足、适应性强的电网结构,满足用电需求,保障可靠供电,提高经济运行水平。5.1.1.5应加强智能电网规划,完善标准体系建设,推动核心技术发展,提升智能化水平,促进清洁能源接纳,优化能源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5.1.2设计与建设阶段
DL/T1052
5.1.2.1新建项目应有节能评估文件及其审查意见、节能登记表及其登记备案意见,作为项目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
5.1.2.2设计阶段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包括节能措施分析内容。系统节能分析应从系统方案设计、导线截面选择、无功配置等方面进行电能损耗比较,论述方案合理性:变电节能分析应说明设备选型情况论述站内建筑物节能降耗措施:线路节能分析应从导线型式、导线材质及架设方式等方面论述线路节能降耗措施。应做到指标先进、技术可行、经济合理,不应使用已公布淘汰的耗能产品和工艺。5.1.2.3输电工程设计应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各专业设计规程,完善网络结构,简化电压等级,缩短供电半径,降低技术线损。优化线路走向和宽度,可采用同塔双(多)回、紧缩型输电技术,合理采用交直流输电等技术。
5.1.2.4输电设计中应采用新型节能导线,如钢芯高导电率铝绞线、铝合金芯高导电率铝绞线、中强度铝合金绞线等节能导线及大截面导线等;线路走廊紧张地段的增容改造线路或经综合技术经济比较较优的线路,可采用耐热铝合金导线、复合芯导线、股钢芯导线、特强钢芯软铝型导线等新型导线。新建线路应采用节能金具。
5.1.2.5变电工程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35kV~110kV变电站设计按GB50059执行,220kV~750kV变电站设计按DL/T5218执行,1000kV变电站设计按GB50697执行,高压直流换流站设计按DL/T5223执行。电力变压器选型按GB/T17468执行。5.2.2.6电力变压器能效应符合GB24790的规定;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应符合GB20052的规定。5.1.2.7配电网应简化电压等级,缩短供电半径。导线截面的选择,除按电气、强度条件校核外,还应按导线截面的经济电流密度考虑,电阻率应符合各类电线和电缆规程的规定。5.1.2.8无功补偿装置应按分(电压)层分(供电区域)区、就地平衡的基本要求配置,宜优先采用投资省、损耗小、可分组投切的并联电容器和并联电抗器,为满足系统电能质量要求宜配置动态无功补偿装置。35kV~220kV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设计按DL/T5242执行,330kV~750kV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设计按DL/T5014执行。
5.1.2.9电网企业宜委托取得相应资质的监造单位从事重要设备的现场监造工作,电力设备用户监造按DL/T586执行:1000kV电气设备监造按DL/T1180执行:超、特高压电力变压器(电抗器)设备监造按DL/T363执行:1000kV输电线路铁塔、导线、金具和光纤复合架空地线监造按DL/T1184执行。5.1.2.10电网的建设和调试应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5.1.2.11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验收按DL5279执行。5.2生产运行与指标
5.2.1技术监督管理
5.2.1.1电网企业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其他要求及其自身规模、能力、需求等状况,建立、保持和持续改进节能监督与管理体系,并形成文件。5.2.1.2电网企业应建立节能技术监督网络,设立节能监督领导小组和节能监督管理岗位,节能技术监督网络文件中应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并定期更新。节能监督管理岗位的技术人员负责组织对本企业节能(用能)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组织编写节能分析报告,提出节能工作的改进措施并组织实施。节能监督管理人员应当接受节能培训并具备相应的能力资质。5.2.1.3电网企业应制定中长期节能规划和年度节能计划,节能规划应在结合企业现状、分析节能潜力、比选节能措施的基础上确定节能规划目标。节能计划应将完成情况作为对企业和部门考核评价的内容,各级单位应在建设、技改、大修、营销专项计划中统筹考虑节能项目,并为节能项目的实施提供保障。
DL/T1052-2016
5.2.1.4电网企业应有完整和规范的能耗数据记录,并按规定进行计算、统计各项指标,形成月度(附录A)、季度、年度报表。定期开展能耗分析工作,找出差距,提出改进措施。编制能耗分析报告,并将节能措施予以落实。
5.2.1.5电网企业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企业在技术革新、技术改造项目中宜采用国家推广的重点节能低碳相关设备和技术。企业应积极研发新型节能技术、推广节能示范项目。5.2.1.6电网企业应建立全体员工参与的节能管理和节能机制,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开展指标竞赛等活动。对节能效果显著的节能技术措施、改造项目、合理化建议或对节能技术有创新的单位和员工,根据节能效果给予奖励,对由于管理不善或工作失误,造成资源、能源浪费的行为应予以批评教育或经济处罚。
5.2.1.7电网企业应制定年度节能培训计划,利用多种形式开展节能宣传和培训工作,每年至少举办次节能培训活动,员工应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交流和培训。5.2.1.8电网企业应宜委托具有监督能力的服务单位开展节能技术监督工作。5.2.2技术指标
5.2.2.1统计线损率。统计线损率的计算方法按DL/T686执行,各级电网企业对其所管辖(或调度)范围内的电网线损率进行统计、分析、管理和考核。5.2.2.2理论线损率。各级电网企业对其所属输、变、配电设备根据设备参数、负荷潮流、特性计算线损率。负荷实测及理论线损计算应每年不少于一次。若电源布局、电网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及时进行计算
5.2.2.3统计线损率变化。统计线损率变化指标按月度和年度确定报告期,以同比变化(当期线损与上一报告期线损的比值)作为监督依据,当0.95统计线损率同比变化≤1时,满足监督要求;当统计线损率同比变化<0.95时,电网企业须报告说明情况;当统计线损率同比变化>时,电网企业应专门编写线损率超限报告,说明超限的原因,同时对引起线损率变化值超限的各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并计算影响值。
5.2.2.4母线电量不平衡率。关口电能表所在的发电企业、变电站、开关站与换流站交流场的母线电量不平衡率应达到:220kV及以上不大于±0.5%:10kV~110kV不大于±1.0%。5.2.2.5分压线损率。35kV及以上不超过同期值的±20%;10kV(20kV、6kV)及以下不超过同期值的土30%(线路出口抄表例日为月末日24点,专变、公变抄表例日应与售电量抄表例日相对应)。5.2.2.6分区线损率。市、县级供电企业月度线损率波动幅度应不超过同期值(或理论值)的20%5.2.2.7分元件线损率。35kV及以上线路、变压器损失率不超过1.0%:市中心区、市区、城镇、农村10kV线损率(含变损)分别不大于2%、2%、3%、4%,线损率波动幅度不应超过同期值或计划指标的20%5.2.2.8分台区线损率。市中心区、市区、城镇、农村低压台区线损率应分别不大于4%、6%、7%、9%,波动幅度不应超过同期值或计划指标的20%5.2.2.9配变三相负荷不平衡率。当采用三相电流进行衡量时,三相电流不平衡率不应超过15%:当采用三相电量进行衡量时,其不平衡率不应超过15%。5.2.2.10变电站站用电。定期对变电站内部各用电设备所消耗的电能进行统计和分析。5.2.2.11变压器能效。电力变压器能效应符合GB24790的规定: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应符合GB20052的规定。
5.2.2.12变压器损耗。电力变压器空载损耗和负载损耗应符合GB/T6451、GB/T10228、GB25082、JB/T2426的规定:配电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和负载损耗应符合GB20052、GB/T25438、GB/T25289、JB/T10317的规定。
5.2.2.13变压器经济运行。变压器经济运行的判别与评价符合GB/T13462的规定DL/T1052
5.2.2.14节能金具。各类电力金具应经过检测并具有合格的检测报告,电力金具能耗测试与节能技术评价要求应符合DL/T1288的规定。5.3电能计量
5.3.1电能计量管理
5.3.1.1市级及以上电网企业应设立电能计量监督机构,负责本区域内电能计量管理工作。各监督机构应建立计量监督管理体系和职责,设置电能计量专(兼)职监督人员。5.3.1.2省级及以上电网企业应设立电能计量技术机构。开展本区域内的电能计量技术监督、技术咨询和有关计量设备的周期检定工作(含现场检验):负责对本区域发、供电企业计量检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开展电能计量技术研究、技术改进与新技术推广等。5.3.2电能计量装置
5.3.2.1各级电网企业应配置相应的电能计量系统,计量系统应是系统完整、技术成熟、功能完善、数据准确、性能可靠的独立计算机系统5.3.2.2关口计量点的设置、计量装置的配置以及功能和技术要求等应符合DL/T5202的要求5.3.2.3电能计量装置的分类、技术要求、配置原则、准确度等级、运行管理、计量检定与修理等按DL/T448执行。
5.3.2.4电网企业应对投运的电能计量装置建立档案,包括计量器具的规格型号、精度等级、生产厂家、安装日期、安装地点、轮换时间、改造情况、检验合格证书等,也包括1、Ⅱ类电能计量装置的原理接线图和工程竣工图等。
5.4节能技术措施
5.4.1电网运行
5.4.1.1线损率指标实施分级管理,电网企业应制定年度线损率指标并分解下达。线损率应实行分压、分区、分线、分台变管理,并对统计线损率和理论线损率进行分析对比,查找问题,制订降损措施5.4.1.2各级电网企业应做好线路经济运行方式的合理配置与负载经济调整,依据GB/T13462做好变压器经济运行方式的合理配置与负载经济调整,做好线路、变压器的经济管理与评价。5.4.1.3电网企业应制定年度节能降损的技术措施并纳入大修、技改、科技等工程项目安排实施。5.4.1.4严格抄表制度,强化例日管理。供电量方面,购外网电量、购发电企业电量严格执行月末日24时抄表:售电量方面,抄表例日应予固定,不得随意变更,不断提高售电量月未抄见电量比重,尽量减小供售电量统计不同期对线损的影响。5.4.1.5制定营业管理岗位责任制,防止违章用电和窃电,开展用电检查,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管理线损。
5.4.1.6调度部门应根据电网负荷潮流变化及设备技术状况,综合考虑供电可靠性与经济性,优化调度运行方式,及时投切无功补偿设备和调整发电机运行功率。5.4.1.7加强对用户无功电力的管理,提高用户无功补偿设备的补偿效果。5.4.2维护、检修与改造
5.4.2.1加强输配电网及设备的经济运行和维护。配电网及农村电网改造中,宜简化电压等级,缩短供电半径,采用节能型导线。
5.4.2.2采用S11及以上型或非晶合金配电变压器等高效节能型变压器对老旧变压器进行更新改造。5.4.2.3根据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应合理配置无功补偿设备,实施分散就地补偿与变电站集中补偿相7
DL/T1052-2016
结合,电网补偿与用户补偿相结合,高压补偿与低压补偿相结合,满足降损和调压的需要。当受端系统存在电压稳定问题时,宜在受端系统的枢纽变电站配置动态无功补偿装置。5.4.2.4电网企业对电能计量装置进行定期维护,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或在使用前进行校准或检定,并保存相关记录。计量装置的装设地点、计量方式和精确度等应经过计量管理部门技术审查和验收认证并应充分考虑线损管理分压、分线、分台区统计分析管理的需要。通过改造计量系统,保证电能计量数据准确、完整、可靠、及时。5.4.2.5各级电网企业应安排专项节能资金,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依靠技术进步,降低输、变、配电设备和系统的能源消耗。5.4.2.6在生产技术改造项目竣工投运后应开展后评价,后评价中应有效能评价内容。5.5节能技术检测
5.5.1变压器
输变电工程交接验收时,变压器制造厂应提供变压器空载电流和空载损耗、短路阻抗和负载损耗等项目的测试报告。
5.5.2电能表和互感器
关口电能表应每季度进行一次现场检验:电磁式电流、电压测量用互感器检定周期不得超过10年,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检定周期不得超过4年: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应每两年测试一次。
5.5.3电力金具
各类电力金具能耗应经过试样检测,并具有合格的检测报告。5.6节能技术资料
5.6.1体系文件
节能技术监督体系文件。应包含节能监督管理方针、节能目标、管理职责、实施方案及三级节能监督网络图等内容。
5.6.2管理制度和规程
电网企业应及时修订本企业的节能技术管理制度和规程。可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节能技术监督制度;
b)能源计量管理制度;
c)指标统计与电网经济运行制度:d)设备维护与检修制度;
e)技术改造管理制度;
f)节能检测管理制度;
g)线损与节能分析管理制度;
h)变压器经济运行管理制度;
i)电压和无功管理制度:
i)配电变压器低压三相负荷率测试与调整管理制度:k)非生产用能管理办法;
1)档案管理制度;
m)其他管理制度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