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力行业标准(DL) > DL/T 1320-2014 电力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DL/T 1320-2014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L/T 1320-2014

中文名称:电力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标准类别:电力行业标准(DL)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8279337

相关标签: 电力企业 能源 管理体系 实施 指南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DL/T 1320-2014.Implementation guide of management system for energy-requirements in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1范围
DL/T 1320是电力企业建立、实施、保持并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落实GB/T 23331-2012各项要求的通用指南。
DL/T 1320适用于火力发电企业、水力发电企业和电网企业,其他发电企业(如核能、燃油、燃气、风力、太阳能、潮汐、生物质等)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指南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指南。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指南。
GB/T 18916.1 取水定额 第1 部分:火力发电
GB 21258  常规燃煤发电机组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T21369  火力发电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
GB/T 22482 水文情报预报规范
GB/T 23331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GB/T28557  电力企业节能降耗主要指标的监管评价
GB/T 29456 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3术语和定义
GB/T23331中确 立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3.1燃煤发电coal-fired generation
以煤化石为燃料生产电能的过程.
3.2供电煤耗率coal consumption for supply power
发电机组提供单位供电量所平均耗用的标准煤量。
示例:火电厂(或机组)每向电网(用户)提供IkWh的电能所消耗的标准煤量,单位g/kWh.
3.3厂用电率plant consumption rate
发电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电量与发电量的百分比率。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29.020
备案号:44794-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1320—2014
电力企业能源管理体系
实施指南
Implementation guide of management system for energy-requirementsin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2014-03-18发布
国家能源局
2014-08-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总要求
管理职责
能源方针
实施与运行
4.7管理评审
附录A(资料性附录)
附录B(资料性附录)
附录C(资料性附录)
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的基本步骤
能源评审内容、方法、步骤、评审结果的提示燃煤发电企业能源绩效参数示例DL/T1320—2014
DL/T1320—2014
本指南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指南是GB/T23331一2012《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在电力企业建立、实施、保持并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的卖施指南,结合GB/T29456一2012《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和电力企业能源管理特点编制。
本指南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提出并归口。本指南起草单位:中电联(北京)认证中心有限贵任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北京中电力企业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中海福建燃气发电有限公司。本指南主要起草人:肖广云、周明、于明、杨德生、王彤音、姚勤、黄家玉、李西军、吕海、尹淞、谢钢、骆文波。
本指南为首次发布。
本指南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1号,100761)。
DLT1320—2014
本指南依据GB/T23331-2012《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参考GB/T29456—2012《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标准,结合电力企业能源管理特点制定。通过对电力企业能源管理现状、能源使用及能源消耗的分析,以发电和供电企业生产典型工艺为例明确能源管理体系要点。目的是彻能源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其他要求,为电力企业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及实现能源绩效目标,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规范能源管理行为,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南。本指南可为以下电力企业建立、完善能源管理体系提供指导:一一在能源管理和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方面缺少经验的电力企业一一在实施能源管理方面有经验,但在能源管理体系方面有缺失的电力企业:一已建立能源管理体系,但其体系并不是基于GB/T23331一2012标准建立的电力企业。电力企业实施GB/T23331一2012标准的目的:建立能源遵法合规机制,主动获取并自觉落实能源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其他要求;建立全过程的能源管理控制机制,促进能量系统优化,使能源管理活动有效并持续改进:建立能源技术进步机制,主动收集、识别并合理采用先进、成熟的能源技术和管理方法,实现能源技术进步带态化:建立能源文化建设机制,使企业员工能源意识不断增强,能源制度不断完善,能源良好行为不断规范。建立和实施能源管理体系是电力企业高层管理者的--项战略性选择。能源管理体系的核心是在企业内部持续改进能源绩效,其基本原则为:一一构建规范的管理体系,用标准化的理念实现系统节能:一在能源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实现全员参与和全过程控制;一一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其他要求:评价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注重能源绩效的提高:一应用先进有效的节能技术和管理方法,借鉴最佳节能实践和经验:一通过管理节能来推动技术节能和结构节能:与其他管理体系相融合,并将现行有效的能源管理方法纳入能源管理体系,如节能目标责任制、能源审计、能量平衡、清洁生产、能效对标等。能源管理体系是企业管理体系的一部分。电力企业依据GB/T23331一2012标准建立、实施能源管理体系时,应与其他管理体系和业务管理相融合,如质量、环境或职业健康安全等管理体系要求和人力资源、财务、采购、营销业务管理等,最终实现本企业整体管理体系的融合。本指南明确了电力企业能源管理体系要点,对电力企业的能源消耗、能源效率和能源使用的管理提出建议,未对电力生产和使用的能源消耗、能源效率、能源使用提出具体指标值的要求。电力企业能源管理体系的详略和复杂程度、体系文件数量、所投入资源等,取决于企业的规模、体系覆盖的范围、能源利用和消费的类型及数量、能源利用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程度等多方面因素。1范围
实施指南
电力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室
DL/T13202014
本指南是电力企业建立、实施、保持并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落实GB/T23331一2012各项要求的通用指南。
本指南适用于火力发电企业、水力发电企业和电网企业,其他发电企业(如核能、燃油、燃气、风力、太阳能、潮汐、生物质等)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指南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指南。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指南。GB/T18916.1取水定额第1部分:火力发电GB21258常规燃煤发电机组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T21369火力发电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B/T22482水文情报预报规范
GB/T2333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GB/T28557
电力企业节能降耗主要指标的监管评价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GB/T29456
DL/T255
DL/T448
DL/T686
DLT783
DL/T904
DL/T932
燃煤电厂能耗状况评价技术规范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
电力网电能损耗计算导则
火力发电厂节水导则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凝汽器与真空系统运行维护导则DLT1189火力发电厂能源审计导则SD325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0年第6号令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3术语和定义
GB/T23331中确立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3.1
燃煤发电coal-firedgeneration以煤化石为燃料生产电能的过程3.2
供电煤耗率coalconsumptionforsupplypower发电机组提供单位供电量所平均耗用的标准煤量示例:火电厂(或机组)每向电网(用户)提供1kWh的电能所消耗的标准煤量,单位g/kWh。3.3
厂用电率plantconsumptionrate发电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电量与发电量的百分比率。DL/T13202014
发电综合耗水率waterconsumptionrate单位发电量所消耗的新鲜水量,单位m3/MWh3.5
发电油耗oilconsumption
每台发电锅炉的点火和助燃用燃油的总量,单位Va。3.6
线损率linelossrate
电力网络中损耗的电能(线路损失负荷)与向电力网络供应电能(供电负荷)的百分比率3.7
综合能耗comprehensiveenergyconsumption用能单位在统计报告期内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单位分别折算后的总和。
能源审计energyaudit
系统化、文件化地获取能耗、能源和能效方面的证据,对其进行客观评价,并确定指定标准的完成范围,同时对改善能源绩效的措施进行识别和提出建议。3.9
企业能量平街energybalanceofenterprise以企业(或企业内部的独立用能单元)为对象,对输入的全部能量与输出的全部能量在数量上的平衡关系的研究,也包括对企业能源在购入存储、加工转换、输送分配、终端使用各环节与回收利用和外供各能源的数量关系进行的考察,定量分析企业的用能情况。4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4.1总要求
电力企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其他要求,结合自身规模、能力、需求等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并形成文件。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的基本步骤参见附录A。电力企业应明确能源管理体系覆盖的范围和边界,并形成文件。可选择在整个企业内或企业的某一部分实施能源管理体系。
发电生产是指从一次能源(燃料、水等)转换为电能的过程,能源管理体系覆盖的范围应涵盖发电主要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电网生产是指从电源侧或其他电网输入电能开始,经过输电、变电、配电环节向用户输出电能的整个生产过程。能源管理体系覆盖的范围宜涵盖输电、变电、配电生产过程。4.2管理职责
4.2.1最高管理者
最高管理者应对策划、实施、检查和改进能源管理体系做出承诺:通过领导行为推动能源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提高能源绩效水平:确保提供与建立、实施、保持并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相适宜的资源,如人力资源、设备设施、资金、技术、信息等;在制定能源管理规划、计划中考虑能源绩效:组织管理评审,对能源管理体系运行的效率和效进行评审,确定新的改进机会,确保能源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4.2.2管理者代表
管理者代表由最高管理者授权,负责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并向最高管理者汇报体系运行情况。管理者代表宜由具有能源管理经验和能力、负责能源管理工作的企业管理人员担任。管理者代表负责组建本企业的能源管理团队,并指导其工作。2
4.3能源方针
DL/T1320—2014
能源方针应确定企业在能源管理方面的行动纲领、履行的责任和对社会及相关方做出的承诺。能源方针是组织整体方针的一部分。电力企业应结合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方针,制定出适合自身特点的能源方针。最高管理者应组织并参与能源方针的制定。能源方针可纳入企业其他方针文件中,或与它们相融合。最高管理者应对方针的实施负责,并为方针的制定和修订提供必要的条件,方针应能够为能源目标和指标的制定提供框架,并传达给所有为企业或代表企业工作的人员,且能为公众所获取。电力企业制定、发布和修订能源方针时应满足GB/T23331一2012标准4.3的要求,4.4策划
4.4.1总则
策划过程是利用适当的工具和方法对输入的用能信息进行分析,进而识别重要能源使用和持续改进能源绩效的机会。策划应包含对能源绩效有影响活动的评审。策划输出应形成文件。策划的输入信息不仅包括与能源消耗相关的数据,而且包括组织机构、管理现状、工艺流程、生产设备现状、财务信息、产品结构、产量、天气等对组织能源绩效有影响的因素。策划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和方法可包括:能源审计、能量平衡、标杆比对、物料平衡、物流分析和设备测试等。
策划结果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能源基准:
b)能源绩效参数:
c)能源目标和指标:
d)能源管理实施方案。
4.4.2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电力企业应建立进守与其能源使用、能源消耗及能源效率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机制,及时获取并更新国家、地方法律法规,国家相关电力行业的产业政策,国家、行业标准,提倡和淘汰的工艺设备相关文件及要求。
获取并识别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中适用和应执行的内容。在管理承诺、能源方针、能源评市、能源管理基准和绩效参数、能源目标和指标的制定与能源管理方案的实施,能力培训、运行控制、主要用能设备管理、能源采购、测量与分析、合规性评价、管理评审等活动中加以应用,4.4.3能源评审
4.4.3.1电力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与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如上级或集团的要求),确定能源评审的方法和准则,形成文件,于以实施并记录评审结果。能源评审内容、方法、步骤、评市结果的示例参见附求B。
4.4.3.2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分析,包括: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的测量数据可取自:生产日报及指标统计结果、主要耗能设备及系统的能源消耗、运行参数监控结果等。
a)识别当前的能源种类和来源:一发电企业能源种类和来源:燃煤、厂用电、生产用油及水能等,主要通过采购获得及企业转换的电能
一电网企业能源种类:电能、生产用油等,主要通过采购获得。b)评价过去和现在的能源使用情况和能源消耗水平:正常生产期间应利用运行日报、月报、年报的各种统计数据及分析结果,反映该时间段的能源使用状况和能源消耗水平
c)电力企业在新建(扩建、改建)项目时,应按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en
DL/T1320—2014
要求进行能源评审,识别项目能源供应情况、项目建设方案中能源使用,分析项目主要生产工艺、用能工艺、主要耗能设备的用能情况、项目能源消耗和能效水平。4.4.3.3识别主要能源使用的区域等,包括:a)识别对能源使用和消耗有重要影响的区域等,如:输煤设施、环保设施,制粉设备、锅炉、汽机、发电机、变压器等设备:锅炉燃烧系统、给水回热系统、电气线路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等:能源采购储存、发电和供电生产、能源的输送分配、用能与销售等过程:一一对能源消耗有重要影响的关键岗位。b)识别影响主要能源使用的其他相关变量,如气候与气温变化、发供电量需求,煤质变化等。c)确定主要能源使用相关的设施、设备、系统、过程的能源绩效现状,如:一一当前负荷下的锅炉效率与设计值的比较;制粉设备能源单耗:
汽轮机凝汽系统和加热系统的性能参数等:一厂用电系统的性能参数、运行方式等。d)评估未来的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如企业扩产、机组增容、技术改造后的能源需求变化。4.4.3.4识别、记录改进能源绩效的机会,并进行排序。包括a)改进能源绩效的机会,包括但不限于:采用、推广最佳能源实践经验:一通过技术改造,淘汰落后工艺、设备,提高发供电设备能源使用效率:一一充分利用余热、余压,提供能源利用效率:加强与本企业能源流有关的相关方协调、配合,改进能源绩效水平。b)对改进机会进行分析评价,根据重要程度和可实现程度进行排序。评价和排序时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一影响能源绩效的程度:
一与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其他要求的符合性一施工周期、安全及环境影响、技术成熟度、系统匹配等技术可行性一一投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能源外的其他收益等经济合理性:一相关方的要求等。
电力企业应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能源评审,当设施、设备、系统、过程发生显著变化时,应进行必要的能源评审。
4.4.4能源基准
4.4.4.1总则
电力企业直依据一定边界条件和生产、设备正常状态下一定时期的能源消耗和能源效率水平来确定能源基准。
电力企业宜选择不少于一年的数据作为基准。确定基准主要用于自身跨期比较,以在适宜的方面确定、评价能源目标和指标,评估能源绩效。在确定基准时应当考虑与能源消耗、能源效率的计量、统计、分析系统相匹配,并根据能源结构、产品结构和类型、生产工艺、管理水平和手段、生产用能方面的变化进行调整。企业在确定能源基准时应当规定统计计算准则、评审原则和时间、更新规定等。电力企业应将建立的能源基准形成文件,适时评审和更新,并通过能源基准确定、评价和比较能源目标和指标,评估改进的有效性,比较、分析与核算能源绩效,并应考虑相关影响因素对比较评价结果的影响,包括原燃料条件、负荷率等外部条件的变化(气候变化)等。4.4.4.2火力发电企业能源基准
a)发电企业在制定能源管理基准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4
—机组容量级别:
一锅炉压力参数:
—冷却方式:
烟气脱硫及脱硝方式
燃煤成分:
—机组负荷率:
一所在地气温等。
DL/T13202014
b)发电企业供电标煤耗基准应满足GB21258和所在地区政府发布的火力发电厂供电标煤耗限额及计算方法的要求。
4.4.4.3水力发电企业能源管理基准a)水力发电企业在制定能源管理基准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一水库特性(水库面积曲线、水库容积曲线)、水库特征水位及其相应库容、水库(水电站)的设计水平年和设计保证率;
水库调节类型,如日调节、周调节、年调节、多年调节等,电站所在流域季节性特点;
一电站设备数,如机组容量、发电水头、机组效率、发电耗水率等;所在电力系统的特点,如兼顾发电、航运、防洪、灌溉、工业和城镇供水、生态调节等枢纽综合利用功能。
b)水库预报方案及预报精度应满足GB/T22482水文情报预报规范的要求。4.4.4.4电网企业能源管理基准
确定电网年度线损率基准时要以线损理论计算值和前几年线损率统计值为基础,并根据以下影响线损率升降的诸因累进行修正、测算:一电源分布的变化,发电计划的变化:一电网结构的变化,系统中主要元件设备能效参数的变化一负荷增长与用电构成的变化;一城农网改造、基建及技改工程投运的影响:清洁能源(新能源)接入及推动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影响:一抽水蓄能电厂调节的影响:
一其他服务社会能源减排可能引起系统运行方式或潮流分布出现较大的变化。4.4.5能源绩效参数
4.4.5.1总则
电力企业应当设置包括管理层面和运行层面的能源绩效参数,管理层面的能源绩效参数通常与主要能源使用的控制有关:运行层面的能源绩效参数与设备、设施运行控制等有关,电力企业可用能源绩效参数说明其运行情况,并在影响能源绩效参数的业务活动或基准变化时更新能源绩效参数。适用时,与能源基准进行比较,能源绩效参数确定和更新的方法学应予以记录,形成文件并定期评审。4.4.5.2燃煤发电企业能源绩效参数3)公司级能源绩效参数:发电煤耗率、供电煤耗率、厂用电率。发电生产系统能源绩效参数(或称小指标),可包括但不限于:b)
锅炉:效率、主蒸汽温度压力、再热蒸汽温度、排污率、锅烟气出口氧含量、排烟温度、锅炉漏风率、飞灰和灰渣可燃物、煤粉细度合格率、制粉单耗、风机单耗、点火及助燃用油(或天然气)量等:
一一汽轮机:汽轮机效率、凝汽器真空度、凝汽器循环水入口温度、凝汽器循环水温升、凝汽5
DL/T1320—2014
器端差、凝结水过冷却度、给水温度、给水泵单耗、高压加热器投入率等:一热网:供热损耗、供热回水率等:一燃料:到货率、检斤率、检质率、亏吨率、索赔率、配煤合格率、煤场结存量、入炉磁料量及低位发热量等:
一一化学:自用水率、补充水率、汽水损失率、汽水品质合格率等:一热工:热工仪表、热工保护和热工自动的投入率和准确率,c)燃煤发电企业绩效参数示例见附录C,能源绩效参数的测量、计算方法见DL/T904。4.4.5.3水力发电企业能源绩效参数水力发电企业能源续效参数可包括但不限于:流量预报准确率、发电计划准确率、厂用电率、变损率、台平均消耗清洁水量、台平均消耗纯水量、水能利用率、水能利用提高率、发电耗水率、透平油回收率、透平油消耗率、绝缘油回收率、绝缘油消耗率等。4.4.5.4电网企业能源绩效参数
按管理层次分别建立主要能源绩效参数。对地市供电企业,除综合线损率指标外,还应对线损主要小指标逐级开展统计与分析,如:母线电量不平衡率、分压线损率、变压器损耗、变电站站用电率、功率因数合格率等。各级电网企业办可根据本单位具体情况增加若干小指标进行内部统计和考核4.4.6能源目标、能源指标与能源管理实施方案4.4.6.1能源目标、能源指标
电力企业应利用能源评审中识别出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主要能源使用以及改进能源绩效的机会,考虑相关方的关注点和要求、技术、财务、运行和经营条件等方面的信息,建立和评审能源目标、指标。能源目标应与能源方针一致,能源指标应具体、可量化、可实现,并具有与能源目标的相关性。a)能源目标、指标通常可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能够反映企业整体能源利用水平,如综合能耗、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单位产品可比能耗等
一能够反映主要能源使用的指标,如重点耗能工序的能耗等:一主要用能设备的能源效率等指标。b)企业在建立能源目标和指标时应当规定统计计算的方法、考核准则等。企业应当在总体及各职能与层次上建立、实施和保持能源目标和指标,并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特别是主要能源使用变更时,适时更新或调整能源目标和指标,以适应变化的要求。c)按企业生产过程不同,可分为一火力发电企业主要能源目标,如供电煤耗、供热煤耗等。主要指标有:发电煤耗、综合厂用电率等。
一水力发电企业主要能源目标,如厂用电率、水能利用率等。主要指标有:变损率、水能利用提高率等。
一电网企业主要能源目标,如综合线损率等。主要指标有:母线电量不平衡率、分压线损率、变电站站用电率、功率因数合格率等。4.4.6.2
能源管理方案
a)火力发电企业能源管理实施方案,可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内容:淘汰落后高耗能机组、辅机:
消除设备配套缺陷(如大变压器带小负荷),优化各主、辅系统运行方式:一机组或锅炉、汽轮机及主要辅机运行优化试验和调整:一选择、改进混煤堆放方式,实施燃煤高效掺烧一锅炉风机及给水泵、循环水泵变频改造:一汽轮机通流部分、汽封改造。6
b)电网企业能源管理实施方案,可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内容:DL/T13202014www.bzxz.net
一一电网设备、电能计量装置的技术改造(高损配电变压器更换计划、小截面输电线路技改工程等:
一城网、农网节能降损工作:
一加强线损“四分”管理与统计分析工作:优化电网运行方式,加强经济调度工作。c)能源管理实施方案可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设计方案、施工方案、技术方案和管理措施等,具体包括:
明确责任部门及其职责
一针对重要能源使用制定的措施和预计实现的能源效果:一采用的技术方法、施工方法和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一确定需要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一实施过程的时间进度安排:
实施过程和结果进行验证的方法d)组织应对方案实施过程形成记录,一般包括实施进度完成情况、预期效果实现情况等。e)能源管理实施方案可以是一个文件,也可以是相关的几个文件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发现不能按照原计划进行时应当及时对能源管理实施方案进行调整。为确保能源管理实施方案的有效性,应当对方案实施过程及结果进行验证和评价,形成记录(如项目奠工报告、项目总结或后评估报告等)。
4.5实施与运行
4.5.1总则
电力企业应对能源策划的结果于以实施和运行。实施和运行包括:能力、意识与培训;信息交流文件要求及文件控制:运行控制:设计:能源服务、产品、设备和能源的采购,落实能源管理实施方案并开展与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相关的活动,以实现能源方针和能源目标。4.5.2能力、培训与意识
4.5.2.1电力企业应确保与主要能源使用相关的人员(能源管理关键岗位)的能力、培训与意识符合GB/T23331—2012中4.5.2及以下要求,4.5.2.2发电企业能源管理关键岗位包括生产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部门(运行部、设备部、生技部安生部、燃料部、输煤部)主任、节能专工、运行值长、燃料采购等相关人员。4.5.2.3电网企业能源管理关键岗位包括生产副总经理、节能主管部门负责人、节能专责、线损专责和运行专责等相关人员。
4.5.2.4国家或地方有明确要求的能源管理岗位人员应获得相应资质。4.5.2.5电力企业应制定节能培训制度,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识别在岗员工、转岗员工、新员工、代表企业的员工等培训需求,实施维续培训和入职培训。4.5.2.6培训内容直包括全面节能管理、能量平衡分析、热力经济分析和计算、效率监控方法、主辅机经济调度和节能技术等。
4.5.3信息交流
4.5.3.1电力企业的信息交流应符合GB/T23331一2012标准中4.5.3要求及以下要求4.5.3.2电力企业应对能源基准、能源绩效参数、能源目标指标在员工所在岗位及相应层次进行内部沟通,尤其是当能源绩效纳入企业考核机制时,对考核的过程及结果应予以内部沟通4.5.3.3当电力企业决定与外部交流或当地政府能源主管部门、股东方等有要求时,还应规定外部交流的内容、方式并子以实施。
4.5.3.4电力企业宜设立能源管理机构,负贡收集、传递企业能源信息、开展能源体系的策划、实施、7
DL/T13202014
监督、检查。
4.5.4文件
4.5.4.1文件要求
电力企业应建立、实施并保持能源管理体系文件,以确保能源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企业应根据实际需要编制能源管理手册、相应的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a)企业能源管理体系文件可包括能源管理手册,包括形成文件的能源方针、职责权限、组织结构等:本标准要求的程序文件及记录:能源基准、能源目标和指标、能源管理实施方案企业为确保能源管理过程的有效策划、运作和控制所需的作业文件:外来文件(包括法律法规、规程、规范、标准、合理用能评估报告、设备说明书以及相关方文件等)
b)体系文件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印证。各层次文件可以相互引用,下一层次文件的内容应是对上一层次文件内容更为具体、详细的描述。能源管理体系文件的复杂程度、数量、所投入资源等,取决于体系覆盖的范围、组织的规模、c
消耗能源的类型与数量、能源利用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程度等因素。电力企业建立企业标准体系时,应使能源标准体系构成企业标准体系的一部分,包括能源基础标准、能源技术标准、能源管理标准、能源工作标准。4.5.4.2文件控制
电力企业对文件的管理和控制应符合GB/T23331一2012标准中4.5.4.2的要求。4.5.5运行控制
4.5.5.1总则
电力企业应策划与主要能源使用相关的运行和维护活动,使之与能源方针、能源目标、指标和能源管理实施方案一致。与主要能源使用相关的过程和活动可包括产品和过程的设计控制、设备设施的配置与控制、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控制及能源的购入储存、加工转换、输送分配及最终使用等过程控制,制定相关标准或规章制度,使其在受控状态下运行。4.5.5.2电力企业能源管理制度
电力企业能源管理制度可包括但不限于(不必形成独立文件):a)发电生产所需的能源管理制度和规程:发电运行规程:
设备检修规程:
能源技术监督制度:
运行能源管理制度:
一检修能源管理制度:
能源技术改造管理制度
能量平衡管理制度:
燃料管理制度:
节油管理制度:
一节电管理制度:
一节水(汽)管理制度:
-非生产用能管理制度:
能源分析制度:
一能效对标管理制度: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