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 39.1-1991
标准分类号
中标分类号:车辆>>车辆综合>>T01技术管理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CJ 39.1-1991 城市公共交通经济技术指标计算方法公共汽车、电车CJ39.1-91 CJ39.1-1991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CJ39.1-91
城市公共交通经济技术指标
计算方法
公共汽车、电车
Urban public transport-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economicandtechnicalindexes
Bus and trolleybus.
1991-12-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1992-05-01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城市公共交通经济技术指标
计算方法
公共汽车、电车
Urban publictransport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economicandtechnicalindexesBus andtrolleybus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公共汽车、电车企业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的名称、定义、计算单位与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公共汽车、电车企业。2运营指标
2.1客运量
运送乘客的总人次。
2.1.1计算单位:人次
2.1.2计算公式
客运量(人次)=普票乘客人次十月票乘客人次十包车乘客人次……(1)2.1.3计算方法
a.普票乘客人次依据售出普通票张数计算,单程客票每张计算一个人次,往返客票每张计算二个人次。
b.月票乘客人次=(每张月票)日乘车次数×售出月票张数×相应月日历日数。月票日乘车次数由近期客流调查资料确定。无客流调查资料的城市,月票日乘车次数参考附件B(参考件)中B1条。
c.包车乘客人次依据实际载客人数计算(无实际载客人数记录的按车辆定员计算),单程运送每人计算一个人次,往返运送每人计算二个人次。2.2平均运距
乘客每次乘车的平均距离。
2.2.1计算单位:公里/次
2.2.2计算方法
平均运距由近期客流调查资料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1一12一23批准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1992—05—01实施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在无可能进行经常性客流调查而月票比重又不大的城市,计算方法参看附录B(参考件)B2条。
2.3客运周转量
乘客乘坐里程的总和。
2.3.1计算单位:人公里
2.3.2计算公式
客运周转量(人公里)=客运量×平均运距2.4运营车数
用于运营业务的全部车辆数。
2.4.1计算单位:辆
2.4.2计算方法
a.以企业固定资产台帐的已投入运营的车辆数为准。b:新购、新制和调入的运营车辆,自投入运营之日起开始计算运营车数。(2)
.调出、报废和调作他用的运营车辆,自上级主管机关批准之日起,不再计算运营车数。2.5标准运营车数
不同类型的运营车辆依据统一的标准当量折合成的运营车数。2.5.1计算单位:辆
2.5.2计算公式
标准运营车数(辆)=(每类型车辆数×相应换算系数)换算系数参考附录B(参考件)中B3条。2.6运营车日
所有运营车辆的车日总数。
2.6.1计算单位:车日
2.6.2计算方法
凡符合2.4.2条规定的运营车辆均应计算运营车日。2.7完好车日
技术状况完好的运营车辆的车日总数,2.7.1计算单位:车日
2.7.2计算公式
完好车日(车日)=运营车日一(全日保养车日十修理车日十待修车日十待报废车日):
2.7.3计算方法
a.凡当天出车参加过运营的车辆,均应计算完好车日。:(3)
b.当天未出车运营的车辆,只要技术状况完好或曾进行保养、修理,但在当天16时前竣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验收合格的,均计算完好车日。2.8工作车日
2.8.1为运营而出车工作的运营车辆的车日总数。2.8.2计算单位:车日
2.8.3计算方法
运营车辆只要当日出车参加过运营,均计算工作车日。2.9客位数(定员)
运营车辆的额定载客量。
2.9.1计算单位:人、客位
2.9.2计算公式
客位数(人、客位)=乘客座位数十车厢有效站立面积X每平方米允许站立人数
车厢有效站立面积不包括车门踏步部位的面积。注:每平方米允许站立人数参照附录B(参考件)中B4条。2.10运营线路条数
为运营车辆设置的固定运营线路的总数。2.10.1计算单位:条
2.11运营线路总长度
全部运营线路的长度之和。
2.11.1计算单位:公里
2.11.2计算公式
运营线路总长度(公里)=Z各条运营线路的长度=Z1/2[上行起点至终点里程+下行起点到终点的里程十上下行终点调头里程.注:单向行驶的环行线路长度等于起点至终点里程与终点下客站至起点里程之和的一半。2.11.3计算方法
测定起点至终点里程时,按进出各中途站的曲线长度计算。2.12运营线路网长度
运营线路网所经过的道路长度。2.12.1计算单位:公里
2.12.2计算公式
运营线路网长度公里)=运营线路总长度-≥重复的线路长度.........(7)
2.13触线网长度
向电车集电装置供电的触线长度之和。2.13.1计算单位:公里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2.13.2计算方法
a.无轨电车、有轨电车的触线网应分别计算。b.触线网长度包括运营、待避、回车和保养车库内的触线网长度。c.无轨电车触线网长度按单程双线(即一对正负线)的长度计算,双程的加倍计算。d.有轨电车触线网长度按单程、单线的长度计算,双程的加倍计算。2.14载客里程
运营车辆规定载运乘客行驶的里程。2.14.1计算单位:车公里
2.14.2计算公式
载客里程(车公里)三线路载客里程十包车载客里程线路载客里程包括运营车辆在固定线路、临时线路、旅游线路载客行驶的里程。2.15空驶里程
运营车辆为运营而规定不载运乘客的空车行驶里程。2.15.1计算单位:车公里
2.15.2计算方法
空驶里程包括:从车场至线路出、回场规定不载客行驶的里程;中途故障和其它原因空驶到起终点或车场的里程;包车回程的空驶里程等。2.16运营里程
运营车辆为运营而出车行驶的全部里程。2.16.1计算单位:车公里
2.16.2计算公式
运营程(车公里)载客里程十空驶里程2.17总行驶里程
运营车辆所行驶的全部里程。
2.17.1计算单位:车公里
2.17.2计算公式
总行驶里程(车公里)二运营里程十公务里程十培训司机行驶的里程·.:(10)3客位里程
各类车辆客位数与相应载客里程乘积,用以表示企业为乘客提供的总运载能力。2.18.1计算单位:客位公里、人公里2.18.2计算公式
客位里程(客位公里、人公里)=Z(各类车辆客位数×相应的载客里程):(11)2.19完好车利用率
工作车日与完好车日之比,用以表示完好车辆的利用程度。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2.19.1计算公式
2.20工作车率
完好车利用率:
工作车日
完好车日
工作车日与运营车日之比,用以表示运营车辆的利用程度。2.20.1计算公式
工作车率:
里程利用率
总行驶里程中载客里程所占的比重。2.21.1计算公式
里程利用率:
2.22车日行程
工作车日
运营车日
载客单程
总行驶里程
运营车辆每个工作车日平均行驶的运营里程。2.22.1计算单位:公里/日
2.22.2计算公式
车日行程(公里/日):
2.23运营速度
运营车辆在运营线路上运行时的速度。2.23.1计算单位:公里/小时
2.23.2计算公式
运营速度(公里/小时)
运营里程
工作车日
2×运营线路长度
在返行驶时间午上下行终点调头和停站时间×60注:往返行驶时间、单程行驶时间,调头和停站时间均以分为计算单位(下同)。2.24运送速度
运营车辆在运营线路上实际运送乘客的速度2.24.1计算单位:公里/小时
2.24.2计算公式
运送速度(公里/小时)=运营线路起点至终点里程、X60.
单程行驶时间
运营线路起点至终点里程计算方法参照2.11.3条的规定。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17)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2.25技术速度
运营车辆在运营线路上不计停站时间的运行速度。2.25.1计算单位:公里/小时
2.25.2计算公式
运营线路起点至终点里程
技术速度(公里/小时)=
单程行驶时间-中途停站时间
2.26线路重复系数
运营线路总长度与运营线路网长度之比,用以表示运营线路的重复程度。2.26.1计算公式
线路重复系数=
2.27满载率
运营线路总长度
运营线路网长度
客运周转量与客位里程之比,用以表示车辆客位的利用程度,2.27.1计算公式
满载率:
2.28乘客密度
客运周转量
客位里程
运营车辆载客行驶中,每车平均载有的乘客人数。2.28.1计算单位:人/车
2.28.2计算公式
乘客密度(人/车)=
2.29正点率
客运周转量
载客里程
运营车辆在运营线路上正点行车次数与总行车次数之比,用以表示运营车辆按规定时间正点运行的程度。
2.29.1计算公式
正点率=正点行车次数×100%
总行车次数
2.29.2计算方法
(22)
正点标准以实际发车和到达中途站、终点站的时间不超过规定的时间为界限,正点的时间界限由各企业依据当地实际情况自定。3安全服务指标
3.1行车责任事故次数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运营车辆在运营行驶中发生的责任事故次数3.1.1计算单位:次
3.1.2计算方法
行车事故分类方法和事故责任的区分按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的规定执行。3.2行车责任事故频率
运营车辆每行驶百万公里运营里程平均发生行车责任事故的次数。3.2.1计算单位:次/百万车公里3.2.2计算公式
行车责任事故频率次/百万车公里)-行车素凭事整次数10…(23)运营里程
3.2.3计算方法
行车责任事故次数指按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规定须向上级报告的责任事故次数。3.3行车责任事故伤亡人数
行车责任事故造成的死亡和受伤人数。3.3.1计算单位:人
3.3.2计算方法
a.受伤人数包括重伤和轻伤的总人数。b.死亡人数包括当场死亡和由于受伤后伤情发展而死亡的人数。但伤、亡两项人数不得重复计算。
受伤后因伤情发展而死亡人数的计算方法按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规定执行。3.4行车责任死亡事故频率
运营车辆每行驶百万公里运营里程平均发生行车责任死亡事故的次数。3.4.1计算单位:次/百万车公里3.4.2计算公式
行车责任死亡事故频率(次/百万车公里)-行车责任童事故次数10…(24)运营里程
3.5平均行车事故费用
运营车辆每行驶千公里运营里程平均支出的行车事故费用。3.5.1计算单位:元/千车公里
3.5.2计算公式
平均行车事故费用(元/千车公里-行车妻警肇理总额10.(25)运营单程
3.5.3计算方法
行车事故费用以财务报表为准,事故赔入款应冲减事故支出款。3.6车厢服务合格率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车厢服务合格车辆与被检查车辆总数之比,用以表示运营车辆达到服务合格标准的程度。
3.6.1计算公式
车厢服务合格率=车履服象盒格车辆数×100%被检查车辆总数
3.6.2计算方法
车厢服务标准按国家主管部门有关规定执行。3.7车辆整洁合格率
车辆整洁合格车数与被检车辆总数之比,用以表示运营车辆达到整洁标准的合格程度。3.7.1计算公式
车辆整洁合格率=
3.7.2计算方法
车辆整洁合格车数
×100%
被检查车辆总数
车辆整洁标准按国家主管部门有关规定执行。4技术与消耗指标
4.1完好车率
完好车日与运营车日之比,用以表示运营车辆技术状况完好的程度。4.1.1计算公式
完好车率
4.2车辆平均报废里程
完好车日、
运营车日
运营车辆从新车投入使用到批准报废平均行驶的里程。4.2.1计算单位:公里
4.2.2计算方法
Z报废车辆总行驶里程
车辆平均报废里程(公里)一
报废车数
4.3大修车数
大修竣工出厂的运营车辆数。
4.3.1计算单位:辆
4.3.2计算方法
....(27)
(28)
......(29)
采用总成互换保修作业方式的企业用车身大修的车辆计算大修车数,非总成互换的企业,以整车大修的车辆计算大修车数。4.4车辆大修平均间隔里程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车辆相邻两次大修间(首次大修从车辆投入使用起计算)平均行驶的里程。4.4.1计算单位:公里
4.4.2计算公式
Z车辆相邻两次大修间总行驶里程.(30)车辆大修平均间隔里程(公里)=大修车辆数
4.5车辆大修平均停厂车日
大修车辆停厂修理的平均天数。4.5.1计算单位:天
4.5.2计算公式
大修车停厂车日
车辆大修平均停厂车日(天)=
大修车数
4.5.3计算方法
大修车停厂车日的计算应自修理厂接车的第二天起,到修理竣工,由使用单位接车的当天为止,按日历日计算。
4.6发动机大修平均间隔里程
发动机相邻两次大修间(首次大修从发动机投入使用起计算)平均行驶的里程。4.6.1计算单位:公里
4.6.2计算公式
发动机大修平均间隔里程(公里)=4.7牵引电动机大修平均间隔单程乙发动机相邻两次大修间总行驶里程大修发动机台数
电动机相邻两次大修间(首次大修从电机投入使用起计算)平均行驶的里程。4.7.1计算单位:公里
4.7.2计算公式
牵引电动机大修平均间隔里程(公里):4.8车辆小修次数
运营车辆小修的总次数。
4.8.1计算单位:次
4.8.2计算方法
..(32)
之牵引电动机相邻两次大修间总行驶里程大修牵引电动机总数
.......(33)
不包括司机自行排除和结合各级保养、修理进行小修的次数。4.9车辆小修频率
运营车辆每行驶千公里平均发生的小修次数。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4.9.1计算单位:次/千车公里
4.9.2计算公式
车辆小修次数、
车辆小修频率(次/千车公里)=
总行驶里程
4.10轮胎平均报废里程
轮胎自新胎开始使用至报废止平均行驶的里程。4.10.1计算单位:公里
4.10.2计算公式
Z报废轮胎总行驶里程
轮胎平均报废里程(公里)=4
报废轮胎条数
4.11轮胎翻新率
全部报废轮胎中经过翻新使用的轮胎所占的比重。4.11.1计算公式
轮胎翻新率=经过翻新的报废轮胎条数×100%报废轮胎条数
4.12车辆平均故障时间
运营车辆每行驶百公里运营里程平均发生的故障时间。4.12.1计算单位:秒/百车公里
4.12.2计算公式
..... (34)
车辆平均故障时间(秒/百车公里)车辆整魔时总和×10(37)运营里程
车辆故障时间指运营车辆发生故障,影响本车正常运营占用的时间。4.12.3计算方法
a.运营车辆因故障不能按原计划时间出场(站),其故障时间从计划出场(站)时间起到修复时为止,修复时间超过计划停驶时间,则计算到计划停驶时止,全天未修复也未参加运营,按非完好车日计算,不再计算故障时间。b.车辆运营途中发生故障,故障时间按实际到达起、终点站的迟到时间计算。车辆在起、终点站发生故障,修复后运营的故障时间为计划发车时间与实际发车时间之差值;上述故障修复时间超过计划停驶时间,则故障时间从发生故障时间起至计划停驶时间止。c.车辆在运营途中因遇雷击、大水、冰冻、肇事等意外事故产生故障,经有关部门确定,可不计算故障时间。
d.车辆因进行技术试验或新产品试用发生故障,可不计算故障时间,但需报技术部门备案。
3触线网故障频率
电车每行驶万公里运营里程触线网平均发生的故障次数。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