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力行业标准(DL) > DL/T 1034-2006 135MW 级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导则
DL/T 1034-200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L/T 1034-2006

中文名称:135MW 级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导则

标准类别:电力行业标准(DL)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相关标签: 循环 流化床 锅炉 运行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DL/T 1034-2006.Guide for 135MW grade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boiler operation.
1范围
DL/T 1034规定了在役135MW级循环流化床锅炉(额定蒸发量400t/h~ 500t/h)及主要辅机设备的启动、运行、停止、维护、锅炉试验、事故分析与处理的原则。
DL/T 1034适用于135MW级循环流化床锅炉。其他容量等级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而过不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法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举)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5468 锅炉烟尘测试方法
GB/T 8174 设备及管道保温效 果的测试与评价
3总则
3.1本标准对 135MW级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具有通用性和指导性,各使用单位可根据本标准和制造厂技术文件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参照附录A编制现场运行规程。
3.2锅炉使用 单位应要求制造厂和电力设计院提供包括锅炉铭牌、主要参数、燃料特性、灰渣特性、热平衡、锅炉主要部件及辅机等的制造及设计资料。其体要求参见附录B。
4锅炉机组启动
4.1启动条件
4.1.1基本要求
4.1.1.1燃煤、燃油(燃气)、除盐水储备充足,且质量合格。
4.1.1.2床料储备充足, 其粒度及成分应符合制造厂家的要求。
4.1.1.3各类消防设施齐全, 消防系统具备投运条件。
4.1.1.4大、 小修后的锅炉,所有热力机械工作票已注销,临时设施已拆除,冷态检查验收合格。
4.1.1.5工作电源可靠, 备用电源良好。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27.100
备案号:19466-2007
标准分享网提供下载
bzfxw.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1034-2006
135MW级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导则Guide for 135MW grade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boiler operation2006-12-17发布
2007-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锅炉机组启动
锅炉机组运行
6锅炉机组停运
主要辅助设备运行
8事故分析与处理
锅炉设备试验
附录A(资料性附录)
附录B(资料性附录)
附录C(规范性附录)
基本图纸和资料
锅炉设计规范
锅炉汽水质量标准
DL/T1034—2006
DL/T10342006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下达2003年行业标准项目补充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3】873号文】的安排编写的。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站锅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服务中心、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华电淄博热电有限公司、山西电力科学研究院、四川电力试验研究院、山西大学工程学院、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大唐保定热电厂河南蓝光环保发电有限公司。本标准起草人陈念祖、郝继红、黄海涛、孙超凡、钊建民、蔡新春、袁杰、刘锁清、党黎军、孟景义、程昌业、颜正、王大军、焦安福、张红军。1范围
DL/T10342006
快好中
135MW级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导则童术,
本标准规定了在役135MW级循环流化床钢炉额定蒸发量400/h~500t/h)及主要辅机设备的启动、运行、停止、维护、锅炉试验、事故分析与处理的原则。仙本标准适用于135MW级惩环流化床锅炉。其他容量等级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不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空)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伴
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GB/T5468
GB/T8174
GB/T10184
GB13223
GB/T13931
GB/T1650
DL/T461
DL/T934
DLT956
DLT964
3总则
烟尘测试方法
支备及管道保温效果的测试与评价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火电厂大气污染扣藏标罐
电除尘器性能油专站
固定式锅炉建造规租
然煤电厂电除尘器行维护测
电站锅炉风机现式骏航牌
山力工业锅炉压专容器监察规程电站锅炉压力容器验规程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为发电厂保温车程热态多格创试与评价规程力发电厂停(备)邦热力设备锈维导则活化床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3.1本标准对135MW级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具有通用性和指导性,各使用单位可根据本标准和制造厂技术文件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参照附录A编制现场运行规程。3.2锅炉使用单位应要求制造厂和电力设计院提供包括锅炉铭牌、主要参数、燃料特性、灰渣特性、热平衡、锅炉主要部件及辅机等的制造及设计资料。其体要求参见附录B。4锅炉机组启动
4.1启动条件
4.1.1基本要求
魅主钢更心创丹刷变购
川林品妈做怡意
东服#EE上N
问咖的学哈光导生#香
4.1.1.1燃煤、燃油(燃气)、除盐水储备充足,且质量合格。#们际利
4.1.1.2床料储备充足,其粒度及成分应符合制造厂家的要求。4.1.1.3各类消防设施齐全,消防系统具备投运条件。4.1.1.4大、小修后的锅炉,所有热力机械工作票已注销,临时设施已拆除,冷态检查验收合格。4.1.1.5
工作电源可靠,备用电源良好
DL/T1034—2006
4.1.1.6DCS系统及其他主要程控系统、仪表具备投运条件。4.1.1.79
锅炉内衬材料按要求检查验收合格。4.1.1.8现场照明及事故照明、通信设备齐全良好。地面平整,楼梯及通道畅通、无杂物,各种标志齐全清晰。4.1.1.9
4.1.1.10防雨、防冻、防风设施齐全良好。4.1.2
启动前的检查
4.1.2.1本体及尾部烟道检查:
a)对锅炉炉膛、回料阀等部位进行检查,确认出渣口和回风口畅通、布风板风帽完整无堵塞、内部无渣块和杂物,床温、床压测点完整、指示正常:对水冷风室、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旋风分离器、烟道、炉顶等部位进行检查,确认内部无渣块和杂物,温度、静压指示正常。
汽包的吊挂装置、本体刚性梁完整牢固,炉墙完整。b)
所有人孔、看火孔、检查孔等完好,确认内部无人后关闭。c
汽包水位计完好清晰,刻度正确并投入。d
安全门可靠,无卡涩现象,并投入。e)
膨胀指示装置完好,刻度清晰。f
燃烧器完整,调节装置灵活,指示正确。g
点火装置及系统完整好用,电源投入。h)
各燃烧器的风门良好,并处于吹扫位置。4.1.2.2
辅助设备及转动机械检查:
烟风系统的引风机、一次风机、二次风机等:a
燃油系统:
厂用辅助蒸汽系统:
给煤系统:
e)压缩空气系统:
f)高压流化风系统:
除灰系统:
h)除渣系统:
i卸灰系统:
j)吹灰系统:
k)石灰石系统:
1)飞灰再循环系统:
m)破碎设备:
n)床料补给系统。
上述各辅助设备及转动机械已按本导则第7部分有关要求试运行合格,处于备用状态。4.1.2.3管道检查:
a)汽、水、烟、风管道完整无杂物,保温完整,颜色和色环标志清晰:管道及联箱支吊架牢固,并留有足够的膨胀间隙b)
所有阀门或挡板完整,标志齐全,传动机构良好,位置正确,指示值与实际相符,并置于启动c)
前的位置。
4.1.2.4电(气)动阀门和烟风挡板开关检查。4.1.2.5启动油(气)燃烧器装置检查:a)油枪雾化检查:
b)油(气)枪、点火电极推进机构进、退检查:c)点火电极打火检查:
d)火焰监测器调校:
程控系统静态检查。
DL/T1034—2006
热工联锁、保护、声光报警等各项静态试验已按9.3进行,并符合规定要求。4.1.2.6
烟风系统漏风试验已按9.1进行,并按要求消除缺陷。4.1.2.7
布风板阻力试验、冷态流化试验及冷态排渣试验已按9.2进行,并按要求总结设备特性规律。4.1.2.9安全阀检查。
4.1.3锅炉上水
4.1.3.1水质要求见附录C。
4.1.3.2上水温度与汽包下壁温差符合制造厂家的规定4.1.3.3点火前,维持汽包正常水位。4.1.4床料
床料厚度符合启动要求。
4.1.5蒸汽加热
4.1.5.1为缩短启动时间,可在锅炉点火前投入蒸汽加热。4.1.5.2加热速度应根据汽包下壁温度的上升速度(0.5℃/min~1℃C/min)来控制,前期慢些,后期可适当快些。
4.1.5.3汽包下壁温度达到100℃左右时,可停止蒸汽加热。4.1.6燃油系统
4.1.6.1燃油系统投入油循环。若属安装或检修结束后的首次启动,燃油系统应符合7.5.1.1的要求。与邻炉共用母管系统时,还应检查炉前燃油系统,并处于备用状态。4.1.6.2投入燃油吹扫系统。
4.1.7除尘器
除尘器按7.9.1的要求达到备用状态。4.2锅炉冷态启动
4.2.1锅炉冷态启动一般采用滑参数启动方式,启动过程应按制造厂提供的启动曲线进行。4.2.2锅炉点火
4.2.2.1点火前投入锅炉保护、联锁。启动引风机、高压流化风机、二次风机、一次风机、点火增压风机等,保持炉膛出口压力正常。4.2.2.2根据环境温度,投入暖风器或热风再循环。4.2.2.3对炉膛和烟道进行吹扫。吹扫时,流化风量应大于最小流化风量,总风量大于25%的额定风量。吹扫时间应不少于5min。
4.2.2.4将锅炉各级配风调整至点火风量,使床料充分流化、回料阀工作正常。4.2.2.5投入启动油(气)燃烧器,根据燃烧器燃烧情况,适当调整风量以保持燃烧充分及稳定:床下燃烧器出口热烟气温度不超过设计充许温度。4.2.2.6如果启动油(气)燃烧器点火不成功,应立即切断燃料,查明原因:再次点火前,须加大通风量吹扫5min
4.2.3启动初期的升温升压。
4.2.3.1根据制造厂家的要求调节燃烧器的燃烧功率和配风,控制风室温度、锅炉床温升温速率不超过设计值。
4.2.3.2锅炉投煤。
a)投煤条件:
DL/T1034—2006免费标准bzxz.net
1给煤系统满足7.4.1的要求:
2)投煤床温必须符合4.4.9的要求。b)启动给煤系统向炉膛投煤:
1)按7.4.2的要求向炉膛投煤:2)床温达750℃时,可逐步停运启动燃烧器,并将它们切换到备用状态c)投煤后的燃烧监护:
1)锅炉全烧煤后,应加强燃烧调整,将床温、床压稳定在合理范围内,防止结焦:2)注意观察回料系统的工作状态,若出现回料不畅通现象,应立即采取措施加以解决:3当床压上升到规定值时,投入冷渣器及输渣系统:4)及时调整配风,保持炉膛整体(包括床料循环系统)温度缓慢升高:5)按规定投入除尘器。
4.2.3.3按照升温升压曲线,控制蒸汽温度和蒸汽压力的上升速度。4.2.3.4
锅炉点火后,若烟气温度异常变化,应设法及时消除:情况紧急时,应立即切断燃料。4.2.3.5为保护再热器,锅炉点火后应投入1、Ⅱ级蒸汽旁路系统,并随着蒸汽压力的上升,逐渐开大I、Ⅱ级蒸汽旁路阀。旁路投入后,应及时关闭过热器对空排汽阀。4.2.3.6控制锅炉汽包上、下壁温差不超过制造厂家的规定值,且汽包内饱和温度上升速度不应超过1.5C/min。
4.2.3.7应通过水冷壁下联箱的膨胀指示器监视水冷壁受热情况,如发现异常,停止升压,待异常消除后再继续升压。
4.2.3.8锅炉蒸发量低于10%额定值时,应控制过热器入口烟气温度不超过管壁的允许温度,尽量避免用喷水减温,如果喷水不能全部蒸发,则会积在过热器中。4.2.3.9承压部件经检修后,应在蒸汽压力0.5MPa时热紧螺丝,此间蒸汽压力应保持稳定:热紧螺丝按电安生[1994]】227号《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的规定执行。4.2.3.10根据蒸汽压力适时关闭空气门和疏水门、冲洗水位计和热工仪表管,适时投入连续排污和定期排污,进行减温器的反冲洗等工作。4.2.3.11过热蒸汽和再热蒸汽参数达到汽轮机冲转条件时可进行冲转工作。4.2.4机组带负荷后的升温升压。4.2.4.11
根据汽轮机滑参数启动曲线的要求,调整锅炉参数。根据加负荷的需要及时地启动备用风机:采用定速泵时,应及时切换给水管路。4.2.4.25
4.2.4.3加强对全炉进行巡回检查。4.3锅炉热态启动
4.3.1锅炉具有一定过热蒸汽温度和压力的情况下,床温满足可以不投启动燃烧器而直接进行投煤启动为热态启动。
4.3.2启动条件、启动初期升温升压要求均参照冷态启动进行。4.3.3根据汽轮机滑参数启动曲线要求,调整锅炉参数。4.4锅炉启动中的安全要求
4.4.1在不同压力下,汽包上、下壁充许温差值应以制造厂提供的数据为依据。4.4.2蒸汽的升温速度按制造厂提供的启动温升曲线进行:若制造厂无要求,按1℃/min~1.5℃/min的速度升温,启动前期应慢,后期可快。4.4.3汽包水位波动在-50mm~+50mm范围内。4.4.4两侧蒸汽温差不大于30℃,两侧烟气温差不大于50℃,并控制过热器,再热器管壁温度不超过充许值。
4.4.5从汽轮机冲转开始,过热蒸汽温度应具有50℃以上的过热度4.4.6经常检查设备膨胀状况,发现异常时,应及时消除。4.4.7汽轮机带负荷之前蒸汽温度的调整,应以燃烧调整为主,尽量少用减温水。4.4.8应保证锅炉流化风量不低于最低流化风量。DL/T1034-2006
得乳生
4.4.9锅炉“现场运行规程”应根据实际燃煤情况确定“允许投煤床温”。“允许投煤床温”可按制造厂家的要求执行:如果给煤成分与制造厂家的要求差异较大,则应根据给煤的实际情况确定“允许投煤床温”,对于烟煤,可适当降低允许投煤温度,但应经过试验确定:对于劣质无烟煤,可适当提高允许投煤温度。床温低于“充许投煤床温”时,不应向炉内投煤。4.4.10床温大于允许投煤床温时,方可按7.4.2.2的要求投煤:确认稳定着火后,方可缓慢连续给煤。4.4.11应控制床温变化率在锅炉制造厂家和耐火材料厂家要求的范围内。4.4.12
最高床温一般比给煤的灰变形温度DT低150℃机组带大负荷运行前
5锅炉机组运行
运行要求
应对尾部烟道吹灰一次。
保持锅炉蒸发量在额定值内,并满足机组负荷的要求5.1.2保持正常的医力、蒸汽温度。5.1.3均匀给水,维持正常水位。5.1.4保持锅水和汽品质合格。
5.1.5保持床料正常流化,燃烧良好减少热损失。提高锅炉热效率。5.1.6维持合理的炉内床料保有量、囊粒拉径分布及循环料量。5.1.7负荷或煤质变化时,应及时调整锅炉施行工说,尽可能维持最佳工况。保持全理的床温、床压,并能满足负荷的
5.1.8烟气粉生CSO和NO.的排放法度应符合B13223的要求。5.2燃烧优化调
5.2.1给煤量的调节
5.2.1.1当负荷变化时,应及时调整给爆量和风量。业
5.2.1.2燃烧优化训整按“先增风后增媒,先减燃后减风韵次序缓慢交誉进行、并应“少量多次”,
避免床温产生大的波动
时注意各种不同负荷与床层差压的对应关系。5.2.1.3运行中应注意给集质量和粒度的变化,并根据变化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5.2.2风量的调节
5.2.2.1为减少NO,的排放调整上下二次风量,使燃烧在较低过量空气系数下进行,一般要求炉膛出口氧浓度为3%~4%。
一、二次风的调节原则:一次风用于调节床料流化和床温:二次风用于控制总风量,维持正常的炉膛压力及氧量值。
般运行情况(额定负荷)下,一次风率占40%~60%,二次风率占55%~40%:对不同煤种一、二次风合理的比例,可通过试验确定。5.2.2.4运行中给煤粒度较粗时,应适当增加一次风率:较细时,应适当减小一次风率。负荷降低时,二次风可随之减少,同时应根据床温调整一次风率。5.2.2.5
5.2.3床料厚度的调节
5.2.3.1运行中应维持相对稳定的床料厚度:床料厚度可根据水冷风室静压、料层差压和一次流化风量来判断:床料厚度一般控制在600mm~900mm范围内。5.2.3.2
满负荷时,物料循环量大,床料应厚:低负荷时,循环量小,床料应薄。床料密度小,床料可厚一些:密度大,床料可薄一些。维持稳定的床压,保证床料正常流化,减少漏渣。DL/T1034—2006
5.2.3.3给煤质量发生变化,不能维持最低床压时,可通过床料补给系统补充床料5.2.3.4排渣应连续进行:不能连续时,采取“少量、勤排”原则。5.2.3.5密相区床温温差增大时,为防止流化状态恶化、灰渣沉积和结焦,应适当增加流化风率,使大颗粒灰渣及时排出。床温温差恢复正常后,再将流化风率恢复到正常范围。5.2.3.6为提高床压指示的准确性,应不定期对床压测点进行吹扫。5.2.4床温调节
5.2.4.1为保证良好的燃烧和传热、较低的NO排放、较好的脱硫效果,床温一般控制在850℃~950℃.
5.2.4.2负荷或给煤质量变化时,应及时调整给煤量和风量,以维持床温的相对稳定。床温调节应分多次缓慢进行并细调微调。
5.2.4.3当通过改变一次风率来调节床温时,应注意保证床料处于良好流化状态。给煤粒径变化时,若引起床温变化,及时调整一次风量。5.2.4.4
5.2.4.5经常监视炉内流化和燃烧状况、炉膛出口烟气温度及各段烟气温度,以正确判断床温的变化趋势,适时调节床温。
5.3蒸汽压力的调整
5.3.1定压方式运行时,负荷变化率不大于5%/min:负荷低于70%时,可采用滑压方式运行,其负荷变化率不大于3%/min。
5.3.2负荷及给煤质量的变化均可导致蒸汽压力的变化,一般情况下可通过增减负荷或给煤量进行调节。
5.3.3调节给煤量的同时,应对石灰石量进行调节,以保证给煤量和给石灰石量的比例稳定。5.3.4蒸汽压力调节过程中,应尽量保持各给煤点均匀给煤:若投运的给煤机全处于最低转速下运行,且蒸汽压力仍在上升,则应切除一台给煤机,以便使其余的给煤机在调节性能良好的区域内运行。5.3.5非事故情况下,禁止用对空排汽阀来降低蒸汽压力。5.3.6停用高压加热器时,锅炉的最高负荷应通过试验确定,以防止受热面管壁超温、结焦和再热器进口压力升高。
5.4蒸汽温度的调整
5.4.1正常运行时,应维持过热蒸汽温度和再热蒸汽出口温度为额定值+5C,两侧蒸汽温度偏差不应超过20℃,过热蒸汽温度与再热蒸汽出口温度之差最大不应超过30℃。5.4.2过热蒸汽温度可采用减温水调节,减温水分两级,第一级为粗调,以保持过热器管壁不超温:第二级为细调,主要控制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蒸汽温度过高时,可相互配合调节。5.4.3再热器系统有一级减温器,主要利用喷水减温控制再热器出口蒸汽温度。对设有烟道挡板调温装置的,应尽量采用烟道挡板调节,以减少对机组经济性的不利影响:调节时,过热器与再热器挡板应同步调节,任何时候两者开度之和保持100%,同时严禁将任何一侧烟道挡板关到0。5.4.4用减温水调节蒸汽温度时,应确保喷水后的蒸汽过热度高于厂家的规定值。5.4.5注意运行中蒸汽温度随蒸汽压力变化的规律,注意给水压力对减温水量的影响规律,做到调整有预见性。
5.4.6改变送风量及一、二次风的配比可调节汽温,但调整幅度不宜过大。过热器或再热器积灰严重时,可通过吹灰提高蒸汽温度。5.4.7
5.4.8蒸汽温度调节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过热器和再热器各段管壁温度在材质允许范围内。5.4.9在下列情况,应注意蒸汽温度、蒸汽压力的变化:a)负荷变化、蒸汽压力不稳时:b)燃烧不稳定时:
c)给煤质量和粒度变化时:
d)给水压力及给水温度变化较大时:e)锅炉吹灰时:
f)启、停风机时:
g)机组发生事故或异常时。
5.5运行中汽包水位的调整
5.5.1汽包水位应保持正常水位,波动范围为土50mm。DL/T10342006
经常对照就地和表盘各水位表计,以确保水位表计的准确性。核对水位时,一般以就地水位计为5.5.2
每班不少于三次对照就地和各低位水位表计,并定期冲洗水位计,以保证其准确可靠。5.5.4应保持正常水位,并注意蒸汽流量、给水流量、减温水流量、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做到及时调整。当给水压力过低,且不能满足锅炉负荷的需要时,应适当降低锅炉蒸汽压力,以保证正常供水必5.5.5
需的压差。
备用给水泵或给水管(有备用给水管时)应进行定期切换。5.5.7
应向锅炉均匀连续给水。
若水位过高,必要时可开启事故放水门进行放水,正常后关闭。5.5.9
下列情况应加强对水位的监视与控制:燃烧不稳定时:
锅炉负荷变化过大时:
锅炉发生事故时:
定期排污时:
安全门动作时:
切换给水管路或汽轮机切换给水泵时:f)
就地水位计指示不可靠时。
5.6烟气SO2、NO,的控制
5.6.1-正常运行中烟气量排放浓度应满足国家环保标准的要求。5.6.2
连续监视锅炉SO2的排放浓度,通过改变进入锅炉的石灰石给入量,使SO排放浓度符合规定值。5.6.3连续监视锅炉NO,的排放浓度,通过调节床温,改变一、二次风的配比(包括各层二次风风率的分配),调节过量空气系数等手段,来控制NO的排放浓度。5.6.4为获得较高的锅炉热效率,较低的SO2、NOCO排放浓度,需要进行专门的燃烧优化调整试验,以确定最佳运行工况。
5.7运行中的维护
5.7.1正常运行中应控制以下参数符合规定:锅炉蒸发量一般不超过额定值:a)
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压力应保持规定值:b
再热器出口蒸汽温度、压力应保持规定值:c
两侧蒸汽温度差不大于20℃,两侧烟气温差不大于30℃d)
排烟温度应接近设计值:
各受热面管壁最高温度不得超过金属材料的允许温度:f
维持炉膛压力正常:
汽包水位保持土50mm;
i氧量保持最佳值。
5.7.2蒸汽、给水和锅水品质。
DL/T1034—2006
5.7.2.1蒸汽、给水和锅水的品质要求见附录C。运行中为了保持锅炉水质和蒸汽品质,应对锅炉进行排污。
5.7.2.2连续排污阀的开度应由锅水品质决定。连续排污阀开启时,应缓慢地进行操作,以保持锅炉运行工况的稳定。
5.7.3受热面清洁
5.7.3.1为了清除锅炉尾部受热面的积灰,应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对锅炉尾部受热面进行吹扫。吹灰介质的运行参数应根据设备情况,在现场运行规程中予以规定。5.7.3.2投运吹灰器次数应根据给煤质量和各段受热面烟气温度、蒸汽温度变化等情况来确定。5.7.3.3吹灰的注意事项应在现场运行规程中予以规定,确保吹灰时燃烧稳定及设备和人身安全。对故障吹灰器应及时修复备用。
5.7.3.4低负荷运行时,应慎重吹灰,注意防止过热器管壁超温和炉膛压力波动。锅炉在50%MCR以下进行吹灰时,一次风机、二次风机,引风机的操作方式应为手动。5.7.4运行中应对设备进行定期巡回检查。检查的重点是:承压部件,汽水阀门,给煤系统,石灰石系统,回料系统,冷渣系统,一、二次风机,引风机,支吊系统,密封系统等。发现不正常情况时,应查明原因:对暂时不能消除的缺陷,应立即通知检修,同时加强监视,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事故发生。5.7.5运行中应尽量保持各项参数处于最佳值,以提高锅炉热效率。为掌握锅炉的运行特点,以及给煤质量、风率等条件变化对运行经济性的影响,应进行燃烧优化调整试验,寻找锅炉安全经济的运行方式,用试验的结果指导运行。
5.8自动、程控及联锁、保护装置的现场运行规程应包括的内容自动、程控及联锁、保护装置的特性:a
b)自动控制投入、停止的条件及操作方法:程控投入、停止的条件及操作方法:保护装置投入、停止的条件及操作方法:d)
e)联锁装置投入,停止的条件及操作方法:f)自动、程控保护装置的运行注意事项及一般故障处理。6锅炉机组停运
6.1正常停炉
6.1.1停炉前的准备
6.1.1.1如果预计停炉时间超过1个月,则停炉前应将石灰石仓及成品煤仓排空,停炉时间较短时(3天以内),尽可能降低成品煤仓煤位。6.1.1.2在负荷高于50%BMCR时,对受热面进行吹灰一次。6.1.1.3检查燃油系统处于备用状态。6.1.1.4停炉前全面检查锅炉设备,记录所发现的缺陷,以便停炉后检修处理。6.1.2停炉操作
缓慢降低给煤量,同时适当减少二次风量,保持合理的风煤比。一次风量应大于最小流化风量。6.1.2.1
6.1.2.2正常停炉,单元制机组一般采用滑参数停炉。6.1.2.3控制汽包上下壁温差不超过规定值。6.1.2.4炉内任意一点烟气温度变化不得过快,以保护耐火耐磨材料,防止产生裂纹。6.1.2.5床温在760℃以上完成减少给煤量和烧空成品煤仓工作,同时停止石灰石供给,根据情况可投入油燃烧器。
6.1.2.6床温低于400℃时,可按照一次风机、二次风机、引风机、高压流化风机的顺序依次停运:高压流化风机应在引风机停运至少30s后方可停止。8
6.2压火热备用
6.2.1压火前,锅炉应经过不少于30min低负荷运行过程。电帘
DL/T10342006
6.2.2保证床温在800℃以上,停止石灰石给料,逐渐减小给煤量直到给煤机全停,并关闭给煤机出口挡板。氧量明显升高,床温下降50℃左右,表明床料中的可燃成分已减少,挥发分气体已燃尽。6.2.3压火前停止向冷渣器送风。6.2.4同时停止两台引风机,联锁停止其他各风机,关闭给煤机出口挡板。关闭各、二次风机入口挡板。开启引风机入口挡板,保持炉压力OPa~-20Pa。6.2.5接到机组启动命令后,按规定顺序依次启动名风机,根据启动后床料温度确定是否投油助燃,并按规定投煤恢复锅炉正常运行。6.2.6压火注意事项:
6.2.6.1压火前,机组应经过50%左右低负荷运行,时间不于30mim且应保证流化均匀。
停止给煤后,待氧配明显增大,燃料挥发分完全析出,6.2.6.3
压火中,应防止向摩物漏入水冷风箱。6.2.6.4压火恢复时/前应保证床料良好流化,防止爆燃6.3停炉后的冷却
停炉后密闭细风挡板,防止急剧冷却。6.3.1
6.3.2放水前,
方可停运风机。
马风机、高压流化风机、一次风机和流系统排空床料S
6.3.3床温降到599后可打开引风机挡板人孔门进行自燃通风冷却,并边行下联箱放水一次,汽包压力降低至0.2NP时,打开锅炉全部排空气门:6.3.4锅炉进行强制通风冷却时,冷妞速度不应翻过附火材料厂家的规定值6.4停炉注意车项
6.4.1锅炉尚有或转动机械电源
完全切蒙时,不得散年对锅炉机组的监视。6.4.2停炉过程中降压速度不应超过00Mpm~0MPnin,保持汽包高水位,汽包上下壁温差不应超过允许值。
6.4.3锅炉停止
店,开启省煤器再德环
6.4.4冬季停炉后做好防冻措施。6.5停炉后的防锈蚀
6.5.1常用防锈蚀方汽
6.5.1.1热炉放水余热烘大
适用于临时检修、小修,时间在1个月之内。该法要求炉膛有足够余热,系统严密,放水门、空气门无缺陷。6.5.1.2负压余热烘干法,适用于大小修,时间在3个月之内。该法要求炉膛有足够余热,并利用汽轮机抽真空系统,系统严密。
6.5.1.3给水压力法,适用于热备用,时间在1周之内。该法要求锅炉保持一定压力,给水水质保持运行水质。6.5.1.4充氮法,适用于冷备用、封存,时间在3个月以上。该法要求配置充氮系统,氮气纯度应符合DL/T956的要求,系统有一定严密性。6.5.1.5氨一联氨法,适用于冷备用、封存,时间在3个月以上。该法要求配药、加药系统和废液处理系统投入
6.5.2防锈蚀操作及注意事项按DL/T956中第4章的规定执行。7主要辅助设备运行
7.1转动机械通则
7.1.1启动条件
新安装和经过检修的转动机械,在锅炉整套启动前,均应进行各项检查,并达到下列各项条件: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