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力行业标准(DL) > DL/T 5040-2006 输电线路对无线电台影响防护设计规程
DL/T 5040-200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L/T 5040-2006

中文名称:输电线路对无线电台影响防护设计规程

标准类别:电力行业标准(DL)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相关标签: 输电 线路 影响 防护 设计 规程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DL/T 5040-2006.Code for designing of radio stations against effects from Power transmission lines.
1范围
DL/T 5040规定了交流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简称输电线路)与各类无线电台的防护间距,对不满足防护间距者,提出了防护措施,并给出了防护间距的计算方法。
DL/T 5040适用于110kV~500kV 三相交流架空输电线路对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无线电台的防护设计。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防护间距protecting distance
为保障无线电台正常工作而规定的无线电台天线边缘至输电线路间的最小距离。
3防护间距
3.0.1输电线路 与各类无线电台的防护间距应满足表3.0.1 的要求。
3.0.2当满足表3.0.1 规定的防护间距确有困难时,可根据输电线路和无线电台的具体情况,通过计算(见第5章)、测试或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见第4章)协商解决。
4.1输电线路方面
4.1.1按照无线电干扰水平 合理选择导线截面、分裂根数及布置方式,控制导线表面电场强度,'降低无线电干扰场强。
4.1.2加强输电线路与无线电台接近段的线路绝缘水平,防止绝缘子金具串产生火花干扰,防止间隔棒与导线绞结部位的松动。
4.1.3选定线时,宜从无线电接收台的非接收方向通过,利用相互接近段的地形地物的屏蔽作用。
4.1.4施工架线时, 宜采用张力放线等新工艺,保护导线不受磨损。
4.1.5加强运行维护、控制和降低无线电干扰水平。
4.1.6改变线路路径、保持合理距离。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155083.1565
销售分类建议:规程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输电线路对无线电台影响防护
设计规程
DL/T5040—2006
代替DL/T5040—1995
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三第河路6号100044http:/cepp.com.ca)航运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2007年3月第一版
2007年3月北京第一次印刷
850毫米×1168高米:32开本0.875印张21千字印数00013000册
统—书号155083·1565
定价5.00元
敬告读者
本书封面贴有防伪标签,加热后中心图案消失本书如有印装质量间题,我社发行部负责恶换版权专有
馨印必究
ICS29.020
备案号:J540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5040—2006
代替DL/T5040—1995
输电线路对无线电台影响防护
设计规程
Code for designing of radio stationsagainsteffectsfromPowertransmission lines2006-09-14发布
2007-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1范围
2术语和定义
3防护间距
防护措施
防护间距计算
条文说明,
DL/T5040—2006
DL/T50402006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下达2003年行业标准项目补充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3873号)的要求,对DLT50401995《高压送电线路对无线电台影响设计规定》的修订。
本标准较DL/T50401995有以下主要变化:修改了VHF/UHF航空无线电通信台的防护间距:增加了空管雷达站的防护间距要求:增加了无线电遥测地震台网的防护间距说明:增加了移动电话基站的防护说明:修改了大气环境噪声取值说明。本标准实施后代替DLT5040—1995。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力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西南电力设计院。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电力工程顾间集团公司、华东电力设计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本标准主娶起草人:魏德军、王强、王永刚、王劲、李力、刘仲全、苗桂良、高志林、王毅、韩燕明、本标准首次发布时间:1995年7月13日。I
DL/T5040—2006
本标准规定了交流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简称输电线路)与各类无线电台的防护间距,对不满足防护间距者,提出了防护措施并给出了防护间距的计算方法。本标准适用于110kV~500kV三相交流架空输电线路对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无线电台的防护设计。DL/T5040—2006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防护间距protectingdistance
为保障无线电台正常工作而规定的无线电台天线边缘至输电线路间的最小距离。
3防护间距
DL/T5040—2006
输电线路与各类无线电台的防护间距应满足表3.0.1的要表3.0.1输电线路与无线电台的防护间距输电线路电压等级
无线电台名称序号
调幅广播收音台
调幅广播监测台
短波无线电收信合
短波无线电测向台
电视差转台、转
VHF(I)
VHF(I)
VHPIUHF航空无线电通信台
(80300)MHz
对空情报雷达站
(300~3000) MHz
空管雷达站
中波导航台
提短波定向台
对海无线电导航台
220~330
DL/T5040—2006
3.0.2当满足表3.0.1规定的防护间距确有困难时,可根据输电线路和无线电台的具体情况,通过计算(见第5章)测试或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见第4章)协商解决。DL/T5040—2006
4防护措施
4.1输电线路方面
4.1.1按照无线电干扰水平合理选择导线截面、分裂根数及布置方式,控制导线表面电场强度,降低无线电干扰场强。4.1.2加强输电线路与无线电台接近段的线路绝缘水平,防止绝缘子金具串产生火花干扰,防止间隔棒与导线绞结部位的松动。4.1.3选定线时,宜从无线电接收台的非接收方向通过,利用相互接近段的地形地物的屏蔽作用。4.1.4施工架线时,宜采用张力放线等新工艺,保护导线不受磨损。
加强运行维护、控制和降低无线电干扰水平。改变线路路径、保持合理距离。4.2无线电台方面
改进接收天线,采用方向性强、增益高的天线型式。4.2.2
移动天线位置。
加大发射功率,提高接收信杂比。采用抗干扰能力强的信号波形和信号传送方式4.2.4
搬迁无线电台。
DL/T5040—2006
5防护间距计算
5.1用信杂比计算防护间距
5.1.1防护间距计算
1当E-13.98k+△E+AE,5+5+3)
式中:
防护间距,m:
(5.1.1-1)
输电线路基准无线电干扰场强,dB(uV/m):无线电于扰率修正值,dB(μV/m):雨天无线电干扰增量,dB(μV/m):最低保护场强,dB(uV/m):
无线电干扰横向衰减系数。
2当E-13.98k+AE+AE,>N时,防护间距可按式(5.1.1-2)计算:
5.1.2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水平计算(5.1.1-2)
1单相导线的基准无线电干扰场强。距单相导线直接距离20m并离地面高2m处、须率0.5MHz、晴天、50%基准无线电干扰场强可按式(5.1.2-1)计算:Eg=3.5gmm+12r-30
式中:
单相导线的基准无线电干扰场强,dB(uV/m):6
DL/T5040—2006
导线最大表面电场强度有效值,kV/cm:一导线或分装子导线半径,cm。2三相单回输电线路的基准无线电于扰场强。1)兰相单回输电线路各相导线距边导线水平投影20m并离地面高2m处、频率0.5MHz、晴天、50%基准无线电干扰场强可按式(5.1.2-2)~式(5.1.2-4)计算:Eg=3.5gm+12r-30-20klg(D,/20)Eom=3.5gmm+12r-30-20kg(D,/20)Eg=3.5gmm+12r3020klg(D/20)
式中:
EoavEobyEoe
(5.1.2-2)
(5.1.2-3)
(5.1.2-4)
距边导线水平投影20m并离地
面高2m处A、B、C相导线的
基准无线电干扰场强,dB(uV/m):DaD、D
A、B、C相导线分别距边导线
水平投影20m并离地面高2m处
的直接距离,m:
gmax(a)gmuxt5)/gmax(c)
A、B、C相导线最大表面电场
强度有效值,kV/cm.
2)三相单回输电线路的基准无线电干扰场强按下述方法计算:当任何两相的基准无线电干扰场强之差大于3dB(uV/m)时,单回输电线路基准无线电干扰场强取各相基准无线电干扰场强的最大值。否则,取三相基准无线电干扰场强较大的两个平均值加1.5dB(uV/m)作为三相单回输电线路的基准无线电干扰场强。3三相双回输电线路的基准无线电干扰场强。首先按式(5.1.2-2)~式(5.1.2-4)计算出双回输电线路各相的基准无线电干扰场强E、E、E(一回路)和E、E、E(另回路)。
DL/T50402006
1)三相双回输电线路各相综合基准无线电于扰场强可按式(5.1.2-5)~式(5.1.2-7)计算:E=201ga0+(10%
5=201gvao%y+aogp
5-201gvao%y+o%
(5.1.2-5)
(5.1.2-6)
(5.1.2-7)
2)三相双回输电线路的基准无线电干扰场强。由式(5.1.2-5)~式(5.1.2-7)计算出三相双回输电线路各相基准无线电于扰场强以后,再按第5.1.2条第2款第2项的原则计算三相双回输电线路的基准无线电千扰场强。
5.1.3导线表面电场强度计算
1导线表面平均电场强度可按式(5.1.3-1)计算:19
式中:
导线表面平均电场强度,kV/cm;单位长度导线表面电,10c/m
自由空间介电系数,F/m,&
36元×10%
分裂导线的子导线根数:
子导线半径,cm。
2单位长度导线表面电荷可按式(5.1.3-2)计算:其中:
q=p~×U
(513-2)
式中:
「Pae
DL/T5040—2006
(5.1.3-3)
(5.1.3-4)
(5.1.3-5)
单位长度导线表面电荷列矩阵,且下标a、b、c分别表示A、B、C相导线,w、V代表两根地线:电位系数矩阵p的逆矩阵:
U导线电压列矩阵。
3电位系数
自电位系数可按式(5.1.3-6)计算:ln2h
式中:
(5.1.3-6)
DL/T5040—2006
自电位系数:
h第1相导线对地平均高度,m;
第1相导线的等效半径,m,
当第相导线为分裂导线时,导线的等效半径可按式(5.1.3-7)计算:
式中:
分裂导线的半径,cm。
互电位系数可按式(5.1.3-8)计算:Pe
式中:
互电位系数:
(513-7)
(5.1.3-8)
D—第i相导线与第j相导线间的距离,m;D——第1相导线与第j相导线地面镜像间的距离,m。4电位系数降阶
当输电线路的地线接地时,地线电位为V=0V、V,=0V。电位系数可降两阶,并按式(5.1.3-9)计算:Pa=Pa-[p-w]x[p,]x[pw-e]
PuPaoPue
(5.1.3-10)
(5.1.3-11)
考虑接地地线影响的相导线电位系数矩阵:相导线电位系数矩阵:
Pabeav
Pwy-abe
DL/T50402006
相导线与地线间互电位系数矩阵一地线电位系数矩阵P的逆矩阵:地线与相导线间互电位系数矩阵。5导线最大表面电场强度有效值可按式(5.1.3-12)计算:(n-Dr
(5.1.3-12)
5.1.4无线电干扰的频率修正值。输电线路无线电于扰的频率修正,以0.5MHz频率为基准点,在频率为(0.15~4)MHz时,可按式(5.1.4-1)计算:
AE=51-2[g(10f)P]
式中:
AE无线电干扰的额率修正值,dB(μV/m):f频率,MHz
(5.1.4-1)
5.1.5无线电干扰的距离修正值。当距离D<100m时,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的距离修正值可按式(5.1.5-1)计算:AE,=-20klg(D/20)
式中:
无线电干扰的距离修正值,dB(μV/m):D计算点距边导线的距高,m。
(5.1.5-1)
当距高D>100m时,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的距离修正值可按式(5.1.5-2)计算:
AE, =13.98k201g(D/100)
(5.1.5-2)
距边线D(m)处,须率为f(MHz)的80%无线电干扰场强E,的计算公式为:
E-E.+AE+AE,+AE.
(5.1.5-3)
DL/T50402006
5.1.6最低保护场强。无线电接收设备的最低保护场强可按式(5.1.6)计算:
Nm=S,-R,
式中:
S,受保护信号场强,dB(uV/m):R,所需信号噪声保护比(简称信杂比),dB(μV/m)。5.2用允许大气环境噪声增量计算防护间距5.2.1各级收信台允许大气环境噪声增量规定见表5.2.1表5.2.1各级收信台允许大气环境噪声增量AV【级收信台
直级收信台
用级收信台
dB(μV/m)
5.2.2防护间距计算。用允许大气环境噪声增量计算防护间距可按式(5.2.2)进行:
E+ME+M
式中:
1otg(oprar-t)
90%的大气环境噪声场强,dB(uV/m)允许大气环境噪声增量,dB(μV/m),AN-
DL/T5040—2006
输电线路对无线电台
影响防护设计规程
条文说明
DL/T50402006
1范围
2术语和定义
3防护间距。
防护措施
防护间距计算
DL/T5040-2006
由原规程1.0.1条至1.0.3条修改面成的条文,15
DL/T5040—2006
2术语和定义
根据DL/T600—2001《电力行业标准编写基本规定》对原规程第2章进行文字修改而成。
DL/T5040—2006
3防护间距
3.0.1表3.0.1中的防护间距根据下列标准确定:GB63641986《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架空电力线路与调幅广播收音台的防护间GB74951987
GB13613—1992
《对海中远程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GB13614—1992
《短波无线电测向台(站)电磁环境要求》GB136171992
《短波无线电收信台(站)电磁环境要求》《对空情报雷达站电磁环境防护要求》GB13618—1992
GBJ143——1990
《架空电力线路、变电所对电视差转台、转播台无线电干扰防护间距标准》GJBz20093—1992VHF/UHF航空无线电通信台站电磁环境要求》免费标准bzxz.net
MH/T4003—1996《航空无线电导航台和空中交通管制雷达站设置场地规范》
其中,根据GJBZ20093—1992,对原规程中VHF/UHF航空无线电通信台的防护间距作了修订。根据MH/T4003—1996,增加了空管雷达站的防护间距要求,此处的空管雷达站包括空管近程一次监视雷达站、空管远程一次监视雷达站和空管二次雷达站,不包括精密进近雷达站。根据GB7495—1987,表3.0.1中的调幅广播收音台按行政属和业务性质分为如下三级:
1一级调幅广播收音台:为广播电影电视部设在北京以外的转播发射台收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或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节目的调幅广播收音台以及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转播发射台收转17
DL/T5040—2006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的调幅广播收音台。2二级调幅广播收音台:为省(自治区)、地区、省辖市直属转播发射台收转省(自治区)人民广播电台节目的调幅广播收音台:为地区、省辖市直属转播发射台收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的调幅广播收音台。
3三级调幅广播收音台:为市、县级转播发射台收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省(自治区)人民广播电台节目的调幅广播收音台,以及县级有线广播网的调幅广播收音台。根据GB7495—1987,表3.0.1中的调幅广播监测台按监测范围、监测项目、监测精度、工作时间以及技术设备的不同要求分为如下三级:
1一级调幅广播监测台:广播电影电视部所属监测、监听国内外广播质量、技术参数、广播频谱负荷和测定广播电台方位,并进行有关电波传播研究等工作的监测台。2二级调幅广播监测台:广播电影电视部,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监测,监听部分广播质量、技术参数和测定广播电台方位等工作的监测台。
3三级调幅广播监测台: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省辖市监测、监听区域性广播质量、技术参数等工作的监测台。根据GB13617—1992,表3.0.1中的短波无线电收信台按行政表属、业务性质、通信距离和设备功能分为如下三级:1一级短波无线电收信台:中央、国务院直属各部、委、局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级以上(不含军)单位通信、监听和监测业务部门的收信台:对国防、公安和国家安全及海事安全关系重大,且具有大型建筑设施或地下工事与坑道,并具有大规模的天线场地、大型高增益天线的收信台:通信对象为亚洲以外国家、地区或远洋船队的收信台。
虽符合以上条件,但台址设在城市收信区与发信区之间的收信台,按二级台保护。
DL/T5040-2006
2二级短波无线电收信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的收信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级单位直属的收信台:对亚洲各国及其海域通信的台:航空通信和配属于雷达站、航海导航台的短波无线电收信台:
符合以上条件,但收信工作方式仅为等幅报,按三级台保护。3三级短波无线电收信台:中央、国务院各部委所属局、省属各市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师级单位设置的收信台,此类台应有正规架设的天线、正规建设的机房并担负比较重要的通信任务。中波导航台、超短波定向台、对海无线电导航台均属发射台。由于这些导航设施发射特定极化和场型的电波,由飞机、船舰接收,以确定航向,决定场型的除了天线、频率以外,发射关线周围的地反射面及附近的能再辐射建筑物也影响场型。地面反射波主要通过第一菲洋尔区形成。因此,要求天线阵地第一菲涅尔区地面要平整且不得有高建筑物。当天线架高和频率已知时,由下列公式计算第一菲涅尔区的参数:=arcsina/)
x,=h/tana
式中:
入一波长,m:
反射点,m:
第一菲涅尔区近点,m:
x一第一菲涅尔区远点,m:
A—垂直方向图上的最大功率角:(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