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力行业标准(DL) > DL/T 5006-2007 水电水利工程岩体观测规程
DL/T 5006-2007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L/T 5006-2007

中文名称:水电水利工程岩体观测规程

标准类别:电力行业标准(DL)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7179356

相关标签: 水电 水利工程 岩体 观测 规程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DL/T 5006-2007.Code for rock mass observations of hydroelectric
and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1范围
DL/T 5006规定了水电水利工程岩体观测的方法和技术要求。
DL/T 5006适用于水电水利工程地基、围岩、边坡的岩体位移、变形、应变、压力和锚杆观测,以及岩体中地下水渗透压力的观测。
DL/T 5006适用于前期阶段岩体观测、施工期安全监测、运行期长期观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DL 5013水利水电工程钻探规程
DL/T 5050水利水电工程坑探规程
DL/T5125水电水利岩土工程施工及岩体测试造孔规程
DLT 5331水电水利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
DI /T 5367水电水利工程岩体应力测试规程
DL/T 5368水电水利工程岩石试验规程
3总则
3.0.1为规范水电水利工程岩体观测方法,提高观测成果质量,增强观测成果的可比性,制订本标准。
3.0.2岩体观测内容应根据观测目的和工程地质条件确定。岩体观测布置应选择在具代表性部位和特殊部位。布置应合理,并注意时间和空间关系,使成果有利于综合分析。
3.0.3对重要断 面或测点,宜进行平行观测,或采用不同种类的观测仪器观测同一物理量。
3.0.4临时 观测系统与永久观测系统应建立数据传递关系。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27.140
备案号:J686—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bzxZ.net
DL/T5006-2007
水电水利工程
岩体观测规程
Code for rock mass observations of hydroeiectricand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2007-07-20发布
2007-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前言
规范性引用文件
围岩收敛观测
钻孔轴向岩体位移观测
钻孔横向岩体位移观测
岩体表面倾斜观测
岩体应变观测·
岩体压力观测
岩体锚杆观测
岩体渗压观测
附录A(规范性附录)
条文说明…
地质描述内容…
DL/T50062007
DL/T5006—2007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6年行业标准项自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L2006!1093号)要求,对原标准D204一1981《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试行)》、DL5006一1992《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补充部分)》进行修订的。本次修订,对DLJ204一1981、DL5006一1992的内容作了调整、归并和增删。修订后的标准分为个标准,即DLT5368一2007《水电水利工程岩石试验规程》、DLT5367-2007《水电水利工程岩体应力测试规程》、DLT5006一2007《水电水利工程岩体观测规程》。上述个标准实施后替代DLJ2041981、DL5006一1992。本标准对DL5006中的岩体观测部分进行修订,并更名为《水电水利工程岩体观测规程》。
本标准修订和补充的主要内容如下:删除原标中挠度计法钻孔横向位移观测。一增列岩体表面倾斜观测、岩体锚杆轴力观测、岩体渗压观测。
将各观测项自中的地质描述内容合并,列入附录中。删除原规程说明书,按章节顺序编写条文说明。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水电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大文、胡建忠、陈梦德、李文慧、汤大明、舒涌、陈绪高、李庆华、蔡德文。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友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I
1范围
DL/T50062007
本标准规定了水电水利工程岩体观测的方法和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水电水利工程地基、围岩、边坡的岩体位移、变形、应变、压力和锚杆观测,以及岩体中地下水渗透压力的观测。
本标准适用于前期阶段岩体观测、施工期安全监测、运行期长期观测。
DL/T5006-2007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手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DL5013
DL/T5050
DL/T5125
DL/T5331
DL/T5367
DL/T5368
水利水电工程钻探规程
水利水电工程坑探规程
水电水利岩士工程施工及岩体测试造孔规程水电水利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水电水利工程岩体应力测试规程水电水利工程岩石试验规程
3总则
DL/T5006--2007
3.0.1为规范水电水利工程岩体观测方法,提高观成果质量,增强观测成果的可比性,制订本标准。3.0.2岩体观内容应根据观测自的和工程地质条件确定。岩体观测布置应选择在具代表性部位和特殊部位。布置应合理,并注意时间和空间关系,使成果有利于综合分析。3.0.3对重要断面或测点,宜进行平行观测,或采用不同种类的观测仪器观测同一物理量。
3.0.4临时观测系统与永久观测系统应建立数据传递关系。3.0.5根据工程岩体的特性、要求的测量范围和精度,选择观测仪器。选择的观测仪器应具可靠性,观测仪器安装和使用应简易,便于维修和更换,对环境条件变化敏感性小,具有良好的稳定运行性能。
3.0.6选择观测仪器埋设部位时应注意安全,不易受施工或人为破坏,并注意观测和维护方便。对观测仪器、观测电缆和观测终端应有保护措施。
3.0.7各观测仪器和观测电缆应设统编号。当各观测仪器理设完成后,应及时提交观测仪器埋设竣工图。3.0.8每一观测项自应设专人负责,观测资料应在24h内进行整理。当发现观测资料出现异常时,应及时查找原因并进行处理,必要时按程序遂级上报。
3.0.9根据观测目的,应提出各阶段观测报告。3.0.10观测工作管理基本要求参照DL5367的要求。3.0.11
配合岩体观测用的钻孔、坑槽、平洞除应符合观测专门要求外,还应符合DL5013、DLT5050、DLT5125、DL/T5331的要求。配合岩体观测进行的岩体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和岩体应力3
DL/T5006-2007
测试,应符合DL/T5367和DL/T5368的要求。3.0.12岩体观测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的规定。
DL/T5006~-2007
4围岩收敛观测
本观测适用于各类岩体。
观测布置应包括下列各项:
应根据地质条件、围岩应力、施工方法、支护形式及围岩的1
时间和空间效应等因素,按·定的间距选择观测断面和测点位置。2观测断面间距宜大于2倍洞径。3
初测观测断面宜靠近开挖掌子面,距离不宜大于1.0m。4
基线的数量和方向,应根据围岩的变形条件及洞室的形状和大小确定。
地质描述内容见附录A。
主要仪器设备应包括下列各项:卷尺式收敛计。
测桩及保护装置。
温度计。
测点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清除测点理设处的松动岩石。
用钻孔工具在选定的测点处垂直洞壁钻孔,将测桩固定在孔内。测桩端头宜位于岩体表面,不宜出露过长。3
测点应设保护装置。
4.0.6观测准备应包括下列内容:对于同一工程部位进行收敛观测,应使用同一一收敛计。1
需要对收敛计进行更换时,应重新建立基准值。3需要对收敛计进行标定时,标定宜在进行观测的相似环境中进行。
4.0.7观测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将测桩端头擦拭干净。
DL/T5006-2007
2将收敛计两端分别固定在基线两端测桩的端头上,按基线长度固定尺长。钢尺不应受扭。3根据基线长度确定的收敛计恒定张力,调节张力装置,读记收敛值,然后松开张力装置。4每次观测应重复测读3次,3次观测读数的最大差值不应大于收敛计的精度范围。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作为观测读数值,第1次观测读数值作为观测基准值。S量测环境温度。
观测时间间隔应根据观测目的、工程需要和围岩收敛情况确定。
应记录工程施工或运行情况。
观测成果整理应符合下列要求:根据仪器要求,计算基线观测长度。按下列公式计算经温度修正的实际收敛值:2
AL=LO-[+αLo(T-To)]
式中:
实际收敛值,mm;
基线基准长度,mm;
基线观测长度,mm;
收敛计系统温度线胀系数,1/℃;T
收敛计观测时的环境温度,℃;一一收敛计第一次读数时的环境温度,℃。To
(4.0.8)
3绘制收敛值与时间关系曲线、收敛值与开挖空间变化关系曲线、收敛值的断面分布图。
4收敛观测各测点位移的分配计算,可根据测点的布置型式选择相应的计算方法进行。
4.0.9围岩收敛观测记录应包括工程名称、观测段和观测断面及观测点的位置与编号、地质描述、收敛计编号、观测时间、观测读数、基线长度、环境温度、工程施工或运行情况。6
DL/T5006-2007
5钻孔轴向岩体位移观测
5.0.1本观测适用于各类岩体。
5.0.2观测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观测断面及断面上观测孔的数量,应根据工程规模、工程特点和地质条件确定。
2观测孔的位置、方向和深度,应根据观测目的和地质条件确定。观测孔的深度应大于最深测点0.5m。3观测孔中测点的位置,宜根据位移变化梯度确定,位移变化大的部位宜加密测点。测点宜避开构造破碎带。4当以最深点为绝对位移基准点时,最深点应设置在应力扰动区外。
5当有条件时,位移计可在开挖前进行预埋,或在同一断面上的重要部位选择1~2孔进行预理。6当无条件进行预理时,理设断面距掌子面不宜大于1.0m,边坡工程可在下台阶开挖前进行埋设。5.0.3
地质描迷内容见附录A。
主要仪器设备应包括下列各项:钻孔设备。
杆式轴向位移计。
位移传感器。
读数仪。
安装器。
灌浆设备。
观准备应包括下列内容:
1在预定部位按要求的孔径、方向和深度钻孔。孔口松动岩石应清除于净,孔口应平整。
DL/T5006—2007
2清洗钻孔,检查钻孔通畅强度。3根据钻孔岩心柱状图和观测要求,确定测点位置和选择锚头类型。
5.0.6仪器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根据位移计的安装要求,进行位移计安装。按确定的测点位置,由孔底向孔口逐点安装固定点和各测点,最后安装孔口装置。并联式位移计安装时,应防止各测点间传递位移的连接杆相互于扰。
2根据锚头类型和安装要求,逐点固定锚头。当使用灌浆锚头时,应预置灌浆管和排气管。3安装位移传感器并对传感器和观测电缆进行编号,调整每个测点的初始读数。当采用灌浆锚头时,应在浆液充分固化后进行。
4需要设置集线箱时,位移传感器通过观测电缆按编号接入集线箱。
5孔口、观测电缆、集线箱应设保护装置。6仪器安装情况应进行记录。
观测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连接读数仪进行观测。
2每个测点应重复测读3次,3次观测读数的最大差值不应大于读数仪的精度范围,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作为观测读数值,第1次观测读数值作为观测基准值。3观测时间间隔应根据观测自的、工程需要和岩体位移情况确定。
应记录工程施工或运行情况。
观测成果整理应符合下列要求:5.0.8
计算各测点位移。
绘制测点位移与时间关系曲线。绘制观测孔位移与孔深关系曲线。3
DL/T50062007
4绘制观测断面上,各观测孔的位移与孔深关系曲线。5选择典型观测孔,绘制各测点位移与开挖面距离变化的关系曲线。
5.0.9钻孔轴向岩体位移观测记录应包括工程名称、观测断面和观测孔及测点的位置与编号、地质描述、仪器安装记录、读数仪编号、传感器编号、观测时间、观测读数、工程施工或运行情况。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