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力行业标准(DL) > DL/T 499-2001 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
DL/T 499-2001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L/T 499-2001

中文名称: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

标准类别:电力行业标准(DL)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13086879

相关标签: 农村 低压 电力 技术规程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DL/T 499-2001.The rural low-voltage electric power technical code.
1范围
DL/T 499规定了农村低压电力网的基本技术要求,适用于380V及以下农村电力网的设计、安装、运行及检修。对用电有特殊要求的农村电力用户应执行其他相关标准。各级电力管理部门从事农电的工作人员、电力企业从事农电的工作人员、农村电力网中用户单位的电气工作人员应熟悉并执行本标准。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2527-1990额定电压 1kV及以下架空绝缘电缆
GB13955-1992 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
GB50173-1992 电气装 置安装工程35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4623-1994环形 预应力混凝土电杆
DL/T601-1996架空 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DL/T602-1996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 施工及验收规程
JB2171-85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农用直埋铝芯塑料绝缘塑料护套电线
JB7113-93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
JB7115-93低压无功就地补偿装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第8号令《供电营业规则》1996年10月8日
3低压电力网
3.1低压电力网的构成
自配电变压器低压侧或直配发电机母线,经由监测、控制、保护、计量等电器至各用户受电设备的380V及以下供用电系统组成低压电力网。
3.2配电变压器 的装置要求,
3.2.1
农村公用配电变压器应按“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的原则进行建设与改造,配电变压器应选用节能型低损耗变压器,变压器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靠近负荷中心;避开易爆、易燃、污秽严重及地势低洼地带;高压进线、低压出线方便;便于施工、运行维护。
3.2.2正常环境下配电变压器宜采用柱上安装或屋顶式安装,新建或改造的非临时用电配电变压器不宜采用露天落地安装方式。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也可采用箱式变压器。
3.2.3柱上安装或屋顶安装的配电变压器,其底座距地面不应小于2.5m。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DL/14992001
对应的旧标准:DL499-92
ICS27.100
备案号:9360-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
Therural low-voltageelectricpowertechnicalcode2001-10-08发布
贝码,1/40
DL/T499—2001bzxz.net
2002-02-01实施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经贸委电力司《关于确认1999年度电力行业标准修、制定计划项目的通知》(电力[2000]】22号),由电力行业农村电气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有关单位对DL/T499一1992《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修订而成
在修订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DL/T499一1992规程实施以来的经验,结合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的实践,从适应农村电网发展和农村电力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出发,依据现行的各有关法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对原规程进行了全面修订,本规程共分十二章和附录部分。对原1、2、3、4、5、6、7、11、12、13章的有关部分作了修改补充,其中对涉及农电管理体制的章节,按农电体制改革后的现状及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管理目标的要求,依据有关供用电法规进行了修改:对有关技术标准、装置规范,本着逐步提高农网装备、运行水平的指导思想,依据现行各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进行了修订:对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增加了对保护功能、范围的描述,对三级保护的动作值、时间配合等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增加了第8章低压电力电缆部分。对原第8章室内外配线,第9章照明与生活用电,第10章电动机及附属装置部分,根据征求各方面意见,认为其内容属用电户内部装置要求,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建设部民用建筑电气规范》)均有明确规定,应遵照其执行,不在本规程中列入。本标准生效之日同时代替DL/T499一1992。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的附录H、附录I、附录J、附录K、附录L、附录M、附录N、附录O、附录P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国家电力公司农电工作部提出。本标准由电力行业农村电气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国家电力公司农电工作部、江苏省电力公司农电工作部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原固均张莲瑛蒋明其邹建中张政窦建华崔学智本标准由电力行业农村电气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DL/T499一2001目录
1范围
2引用标准
3低压电力网
4配电装置
5剩余电流保护
file://C:\\dlhb2002\\WJ21.htmDL/T499—2001
2006-9-16
页码,2/40
6架空电力线路
7地埋电力线路
8低压电力电缆
9接户与进户装置
10无功补偿
11接地与防雷
12临时用电
附录A(标准的附录)电器外壳防护等级附录B(标准的附录)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主要特性参数附录C(标准的附录)额定电压1kV及以下架空绝缘电缆(GB12527)标准附录D(标准的附录)常用导线结构及技术指标附录E(标准的附录)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标准检验弯矩附录F(标准的附录)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农用直埋铝芯塑料绝缘塑料护套电线(JB2171)标准
附录G(标准的附录)其他用途的绝缘电线附录H(提示的附录)按防触电方式的电器分类附录I(提示的附录)农村常用低压电器型号及技术数据附录J(提示的附录)典型气象区
附录K(提示的附录)架空线路污移分级标准附录L(提示的附录)弱电线路等级附录M(提示的附录)雷电区划分
附录N(提示的附录)公路等级
附录O(提示的附录)名词术语
附录P(提示的附录)本规程表示严格程度的用词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
The rural lowvoltage electricpowertechnical code
1范围
DL/T499—2001
代替DL/T499—92
本标准规定了农村低压电力网的基本技术要求,适用于380V及以下农村电力网的设计、安装、运行及检修。对用电有特殊要求的农村电力用户应执行其他相关标准。各级电力管理部门从事农电的工作人员、电力企业从事农电的工作人员、农村电力网中用户单位的电气工作人员应熟悉并执行本标准。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2527—1990额定电压1kV及以下架空绝缘电缆file://C:/dlhb2002\\WJ21.htmDL/T499—2001
2006-9-16
页码,3/40
DL/1499
GB13955—1992
2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
GB50173—1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4623一1994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GB6829一1995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一般要求GB/T6915—1986高原电力电容器GB/T773一1993低压绝缘子瓷件技术条件GB/T1386.1一1997低压电力线路绝缘子第1部分:低压架空电力线路绝缘子GB/T16934—1997
电能计量柜
GB/T6916—1997
湿热带电力电容器
GB/T1179—1999
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
GB/T17886.1—1999
贝用,3/40
标称电压1kV及以下交流电力系统用非自愈式并联电容器,第一部分:总则一性能试验~安全要求一安装和运行导则GB/T11032一2000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GBJ63一1990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J149一199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DL/T601一1996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602—1996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程JB2171一85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农用直埋铝芯塑料绝缘塑料护套电线JB7113—93
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
3低压无功就地补偿装置
JB7115—9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第8号令《供电营业规则》1996年10月8日3低压电力网
低压电力网的构成
自配电变压器低压侧或直配发电机母线,经由监测、控制、保护、计量等电器至各用户受电设备的380V及以下供用电系统组成低压电力网。3.2配电变压器的装置要求
3.2.1农村公用配电变压器应按“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的原则进行建设与改造,配电变压器应选用节能型低损耗变压器,变压器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靠近负荷中心;避开易爆、易燃、污移严重及地势低洼地带:高压进线、低压出线方便;便于施工、运行维护。3.2.2正常环境下配电变压器宜采用柱上安装或屋顶式安装,新建或改造的非临时用电配电变压器不宜采用露天落地安装方式。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也可采用箱式变压器。3.2.3柱上安装或屋项安装的配电变压器,其底座距地面不应小于2.5m。3.2.4安装在室外的落地配电变压器,四周应设置安全围栏,围栏高度不低于1.8m,栏条间净距不大于0.1m,围栏距变压器的外廊净距不应小于0.8m,各侧悬挂“有电危险,严禁入内”的警告牌。变压器底座基础应高于当地最大洪水位,但不得低于0.3m。3.2.5安装在室内的配电变压器,室内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可燃油油浸变压器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变压器外廊距墙壁和门的最小净距不应小于表1规定。表1可燃油油浸变压器外席与变压器室墙壁和门的最小净距变压器容量Kva
变压器外廊与后壁、侧壁净距mm变压器外廊与门净距mm
file://C:\\dlhb2002\\WJ21.htm100~1000
1250及以上
2006-9-16
贝,440
3.2.6配电变压器的容量应根据农村电力发展规划选定,一般按5年考虑。若电力发展规划不明确或实施的可能性波动很大,则可依当年的用电情况按下式确定:S=RsP
式中:S一
配电变压器在计划年限内(5年)所需容量(kVA):一年内最高用电负荷(kW)
Rs—容载比,一般取1.5~2。
3.2.7配电变压器应在铭牌规定的冷却条件下运行。油浸式变压器运行中的顶层油温不得高于95℃,温升不得超过55K。
3.2.8配电变压器连接组别宜采用为Y,yn0或D,ynll。配电变压器的三相负荷应尽量平衡,不得仅用一相或两相供电。对于连接组别为Y,yn0的配电变压器,中性线电流不应超过低压侧额定电流的25%:对于连接组别为D,yn11的配电变压器,中性线电流不应超过低压侧额定电流的40%。3.2.9配电变压器的昼夜负荷率小于1的情况下,可在高峰负荷时允许有适量的过负荷,过负荷的倍数和允许的持续时间可参照图1的曲线确定。1.30
允许过负萄时间(h)
图1变压器负荷率小于1允许
过负荷时间和倍数
3.2.10配电变压器各相负荷不平衡时,按如下两式确定过负荷电流:路++瑞3
JuIyIw≤1.3
式中:IIw
-U、V、W相负荷电流;
I——低压侧额定电流。
3.3供电半径和电压质量
3.3.1低压电力网的布局应与农村发展规划相结合,一般采用放射形供电,供电半径一般不大于500m,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参照表2确定。
表2受电设备容量密度与供电半径参考值受电设备容量密
供电半径km
kW/km2
≤200
file://C:/dlhb2002>WJ21.htm
200400
400~1000
2006-9-16
供电区域地形
块状(平地)
带状(山地)
3.3.2供电电压偏差应满足的要求:380V为±7%
220V为-10%~+7%
对电压有特殊要求的用户,供电电压的偏差值由供用电双方在合同中确定。灵,3/我
注:供电电压系指供电部门与用户产权分界处的电压,或由供用电合同所规定的电能计量点处的电压。
3.4低压电力网接地方式及装置要求3.4.1农村低压电力网宜采用TT系统,城镇、电力用户宜采用TN-C系统;对安全有特殊要求的可采用IT系统。
同一低压电力网中不应采用两种保护接地方式。3.4.2TT系统: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内所有受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用保护接地线(PEE)接至电气上与电力系统的接地点无直接关连的接地极上,如图2所示。LIO
电力系线接点
外露可导电部分
图2TT系统
3.4.3TN-C系统: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整个系统的中性线(N)与保护线(PE)是合一的,系统内所有受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用保护线(PE)与保护中性线(PEN)相连接,如图3所示。LO
电力系统接地点
外高可号电部分
图3TN-C系统
3.4.4IT系统: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不接地或经高阻抗接地,系统内所有受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用保护接地线(PEE)单独的接至接地极上,如图4所示。file://C:/dlhb2002\\WJ21.htm2006-9-16
口限抗
我愿装荣理
3.4.5采用TT系统时应满足的要求:886
外或可导电部分
图4IT系统
贝,0/
a)除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外,中性线不得再行接地,且应保持与相线同等的绝缘水平。b)为防止中性线机械断线,其截面不应小于表3的规定。表3按机械强度要求中性线与相线的配合截面mm相线截面S
S≤16
16≤35
注:相线的材质与中性线的材质相同时有效c)必须实施剩余电流保护,包括:中性线截面S。
剩余电流总保护、剩余电流中级保护(必要时),其动作电流应满足第5.5.1条的要求;剩余电流末级保护。
剩余电流末级保护应满足以下条件:RJop≤Uim
式中:R。
一受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的接地电阻(Q)Ulim
通称电压极限(V),在正常情况下可按50V(交流有效值)考虑:剩余电流保护器的动作电流(A),应满足5.5.2的要求。d)中性线不得装设熔断器或单独的开关装置。e)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及各出线回路,均应装设过电流保护,包括:短路保护:
过负荷保护。
3.4.6采用TN-C系统时应满足如下要求:a)为了保证在故障时保护中性线的电位尽可能保持接近大地电位,保护中性线应均勾分配地重复接地,如果条件许可,宜在每一接户线、引接线处接地。b)用户端应装设剩余电流末级保护,其动作电流按5.5.2的要求确定c)保护装置的特性和导线截面必须这样选择:当供电网内相线与保护中性线或外露可导电部分之间发生阻抗可忽略不计的故障时,则应在规定时间内自动切断电源。为了满足本项要求,应满足以下条件:式中:Zsc
故障回路阻抗(2):
Zsclop≤U
保证在表4所列时间内保护装置动作电流(A):对地标称电压(V)。
file://C:/dlhb2002\\WJ21.htm2006-9-16
DL/1495
最大切断
时间t
表4最大接触电压持续时间
预期的接触电压
(交流有效值)
d)保护中性线的截面不应小于表3的规定值。最大切断
时间t
e)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及各出线回路,应装设过流保护,包括:短路保护:
过负荷保护。
f)保护中性线不得装设熔断器或单独的开关装置。3.4.7采用IT系统时应满足如下要求:a)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及各出线回路均应装设过流保护,包括:短路保护:
过负荷保护。
b)网络内的带电导体严禁直接接地。预期的接触电压
(交流有效值)
c)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故障电流很小,切断供电不是绝对必要时,则应装设能发出接地故障音响或灯光信号的报警装置,而且必须具有两相在不同地点发生接地故障的保护措施d)各相对地应有良好的绝缘水平,在正常运行情况下,从各相测得的泄漏电流(交流有效值)应小于30mA。
e)不得从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配出中性线作220V单相供电。f)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和各出线回路终端的相线均应装设高压击穿熔断器。3.5电气接线要求
3.5.1变压器低压侧的电气接线应满足如下基本要求:a)装设电能计量装置:
b)变压器容量在100kVA以上者,宜装设电流表及电压表:c)低压进线和出线应装设有明显断开点的开关:d)低压进线和出线应装设自动断路器或熔断器。3.5.2严禁利用大地作相线、中性线、保护中性线。4配电装置
4.1一般要求
4.1.1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应按下列规定设置配电室或配电箱:a)宜设置配电室的配电变压器:1)周围环境污移严重的地方:
2)容量较大、出线回路较多而不宜采用配电箱的;3)供电给重要用户需经常监视运行的。b)除4.1.1a)所述以外的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可设置配电箱。c)排灌专用变压器的配电装置可安装于机泵房内。4.1.2配电变压器低压侧装设的计收电费的电能计量装置,应符合GBJ63标准和供电营业规则》的规定。
4.1.3配电变压器低压侧配电室或配电箱应靠近变压器,其距离不宜超过10m。file://c:\\dlhb2002\\WJ21.htm2006-9-16
DL/14992001
4.2配电箱
4.2.1配电变压器低压侧的配电箱,应满足以下要求:贝用,8/40
a)配电箱的外壳应采用不小于2.0mm厚的冷轧钢板制作并进行防锈蚀处理,有条件也可采用不小于1.5mm厚的不锈钢等材料制作;
b)配电箱外壳的防护等级(参见附录A),应根据安装场所的环境确定。户外型配电箱应采取防止外部异物插入触及带电导体的措施;
c)配电箱的防触电保护类别(参见附录H)应为I类或II类:d)箱内安装的电器,均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定型产品:e)箱内各电器件之间以及它们对外壳的距离,应能满足电气间隙、爬电距离以及操作所需的间隔:f)配电箱的进出引线,应采用具有绝缘护套的绝缘电线或电缆,穿越箱壳时加套管保护。4.2.2室外配电箱应牢固的安装在支架或基础上,箱底距地面高度不低于1.0m,并采取防止攀登的措施。4.2.3室内配电箱可落地安装,也可暗装或明装于墙壁上。落地安装的基础应高出地面50mm~100mm。暗装于墙壁时,底部距地面1.4m;明装于墙壁时,底部距地面1.2m。4.3配电室
4.3.1配电室进出引线可架空明敷或暗敷,明敷设宜采用耐气候型电缆或聚氯乙烯绝缘电线,暗敷设宜采用电缆或农用直埋塑料绝缘护套电线,敷设方式应满足下列要求:a)架空明敷耐气候型绝缘电线时,其电线支架不应小于40mm×40mm×4mm角钢,穿墙时,绝缘电线应套保护管。出线的室外应做滴水弯,滴水弯最低点距离地面不应小于2.5m。b)采用农用直理塑料绝缘塑料护套电线时,应在冻土层以下且不小于0.8m处敷设,引上线在地面以上和地面以下0.8m的部位应有套管保护。c)采用低压电缆作进出线时,应符合第8章低压电力电缆的规定4.3.2配电室进出引线的导体截面应按允许载流量选择。主进回路按变压器低压侧额定电流的1.3倍计算,引出线按该回路的计算负荷选择。4.3.3配电室一般可采用砖、石结构,屋顶应采用混凝土预制板,并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增加保温层或隔热层,屋顶承重构件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其他部分不应低于三级。4.3.4配电室内应留有维护通道:固定式配电屏为单列布置时,屏前通道为1.5m;固定式配电屏为双列布置时,屏前通道为2.0m;屏后和屏侧维护通道为1.0m,有困难时可减为0.8m。4.3.5配电室的长度超过7m时,应设两个出口,并应布置在配电室两端,门应向外开启;成排布置的配电屏其长度超过6m时,屏后通道应设两个出口,并宜布置在通道的两端。4.4配电屏及母线
4.4.1配电屏宜采用符合我国有关国家标准规定的产品,并应有生产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4.4.2配电屏出厂时应附有如下的图和资料:a)本屏一次系统图、仪表接线图、控制回路二次接线图及相对应的端子编号图:b)本屏装设的电器元件表,表内应注明生产厂家、型号规格。4.4.3配电屏的各电器、仪表、端子排等均应标明编号、名称、路别(或用途)及操作位置。4.4.4配电屏应牢固的安装在基础型钢上,型钢顶部应高出地面10mm,屏体内设备与各构件连接应牢固。4.4.5配电屏内二次回路的配线应采用电压不低于500V,电流回路截面不小于2.5mm2,其他回路不小于1.5mm2的铜芯绝缘导线。配线应整齐、美观、绝缘良好、中间无接头。4.4.6配电屏内安装的低压电器应排列整齐。4.4.7控制开关应垂直安装,上端接电源,下端接负荷。开关的操作手柄中心距地面一般为1.2m~1.5m;侧面操作的手柄距建筑物或其他设备不宜小于200mm。4.4.8控制两个独立电源的开关应装有可靠的机械和电气闭锁装置,4.4.9母线宜采用矩形硬铝母线或铜母线,截面应满足充许载流量、热稳定和动稳定的要求,4.4.10支持母线的金属构件、螺栓等均应镀锌,母线安装时接触面应保持洁净,螺栓紧固后接触面紧密,file://C:\\dlhb2002>WJ21.htm2006-9-16
各螺栓受力均匀。
4.4.11母线相序排列应符合表5的规定(面向配电屏)。4.4.12母线应按下列规定涂漆相色:U相为黄色,V相为绿色,W相为红色,中性线为淡蓝色,保护中性线为黄和绿双色。表5母线的相序排列
N、PEN
垂直排列
水平排列
前后排列
1在特殊情况下,如果按此相序排列会造成母线配置困难,可不按本表规定:2N线或PEN线如果不在相线附近并行安装,其位置可不按本表规定4.4.13室内配电装置的母线应满足如下安全距离:带电体至接地部分:20mm;
不同相的带电体之间:20mm;
贝用,9/40
无遮栏裸母线至地面:屏前通道为2.5m,低于2.5m时应加遮护,遮护后护网高度不应低于2.2m:屏后通道为2.3m,当低于2.3m时应加遮护,避护后的护网高度不应低于1.9m。不同时停电检修的无遮栏裸母线之间水平距离为1875mm:与电器连接处不同相裸母线最小净距离为12mm。4.4.14母线与母线、母线与电器端子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铜与铜连接时,室外高温且潮湿或对母线有腐蚀性气体的室内,必须据锡,在干燥的室内可直接连接:
b)铝与铝连接时,可采用搭接,搭接时应净洁表面并涂以导电膏:c)铜与铝连接时,在干燥的室内,铜导体应塘锡,室外或较潮湿的室内应使用铜铝过渡板,锡。
4.4.15相同布置的主母线、分支母线、引下线及设备连接线应一致,横平竖直,整齐美观。4.4.16硬母线搭接连接时,应符合以下要求:a)母线应矫正平直,切断面应平整:b)矩形母线的搭接连接,应符合表6的规定:表6矩形母线搭接要求
搭接形式
file://C:/dlhb2002>WJ21.htm
连接尺寸
b,或b2
b,或b2
b,或b2
b1或b2
b,或b2
b,或b2
铜端应搏
钻孔要求
2006-9-16
DL/1499
搭接形式
c)母线弯曲时应符合以下规定(见图5):a
连接尺寸mm
100~80
100~80
α一母线厚度:b一母线宽度:
L一母线两支持点间的距离
file://C:\\dlhb2002\\WJ21.htm11
贝,10/40
钻孔要求
2006-9-16
(a)立弯母线:(b)平弯母线
图5硬母线的立弯与平弯
贝,1/0
1)母线开始弯曲处距最近绝缘子的母线支持夹板边缘不应大于0.25L,但不得小于50mm;2)母线开始弯曲处距母线连接位置不应小于50mm;3)矩形母线应减少直角弯曲,弯曲处不得有裂纹及显著的折皱,母线的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表7的规定:
表7母线最小弯曲半径(R)值
母线种
矩形母
弯曲方式
4)多片母线的弯曲度应一致。
母线断面尺寸
50mm×5mm及其以
125mm×10mm及其
50mm×5mm及其以
125mm×10mm及其
最小弯曲半径
d)矩形母线采用螺栓固定搭接时,连接处距支柱绝缘子的支持夹板边缘不应小于50mm;上片母线端头与下片母线平弯开始处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见图6。百
L一母线两点支持点之间的距离:(一母线厚度图6矩形母线搭接
e)母线扭转90°时,其扭转部分的长度应为母线宽度的2.5~5倍,见图7。b一母线的宽度
图7母线扭转90°
4.4.17母线接头螺孔的直径宜大于螺栓直径1mm;钻孔应垂直,螺孔间中心距离的误差不超过土0.5mm。4.4.18母线的接触面加工必须平整、无氧化膜。经加工后其截面减少值:铜母线不应超过原截面的3%:铝母线不应超过原截面的5%。
4.4.19矩形母线的弯曲、扭转宜采用冷弯,如需热弯时,加热温度不应超过250℃。4.5控制与保护
file://c:/dlhb2002>wJ21.htm
2006-9-16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