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748.8-2001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L/T 748.8-2001
中文名称: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 第8部分:空气预热器检修
标准类别:电力行业标准(DL)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5800860
相关标签:
火力发电厂
锅炉
机组
检修
空气
预热器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DL/T 748.8-2001.Guide for maintenance of boiler unit for thermal power station Part 8: The maintenance of air preheater.
1范围
DL/T 748.8规定了火力发电厂锅炉空气预热器检修的基本内容、工艺要点和质量要求,适用于电厂锅炉回转式、管式和热管式空气预热器的检修。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DL/ T 5047- -1995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锅炉机组篇)
JB/T 1616- -93管式空气预热器制造技术条件电安生[1994] 227号《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
3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检修
3.1检修前的准工作
3.1.1熟悉空气预热器的结构,了解空气预热器的各项参数、特性及技术要求。空气预热器的主要技术规范见附录A。
3.1.2查阅档案, 了解空气预热器的运行情况:
a)运行中发现的缺陷、异常和事故情况;
b)进出口烟气温度、进出口空气温度;
c)空气预热器风、烟阻力值;
d)运行中驱动电动机电流值、电流波动值;
e)运行中转子的轴向、径向跳动情况;
f)轴承组件及润滑油系统的运行状况;
g)查阅试验记录,了解空气预热器的漏风状况(在检修前应做-次空气预热器的漏风测试)。
3.1.3查阅档案, 了解空气预热器的检修情况:
a)上次检修总结报告和技术档案;
b)日常维护记录。
标准内容
ICS 27.060.30
备案号:8382—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748.8—2001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
第8部分:空气预热器检修
Guide for maintenance of boiler unit for therinal power stationPart8:Themaintenanceofairpreheater2001-02-1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2001-07-01实施
DL/T748.8—2001
本标准是根据原电力工业部综科教【1998]28号文《关于下达1997年电力行业标准制定、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的安排制定的。本标准吸收了空气预热器制造厂的一些先进技术,以及电厂锅炉空气预热器运行、维护和检修的先进经验,以电厂锅炉回转式、管式和热管式空气预热器的检修内容为主,具有原则性、通用性和实用性。
DL/T748是一个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系列标准,标准编写的格式,除第1部分外,其他9部分均以表格形式为主,表头分为四栏,即:设备名称、检修内容、工艺要点和质量要求。采用一一对应的形式,便于检索和应用。DL/T748系列标准由下列10个部分组成:DL/T748.1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DL/T748.2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DL/T748.3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DL/T748.4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DL/T748.5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锅炉本体检修
第3部分:阀门与汽水系统检修
第4部分:制粉系统检修
第5部分:烟风系统检修
DL/T748.6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DL/T748.7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DL/T748.8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DL/T748.9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第6部分:除尘器检修
第7部分:除灰渣系统检修
第8部分:空气预热器检修
第9部分:干输灰系统检修
DL/T748.10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第10部分:脱硫装置检修本标准是其中的第8部分:空气预热器检修。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都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电力行业电站锅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省电力集团公司。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深圳市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天、黄跃春、陈志坚、胡敏、吴本丰。本标准由中国电力行业电站锅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DL/T748.8—2001
引用标准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检修
管式空气预热器检修.
热管式空气预热器检修·
漏风测试
检修报告:
:附录A(提示的附录)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主要技术规范附录B(提示的附录)管式空气预热器设备规范.
附录C(提示的附录)热管式空气预热器设备规范附录D(提示的附录)热管再生工艺附录E(提示的附录)空气预热器的漏风率与漏风系数附录F(提示的附录)空气预热器检修总结报告次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
第8部分:空气预热器检修
DL/T748.8—2001
Guide for maintenance of boiler unit for thermal power stationPart 8: The maintenance of air preheater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锅炉空气预热器检修的基本内容、工艺要点和质量要求,适用于电厂锅炉回转式、管式和热管式空气预热器的检修。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DL/T5047—1995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JB/T1616—93管式空气预热器制造技术条件电安生【1994】227号《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3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检修
3.1检修前的准备工作
3:1.1熟悉空气预热器的结构,了解空气预热器的各项参数、特性及技术要求。空气预热器的主要技术规范见附录A。
3.1.2查阅档案,了解空气预热器的运行情况:a)运行中发现的缺陷、异常和事故情况;b)进出口烟气温度、进出口空气温度:c)空气预热器风、烟阻力值;
d)运行中驱动电动机电流值、电流波动值;e)运行中转子的轴向、径向跳动情况;f)轴承组件及润滑油系统的运行状况;g)查阅试验记录,了解空气预热器的漏风状况(在检修前应做一次空气预热器的漏风测试)。3.1.3查阅档案,了解空气预热器的检修情况:a)上次检修总结报告和技术档案;b)日常维护记录。
3.1.4编制检修工程技术、组织措施计划。其主要内容如下:a)检修工作内容:
b)人员组织及分工;
c)施工进度表;
d)劳动安全和卫生保护措施;
e)质量保证及技术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2001-02-12批准2001-07-01实施
DL/T748.8--2001.
f)主要工具、器具明细表,主要备品、配件及主要材料明细表;g)检修工序卡(为保证检修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宜使用工序卡)。3.1.5施工场地要求
a)空气预热器的检修应设有充足的检修场地,检修场地应设有充足的施工电源及照明:b)应搞好定置管理;
c)应配置足够的消防器材。
3.2安全
施工过程的安全要求应符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的规定。3.3传热元件检修
3.3.1传热元件的吹扫
当传热元件的积灰情况轻微(可根据空气预热器运行中的风、烟阻力判断)时,可在空气预热器停运后用具有一定压力要求的压缩空气对传热面、转子表面及风、烟道进行吹扫,吹扫工作由上而下进行。吹扫期间应全开所有送、引风机风门挡板,保持空气预热器具有良好的通风。3.3.2传热元件的清洗
3.3.2.1传热元件清洗的目的:
传热元件清洗的目的,是沉积在空气预热器传热面上的积灰不能用吹灰装置或压缩空气清除时,用具有一定水质要求的水冲洗,以使空气预热器保持可以接受的流通翘力和换热效率。3.3.2.2传热元件清洗前应作好以下准备工作:a)根据空气预热器的检修记录、运行状况,确认传热元件的积灰程度。b)根据传热元件积灰的程度选择水清洗的方法。当积灰比较松软,具有高的可溶性时,可选用固定式水清洗设备(空气预热器生产厂家配套提供的水清洗设备)进行清洗:当积灰较硬、具有较低的可溶性时,可选用压力较高的专用清洗设备进行清洗;当积灰坚硬甚至是烧结型的,已很难用水清洗干净时,可将传热元件盒解体进行清理。c)传热元件的清洗一般是在停炉状态下,且应有足够的清洗及干燥时间。d)确保空气预热器传动装置工作正常。e)确保清洗装置工作正常。
f)确保清洗水源充足。
3.3.2.3清洗的方法:
a)用固定式水清洗设备清洗。
1)清洗工作宜在空气预热器入口烟气温度降低到200℃时开始,在80℃之前结束。2)进行清洗工作前,将空气预热器灰斗内的积灰排放干净。3)清洗过程中,全停送风机、引风机。4)清洗过程中,应采用辅助传动装置,使空气预热器低速旋转。5)清洗水温宜为60℃~80℃。
6)如遇酸性沉积物,可在清洗水中加人适量的苛性钠或其他碱性物品以提高清洗效果。
7)清洗过程中,应确保排水管道畅通。8)如制造厂无特别规定时,清洗水压可以按表1选定。
清洗水压
传热面总高度(mm)
≤1372
清洗水压力(MPa)
9)清洗水量。在上述压力下清洗水量取决于空气预热器的大小。10)按先冷端后热端的顺序对冷端和热端传热元件交替进行清洗,在清洗水量及水压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冷端和热端清洗工作可同时进行,有多台空气预热器时,清洗工作可同时进2
DL/T748.8—2001
行。为了便于清洗,在清洗过程中可暂停清洗,待沉积物软化后再继续清洗工作。11)在清洗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排水,当排水所带灰粒较少且清洗水与排水的pH差值少于1,或当清洗水为工业水,排水的pH值达到6~8时停止清洗。12)清洗工作完成后,关闭清洗水源,确认阀门无泄漏,关闭排水阀。13)清洗工作完成后立即进行传热元件的干燥工作。于燥过程中保持空气预热器转子转动,全停送风机、引风机,全开空气预热器进出口风、烟挡板,当空气预热器再次投人使用之前,必须确保所有传热元件已经完全干燥。14)检查传热元件的清洗效果。从每一层中取出一些典型的元件盒,拆开检查,以每块传热元件表面无积灰及沉积物为合格。b)用专用水清洗设备清洗。当用固定式水清洗设备已很难将积灰清除干净时,可在锅炉冷却后采用专用水清洗设备清洗。
1)根据积灰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清洗水压及清洗水量;2)采用普通清洗水或碱性水;
3)如在空气预热器内部无法保证清洗质量及工作的安全,则应将传热元件盒从扇形仓格中逐一吊至外部进行清洗,直到清洗干净为止;4)清洗后应注意传热元件的干燥,防止腐蚀。c)传热元件盒解体清理。当传热元件积灰已经烧结,难于用水清洗干净时,应对传热元件盒进行解体,然后用机械方法清理每块传热元件表面的积灰,再按要求重新组合。3.3.3传热元件的检查
传热元件的检查应包括传热元件及传热元件盒的检查,其内容如下:a)检查传热元件的腐蚀、磨损、变形。b)检查传热元件板厚,如有需要,进行测量。C)检查传热元件的组合情况。波纹板及定位板应保持正确的几何形状和组合方式:波纹板与定位板之间应压紧,不应有任何松动(除厂家有特殊规定外),否则应考患插人波纹板或定位板。d)检查传热元件盒框架的腐蚀、磨损,裂纹、脱落、变形,着重检查热端传热元件盒框架焊接部件的裂纹及疲劳情况。根据检查情况,对框架进行修复。e)检查传热元件盒支撑架。支撑架应无变形、无严重磨损,焊口无裂纹。f)检查传热元件盒与扇形仓各边的间隙,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不大于8mm。g)对于冷端传热元件为陶瓷的,应检查陶瓷的破碎情况,并对残余碎陶瓷进行清理及更换。3.3.4更换传热元件
当发生以下情况之一,应对传热元件进行更换(视情况对部分或全部传热元件进行更换):a)当传热元件磨损或腐蚀严重影响传热效果或运行安全时;b)当传热元件磨损减薄到原壁厚的1/3时;c)堵塞严重无法清理时。
3.4传动装置检修
3.4.1驱动电机或空气马达的检修3.4.1.1空气预热器主、辅电动机检查及修理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3.4.1.2空气马达解体检查及修理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3.4.2主减速器检修
3.4.2.1主减速器的检修按表2的要求执行(适用于齿轮和蜗轮副式减速器)。3
检修内容
1所有零部件解
体清洗检查
2齿轮副的啮合
3蜗轮与蜗杆的
啮合检查
4轴承与轴的配
合检查
5油位计检查
6减速箱箱体清
洗、检查
7轴封的更换
更换润滑油
9基础及基础螺
栓检查
DL/T748.8--2001
表2齿轮和蜗轮副式减速器的检修工艺要点
放掉润滑油并化验:轴系零件的解体以能清洗和检查为限,尽量少解体;质量要求
齿轮、蜗轮、蜗杆、轴及轴承的质量应符合有关标如需解体,应做好装配记号:严禁用准的规定棉纱头擦零件
各轴装配后,两啮合齿轮在齿宽方向上的端面错位可以用红丹粉检查齿轮副的啮合情况,测量数据并记录
可以用红丹粉检查蜗轮副的啮合情!量不应超过表3的规定:齿面接触班点不低于表4的规定,接触斑点的分布位置应趋近齿面中部:齿轮副的最小法向侧隙应符合表5的规定蜗轮副的接触面积沿齿高方向不少于50%,沿齿宽方向不少于60%::接触班点在齿商方向无断缺,况,测量数据并记录
除非更换轴或轴承,,一般情况下不拆卸轴承:用0.05mm塞尺检查轴承与轴肩的装配间
用煤油清洗油位计
箱体清洗后用白布擦拭,然后用粘体物将杂物粘干净,装配琴件前应保持箱内干净;用0.05mm的塞尺检查箱座与箱盖自由结合时结合面间隙加油前应根据油质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进行滤油
表3两啮合齿轮在齿宽方向上的端面错位量mm
齿宽(轮缘宽度)
≥50~150
端面错位量
注:对于不等宽啮合齿轮,是指较窄齿轮端面超出较宽齿轮端面的量www.bzxz.net
不允许成带状条纹:接触斑点痕迹的分布位置应趋近齿面中部
齿轮和蜗轮副式减速器用圆锥滚动轴承的间隙应分别按表6和表7的规定进行调整:滚动轴承与轴装配时应紧贴轴肩,其间隙不应超过0.05mm,装配完毕后用手转动,应轻松灵活,无卡阻现象油位计无破损,油位显示清晰,油位标注正确箱体无裂纹及其它缺陷,清洗干净:箱体不漏油;塞尺塞人深度不得超过接合面宽度的1/3;箱座与箱盖加紧后减速器密封要严实,不得有漏油或渗油现象轴封完好,无缺陷
油质应符合要求
基础无裂纹,螺栓无松动
表4齿面接触斑点最低限
硬齿面
软及中硬齿面(HB300~HB360)%
齿面接触斑点最低限
沿齿高
沿齿宽
中心距
jinmin
0.0960.120
>80~125
DL/T748.8-2001
表5最小法向间隙jimmin
>125~180
0.112~0.140
0.128-0.160
齿轮副式减速器圆锥滚动轴承的间隙值表6
轴承内径(mm)
>10~30
>30~50
>50~80
>80~120
>120~180
>180~260
β=10°16
轴向间隙(μm)
50~100
120~200
200~300
250-350
注:β一滚子与轴承外圈的接触角>180~250
0.148~0.185
>250~315
0.168-0.210
>315~400
0.184~0.230
蜗轮副式减速器圆锥滚动轴承的间隙轴承内径(mm)
>30~50
>50~80
>80~120
>120~180
3.4.2.2主减速器整体检修工作完成后应达到以下标准:a)装配完后用手转动,方向应正确,轻松灵活,无卡阻现象。轴向间隙(μm)
蜗杆轴承
50~100
120~200
蜗轮轴承
50~100
80~150
b)减速器解体装配完后,必须按工作运转方向进行空运转试验,一般空运转时间不少于2h。减速器空运转试验应符合以下要求:1)变速操纵机构灵活、准确、可靠。2)运转平稳正常,无冲击及异音。3)各密封处、接合处不应有漏油、渗油现象。4)各紧固件、连接件无松动现象。5)油池温升不超过35℃,轴承温升不超过40℃且轴承温度最高不超过80℃(如生产厂家另有规定,按厂家规定执行)。
3.4.3离合器的检修
解体清洗,检查各部件的完好状况、润滑状况、密封状况。离合器应达到稳定可靠,离合迅速、彻3.4.4
围带传动装置的检修
围带传动装置的检修按表8的要求执行。表8围带传动装置的检修
检修内容
1传动齿轮与输
出轴的配合检查
2传动齿轮的检
3传动围带的检
工艺要点
如必须解体,则组装前应彻底清洗各结合面
检查裂纹,必要时进行着色检查用游标卡尺测量围带销的磨损量,用千分表在围带销上测量围带的径向跳动值
质量要求
传动齿轮、轴、轴套之间接触面光洁,无毛刺,配合稳固
传动齿轮无缺齿与缺块,齿根无裂纹;齿轮磨损达1/4时应更换
传动围带焊缝无裂纹,安装螺栓无断裂、松脱,围带销无松脱:围带销磨损超过直径的1/4时应更换;径向跳动值应符合制造厂的规定5
检修内容
4传动齿轮与围
带销的啮合状况检
5传动齿轮罩壳
的检查
DL/T748.8-2001
表8(续完)
工艺要点
转动转子,找出围带销最突出点(转子直径方向),测量尺寸c(如图1所示,可用塞规测量),同时也应找出圈带轴向的最突出点:测量α及b的值:
必要时,可用垫片进行调整,以保证传动齿轮与围带销轴的全齿啮合质量要求
如图1所示,围带销与传动齿轮的安装间隙应符合厂家技术文件规定:如无规定,按a=b/3调整。传动齿轮与围带销应为线接触,传动齿轮轴线与围带销轴线必须保证平行
传动齿轮罩壳应完整、牢固
1—转子外壳:2一围带销:3—传动齿轮图1传动齿轮与围带销的啮合示意图3.4.5推力轴承组件和导向轴承组件的检修油浴润滑的空气预热器轴承组件的检修,按表9的要求执行。3.4.5.1
表9轴承组件的检修(油浴润滑轴承组件)检修内容
1测量及调整轴承座的水平
轴承组件解体检修
工艺要点
轴承座的水平度应在其端面
直径方向测量,记录检修前后
的数据
在轴承组件解体前将轴承座
内润滑油排放完;做好转子的
临时支承、支撑及固定工作,
支承转子时,应使转子保持水
平:解体前作好各种安装记录:在进行轴承组件的检修或空气
预热器的其它项目的检修中,
应采取措施不使电流通过轴承,避免在滚动体上产生电蚀
质量要求
轴承座的水平度误差不大于0.05mm检修内容
a)轴承座固定螺栓、螺母及
垫片检查
b)轴承座检查及清洗
c)滚动轴承的检查、清洗
d)推力瓦轴承(固定瓦推力
轴承、摆动瓦推力轴承)、转
盘、平衡块、定位销的检查、
清洗(对于支承轴承为推力瓦
轴承的空气预热器)
e)轴、连接套管、锁紧盏的
清洗、检查
f)轴承、连接套管、轴锁紧
盖之间的配合状况
DL/T748.8—2001
表9(续完)
工艺要点
a)螺栓、螺栓孔与垫片应做
好编号,组装时对应编号组装:组装时螺栓与螺母之间应涂抗
咬合剂
b)用煤油将轴承座清洗干净
后,用粘体物将杂质粘干净,
然后用不脱毛的干净软布擦拭
c)若需拆卸轴承,可借助液
压油泵加压拆卸:轴承清洗后
用不脱毛的干净软布擦拭:轴
承应放在垫着软布的光滑平面
上进行检修:用压铅丝法测量
轴承的间隙
d)同c):
对瓦块(滑块)的表面进行
检修时,不能使用铲或链等工
具,应用刮刀或油石
e)采用液压油泵加压拆卸轴
与连接套管
g)瓦块(滑块)与转盘的接
g)采用对磨的方法
触检查(对于推力瓦轴承)
h)热工温度测点装置的检查
i)油位计的检查及清洗
j)更换润滑油
k)轴承座的密封检查
i)用煤油清洗
j)加油前应根据油质的实际
情况决定是否需进行滤油
k)用0.05mm的塞尺检查轴
承座法兰结合面
质量要求
a)固定螺栓、螺母应无松动现象:螺栓无弯曲,螺栓、螺母无损牙;垫片整齐,无裂纹;螺栓、螺母及垫片应清洗干净:当所有螺母拧紧后,垫片应并紧,用0.05mm的塞尺检查,应无间隙存在
b)轴承座无裂纹、毛刺、沟痕、锈污、油污、杂质:法兰结合面清理干净,无毛刺c)无脱皮剥落、无磨损、无过热变色、无锈蚀、无裂纹、无破碎等;轴承间隙应符合有关标准要求
d)同c);
瓦块(滑块)表面光滑,无麻点、砂眼、裂纹、沟痕、乌金剥落、局部熔化(烧瓦)等现象,乌金厚度应符合有关标准要求;转盘表面光滑,无麻点、砂眼、裂纹、沟痕;平衡块及定位销完好
e)轴、连接套管及锁紧盖表面无裂纹、毛刺、沟痕、过热变色,锁紧盖螺栓无断裂,轴、连接套管、锁紧盖之间无相对运动
f)轴承与连接套管之间的间隙、连接套管与轴之间的间隙、锁紧盖的固定螺栓紧力均应按厂家规定调整
g)瓦块与转盘的接触面达4点/cm2~8点/cm?
h)温度测点装置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i)油位计无破损,油位显示清晰,油位标注正确
j)当轴承组件检修工作完成后,应立即加人符合要求的润滑油至最高油位;油质应符合要求k)轴承座法兰自由结合时,塞尺塞人深度不得超过结合面宽度的1/3;轴承座与轴承盖加紧后密封要严实,不得有漏油或渗油现象油脂润滑(或石墨润滑)的空气预热器轴承组件的检修,按表10的要求执行。表10轴承组件的检修(油脂或石墨润滑)检修内容
1轴承组件周围积灰的清理
2油脂轴承清洗、检查及油
脂更换
工艺要点
将轴承座内的油脂掏干净后,用煤油浸泡清洗轴承,边清洗边使轴承转动(除非更换轴承,否则不必将轴承从主轴上卸下检查)质量要求
积灰应清理于净
油脂及其它杂质,灰尘应清洗干净,轴承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油脂的质量及填充量应符合要求7
检修内容
3石墨摔的检查及更换
4轴承的更换
5轴承、轴转动检查
6油脂润滑轴承的加油系统
7测温装置检查
DL/T 748.8-2001
表10(续完)
工艺要点
将轴承从空气预热器主轴上卸下,检查,卸下前应做好风罩的固定及支撑工作将轴承从主轴上卸下时应做好主轴及风罩的支承、支撑及固定工作
手动盘车3周以上
手摇加油泵检查
3.4.6转子、定子和风、烟道的检修质量要求
石墨棒的质量及尺寸应符合要
求;石墨棒应轻打人槽内,与轴的径向间隙不大于0.1mm
更换新轴承前应对轴承进行清
洗,并检查轴承是否完好无缺陷;轴承与轴的安装质量应符合有关的技术文件要求
轴承转动平稳,无异音
油泵加压正常,油管路畅通
测温装置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对于风罩转动的空气预热器,其定子是指由径向隔板与横向隔板组成的盛装传热元件的扇形仓格,当空气预热器运行时,它与传热元件一起不转动。对于传热元件转动的空气预热器,其转子是指由径向隔板与横向隔板组成的盛装传热元件的扇形仓格,当空气预热器运行时,它与传热元件一起转动。风罩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定子及风道、烟道的检修,按表11的要求执行。3.4.6.1
表11定子及风、烟道的检修
检修内容
1定子的活动支座及滚柱的
2测量定子水平度
3上下风罩的同步检查
4测量风道框架伸缩节连接
角钢与密封面及定子端面的间
距(见图2)
5回转风罩外圆与烟道内壁
间隙检查
6定子扇形仓格的检查
工艺要点
在定子端面圆周上的对称8
点测量
风罩的不同步误差应在风罩
圆周上测量
转动风罩,在烟道内壁上取3
~4点,测量风罩外圆与烟道内
“壁间隙值
质量要求
活动支座无损坏,无卡死,滚柱的上下接触面沿长度方向接触良好,限位装置完好定子的水平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一般允许偏差如表12所示风罩的不同步误差不大于10mm
风道框架伸缩节连接角钢与密封面及定子端面的间距应均匀一致,其误差允许值如表13所示回转风罩外圆与烟道内壁间隙均匀,转动时无摩擦现象
扇形仓格无变形,径向隔板与横向隔板构成的定子扇形框架,每边尺寸偏差不大于土6mm,对角线差不大于10hm;径向板与横向隔板表面平整,无毛刺及焊瘤
检修内容
7定子焊缝检查
8回转风罩的检查
风道、烟道各种支撑构架
的检查
DL/T748.8—2001
表11(续完)
工艺要点
必要时对焊缝进行着色检查
质量要求
定子的径向隔板与横向隔板的焊接焊缝、径向隔板与中心筒的焊接焊缝无裂纹、无焊瘤风罩无变形,焊缝无裂纹
磨损、腐蚀严重的支撑构架应更换表12定子的水平度
转子直径D(m)
10≥D>6.5
15≥D>10
定子的水平度允许偏差(mm)
风道框架伸缩节连接角钢与密封面及定子端面的间距表13
转子直径D(m)
10≥D>6.5
15≥D>10
注:表中a及b如图2中所示
a误差值(mm)
b误差值(mm)
传热元件转动的空气预热器转子及风道、烟道的检修,见表14。表14转子及风、烟道的检修
检修内容
测量转子中心简及端轴装
配件的水平度
2转子焊缝的检查
转子扇形仓之间的联接螺
栓检查
4转子扇形仓的检查
5转子外壁与烟道内壁之间
的间腺检查
6风道、烟道支撑构架检查
工艺要点
用精密的水平仪在中心简封
头板上或在支承端轴上测量:
如果超过允许的水平度,可调
整导向轴承座,再重新校验
必要时对焊缝进行着色检查
转动转子,在烟道内壁上取3
~4点,测量转子外壁与烟道内
壁间隙值
1一角钢2—U形密封圈;
3一密封框架:4一耐磨铸铁:
5一定子端面
图2伸缩节连接角钢
与密封面及定子
端面间距示意图
质量要求
水平度误差不大于0.05mm
转子的径向隔板与横向隔板的焊接焊缝、径向隔板与中心简的焊接焊缝无裂纹、焊瘤、缺焊,且应保证焊缝有足够的强度
联接螺栓无松脱、断裂
扇形仓无变形,径向隔板与横向隔板构成的扇形仓格,每边尺寸偏差为土6mm,对角线差不大于10mm;隔板表面平整,无毛刺及焊瘤转子外壁与烟道内壁之间间隙应均匀磨损、腐蚀严重的支撑构架应更换;防磨瓦焊接牢固,磨损超过2/3的应更换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