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J 73-1997
标准分类号
中标分类号:工程建设>>城乡规划与市政工程>>P50城乡规划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页数:39页
标准价格:12.0 元
出版日期:1997-10-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洪立波、刘大杰、金善火昆、孟庆遇、刘经南
起草单位: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标准简介
为了统一城市全球定位系统测量技术,为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与管理部门提供所需的测量数据,制定本规程。本规程适用于城市各等级控制网测量,城市地籍控制网测量和工程控制网测量。当进行城市地形变监测控制网测量时,可参照本规程执行。 CJJ 73-1997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CJJ73-1997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forUrbanSurveying Usin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CJ
1997北京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forUrbanSurveying Usin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CJJ73—97
主编单位: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7年10月1日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kANiKAca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的通知
建标[1997]79号
根据建设部建标[1994]第314号文的要求,由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主编的《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业经审查,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CJJ73—97,自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勘察与岩土工程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归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主编单位负责。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7年4月25日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2术语
3坐标系统和时间
3.1坐标系统
3.2时间·
4GPS网的技术设计
4.1GPS网的分级
4.2布网原则与设计:
5GPS选点与标石埋设
5.1GPS选点
5.2标石埋设
选点埋石后应提交的资料
仪器设备的技术要求
接收机的选择
6.2接收设备检验
接收设备的维护
7观测
..o..o..
基本技术要求
观测计划
观测准备
7.4观测作业要求
外业观测记录
9数据处理
9.1基线解算
9.2基线解算的质量检验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0000000000000000040
TKAONT KAca-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9.3补测与重测…
9.4GPS网平差处理.
10技术总结与成果资料提交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附录E
附录F
附录G
附录H
附录L
GPS点点之记
各等级GPS点标志及标石埋设图
接收机内部噪声水平用零基线检验的方法天线相位中心稳定性的检验
光学对点器的检验与校正
GPS测量作业调度表
天线高测定方法及要求
GPS外业观测手簿
本规程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电电电
.......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1.0.1为了统一城市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测量技术,为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与管理部门提供所需的测量数据,制定本规程。
2本规程适用于城市各等级控制网测量,城市地籍控制网测1.0.2
量和工程控制网测量。当进行城市地形变监测控制网测量时,可参照本规程执行。
1.0.3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TKAON KAca-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2.0.1观测时段Observationsession测站上开始接收卫星信号进行观测到停止,连续观测的时间间隔。
同步观测Simultaneousobservation两台及以上接收机同时对同一组卫星进行的观测。3同步观测环Simultaneousobservableloop2.0.3
三台及以上接收机同步观测所获得的基线向量构成的闭合环。
4独立观测环Independentobservableloop2.0.4
由独立观测所获得的基线向量构成的闭合环。2.0.5天线高Antennaheight
观测时接收机天线平均相位中心到测站中心标志面的高度。2.0.6星历Ephemeris
是不同时刻卫星在轨道位置上的坐标值。卫星星历的提供方式通常有两种,预报星历(广播星历)和后处理星历(精密星历)。2.0.7广播星历Broadcastephemeris卫星发播的无线电信号载有预报一定时间内卫星轨道参数的电文信号。
2.0.8精密星历Preciseephemeris由若干个卫星跟踪站所得到的观测数据经事后处理计算出的卫星轨道参数,供卫星精密定位等使用。2.0.9单基线Singlebaseline
多台GPS接收机同步观测,每次只取两台接收机的GPS观测数据解算两个测站间的基线向量。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2.0.10多基线Multiplebaseline在任意m台GPS接收机同步观测时,只选择m一1条独立基线,一并构成观测方程,统一解算出m一1条基线向量。2.0.11单差Singledifferential两个不同观测站GPS接收机同步观测同一卫星相位观测值之差。
双差Doubledifferential
两个不同观测站GPS接收机同步观测两颗卫星所得两个单差之差。
三差Tripeldifferential
两个不同观测站对同一对卫星不同历元的两个双差之差。2.0.14数据剔除率Percentageofdatarejection删除的观测值个数与应获取的观测值个数的比值。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TKAON KAca-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坐标系统和时间
3.1坐标系统
3.1.1GPS测量应采用世界大地坐标系WGS—84。当GPS测量同时要求采用1954北京坐标系或1980西安坐标系时,应进行坐标转换。各坐标系的地球椭球和参考椭球基本几何参数,应符合表3.1.1的规定。
地球椭球和参考椭球的基本几何参数项
参数名称
坐标系名
长半轴a(m))
短半轴b(m)
第一偏心率平方e2
地球椭球
WGS—84
6378137
6356752.3142
1/298.257223563
0.00669437999013
第二偏心率平方e/20.0067394967422273.1.2
1980西安坐标系
6378140
6356755.2882
1/298.257
1954北京坐标系
6378245
6356863.0188
0.006694384999590.0066934216229660.006739501819470.006738525414683当GPS测量要求采用地方或城市独立坐标系时应进行坐标转换,并应具备下列技术参数:(1)参考椭球几何参数;
(2)中央子午线经度值;
(3)纵横坐标的加常数;
(4)投影面正常高;
(5)测区平均高程异常;
(6)起算点坐标及起算方位角。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3.1.3当GPS网的世界大地坐标系统转换成城市坐标系统时,应满足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大于2.5cm/km。可根据城市地理位置和平均高程按下列方法选定坐标系统。3.1.3.1当长度变形值不大于2.5cm/km时,采用高斯正形投影统一3°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3.1.3.2当长度变形值大于2.5cm/km时,可采用下列方法:(1)投影于抵偿高程面上的高斯正形投影3°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2)高斯正形投影任意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投影面可采用黄海平均海水面或城市平均高程面。3.1.4当GPS测量的高程值转换为正常高时,其高程系统,应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或沿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地方原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青岛原点高程为72.269m;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青岛原点高程为72.289m。3.2时间
1GPS外业测量宜采用协调世界时UTC记录。当采用北京标准时BST时,应与UTC进行换算。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kANiKAca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GPS网的技术设计
4.1GPS网的分级
城市或工程GPS网按相邻点的平均距离和精度划分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在布网时可以逐级布设、越级布设或布设同级全面网。
2各等级GPS网相邻点间弦长精度应按公式4.1.2计算4.1.2
g=Va*+(bd)2
—标准差(基线向量的弦长中误差mm);0
a——固定误差(mm);
b——比例误差系数(1×10-6);d—一相邻点间的距离(km)。
4.1.3各等级GPS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1.3规定。相邻点最小距离应为平均距离的1/2~1/3;最大距离应为平均距离的2~3倍。
GPS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平均距离
6(1×10-6)
注,当边长小于200m时,边长中误差应小于20mm。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1/120000
1/80000
1/45000
1/20000
1/10000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4.2布网原则与设计
4.2.1GPS网应根据测区实际需要和交通状况进行设计。GPS网的点与点间不要求通视,但应考虑常规测量方法加密时的应用,每点应有一个以上通视方向。
4.2.2在布网设计中应顾及原有城市测绘成果资料以及各种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沿用,宜采用原有城市坐标系统。对凡符合GPS网布点要求的旧有控制点,应充分利用其标石。4.2.3GPS网应由一个或若干个独立观测环构成,也可采用附合线路形式构成。各等级GPS网中每个闭合环或附合线路中的边数应符合表4.2.3的规定。
非同步观测的GPS基线向量边,应按所设计的网图选定,也可按软件功能自动挑选独立基线构成环路。闭合环或附合线路边数的规定
闭合环或附合路线的边数(条)
为求定GPS点在地面坐标系的坐标,应在地面坐标系中4.2.4
选定起算数据和联测原有地方控制点若干个,其选定方法可按本规程第3.1.3条的规定,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取定。大、中城市的GPS网应与国家控制网相互联接和转换,并应与附近的国家控制点联测,联测点数不应少于3个点。小城市或工程控制网可联测2~3个点。
4.2.5为了求得GPS网点的正常高,应进行水准测量的高程联测,并应按下列要求实施:
4.2.5.1高程联测应采用不低于四等水准测量或与其精度相当的方法进行。
4.2.5.2平原地区,高程联测点不宜少于5个点,并应均匀分布于网中。
丘陵或山地,高程联测点应按测区地形特征,适当增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KAONiTKAc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