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 5307-1987
标准分类号
中标分类号:石油>>石油勘探、开发、集输设备>>E90石油勘探、开发、集输设备综合
关联标准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SY 5307-1987 石油钻采机械产品用装配通用技术条件 SY5307-1987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工业部部标准SY5307-—87
该标准1998年确认继续有效,特此说明。石油钻采机械产品用
装配通用技术条件
1988-04-18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工业部
1988-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工业部部标准石油钻采机械产品用装配通用技术条件1主题内穿与适用范bzxz.net
sy 5307-87
本标准规定了石油钻采机械装配的一般要求,如有特殊要求应在图样及有关技术文件中注明。本标准适用于石油钻采机械的装配。2引用标准
GB1804《公差与配合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GB44574460《机械制图
GB 3100~3102《量和单位》
GB 1184《形状与位置公差》
GB1182《形状和位置公差代号及其注潜》3一般要求
3,1机械产品的装配必须符合图样和有关文件的规定,并符合本标推的要求。3.2装配的机件必须经过技术检验部门检查合格,外购件必须具有质量证明书。在装配前,对机件的主要配合尺寸应进行复查并确认无误,对配合精度比较高的成批生产的攀件,其配合尺寸允许在公差范围内选配。
3.3在装配前,必须对所有零件表面的毛刺、切屑、油污、锈斑等清除干净。3.4各零件的配合及摩擦表面不许有损伤。如有轻微擦伤,在不影响使用性能的情况下,经技术检验部门同意后方可进行修理。
3.5在装配前,对零件相互配合的表面必须洗擦干净,并涂以清洁的润滑油。3.6各种密封装置装配前,接触面必须涂以润滑油。毡圈应用机油浸避。“O”型密封圈、“Y”型橡胶密封圈及其它各种橡胶件的飞边应仔细清除千净,密封面不得有撕裂或其它缺陷,严禁用刮刀或砂轮刮磨。装配后,不得有泄漏现象。装“J”形橡胶密封圈时,应注意外圈与孔必须紧密贴合,内不得有翻边及弹簧圈脱落等现象。3.了油管路,气管路系统的管子应用酸洗法清洗干净,并进行钝化处理(也可用其它办法清洗)。管内不得有切屑、铁锈、油垢等堵塞物,各部管子不许有凹痕、揉折、压扁、裂纹等现象。3.8装配后,机件各部管路必须清洁畅通。油管路应先通入润滑油,当管竭流出清洁的润滑油后再与各润滑点或液压件连接。管件连接后,必须牢固严密,不得泄漏。3.9在装配弹簧时,不准拉长或切短。3.10箱体、蓄能器及各种阀体等零件在与其它零件连接处必须紧密,不许有漏油、漏水、漏气现象。
槽形螺母的开口销穿入后必须将尾部分开,其分开的角度应大于90°。3.12螺钉头、螺母与机体的接触面不许倾斜和留有间隙。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工业部1988-04-18批准1988-06-01实施
$Y 5307—87
3.13光制螺柱孔(铰孔)利螺纹孔中心线对机件接触面的垂直度应符合GB1184《形状和位置公差》8~9级精度。
3.14铰制孔的表面粗糙度应符合图样要求,孔的圆度应在孔的尺寸公差范内。3.15各机件上的紧盾寒件均需紧固年靠,不准有松动现象。4滚动轴承的装配
4.1装配前、必须除掉轴和轴承座配合面上的伤痕、毛刺、锈蚀、斑点等缺陷。4.2如集来用刮力或油石修蘑轴承的配合表面时,必须保持其原加工精度的要求,保证几何形状偏差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4.3装配前,必须将轴承上的防锈油脂清洗千净。装配后,须按图样规定注入适量的润滑油或润滑脂。
4.4装在轴上或轴承座中的轴承当不能立即装配轴承盖时,应用干净的油纸或塑料薄膜遮盖好,以防铁屑,砂了灰尘等脏物侵入。轴、轴承座及轴承清洗后,应在其装配面上涂一层清洁的润滑油,然后进行装配。
4.5装配过盈配合的轴承时,应用压力机压入配合部位,并注意不要把压力施加在轴承的保持架,防尘盖等零件上,如用手锤打击时,应垫以紫镉棒,禁止手锤直接打在辆承圈上,打击力必须均匀分布在座圈上,不许通过球或滚柱传递打击力。4.6装配过盈配合的轴承时,可将轴承在油槽中加热,温度应在100°C以下。轴承不许直接与油槽底和壁接触。严禁用火焰直接加热轴承。4.7轴承必须紧贴在轴屑上。
4.8轴承端面、垫圈及压盖之间的接合面必须乎行。当拧紧螺钉后,压盖应均匀地贴在垫圈上,不许有间隙。如图上规定有间隙时,周围间隙必须均勾。凡需调整间隙的轴承,在装配时必须按图样要求调整好间隙。
4.9装配后,用手转动轴承或轴承座时,回转必须平稳、灵活、无卡阻。4.10拆卸轴承时,施加力应出小到大均勾地作用在带过盈的座圈上,严禁用铁制手链直接打击轴承的座。
4.11轴承座圈的打印端面应朝向外面,以便识剃轴承型号。5滑动轴承的装配
5.1固定轴瓦或衬套用的固定销或螺钉、其端面应埋入轴瓦或衬套端面以下2~3mm。5.2过渡配合的衬套应用压力机装入,如用锤打入时,中间须垫上紫铜管,并要求打击力均句作用在個周王。
5.3衬套压入轴承座后应重复检查衬套内充,超差时,可用铰、刮、研等方法修复。5.4油槽梭边需倒钝圆滑。轴瓦合缝处的垫片要套在稳钉上,其内面必须小手瓦面1mⅢ。在任何情况下,垫片不得与轴接触。
5.5轴瓦与轴颈的接触角应在90~120°C范围内,其接触斑点在25×25mm面积范围内不得少于4个点,轴颈与轴承(衬套)的间应符合图样规定。5.6装配后,轴在轴承中必须自如地运转,其轴向与径向活动间隙必须保持在图样规定的公差范函内。
6键和花键的装配
6.1键的所有配合面都应与键槽均匀接触,平键打入后,两端不许翘起。2
$Y5307—87
6.2花键的配合表面不许有刻痕及擦伤等缺陷,如有轻微缺陷,应用细锉、细砂布或油石修平。6.3装配后,动配合的花键必须移动自如,不许有局部松紧不均等现象。齿轮及齿轮的鞍配
7.1齿轮轴孔与轴的配合必须符合图样要求。对过盈配合的齿轮轴孔,热装后必须检查齿轮基准端面与轴心线的垂直度,偏差值应符合图样及技术文件的规定。
了.2齿轮箱分界面必须乎整。装配时,应存细清理干净。装配后,结合面处不得漏油。箱体内的铁屑、污物必须清除干净,清洁度应符合有关技术文件规定。
7.3齿轮箱分界面与孔中心线偏移或因加工后变形,在装轴套或轴承时,允许对箱体圆孤面进行修正,修正值按图1、表1规定选用。图1
抽承外径D
>120-260
>260~400
7.4按图样及有关技术文件要求检查齿面接触斑点及侧隙,精度应符合JB170《圆柱齿轮传,动公差》、JB180《圆锥齿轮传动公差》的规定。7.5齿轮箱的试车应按试车规程要求进行。试车时,齿轮运转应平稳正常,不得有冲击性的声;音一般不得超过85dB,各连接件、紧固件不得松动,各密封处不得有渗漏现象,温升不得超过40°C。连续试运转时,箱体内的润滑油温度不得超过80°C。7.6冷却管路应通入自来水试压,不得有涌现象。7.7换档机构,刹车机构应灵活、准确和可靠,滑动齿轮换档时不得有卡阻现象。8链轮和链条的装配
8.1链条和链轮在安装前,一般应用煤油洗净并在规定的润滑油中浸透,各活动节能自由转动。8.2链轮必须牢固地安装在轴上,不许有轴向移动,配合尺寸必须符合图样要求。8.3主动及被动链轮的齿宽中心线应重合,当中心距小于1000mm时,其轴向偏差应不超过中心距的千分之二,中心距大于1000mm时,其轴向偏差最大不得超过2mm。链条与链轮咬合应均匀。链条下垂度不得超过链轮中心距的百分之二,8.4链条如无特制的末尾链环时,其连接可用销了轻,并在末端环面上打上标志,以便拆卸。9过盈配合
9.1过盈配合零件装配前,应检查配合尺寸,其过盈量应符合图样的规定。9.2过盈配合件压入时,零件不许歪斜,压力应均勾并逐步增大。不通孔的过盈配合,必须事先按图样规定做出透气孔或透气槽。3
SY 5307--87
9.3轴在压入孔之前,必须仔细除掉配合表面上的毛刺、切屑、污物等,并涂一层清洁的润滑油。9.4热压装配时,待孔加热到预定尺寸后应迅速清除孔内的污物,然后将轴迅速而推确的装入。地压时,压力应均勾,加热温度及装配合时的温度应符合工艺规定,装完后,应直然冷却。9.5重要零件的装配过程按工艺规定做好记录。内容包括配合零件的图号、名称、过盈量及压入力的值等。
10对乎衡件的娶求
10,1回转零件的平衡试验应按图样及技术文件要求进行。其零件不允许有粘砂、切屑、毛刺及氧化皮等。
10.2永久平衡块的固定。按图样规定或实际需要采取焊,螺钉固定等方法,恒必须安全可靠。不平衡量可用铣切、钻孔等方法去除,但不影响外形美观。11试验的一般算求
11.1气路管线、液压管线的试压,除图样有特殊规定者外,一般可按气路系统、液压蔡统进行试压,压力按图样及技术文件规定。在系统试压合格后,才充许进入整体试车。11.2水压试验工作应遵守有关文件的规定,试验压力应符合图样要求。如图样对处于试验压力下的持续时间未作规定时,须保持5min,在保压时间内,不得有参现象。在试压过程中,严禁敲打承出件。
11.3产品试验(包括空负荷运转和负载运转)前,机器附近应无障碍物,各润滑部分按图样或技术文件规定应有足够的润滑油,检查安全装置是否可靠,旋转方向是否符合要求,电器部分应安装联结正确,无漏电现象。
11.4正式试验前,应先用手转动或用点动方式启动电动机(或其他动力机械),使机器缓慢地运转一周,确认无阻碍时方可正式试验。在试验中,必须严格遵舒试车规程。负载试验时,加载必须分级进行,不可一次加到最大负载。11,5试车过程中,必须注意检查务部位的运行及发热情况,如发现异常现象,必须立即停车检查修理,直到故障全部排除后再继续进行试验。11.6在正常工作情况下,滚动轴承的温升不得高于40C(作温度与坏境温度之差),其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C,滑动轴承的温升不得高于35°C,其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0°C。11.7试验高速运转机械时,必须切实注意检查各部位的振动情况,并进行必要的测定记录,高速运转机械严禁在临界转速范内运转,如因调速关系必须经过临界转速范围时,应尽量缩短过渡时间。
11.8高压试验必须在规定的工作场地进行,不得随意操作,试验工作人员必须处于安全位暨观察试压情况。
11.9试车应按试车规程及鉴定大纲的规定进行,并做好记录。11.10试验合格后,将水、油排除干净,并清洗过滤器等。清洗后,必须采取防腐,防锈等措施。谢加说明:
本棕准若油工业部制造司携出。本标准由石油勘探开发设备与材料标委会归口。本标准由石油勘操开发科学研究院标推化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冀云亮。4
本标准于 199 复审继续有
效,该复审结果已被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批准。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