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 > SY/T 10020-1998 海上二维地震资料处理技术指南
SY/T 10020-199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SY/T 10020-1998

中文名称:海上二维地震资料处理技术指南

标准类别: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

英文名称: Technical Guide for Offshore 2D Seismic Data Processing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1998-06-07

实施日期:1998-10-01

作废日期:2007-01-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1572936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石油及相关技术>>75.020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与加工

中标分类号:石油>>石油勘探、开发与集输>>E11石油地质勘探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被SY/T 10020-2006代替

采标情况:API RP 14B-1994 IDT

出版信息

页数:5页

标准价格:8.0 元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SY/T 10020-1998 海上二维地震资料处理技术指南 SY/T10020-199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75.020
备案号:1890--1998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10020—1998
海上二维地震资料处理技术指南Technical Guide fFor Marine 2 -D Seismic Data Processing1998-06-07 发布
1998-10-01实施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发布
SY/T 10020—1998
政策性声明
2原始资料.
3宗位数措
4资料处理
送前深度偏移
处理成果和资料存档
SY/T10020—1998
本标准根据海上二继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的发展利为外国公司处理海上资料的经验,按(B\T1.「一1993的要求,参照企业标准Q/CXGC.T103.03-1995而制订的:与Q/CC.T103.031995相比,除了增加H次和前言外,在内容和结构上作了较大改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儿个方而:足增加了二维选前深度偏移;二是删除了“资料处理合同\;一是删除了对用户的要求;四是对部分章条内容作了修订和补充;如将原第5章按内容属性划分为两部分:资料处理部分为一章,有关成果部分另立一章;五是将定位资料作为独立的章条处理、本标准基本反映广国内外海上二维地囊资料处理技术要求。本标准从1998年10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提出并归管理。本标准起草单位:中海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欧寿泉、林继武、张扬。本标推主审人:张振平。
政策性声明
海洋石油人然气行业标准出版物仅针对一般性质问题。涉及特定情况时,应查阅国家及地方的法律和法规。bzxZ.net
海洋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出版物不承担对用户、制造商或供应商为他们雇员和其他现场作业者提供关于健康、安全及危害预防的预先通知和培训,也不承担他们在国家及地方法规下的任何责任任何海洋石油大然气行业标准出版物的内容不能被以含蓄的或其它的方式解释为授予任何权利去制造、销售或使用涉及专利权的任何方法设备或产品,也不为任何侵犯专利权的人承担责任。通常,海洋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至少每五年进行次复审修订,或重新认定或撤销。有时,这个复审周期可延长一年,最多不超过两年。因此,出版物从出版之日起,其有效期不超过五年,除非被授权延长有效期。出版物的情况可从海洋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电话010-64610022一7875,通信地址为北京235信箱海洋石油生产研究中心标准化室,邮编101149)或海洋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话010一64665361,通信地址为北京三元桥东京信大厦25层海洋石油科技办公室、邮编100027)查明。
发布海洋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是为了推广已经被验证的、良好的工程技术和操作作法,它无意排除应正确判断在何时何处应用这些技术和作法的必要性。海洋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的制订和出版无意以任何方式限制任何人采用任何其它技术和作法。本标准可供任何愿意采用的人使用。海洋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其标准的授权发布单位已做了不懈的努力,以保证其中所含放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但是,海洋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其标准的授权发布单位对其所出版标准不作代理、担保或保证,并特此明确表示,对因使用这些标准而造成的损失或损坏,对于使用可能与任何国家与地方的法规有手盾的标准,以及由于使用这些标准而侵犯任何专利权所引起的后果,海洋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其标准的授权发布单位均不承担任何义务和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海上二维地震资料处理技术指南Technical Guide for Marine
2-DSeismicDataProcessing
本规程规定了海上二维地震资料处理技术要求。本规程适用于海上二维地震资料处理。2原始资料
二维地震资料处理前应备齐各项原始资料。2.1地震仪器记录班报
主要内容包括:
施工地区:
船号、队号、施工日期:
测线号;
施工方向:
磁带盘号:
水深;
电缆羽角:
风速、浪高:
炮号、记录号书写工整、清晰,炮号与记录号不对应时,应备注清楚记录因素,包括仪器类型、记录格式、采样率、记录长度、记录密度SY/T10020-1998
激发因素,包括炮点间距、激发方式、气枪总容量、气枪工作压力、震源沉放深度、延时间;接收因素,包括电缆道数、道间距、偏移距近震源道号、电缆沉放深度:施工系统配置图:
备注;
操作员签名。
2.2观测系统图。
2.3地震数据带
地震数据带为野外数据磁带或野外磁带转换格式后的复制带。标签上应注明:地区名、测线号、带号、起止文件号、起止炮号、记录格式、记录长度和采样率等。2.4地震子波。
3定位数据
3.1测线位置图。
3.2工区测线交点表或UKOOA格式炮点坐标数据。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1998-06-07批准1998-10-01实施
4资料处理
4.1资料处理的主要项H和技术要求4.1.1数据格式转换及重采样
SY/T10020-1998
4.1.1.1数据格式转换是将输人带数据转换对处理系统使用的数据4.1.1.2重采样应去假频
4.1.2坏炮、道编辑和选前去噪
删除不正常的炮、避和野值,消除影响选加效果的噪音,提高信噪比。4.1.3 定义观测系统
按照采集情况确定炮点和捡波点位置,共中心点位置正确。4.1.4振幅补偿
消除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振幅的衰减。4.1.5震源子波反褶积
将震源子波整形,提高地震记录分辨率.4.1.6反裙积
衰减多次波、缩地震子波,提高分辨率,4.1.7静校止
4.1.7.1震源利仪器延迟校正,电缆和震源校正到海平面。4.1.7.2海底电缆采集资料应采用剩余静校正处理。剩余静校正计算时窗选在反射强,连续性好的层位上。剩余静校正的剖面品质不低于静校正前的剖面:4.1.8速度分析
4.1.8,1根据地层倾角选取速度分析点的密度,每千米至少一个,倾角越人,密度越人。4.1.8.2选择适当的共中心点道集个数,一般倾角越大,道集个数越少,地震信号信噪比越低,道集个数越多、
4.1.8.3较准确的预测速度。
4.1.8.4结合初达剖面,考虑地质构造的变化,速度拾取准确4.1.9倾角时差校正(DMO)
LMO消除倾角对速度的影响.IDMO处埋生成道集,进行DMO速度分析,求得倾斜地层的速度应有减小,否则应查找原因。
4.1.10动校正和送加
4.1.10.1使选定速度做正常时差动校正(VM0)选加.要求切除参数合,拖缆采集资料要保留近道。
4.1.10,2送加部面质量应优于以前的送加部面,4.1.10.3IDMO道集选加剂南应有较高信燥比,在多倾角反射共时成像优十NMO送加。4.1.11消除多次波
在保留和突山次反射波的前提下,尽量减弱和消除多次波4.1.12送后时间偏移
4.1.12.1偏移后的成果剖面有效波归位合理,断点,断面清晰4.1.12.2为改进处埋效果可做速度平滑、加镶迎道。4.1.12.3送加面信膜比较低时,做送后去噪处埋4.1.13提高信噪比和分辨率
提高信噪比处理后,剖面的信噪比有改进;提高分辩率处理后分辨率有提高,信噪比不能明显降低。4.1.14确定定位数据与炮点位置的关系明确地震道道头中的炮号确定的地理位置与定位数据关系:2
4.1.15滤波
SY/T10020—1998
用频率扫描方法确定滤波时窗和频率范围。4.1.16振幅均衡
经振幅均衡处理后,有效反射同相轴波组特征清楚:4.1.17中间成果显示
显示厅向和显示参数应一致
4.2处理试验
4.2.1试验处理流程
处理流程南一系列处理模块组成、选择处理流程应考虑以下因素:a)地下地质情况和勘探目标:
b)工区位置和施工条件;
()原始资料质;
d)以往的处理经验。
4.2.2试验项目
4.2.2.1必做项目
内容他括:
a)振幅补偿;
b)送前反帮积;
)送加;
d)偏移;
)振幅均衡:
f)滤波:
)显示,
4.2.2.2选做项
内容包括:
a)切除:
b)送前迭后去嵘:
c)震源子波反褶积;
山)迭前迭后频率补偿,提高分辨率:e)去多次波:
4.2.3试验方法要求
应对试验项目使用单一参数变化进行处理,按2.1根据处理效果选择项目和处理参数,4.3批处理的质量控制
4.3.1批处理流程
批处理流程根据4.2确定:
4.3.2质量控制
4.3.2.1数据格式转换
内睿包折:
a)依据处理实际做单炮、单道显示,确定坏炮、坏道和丢失炮、道;b)丢失炮、道率不大于1%连续丢炮不大于2炮,如超此限,要证明足属于输人带问题4.3.2.2观测系统
定义观测系统,批共中心点道集:4.3.2.3静校正
SY/T10020-1998
检查静校正值和静校正前、后的选加剖面。4.3.2.4速度分析
内容包括:
a)检查速度点动校正道集;
b)其他速度合理性检查方法。
5迭前深度偏移
5.1原始资料
与海上二维资料处理相同。
5.1.1资料处理
同4.1.1~4.1.8、4.1.11。
5.1.2建立层位模型
使用选后时间偏移剖面进行地质解释(速度层位解释)。5.1.3建立初始速度模型
可用Dix公式转选加速度为层速度5.1.4速度模型的层析成像
使用速度模型进行层析成像反演。5.1.5剩余速度分析
由浅至深逐层进行速度分析,使共反射点(CRP)道集拉平,产生新的速度模型。5.1.6偏移
使用速度模型进行选前深度偏移、多次送代,经多次选代仍不满意时,可重复5.1.3~5.1.6,直至满意。
5.2测试项目
与二维处理内容一致外,还应包括:根据目的层的时间和层速度大、小计算的深度采样率;a
b)根据剖面的最大时间的最大道问时差计算的偏移孔径。5.3批处理和质量控制
同4.3.1~4.3.2
6处理成果和资料存档
6.1成果剖面显示
6.1.1成果介质。
6.1.2剖面项部显示炮号、速度分析点的速度参数、与其他测线的交点、水深6.1.3剖面两侧注有时间刻度
6.1.4图头
内容应包括:
a)用户名称;
工区名、测线名、部面类型:
野外采集参数;
基本处理流程和主要处理参数;d)
显示方向、纵横比例尺、处理数据记录极性。6.2提交成果
提交成果应包括:
a)SEG-Y格式成果带;
成果剖面;
SY/T10020-1998
装订成册的速度谱和ASCII码记录的速度资料:处理报告:
1)地质任务和处理要求;
处理工作量和起止日期;
原始资料品质分析
处理流程设计和参数试验分析;4)
处理流程和效果分析;
处理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存在问题及建议;
成果带列表。
6.3存档资料
主要应包括:
选加、偏移SEG-Y格式数据带和相应列表清单;a)
速度谱和ASCI码记录的速度资料;胶片显示成果剖面;
处理报告。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