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T 0953-2020
基本信息
标准号:
YY/T 0953-2020
中文名称:替YY/T 0953-2015 医用羧甲基壳聚糖
标准类别:医药行业标准(YY)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15775123
相关标签:
医用
羧甲基
壳聚糖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YY/T 0953-2020代替YY/T 0953-2015.Medical carboxymethyl chitosan.
3.2
甲壳素chitin几丁质甲壳质化学名称:β-(1.4)-2-乙酰氨基-2-脱氧-D-毗喃葡萄糖.为自然界的-种半透明而坚硬的材料.是真菌的细胞柴和节肢动物的外骨骼里的主要组成部分。
3.3
羧甲基甲壳素carboxy methylchttin甲壳素的羟基上的氢被按甲基取代后的产物。
3.4
段甲基壳聚糖earlesynethylehitusan羧甲基甲壳素脱乙酰化后或壳聚糖的羟基/氨基上的氢被梭甲基取代后的产物。
3.5
残留物residues在原料中存在或材料加工过程中引入(或产生)的可能对人体产生一定副作用的需要去除而可能在最终产品中仍然会残留的某种(些)物质。
3.
降解degradato环境条件下引起的材料的化学键断裂.导致机械性能和/或化学完整性降低。
3.7
体外降解degradation in vitro贮存于生理液中或模拟环境中所引起的降解。
4动物源性材料要求
动物源性韧始原料,应按YY/T 0771.1.YV/T 0771.2和YY/T 0771.3的要求进行管理和控制。
5技术要求
5.1外观
羧甲基壳聚糖应为白色或淡黄色固体,无肉眼可见异物。
5.2鉴别
按甲基壳聚糖的博里叶变换虹外光谱(FT-IR),在3250 cm 1~3 450 cm '(宽峰),2 910 cm '~2950cm '.1 600 cm '(或1 654cm‘和1 550cm 9).1 380cm~'(或1 410cm~和1 323cm~ )有幾甲基壳聚糖特征吸收峰。除了3 250 cmr 1~3450cm~ '和2 910 cm '~2 950 cm "波数处的吸收峰外,其他特征吸收峰实测值的波数误差应小f规定值的0.5%。
注:段甲基壳聚糖参考扛外图请参见图录A.
5.3取代度(羧化度)
羧甲基壳聚糖的取代度应大于80%。
5.4 脱乙酰度
羧甲基壳聚糖的脱乙酰度应符合标示值。
标准内容
ICS11.04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
YY/T0953—2020
代替YY/T09532015
医用羧甲基壳聚糖
Medicalcarboxymethylchitosan2020-09-27发布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2021-09-01实施
YY/T0953—2020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动物源性材料要求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包装、运输和贮存
附录A(资料性附录)
附录B(规范性附录)
附录C(规范性附录)
附录D(规范性附录)
附录E(规范性附录)
附录F(规范性附录)
附录G(规范性附录)
附录H(规范性附录)
附录「(资料性附录)
参考文献
羧甲基壳聚糖参考红外谱图
羧甲基壳聚糖脱乙酰度和取代度测定等电点的测定:
重均分子质量及分子质量分布系数测定羧甲基壳聚糖含量测定
蛋白质含量测定·
乙醇残留量测定(气相色谱法)二甘醇酸残留量测定
羧甲基壳聚糖降解试验
-rrKaeerkca-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YY/T0953—2020
本标准代替YY/T0953—2015《医用羧甲基壳聚糖》,与YY/T0953—2015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删除了范围中的检验规则(见第1章,2015年版的第1章):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版本年代号(见第2章,2015年版的第2章);
修改了羧甲基甲壳素和羧甲基壳聚糖的定义(见3.3和3.4.2015年版的3.3和3.4):修改了外观的要求及试验方法(见5.1和6.1,2015年版的5.1和6.1);修改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的部分吸收峰(见5.2,2015年版的5.2);修改了取代度(羧化度)的试验方法(见附录B,2015年版的附录C);增加了脱乙酰度的要求及试验方法(见5.4.6.4及附录B):修改了等电点的要求及试验方法(见5.5、附录C.2015年版的5.4、附录H);修改了干燥失重的要求(见5.6,2015年版的5.5):修改了pH值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5.7.6.7.2015年版的5.66.6);修改了蛋白质含量的要求(见5.12.2015年版的5.11);修改了炽灼残渣的要求及试验方法(见5.14和6.14.2015年版的5.13和6.13);修改了不溶物的要求及试验方法(见5.15和6.15,2015年版的5.14和6.14);修改了乙醇残留量的试验方法(见附录G,2015年版的附录F);修改了微生物限度的要求(见5.17.2,2015年版的5.16.2);修改了细菌内毒素检查的限量要求(见5.18,2015年版的5.17);删除了生物学评价的具体要求及试验方法(见5.19.6.19.2015年版的5.18及6.18);删除了检验规则(见2015年版的第7章);将“建议采用YY/T0466.1中所给出的图形符号”由注移至正文(见7.2.2015年版的8.1.2)。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外科植入物和矫形器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工程医疗器械产品分技术委员会(SAC/TC110/SC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其胜生物制剂有限公司、石家庄亿生堂医用品有限公司、烟台万利医用品有限公司、青岛博益特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赛克赛斯牛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百利康生化有限公司,杭州协合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四川省食品药品检验检测院、福建吉特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付步芳、杜昶、蒋丽霞、李素哲、张荷新、姜惠萍、高伟伟、施波、施佳丽、刘兴兰、张其清。
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YY/T0953—2015。
-rrKaeerKAca-
1范围
医用羧甲基壳聚糖
本标准规定了医用羧甲基壳聚糖原料的要求,试验方法、包装、运输和贮存等。YY/T0953—2020
本标准适用于以壳聚糖或甲壳素为原料·经脱乙酰化、羧化、纯化而成的用于制造组织工程医疗器械产品的医用羧甲基壳聚糖。
注:羧甲基壳聚糖作为其他医疗器械产品的原料使用时可以参考该标准。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91
GB/T14233.1
GB/T16886.1
GB/T16886.17
YY/T0313
YY/T0466.1
YY/T 0771.1
去第1部分:化学分析方法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1部分: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评价与试验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7部分:可沥滤物允许限量的建立医用高分子产品
医疗器械
包装和制造商提供信息的要求
用于医疗器械标签、标记和提供信息的符号动物源医疗器械
YY/T 0771.2
YY/T0771.3
动物源医疗器械
动物源医疗器械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壳聚糖
chitosan
第1部分:风险管理应用
第2部分:来源、收集与处置的控制第1部分:通用要求
第3部分:病毒和传播性海绵状脑病(TSE)因子去除与灭活的四部)
由2-氨基-2-脱氧-D-吡哺葡萄糖(GleN)和2-乙酰氨基-2-脱氧-D-吡哺葡萄糖(GleNAc)通过β(1—→4)连接而成的线性聚多糖。其结构式为H.C
GlcNAcwww.bzxz.net
-rrKaeerKAca-
YY/T0953—2020
甲壳素
chitin
几丁质
甲壳质
化学名称:β-(1.4)-2-乙酰氨基-2-脱氧-D-吡葡萄糖,为自然界的一种半透明而坚硬的材料,是真菌的细胞壁和节肢动物的外骨骼里的主要组成部分。3.3
羧甲基甲壳素
carboxymethylchitin
甲壳素的羟基上的氢被羧甲基取代后的产物。3.4
carboxymethylchitosar
羧甲基壳聚糖
羧甲基甲壳素脱乙酰化后或壳聚糖的羟基/氨基上的氢被羧甲基取代后的产物。3.5
残留物
residues
在原料中存在或材料加工过程中引人(或产生)的可能对人体产生一定副作用的需要去除而可能在最终产品中仍然会残留的某种(些)物质。3.6
降解degradation
环境条件下引起的材料的化学键断裂,导致机械性能和/或化学完整性降低。3.7
体外降解degradationinvitro
贮存于生理液中或模拟环境中所引起的降解。4动物源性材料要求
动物源性初始原料·应按YY/T0771.1、YY/T0771.2和YY/T0771.3的要求进行管理和控制。5
技术要求
5.1外观
羧甲基壳聚糖应为白色或淡黄色固体,无肉眼可见异物。5.2
羧甲基壳聚糖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在3250cm-1~3450cm(宽峰)、2910cm-1~2950cm1600cm(或1654cm1和1550cm).1380cm(或1410cm1和1323cm)有放甲基壳聚糖特征吸收峰。除了3250cml~3450cm-1和2910cm-12950cm-+波数处的吸收峰外,其他特征吸收峰实测值的波数误差应小于规定值的0.5%。注:羧甲基壳聚糖参考红外图谱参见附录A。取代度(羧化度)
羧甲基壳聚糖的取代度应大于80%。5.4
脱乙酰度
羧甲基壳聚糖的脱乙酰度应符合标示值。2
-rrKaeerkAca-
5等电点
羧甲基壳聚糖的等电点应符合标示值5.6
干燥失重
羧甲基壳聚糖的干燥失重应不大于15%(质量分数)。pH值
羧甲基壳聚糖检验液的pH值应在6.0~8.0之间。羧甲基壳聚糖如果主要以钠盐形式存在,其检验液的pH值应符合标示值。3透光率
羧甲基壳聚糖检验液在波长660nm处透光率应不小于98.0%。重均分子质量及分子质量分布
YY/T0953—2020
应确定羧甲基壳聚糖的重均分子质量和允差范围,分子质量分布系数应在1.0~3.0范围内。5.10紫外吸光度
羧甲基壳聚糖检验液在260nm和280nm波长处的吸光度均不大于0.1。5.11羧甲基壳聚糖含量
羧甲基壳聚糖含量应不小于85%(质量分数)。5.12
蛋白质含量
羧甲基壳聚糖蛋白质含量应不大于0.2%(质量分数)。5.13重金属和微量元素
5.13.1羧甲基壳聚糖重金属总量(以Pb2+计,铁元索除外)应不大于10μg/g。5.13.2总含量不大于4ug/g,汞含量不大于4ug/g,铁含量不大于50ug/g。5.14炽灼残渣
羧甲基壳聚糖炽灼残渣应符合标示值。5.15
5不溶物
羧甲基壳聚糖中不溶物应不大于0.5%(质量分数.以干燥品计)。5残留物
乙醇残留量
羧甲基壳聚糖中乙醇残留量应不大于0.5%(质量分数)。5.16.2二甘醇酸残留量
羧甲基壳聚糖中二甘醇酸残留量应不大于0.1%(质量分数)。3
-rrKaeerKAca-
YY/T0953—2020
5.16.3其他残留物
四部)》0861残留溶剂测定法附表1中—、二类溶若产品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剂.以及经确证含有的其他有害残留物,应按GB/T16886.17要求给出许可限量。5.17无菌或微生物限度
5.17.1若原料标示为“无菌”,应通过无菌检查,或者通过生产者的文件验证是否符合无菌规定。5.17.2若原料为非无菌,需氧菌总数应小于100CFU/g.霉菌和酵母菌菌落数应小于10CFU/g,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5.18
3细菌内毒素
若原料标示为“无菌”,细菌内毒素应小于0.05EU/mg。5.19
生物学评价
应按照GB/T16886.1的要求进行生物学评价。6试验方法
6.1外观
日视观察,应符合5.1规定。
2鉴别
四部)》0402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应符合5.2规定要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注:羧甲基壳聚糖,采用KBr压片法制样。取代度(羧化度)
按照附录B规定的方法测定,应符合5.3规定。6.4
脱乙酰度
按照附录B规定的方法测定,应符合5.4规定。等电点
按照附录C规定的方法测定,应付合5.5规定,6.6
干燥失重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0831干燥失重测定法测定,应符合5.6的规定。6.7pH值
甲基壳聚糖以新沸并放冷至室温的纯化水配制成10mg/ml的检验液,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
四部)》0631pH值测定法测定,应符合5.7规定要求。6.8
透光率
取羧甲基壳聚糖用0.9%氯化钠溶液配制成1mg/ml.的检验液.以同批次的0.9%氯化钠溶液为4
-rKaeerkca-
YY/T0953—2020
空白对照,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04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应合5.8规定要求。
重均分子质量及分子质量分布
按照附录D规定的方法测定,应符合5.9规定。6.10紫外吸光度
用0.9%氯化钠溶液配制成含羧甲基壳聚糖1mg/mL的检验液。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04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测定的吸收值应符合5.10规定。6.11羧甲基壳聚糖含量
按照附录E的方法测定.应符合5.11规定。6.12蛋白质含量
按附录F的方法测定,应符合5.12规定。6.13重金属和微量元素
6.13.1重金属总量(以Pb2+计)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0821重金属检查法第二法测定,若按该法操作溶液有颜色,可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0821第一法中“若供试品溶液带颜色”项下进行,应符合5.13.1规定。6.13.2微量铁元索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0406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或041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总砷、汞按GB/T14233.1原子荧光光谱法或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041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应符合5.13.2规定。6.14炽灼残渣
取羧甲基壳聚糖0.5g~1.0g·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0841炽灼残渣检查法
进行,应符合5.14规定。
6.15不溶物
称取羧甲基壳聚糖1.0g(按干燥品计算),溶解于100mL纯化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将溶液转移至1L烧杯中,加水900mL,加热至微沸保持0.5h,加热过程中盖住烧杯口。用恒重的砂芯漏斗(3号)过滤,用水洗涤残留物·并在100℃105℃电热鼓风于燥箱中干燥至恒重。应符合5.15的规定。6.16残留物测定
6.16.1乙醇残留量测定
按照附录G的方法测定,应符合5.16.1规定要求。6.16.2二甘醇酸残留量测定
按照附录H方法测定,应符合5.16.2规定要求。6.16.3其他残留物
若产品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0861残留溶剂测定法附表1中一、二类溶剂,5
-rrKaeerKAca-
YY/T0953—2020
以及经确证含有的其他有害残留物,应按GB/T16886.17要求给出许可限量,并给出相应的检验方法。无菌或微生物限度
6.17.1无菌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1101无菌检查法测定,应符合5.17.1的规定6.17.2微生物限度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1105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和1106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控制菌检查法进行,应符合5.17.2的规定。细菌内毒素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1143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检验,应符合5.18规定要求6.19
生物学评价
应按照GB/T16886.1的要求进行生物学评价。注:资料性附录I给出了羧甲基壳聚糖降解试验的一种方法7标志
大包装上应至少有下列标志:
a)产品名称;
b)性状;
生产企业名称和地址;
规格;
生产批号或日期:
失效日期;
贮存条件。
小包装上应至少有下列标志:
产品名称;
生产企业名称和地址
产品技术要求编号和名称;
规格;
生产批号或日期:
失效日期;
无菌或微生物限度;
贮存条件。
建议采用YY/T0466.1中所给出的图形符号。储运标志
应符合GB/T191中的规定。
包装、运输和贮存
产品的包装、运输和览存应符合YY/T0313的规定。6
-rrKaeerkAca-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羧甲基壳聚糖参考红外谱图
羧甲基壳聚糖参考红外图谱见图A.175
红外图谱解析如下:
羧甲基壳聚糖参考红外图谱
YY/T0953—2020
a)1603cm-左右和1418cm-左右的吸收蜂分别为羧基的不对称和对称仲缩振动吸收峰,表明羧基的存在;
b)1061cm左右的吸收峰为伯醇所生成的醚键(CO)的伸缩振动吸收峰,表明羧甲基化反应主要发生在C6位置:
2918cm-左右和1327cm-左右的吸收峰分别为C—H键的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吸收峰;c
d)3408cm-左右的强宽吸收峰为OH和N-H的伸缩振动吸收峰。-rrKaeerKAca-
YY/T0953—2020
B.1原理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羧甲基壳聚糖脱艺酰度和取代度测定取代度为试样中羧甲基的总摩尔数占试样中总的氨基糖单元摩尔数的百分数,脱乙酰度为试样中脱乙酰基的氨基糖单元摩尔数占试样中总的氨基糖单元摩尔数的百分数。将试样溶于盐酸溶液,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将已知量的酸式羧甲基壳聚糖重新滴定成钠盐,滴定曲线中先后出现第一拐点(过剩盐酸滴定终点),第二拐点(羧基滴定终点),第三拐点(氨基滴定终点),可测得试样中羧基和氨基的含量,从而计算出羧甲基壳聚糖的取代度和脱酰度。B.2
2设备与试剂
分析天平.滴定仪(或碱式滴定管、酸度计和恒温磁力搅拌器),盐酸(分析纯及以上)和氢氧化钠滴定液。
实验步骤
取0.1g羧甲基壳聚糖,精密称定,加入20ml.0.3mol/l.盐酸溶液溶解,用0.1mol/L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记录滴定液消耗的体积与pH值。以滴定液消耗的体积为横坐标,溶液的PH值为纵坐标作图,得到所测样品的pH滴定曲线,或者以滴定液消耗的体积为横坐标,ApH/AVaoH为纵坐标作图,得到一阶微商曲线。
注1: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样品的取样量、盐酸溶液浓度和体积,注2:如果在曲线上无法确定突跃点,可通过观察原始滴定数据的变化值并结合pH值范围来确定。B.4计算
羧甲基壳聚糖取代度和脱乙酰度分别按式(B1)和式B,2)计算。ws
203XAV.Xc
X100%.(B..)
mx(l-we)-80x4Vixei+42xAVaXci203XAV.Xc
wm=mx(1-wn)-80×AVXc+42×AVaxcX100%..B.2)
式中:
一样品取代度.%;
样品脱乙酰度,%;
N-乙酰氨基-D葡萄糖结构单元相对分子量;第一和第二突跃点之间消耗的NaOH滴定液的体积之差,单位为毫升(mL);第三和第二突跃点之间消耗的NaOH滴定液的体积之差,单位为毫升(mL);NaOH滴定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1);-rrKaeerKAca-
样品质量,单位为毫克(mg);样品的干燥失重,%;
羧甲基钠的相对分子质量;
乙酰基的相对分子质量。
-riKacerKAca-
YY/T0953—202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