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 > SY/T 0011-1996 气田天然气净化厂设计规范
SY/T 0011-199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SY/T 0011-1996

中文名称:气田天然气净化厂设计规范

标准类别: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

英文名称: 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natural gas purification plant in gas field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1996-12-03

实施日期:1997-07-01

作废日期:2008-03-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8322188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建筑材料和建筑物>>建筑物>>91.040.20商业和工业建筑物

中标分类号:>>>>油气田及管道建设设计专业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SYJ 11-1985;被SY/T 0011-2007代替

出版信息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页数:68页

标准价格:30.0 元

相关单位信息

发布部门: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

标准简介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的路上气田天然气净化厂设计、扩建和改建工程,天然气净化站和撬装式天然气净化装置设计可参照执行。 SY/T 0011-1996 气田天然气净化厂设计规范 SY/T0011-1996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气田天然气净化厂设计规范
Desgnstandardforaturalgas conditionngplant in gas field
SY/ T 0011-96
主编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四川设计院批准部门: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6北京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文件
(96)中油技监字第642号
关于批准发布《气田集气工程设计规范》等十四项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的通知各有关单位
《气田集气工程设计规范》等十四项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草案):业经审查通达,现批准为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予以发布:各项标准的编号、名称如下:序号编号
1SY/T 0010--96
2SY/T 0011-96
3 SY 0043-96
4 SY/T 0091-96
气田集气工程设计规范(代替
SYI 10-86)
气田天然气净化厂设计规范(代替SYJ 11-35)
油气田地面管线和设备涂色标准(代替5YI43-89)
油气田及管道计算玑控制系统设计规范
潍游石油工程热工采暖技术规
SY/T0306-96
潍海石油工程立式圆筒形钢制煤SY/T 0307 -96
接固定顶储罐技术规范
SY/T 0308--96
SY/T 0309-96
SY/T 0310-96
10SY/T 0311-96
SY/T 0312-96
SY/T0313-96
13SY/T 031496
14SY/T 0305-96
潍海石油工程注水技术规范
潍海石油工程来出水处理友术规范
潍海石油工程仪表与自动控制技术规范
潍海石油工程通信技术规范
潍海石油工程装技术规范
滩海石油工程码头设计与建造技术规范
潍海混凝土平台结构设计与建造技术规范
潍海管道系统技术规范
以上标准自1997年:月1日起施行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
1996年12月3日
2术语
般规定
4厂址选择及总平面布置
4.1厂址选择
4.2总平面布置
5工艺装置
电中中PFP中国工心
5.1工艺设计原则
中ELL电L店
2净化工艺方法及参数的选用原则51装置布置
6辅助及公用设施
6.1豌磺成型包装和诺存\
6.3其地辅助设施
64给排水
65蒸汽凝结水和软化(除盐)水
6.6燃料气系统
6.8通信
建筑和暖通
建筑工程
射录·本规范用间说明.
附加说期
(3)
(24)
(25)
(25)
n00 j 32
(33)wwW.bzxz.Net
mas [Sl ]
附件气田天然气净化厂设计规范条文说明(521总则
1.0.1为确保气田天然气净化厂(简称净化厂!的设计质量数到技术先递,经济合理。生产安全可靠、操作维修方便,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的陆上气山天然气净化厂设计,扩建和改建工程,天然气净化站和撬装式天然气净化装置设计可参服执行。
,原有净化厂的新建装置和新建系统的设计,亦应按车概范执行。
1.0.3天然气净化厂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1..4引用标准:
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S5004I锅炉房设计规范
GB5005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 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原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C191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GBJ2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GBI6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
GBI9建筑结构荷载视范
GBJI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I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J[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J16遵筑设汁防火规范
GBJ19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29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
GBJ40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
GBJ42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
GBJ50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J87丁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I102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
劳涡字[1990]8号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动部发[1996]276号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J 36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SYJ12天然气地面设施抗硫化物应力开裂金属材料要求SYJ34气田地面工程设计节能技术规定SYJ48原油及天然气工程建设站(厂)场总图设汁规范SY 0025石油设施电气装置场所分类SY/T 0076天然气脱水设计规范
SYJ1007炼油厂中心化验室设计技术规定SYJ1030炼注厂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技术规定SHI30石油化工企业塔型设备基础设计规范SHI29石油化工企业排气筒和火拒塔架设计规范SHi3077石油化工企业钢结构冷换框架设计规范SDGJ9火力发电厂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技术规定(试行)
APIRP 521油压系统和减压系统导则2
2术语
2.0.1天然气净化naturalgas conditioninglani生产能力较大,装置类型包括天然气脱硫、脱水、硫磺回收、尾气处理或其中一部分的工厂,2.0.2天然气净化站natural gascondtioning station生产能力较小和(或)工艺过程单一,在气田上分散设置的独立的天然气净化设施。
2.0.3工艺装置(即工艺生产装置)processunit按生产流程至少完成一项产品或中间产品的生产单元与储存设备,建(构)筑物等组成的组合体,例如脱确装置、脱水装置,硫磺回收装置、尾气处理装置。2.0.4联合装置(即工艺联合生产装置)combined uni为简化工艺流程,减少工艺设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装置合并所组成的组合体。
2.0.5尾气tail-gas
指克劳斯硫磺回收装置中离开该装置最后一级硫磺捕集器的气体。
2.0.6过程气process-gas
2.0.6.1克劳斯硫磺回收装置中,从酸气与空气在主燃烧炉求嘴混合燃烧至最后一级硫磺捕集器出口前的这一系统中的气体,2.0.6.2还原吸收法尾气处理装置中、尾气与还原气在还原气发生炉(或再热炉)混合后,至该装置吸收落塔顶分离器出口前这一系统中的气体。
2.0.7还原气reduction gas
指在还原暇收法尾气处理装置中:为还原尾气中的二氧化确等而引人的氢或含有氢和一氧化碳的气体-:3 -
2.1s玻气blowoifzas
指离开尾气处理装置吸攻落塔预分离器的气体私不需逊一步处理,经灼烧即可排放的脱琬装置排出的酸性气体或硫磺回收装置尾气
3-般规定
3.0.1净化厂设计必须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所规定的内容范国和要求逃行
3.0.2应根据资源条件,开发方案和集气系统总流程所确定的原则以及净化气管网的连接状况,处理好净化厂和集气、输气或用户之间的关系,台理地确定厂让,规模、同类装置套数和单套装置前设计处理能力
3.0.3净化!设计压力由气田集气系统总流程确定,并以脱碗装置吸收设备设计的操作压力作均净化厂设计压力。当净化厂不设脱硫装置而仅设脱水装置时,则应以脱水装置吸收设备设计的操作压力作为净化厂设计压力。注:本规茹中的压力:除注明者均为表计压力3.非.4,净化!的设计处理能力!按气体体积计!为设计压力下每开工日处理原料气量。
注:本虑范中采用的气医律积:除注明者外均为在 2FC101,35 kPa 状态下的体积。
3.0.5净化厂各工艺装署的年开工日数定为330天,3:8.6净化厂各工艺装置,辅助生产设施,公用设施的设计能力,症以全厂物料和能量综合平衡的结果为依据,做到协调与均衡
3.0.7当净化厂分期建设时,其摘助生产设施、公用设施踪经技术经济论证一次建成合理者外:宜随工艺装置介期建设,但座考虑留有续建场地并兼顾各期工程的衔接3.0.8职极采用先进技术,努力吸收新的科研成果。在设计中所采用的新工艺、新技术必须是经过中型试验并通过鉴定或在生产实践中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3.0.9净化厂必须依据原料气的组成。严品质量标准和综合程用,芒约能源、保护环境等要求、合理地选择工艺方法:确定净化厂总流程,使净化广投产后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以获得最佳的经挤效益
3.010净化广产品设计质量标准应符合国家现行的产品标准。。在特殊情况下,充许与用户以合同方式规定其他规格的产品
3.0.11净化厂的自动控制设计,应根据净化厂设计处理能力装置套数、工艺特点和生产要求,合理确定自动化水平。对关系到产品质量,收率,安全和环境保护等的重要控制参数,宜设置在线分析仪表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3.0.12净化厂宜设一个分析化验室:负责全厂工艺装置、辅助生产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分析化验工作。操作人员必须随时了解生产和设备运行情况,能由操作人员自行检验的化验项目,宜在弱在操作场所设置简易的分析仪器。3.0.13净化厂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气田地面工程设计节能技术规定》
3.0.14环境保护设计的内容、深度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规定。
3.0.15“三废“防治应立足于台理选择工艺流程和设备、以藏少废气、废水,麦渣的产生并做好综合治理,尽可能提高回收利用率,使净化厂在正常生产状况下,符合国家或当地政府规定的“三废”排放标准
3.0.16在净化厂设计中应合理地进行平面布置:选用低操声设备,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环境噪声。净化!的环境噪声标推,主要设备的噪声要求和防护措施,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3.0.17职业安全卫生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规定。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中毒,摔伤,烧衍触电等事故发生。
对产生有毒介质的装置,应配备防毒面具并有专门的存放场3.0.18在净化厂设计中应采取下列措施防止嘴蚀(1)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
(2)有完善的防离技术设施
(3)正确选用材料
(4)确定合理的设备结构和制造工艺3.0.19凡暴露在《天然气地面设施抗琼化物应力开裂金离材料要求》所定义的酸性环境中的设备、容器,管线等,其选用材料,制造工艺和施工要求,均应符合该标准的有关规定。3.0.20凡和醇胺(包括一乙醇胺、二异丙醇胺,甲基二乙醇胺、环丁砜一二异丙醇胺,环丁矾一甲基二乙醇胺等)溶液相摄触的设备,管线等:当金属壁温高于90℃时、在选材,制造和施工中应有防止碱性应力腐蚀开裂的措施3.0.21凡与高温硫化氢、硫蒸气相接触的设备,容器,管线等,应采取措施防止高温硫化腐蚀:与含二氧化殖等的介质相接触的设备、容器。管线,应控制金属壁温、防止酸凝结腐蚀3.0.22硫磺回收、尾气处理等装置宜设氮气保护系统,也可采用净化天然气代替氮气。
3.0.23净化厂外部工程设计应与气田的相啦系统扫互协调一致。
4厂址选择及总平面布置
4.1厂址选择
4.1.1「址应在气田地面建设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建广区域内进行选择。
4.1.2!址应根据净化的生产特点,结合拟选厂址的地率地质、气象、水源、电源,交通运输、安全,环保和尘适福利等因素:进行技术经济综合分析比较确定4.1.3应注意节约用地,少占耕地,尽量利用荒地劣地4.1.4,厂址选择应避开不良地质情况的地区:并对拟选厂址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工程地质评价。4.1.5厂址选择应避升受洪水威融的地区防洪标准应报据化厂的规模及重要性:采用重现期不低于25年的洪水位作为计算洪水位,
4.1.6供水水源必须落实可靠,水质应符合要求。在确定取水点时,应充分掌握当地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情况,并取得有关部门同意。
4.1.7当临近江河建厂时,净化厂废水和场地雨水的排水口,不成选在取求点上游1000m及下饿10m的范圖内4.1.8厂北宜选在已有公路或便于修建进道路的地方4.1.9严禁在重要建设项目的防护区域以及国家规定保护的文物古迹、名胜游览地区选择厂址4.1.10选择!让时,应同时选择净化厂生活区。生活区的位置宜靠近城镇,并应选在厂区年最小赖率风向的下风侧。生活区导净化!之闻应有卫生防护距离,卫生药护距离应根据当地气象,地形条件和浒化厂的废气排放量,按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所规定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计
算确定。
4.1.11净化厂外部区域布置防火同臣拉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原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4.2总平面布置
4.21总平面布置应与净化厂的生产流程相适应,张到物料流向通顺,对外运输方便,符合安全,卫生要求,将全厂的工艺装置,辅助生产设施、公用设施组成为合理的有机整体,恰当地处理全建(构】筑物群体,使之协调统-,美观大方。4.2.2总平面布置应台理利用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做到剂置紧漆、节约用地和减少土石方工程量4.2.3工艺装置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4.2.3.1全厂工艺装置宜布置在一个区域内、按照工艺流程顺序将有关联的装置相互靠近
4.2.3.2使进厂原料气和出厂净化气在内的管线最短4.2.4集中控制室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4.2.4.1接近工艺装置的主要操作区: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原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4.2.4.2 布骨在工艺装置的年最小预率风向的下风测14.2.4.3四周不应有造成对室内地面振娠为0. 1mm,频率为25Hz以上连续性振动源,否则应采取防振措施;当使用电子仪麦时,周园不应有造成对控制室内仪表400A/m以,上的、经常性的电磁干扰源,
4.2.4.4不宜布置在!内主要运输干道旁边:否则,距路面边缘不宜小于15m:控制室内噪声不应大于65dBiA4.2.4.5宜南北向布置:避免西晒4.2.5辅助及公用设施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4.2.5.1维修间和化验室宜位于教发有害气体、粘空及水雾的装置或设施的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4.2.5.2化验室应远离散发有害气体,水雾或据动较强烈的场-9
所。应布置在与生产联系较方便的地段,宜南北向,题免西瓯;4.2.5.3化学药剂宜靠近使用地点分别存放,不设集中的北学药剂库
4.2.5.4疏键仓库应与硫磺成型设施相邻布置、并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原油和天然气工程没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4.2.5.5总变(配)电所应布置在可能散发离蚀性气体、粉尘及水雾的装置或设施的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应尽量靠近负荷中心,并应有高压架空电力线进出的方便条件
4.2.5.6压缩空气站布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压编空气站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4.2.5.7锅炉房布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锅炉房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4.2.5.8给水设施宜靠近水源,当布置在;区内时、应布置于厂区边缘,环境洁净,给水管路短捷,且至主要用户支管较短的地段
4.2.5.9循环水设施座靠近用水量多的工艺装置,冷却塔布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4.2.5.10污水处理装置应位于厂区边缘地势较低处,并布置在工艺装置的年最小频率风向上风侧4.2.6净化厂总平面布置除应执行上述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原油和天然气工程建设站(广)场总图设计规范《原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火规范》和《石油设施电气装置场所分类》的规定
5工艺装置
5.1工艺设计原则
5.1.1装置设计应采用先进的工艺方法,完善的配套设施:确保在规定的运转期内安全正常运行,并达到设计中规定的各项要求。
5.1.2装置设计应满足正常开工、停工及紧急事故处理的需要。
51.3净化厂各工艺装置宜按联合装置设计5.1.4工艺设备应以装置的物料平衡、热平衡为设计依据,选择合理的在生产实践中所能达到的设计参数进行计算;依照计算结果,按设备标准系列中相应的规格选取,不再增加裕量5.1.5进出装置的原料、产品、水、电、蒸汽、燃料气等应设置计量装置。
5.1.6采用溶剂脱硫、脱水、尾气处理的装置应设钢质立式溶剂罐,罐的个数宜为两个,单罐容量应能储存检修时装置排出献全部溶剂,罐的充满系数按0.85计。,在环境温度下储存的溶剂,当粘度较大影响抽出时,罐内应设蒸汽加热盘管。
对于接触空气易于氧化变质的溶剂:其储罐应设氮气或净化天然气保护设施
5.1.7对锤装环丁矾。二异丙醇胺及其他化学药剂,在环境温度下存放会变稠或凝固时:应设置专门的加热设施。5.1.8采用溶剂脱硫、脱水,尾气处理的装置:应没溶液低仙放空管线和低位罐。
5.1.9工艺装置用泵宜选用离心泵。选泵时所需的流量,扬程参数均应按物料平衡及水力计算的结果增加5%~10%确定二 —
5.1.10机泵原动机的额定动率不应小于按下式的汁算值Pe Kr·K Ps
式中P原动机所需功率计算值,长w:Ps-机泵计算轴功率,kW:
按第5.1.9条所确定的流量、扬程(压头)和机泵效率计算确定)
K——原动矶攻率安全系数,按表5.1.10-1选定K—传动系数,按表5.1.16-2选定。原动机功率安全系数 K
一-般离心泵
功率P(W) >75:2~ 3~1831 <3
安全系数
, 1.10 1.15[.25~13: 1.50
表5.1.10-1
开式容积
燕澡泵.式泵
233 11.6~ 25 1,1~1.23
注:气体压缩机(或鼓风机)姐为系死产品应由制造厂配套供应原动机,当需要核算原动机功率是否滤足工艺要求叶,可按表选表相应安全系数传动系数K
传卖方站
往复式压翁机
婴心式压新机
0.90~0.95
0.96~ 0.9
0.97~0.99
表5.1.11-2
0.70~0.75
5.1.11在有高、中压蒸汽系统的净化厂中,风机、泵宜用背压式汽轮机作原动机,备用的风机。泵宜采用电动机作原动机,5.1.12连续运转的泵必须设置备用泵,宜按两台操作一台备用-12
设置:当连续运转的泵为一台时虑设一台备用,液硫泵无诊是不连续操作、均按台操作一台备用设置5.1L.13进出装置的管线必须与净化厂系统管线协渠一致,并符合工厂总流程的流向、
5.1.14 进人装置的蒸汽主管上应设隔断阀、从蒸汽主管上出的分支管线上亦应设隔断阀:随断阀的位置应靠近蒸汽引出点。5.1.15汽轮凯、蒸汽喷射器等重要设备所用蒸汽和灭火蒸汽均应自蒸汽主管单独引出。
5.1.16循环水出冷期设备的温度不宜超过4C。装置内循环水的压力损失不宜大于 0,2MPa
5.1.17 装置停工检修时设备的冲洗水、总用水量不宜大于冲洗系统管线,设备实际容积的3倍,并应尽量降低冲洗水中的溶剂含量。
5.1.18在不正常条件下,可能超压的下列部位应设安全阀(1)顶部操作压力大于0.07MPa的容器(2)往复式压缩机各段出口或电动往复泵、齿轮泵、螺托泵等容积式泵的出口(设务本身己有安全阀者除外)(3)凡与鼓风机,离心式压缩机,离心泵或蒸汽往复泵出口连接的设备不能承受其最高压力时,上述机泵的出口:(4)可燃的气体或液体受热膨胀,可能超过设计压力的设备或管线:
51.19在同一压力系统中,压力来源处已有安全阀:期其余设备可不设安全阀:对扫线蒸汽不宜作为压力文源5.1.20液化石油气,天然气凝液储罐上应设安全阀,储罐容暴大干100ml时宜没置函个安全阀:转个安全阀均应能承相全部泄放量:
5.1.21烟管式余热锅炉应按现行的《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装设安全阀。
5.1.22迹出!的天然气总管应设紧急切断阀:在进口紧急切断阀的上游应设置安全阅和放空阀,排放量均应为源料气全量。-[3-
51.23安全阅的开启压力[定压】床符合下列规定(1)安全御的开启压力不应高于设备的设计压力;()烟管式余热锅炉安全阅的开启压力应按现行的《蒸汽锅护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确定(3)其他安全阀的开启压方应按表5.1.23确定。安全阀的开启压力(MPa)
工作压力P
表5.1.23
安全网开启压力
5.1.24闪蒸罐安全阀的泄放量,可为按吸收塔底液位调节阀全,开时的阀芯面积及在操作条件下调节阅前后的压差计算的气体通过量。
脱硫再生塔(或酸气分离器)安全阀的泄放量,应为回流中断时塔顶最大的气体量。
5.1.25安全阀应按计算所得的喷嘴面积,结合定型产品系列选用,一般不设备用。设在净化厂或工艺装置原料气管线上的安全阴宜选用两个,其喷嘴面积的总和应等于或稍大于计算的喷嘴面积。
5.1.26安全阅泄放的少量可燃气体可排入大气。泄放管宜垂直向上:管口应高出10m范围内的建(构!筑物顶2m以上:并应高出所在地面5m
5.1.27安全阀泄放管线直径按下列要求计算确定5.1.27.1单个安全阀泄放管直径:应按背压不大于该阀开启压力的10%确定:且不应小于安全阀出口直径5.1.27.2,连接多个安全阀的泄放管直径,应按在这些安全阀-14
中由同一源因引起可能同时泄放所产生的背压:不大于可能后动泄放的任何安全阀开启压力的10%确定,且泄放主管的截面积不应小于各支管线截面积之和
5.1.28节流时,可能使泄放介质的温度低于水的冰点或径类水合物的形成温度的安全阀泄放管线应有代热或加热设施。5.1.29对于可能产生爆炸的容器、设备:应采取下列防止超压被坏措施:
5.1.29.1提高容器,设备的设让压力,使之能承受由于容器,设备内部介质发生爆炸时所产生的最大压力:5.1.29.在容器,设备上装设爆破片。爆破片的设计、制造及检验,均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
对克劳斯硫磺回收主燃烧炉,再热炉等宜采用提高设备设计压力的方法防止超压破坏。
5.1净化工艺方法及参数的选用原则5.2.1大然气净化工艺(包括脱硫、脱水、硫磺回收、尾气处理)方法繁多且各有其适应条件。根据国内生产实践,考虑到当前净化技术的发展方向,仅对几种工艺方法及其若干重要设计参数的选用原则作出规定。
本规范不限制在工程设计中选用其他工艺方法5.22-乙醇胺法脱硫适用范围较广,宜优先采用5.2.3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选用环丁碘一二异丙醇胺或环丁砜—甲基二乙醇胺法(简称矾一胺法】脱硫(1)原料气中酸气(包括硫化氢和二氰化碳)分压较高(2)需要部分脱除原料气中的有机硫化物注:若只需要韶分脱除二氧化碳时,可选用环了碳一甲基二乙醇胺法
5.2.4原料气中二氧化碳与硫化氢的比值较大,需要限制二氧化碳脱除率时,宜选用甲基二乙醇胺法脱硫 [5
5.2.5天然气脱水工艺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气田集输方案,无然气组成,天然气凝液回收工艺方法和所要求的脱水深度等统考虑、并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天然气脱水设计规范》。对贫气或不用低渴法回收天然气凝液的管辅天然气:宜采用甘醇吸收法脱水
5.2.6硫碰回收工艺流程按下列原则选定5.2.6.1酸气中统化氢浓度较高,能在主菌烧炉中维持稳定爆烧时:应采用全部酸气进人主燃烧炉的直流式流租5.2.6.1峻气中的硫化氢浓度较低,在主燃烧炉中不能维持稳定燃料时,应采用部分酸气进人主燃烧炉的分流式流程在分流式流程中,逃人主燃烧护的酸气量可不限定为总酸气量的三分之一,在既能维持主燃烧炉稳定燃烧又不过多地增加建设投资时,应尽量提高进人主燃烧炉的酸气量。5.2.7尾气处理方法的选择应以环境保护法规要求为依据:当采用常规克劳斯法尾气真接灼烧排放不能满足当地环保要求时可采闪低温克劳斯法或超级克劳斯法:当仍不能满足当地环保要不时,可采用还原吸收法处理尾气。5.2.8排放气应经灼烧后排人大气5.2.9一乙醇胺法、甲基二乙醇胺法溶液的浓度和酸气(包括疏化氢和二氧化碳)负荷庞符合下列要求5.2.9.1-乙醇胺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宜为15%5.2.9.2甲基二乙醇胺容液的质量百分浓度宜为20%~50%
5.2.9.3溶液的酸气负荷应根据吸收塔操作条件、原料气组成计算确定,当采用碳钢设备时酸气负荷不宜超过0.3~0mol/mol (酸气/胺)
5.2.10乙醇胺法、甲基二乙醇胺法脱硫主要温度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5.2.10.1、贫液进人吸收塔温度不宜高于45C5.2.10.2再生塔底重沸器中的溶液温度宜低于120C,最高16
不得超过127℃:为北:当重沸器用蒸汽加热时、宜用压力不高于心.3MPa的饱和水蒸气:当采用火管加热器加热时:火管的平均热流密度不得大于35kW/m
5.2.11:一乙醇胺法、甲基二乙醇胺法的吸收塔和再生塔设计压符合下列要求
5.2.11.1吸收塔、再生塔宜采用浮阀塔,当塔径小于0.8m时可采用填料塔;吸收塔应有良好的除雾设施5.2.11.2当采用浮阀塔时,一乙醇胺吸收塔板数宜为20甲基二乙醇胺吸收塔板数虚根据净化气质量标准和对CO.吸收率的要求经计算确定:再生塔解吸段塔板数宜为13,回流段塔起数宜为3;吸收塔和再生塔的板间距宜取0.6m,5.2.11.3填料塔的设计空塔气速不宜大于泛点流速的60%填料高度由所需理论板数脯定
5.2.11.4再生塔回流比不宜大于25.2.12采用~乙醇胺、甲基二乙醇胺法脱硫工艺、当酸气中控含量大于2%(体积)时,应按本规范第5.2.15条规定设置富液肉蒸罐。
5.2.13双一胺脱硫溶液组成应按不同的原料气体组成,由实验数据决定:可采用下列质量比组成:环}双:二异丙醇胺(或甲基二乙醇胺):水=40、45:155.2.14砸一胺法脱硫吸收塔,再生塔的设计应按本规范第5,2.11.1~5.2.11.3款规定执行。再生塔回流比不宜大于1当要求除较多的有机硫化物时:应增如吸收塔塔板层数或填料高度。
5.2.15采用酬一胺法脱硫时、出吸收塔富液应降压闪蒸闪蒸罐的设计应确保进人克劳斯硫磺回收装置的酸气中烃含量不大于4%(体积)。兰原料气中含有天然气凝液时,闪蒸罐度设撒油口。
闪蒸罐的操作压力一般应为0.5MPal但应与全!燃料气系统压力协调
闪蒸气应经脱硫后纳人全厂燃料气系统5.2.16脱疏溶液系统应设机械过滤器和活性碳过滤器。械试滤器过滤量宜为系统溶液循环量的全量,活性碳过滤器过滤量不应小于循环量的10%。溶液过滤器应除去5irm以上的固体杂质,使系统中溶液的固体颗粒质量浓度小于0.01%5.2.17采用一乙醇胺法脱硫时,溶液系统宜设置溶液复活设施,复活量宜为系统溶液循环量的2%~3%,采用甲基二乙醇胺溶液或用甲基二乙醇胺与环丁酮组成的碘胺溶液脱硫时,可不设溶液复活设施:5.2.18胺法脱硫溶液在管道内的流速应符合下列要求5.2.18.1一乙醇胺法、甲基二乙醇胺法脱硫,所有鞍液管道内液流速应低于1m/s:吸收塔至换热器管程的富液流速宜为0.6~0.8m/s,富液自换热器至再生塔管线直径还应适当赖大
5.2.18.2讽一胺法脱硫富液管线流速宜为0.8~1m/5,最大不得超过1.5m/5
5.2.19硫磺回收装置应有良好的气风比率控制系统、当装置确磺产量大或对尾气排放要求严格时,可设置尾气在线分折反馈控制系统:使过程气中硫化氢与二氧化硫的分子比为?:1.5.2.20主燃烧炉的燃烧器应有良好的结构。过程气在燃烧炉中的停留时间不宜大于35
52.21转化器级数宜为两级。当增加一级,其尾气经灼烧后排放能符合环境保护标准时、可为三级。转化器内催化剂装入量应根据所选催化剂的性能计算确定,采用合成催化刻时:催化剂装人量可按1m催化剂每小时通过1000~1400m过程气计算满:本条的过程气体积为操作状态下送积5.1.22疏磺冷凝冷却器应有良好的捕雾设施。卧式硫磺冷凝冷却器应有1的倾角坡问液蔬出口侧5.2.23液硫脱气的设置原则和要求5.2.23.1当硫醋产品采用液态罐车(火车罐车或汽车罐车) 18 -
运输时,液硫应连行脱气,脱气后公斤液硫中殖化氢含量不得大于10mg
5.2,23.2当硫磺产品采用固体运输时,应根据工厂规模以及液硫在成型、包装、储存时对环境的污染情况确定是否脱气;好需脱气、脱气后每公斤液硫中硫化氢含量不宜大于50mg5.2.24硫磺回收主燃烧炉出口余热锅炉的蒸汽压力:应按本规范第6.5.6条规定执行
对其他蒸汽发生器的蒸汽压力,应按工艺条件和充分利用余热的原卿确定。
5.2.25液硫管线应用蒸汽夹套保温。自流的液硫管线应有不小于2%的坡度,坡向硫磺池或储罐,5.2.26还原吸收法尾气处理装置、宜采用还原气体发生炉产生还原气并预热尾气。
5.2.27还原气体发生护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5.2.27.1还原气体发生量,宜按尾气中全部元素硫和除硫化氢以外的其地硫化物、转化为硫化氢所需氢当量的1.7培计算确定
5.2.27.2设计供风量与燃料气理论燃烧所需风量之比应为0.70~0.75:
5.2.27.3烧烧段应设蒸汽注人口;5.2.27.4燃烧器结构应满足工艺需要:保证预退合良好5.2.28加氢转化器设计应符合下列要交5.2.28.1宜选用钻一钥型催化剂5.2.28.2床层设计温度应为300~340℃、最高不得超适4000:
5.2.28.3转化器内催化剂装人量宜按1m催化剂每小时通起1300~1.600m过程气计算确定
5.2.28.4转化器应有较小的压降。量:本条的过程气体积为操作状态下体积。5.2.29还原吸收法尾气处理装置出余热锅炉的过程气:宜采用-19 -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