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T 0091-1996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石油及相关技术>>75.200 石油产品和天然气储运设备75.010
中标分类号:>>>>E9 工程建设>>原材料工业及通信、广播工程>>P71石油工程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SY/T 0091-1996 油气田及管道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规范 SY/T0091-1996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油气田及管道计算机控制
系统设计规范
Design code for computer controlingsystem in oil-gas fields and pipelinesSY/ T 0091-96
主编单位:胜利石油管理局勘察设计研究院批准部门: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6北京
计算机控制系统选用原则
一般规定
各类计算机控制系统适用范国
系统配置及功能
系统网络
控制室
位置选择
建筑要求
采光与照明·
采暖、通风和空调
进线和电缆敷设
安全措施
一般要求
UPS供电部位
UPS设计
谢录A
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油气用及管道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规范附件
条文说明
( 15 )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文件
(96)中油技监字第642号
关于批准发布《气田集气工程设计规范》等十四项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的通知各有关单位:
《气田集气工程设计规范》等十四项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草案),业经审查通过,现批准为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予以发布、各项标准的编号、名称如下:序号
SYT 0010-96
SYT C011--96
SY 0043 --96
SY / T 009196wwW.bzxz.Net
SY/T 0306--96
SY /T 0307--96
SY /T 030896
气田集气工程设计规范(代替
SYJ 10-86)
气田天然气静化厂设计规范(代替 SYJ 11--85)
油气出地面管线和设备涂色标准(代替SYJ4389)
油气田及管道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规范
滩海石油工程热工采暖技术规范滩海石油工程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固定项储罐技术规范
潍海石油工程注水技术规范
SY / T 030996
SYT 0310-96
SY/T 0311-96
SY / T 0312-96
SY /T 031396
SY 7 T 031496
SY/T 030596
滩海石油工程采出水处理技术规范
潍海石油工程仪表与自动控制技术规范
滩海石油工程通信技术规范
潍海石油工程装技术规范
滩海石油工程码头设计与建造技术规范
滩海混凝土平台结构设计与建造技术规范
滩海管道系统技术规范
以土标准自1997年7月1日起施行。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
1996年12月3日
1总 则
1..1为在油气田及管道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中贯彻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统一技术要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确保质量,.特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陆上油气田及管道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工程设计。
1.0.3油气田及管道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工程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1.0.4引用标准
GB50057—94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GB 5016092
GB 5018393
GBI 16-87
SY/T 0090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原油及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96油气田及管道仪表控制系统设计规范HG20513—92仪表系统接地设计规范2术语
2.0.1计算机控制系统computer controling system由一台或多台计算机甜相关软件组成的一种功能装置。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及管理。
2.0.2分散型控制系统(DCs)distributedcontrolingsystem控制功能分散、操作显示集中,采用分级结构的智能站网络。其目的在于控制及管理一个工业生产过程或工厂。prograininable controller
2.0.3.可编程控制器(PLC)1
用于工业环境前设计的数字式电子系统,它采用了编程的存忙器,供存贮实现嫂辑运辑,顶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功能的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的输人和输出控制各种型的械戴生产过程。
2.0.4远程终端装置(RTU)
remiote terminal uni
用于远程连接末端元件(检测装置和执行装置)与主计算机的装置,接收捡。报警信号,进行控制和运算处理,编码后向主计算机发送,接收主计算机的操作指令,控制未端元件的执行机构动作。
2.0.5蓝控和数据采集系统(SCADA)and data acquisition
supervisory control
由控制中心通过信道对分散的远距离设施进行蓝视,控制和数据采集的系统。
2.0.6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ures
mean time between fail.
功能设备在规定的寿命期限内,在规定条件下相邻失效间的持续时间乎均值。
2.0.7信道channel
能够传送电信号的通路。
3计算机控制系统选用原则
3.1一般规定
3.1.1下列情况之一宜选用计算机控制系统(1)过程控制复杂,实时性强,采用常规仪表不能满足要求的工程
(2)对操作、报警,报表等操作管理功能要求高的工程;(3)生产工艺成熟,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有利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工程:
(4)环境条件恶劣的边远地区油气田及管道工程。3.2各类计算机控制系统适用范围3.2.1DCS系统适用较大规模的油气田处理站、长输管道的站库、炼油化工厂等測控点比较集中的工程。3.2.2SCADA系统适用于测控点分散的远距离的目标,用远程终端(RTU)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集中到控制中心的工程。如大面积油气田集中监控管理,减少操作人员的远距离油气输送管道工程
3.2.3PLC系统
(1适用一般输人输出以开关量为主或兼有部分模拟控制回路的工程。
(2)适用环境条件恶劣又不需采敢改善措施的工业场所(3)适用顺序控制,逻辑控制比较集中的工艺装置,(4)适用有安全联锁要求的生产装置,3.2.4DCS、SCADA、PLC兼有的工程,组网成系统。3.3系统配置及功能
3.3.1系统选型应着重考虑以下因素。(1)系统乎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应不小于3×10h平均故障维修时间(MTTR)应不大于15min:(2)系统应具有允余:容错手段:故障自诊断手段:隔离挡施等,可靠性高。
(3)系统开放式体系结构,能在不中断工艺操作的情况下,根据需要对系统进行扩展。
(4)系统基本功能满足要求。
(5)系统在石油和化工领域其有较好的工程实践(6)选用的系统易取得技术和备品备件的支持,宜考感在同一企业中,避免出现多品种多机型原购。(7)测控系统软件应具有较强的开放性,灵活性和可靠性能够支持中文平台和在线帮助:过程软件应组态灵活易学,易开发,易升级:有较好的伸缩性和兼容性;应用软件能实时显示历史趋势图,进行数据、曲线统计,支持关系型数据库,实现数据库系统数据共享。
(8)系统硬件模块化,通用性强,在线插拔维修方便。(9)系统的操作输人采用密码或键锁方式,后备硬手操与回路输出的切换无扰动、亢余部件故障时回路具有输出保持或达到预先设置的安全值等措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10)控制回路操作响应时间1s,具有很好的实时性。3.3.2系统的基本功能应满足工程要求。3.3.2.1实时检测和存储。数据采集速率应根据参数重要程度分别确定。根据信息量和存储时间选用外部存储器。3.3.2.2根据过程控制的实际需要,选用连续控制,逻辑控制,顺序控制、批量控制、串级、比值、分程,前馈等以及运用运算单元组成综合控制方式,实现更复杂的控制。3.3.2.3根据需要,可选仅用键盘实现生产过程操作,亦可以4
键盘,球标、戒(和触摸式屏幕实现生产过程操作。3.3.2.4为方便规察,操作简便,对菜单显示,总貌显示,组显示,点显示、着势显示,动态流程冠示等系统斯具备的显示功能进行合理确定。
修3.3.2.5系统版其有生产过程异常报警和自诊断系矫教障报警。应配声啊装置。
3.3.2.6记录功能:系统应选用两台打印机,分别完成生产报表和实时报誓打印。按最繁用户确定的搬表式样,内容,打印周期,实现定时和随时打印。报警打印应实时记录报警点位号、时其,报警工税等,报时间精确到秒级3.3.2.7系统应具备与上位机或可编程控制器(PLC通信功能。
3.3.3系统配置应考虑以下主要事项。3.3.3.1操作站
(1)原刚上按操作区配置,对重要工段、关键设备或控联锁复杂的装置:可根据岗伤,操作单元的划分及复杂度配置(2)主操作站宜究余配置。
3搬表打印机和报等打印机别配置(4)彩色拷贝机,后备手操器根据需要选用3.3.3.2端站(控制站)2
(1)电源、中央处理器CPU均应完余:(2)重要的控制回路I/0卡件应按1:1余,次重要的按1:元余。
重要检测回路的箍人应选用双重化的输人卡件4卡件备用按设计10点的10%~15%考虑:机柜槽份应留有10%空间。
3.3.3.3通信总线应具有备用负载能力。接口控制设备应双重化配置。
3.3.3.4工程师站根据选用的机型需要配置。工程师站应具有操作站的所有功能,能在线,离线组态和用作软件发。s
通信。
4系统网络
高域网速率不小于1Mbps
通信总线应是开放性的:保证系统设备在同一级上互相使用不同制造厂设备联网,专有网络应具有随系统软硬件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选用智能仪表时,现场总线、接口应与系统兼容。在油气田已有近期目标,远期总体规划或自动化发展需要与上位监控机或管理机联机,应能通过标准接口实现,4.0.GSCADA系统的远程RTU数据传输可通过无线进行:在条件允计许下应借助于移颖键控(FSK)调制解调器直接与通信系统接,通过语音信道与主控计算机通信。4.0.7新建油气田工程,应向通信专业提出数据传输与通信专业网合一的建议。
5控制室
5.1位置选择
51.1控渤室位置选择符合《行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原油及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及《油气田及管说仪表控制系统设计规范》有关规策
5.2布局
控制室的设置应根据系统规模的大小而定,大系统主要包括:
(1)操作控制室。
(2)机柜室。
(3)计算机室。
(4)软件办公室。
5,2.2房闻的位置成符合下刻要求(1)操作控制室、机柜室和计算机室应相邻布置:操作控制室,机柜室和计算机室之间宜用墙隔开。2)操作控制室计算机室及机柜室不宜和空调机室相邻,不可避免时应采减振和隔音施
523,机柜室布置强考虑机柜靠近信号线人口,配电护靠近电源电缆人口,成排机柜间应考虑安装、维修通道的宽度,5.2.4操作控制室,析柜室和计算析室面积按下列规定:(1)操作控制室应按设备布置的实际带要确定宽度,设备外缘距墙边净空不小于1.2m操作控制室的进深小宜小于6m(2)机拒室内机柜排间不应小于1.5m:设备外缘距墙不宜小于1.5m
(3)计算机室的面积应按设备尺寸及维修的需要确定。5.3.1
5.3建筑要求
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5.3.2
吊顶:大中型控制室宜设吊顶。5.3.3
层高:设空调装置时一般取3.0~3.3位不设空调装置时不宜小于3.3m
5.3.4地面:
5.3.4.1小型控制室采用水磨石地面。大中型控制室宜采用防静电的活动地板,并应满足设备承重和水平度要求。5.3.4.2控制室地面应高于室外地坪0.3m,在可能散发比空气重的可燃气体的装置内,室内地坪应比室外地坪高不小于0.6m.
5.3.5墙面:
5.3.6门:
控制室墙面应平整,光滑,不起灰使用的亲料,油漆应不反光,色调以浅色为宜。必要时墙面应有吸音措施,
大,中型控制室宜菜用非燃烧型双向弹簧门。小型控制室门宽应保证设备进人。
5.3.6.2设空调的控制室宜设门,5.3.6.3
空调机室的门不应与其他房间相通,5.3.6.4操作控制室与机柜室、计算机室之间应有方便的通道。与休息室、办公室相邻时,中间不宜开门。5.3.6.5
设置内走廉时,控制室与内廊相通的门宜为铝合金门,并应配大面积的观察玻璃鹤5.3.7窗
控制室窗的设置应符合防爆和防火的有关规定。不设空调的控制室,宜按自然彩光要求开大窗,拜设防风纱窗。
采用空调正压通风的控制室,宜装密闭固定窗或双层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