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 91115-1999
基本信息
标准号:
YY 91115-1999
中文名称:医用拼装式冷库
标准类别:医药行业标准(YY)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6300468
相关标签:
医用
拼装
冷库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YY 91115-1999.
4.4.7在空载情况下, 冷库升温速度不大于4 C/h。
4.4.8库内温度的均匀性应不大于3 C。
4.4.9耗电量:冷库耗电量的实测值应不大于额定值的115%。
4.4. 10”冷库的接地电阻应符合ZB C 47002中3. 6条的要求。
4.4.11冷库的 漏电流应符合ZB C 47002中17. 2条的要求。
4.4.12冷库的 绝缘电阻应符合ZB C 47002中18. 1条的要求。
4.4.13冷库的整机耐压应符合ZB C 47002中19. 1条的要求。
4.4.14绝热性能: 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冷库外表面无凝露现象。
4.5冷库结构、 外观与材料:
4.5.1库板由内、外面板及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或聚苯乙烯泡沫塑料隔热材料组成。
4.5.2冷库的内外面板、 冷库门各种设备和附件,应是耐腐蚀、无异味、 不污染贮藏物品的材料。
4.5.3冷库的密封条必须无毒、 无臭、耐寒性好,并有良好的隔热、防潮性能。
4.5.4冷库在装有照明装置时,照明装置应具有防潮性能。
4.5.5冷库的库门与库体要端正、 牢固、开闭灵活,拉手装配要端正。
4.5.6冷库所有连接机构不得有漏连、虚连现象。拼装要灵活、连接要牢固,接缝处密封要严。
4.5.7库{ 门]应装有安全脱锁装置的门锁。
4.5.8冷库内外面板 与隔热材料粘接要牢固,不应有穿透性孔洞。
4.5.9库内应有排除冷凝水系统,以防水滴在货物上或在库内冻结。
4.5.10库广 门与库体关闭时要严密。
4.5.11外观应 平整光洁、不得有明显凹凸不平等缺陷。
4.5.12库门打开力及「的寿命要符合ZB C 47002中26条的要求。
4.6冷库经运输 试验后,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4.7在用户遵守产品使用说明书所示各项规定的条件下,从制造「 发货之日起18个月内,产品因制造质量不良而发生损坏或不能正常工作时,制造厂应无偿更換或修理。
5试验方法
5.1 试验条件
5.1.1环境温度试验室内环境温度在10~ 40c范围内可调。测温点位置是以距地面高为1 m、距冷库前表面中心点0.25 m处为基点,该点与地面0.05 m处温差应不超过2 C。
5.1.2湿度: 相对湿度在45% ~ 80%范围内。
5.1.3被测冷库应 避开风速大于0.25 m /s的气流,测量点位置距地面1.5 m,距冷库后侧0.25 m处。
5.1.4冷库放 置处不得有冷热源辐射。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
YY95-99
医用拼装式冷库
1989-09-19发布
国家医药管理局发布
1990-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
医用拼装式冷库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ZBC47012-89
本标准规定了医用拼装式冷库(以下简称“冷库”)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在使用现场组装而成的冷库。该产品供医药、卫生、食品、科研等部门做低温贮存保鲜用。
2引用标准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1040
塑料拉伸试验方法
GB3399
塑料导热系数试验方法护热平板法ZBC47002医用冷冻设备的安全要求WS2-283医用电气设备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SG232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材
产品的分类
产品的分类见表1所示。
冷库种类
冷库代号
库内温度
4技术要求
G级冷库
+5~-5℃
D级冷库
5~-15℃
4.1冷库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4.2.冷库在下列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4.2.1环境温度10~40℃。
4.2.2相对湿度不大于80%。
4.2.3电源电压:单相220±22V;三相380±38V;频率50±1Hz。4.3容积:冷库额定容积的测算值不小于标称容积的97%。4.4性能
4.4.1绝热材料性能应符合表2要求。国家医药管理局1989-09-19批准J级冷库
-15~-23℃
1990-01-01实施
导热系数
W/(m2.K)
抗压强度
抗弯强度
抗拉强度
吸水性
ZBC47012—89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硬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注:导热系数为测定值,其使用值聚氨酯为测定值的1.4倍,聚苯乙烯为测定值的1.3倍。4.4.2冷库应有融霜装置,融霜结束时,应能自动启车。融霜时,库内温度上升不得超过7℃。4.4.3冷库的压缩机应符合ZBC47002中的第6条要求。4.4.4升降压启动性能
将单相电源电压降至198V和升至242V;三相电源电压降至342V和升至418V,机组应能正常启动。
冷库的传热系数应符合表3规定。表3
库内温度
传热系数
+5~-5
4.4.6在空载情况下,冷库降温时间应符合表4规定。表4
冷库类别
降温时间
-5~-15
-15~-23
ZBC47012-89
在空载情况下,冷库升温速度不大于4℃/h。4.4.7
4.4.8库内温度的均匀性应不大于3℃。4.4.9耗电量:冷库耗电量的实测值应不大于额定值的115%。4.4.10冷库的接地电阻应符合ZBC47002中3.6条的要求。4.4.11
冷库的漏电流应符合ZBC47002中17.2条的要求。冷库的绝缘电阻应符合ZBC47002中18.1条的要求。冷库的整机耐压应符合ZBC47002中19.1条的要求。绝热性能: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冷库外表面无凝露现象。4.5冷库结构、外观与材料:
4.5.1库板由内、外面板及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或聚苯乙烯泡沫塑料隔热材料组成。4.5.2冷库的内外面板、冷库门各种设备和附件,应是耐腐蚀、无异味、不污染贮藏物品的材料。冷库的密封条必须无毒、无臭、耐寒性好,并有良好的隔热、防潮性能。4.5.3
冷库在装有照明装置时,照明装置应具有防潮性能。4.5.4.
冷库的库门与库体要端正、牢固、开闭灵活,拉手装配要端正。4.5.6
冷库所有连接机构不得有漏连、虚连现象。拼装要灵活、连接要牢固,接缝处密封要严。库门应装有安全脱锁装置的门锁。4.5.7
3冷库内外面板与隔热材料粘接要牢固,不应有穿透性孔洞。4.5.8
4.5.9库内应有排除冷凝水系统,以防水滴在货物上或在库内冻结。库门与库体关闭时要严密。
外观应平整光洁、不得有明显凹凸不平等缺陷。4.5.11
4.5.12库门打开力及门的寿命要符合ZBC47002中26条的要求。4.6冷库经运输试验后,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4.7在用户遵守产品使用说明书所示各项规定的条件下,从制造厂发货之日起18个月内,产品因制造质量不良而发生损坏或不能正常工作时,制造厂应无偿更换或修理。5试验方法
5.1试验条件
5.1.1环境温度
试验室内环境温度在10~40℃范围内可调。测温点位置是以距地面高为1m、距冷库前表面中心点0.25m处为基点,该点与地面0.05m处温差应不超过2℃。5.1.2湿度:相对湿度在45%~80%范围内。5.1.3被测冷库应避开风速大于0.25m/s的气流,测量点位置距地面1.5m,距冷库后侧0.25m处。5.1.4冷库放置处不得有冷热源辐射。5.1.5冷库测试前和改变温度后,冷库应打开全部箱门,在测试要求的环境温度下平衡至稳定运行状态。
5.2测量仪表
5.2.1温度测量仪表的读数应精确到±0.3℃内,其温度仪表的感温元件应放在一个直径和高度均为15.2mm的铜质圆筒中心,圆筒重25g。5.2.2相对湿度测量仪表采用刻度值不超过0.5℃干湿球温度计或同精度以上的其他仪表。5.2.3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的精度为0.5级,电度表的精度为1.0级。5.3冷库容积的测定
5.3.1冷库的总容积应按下式计算式中:V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一冷库总容积,m\;
ZBC47012—89
V=B.L.H..
一内壳后壁与内壳前壁平均水平距离,m;L—内壳两侧平均水平距离,m;H-—内壳顶与内壳底平均垂直距离,m。5.3.2容积的测定
冷库的有效容积是在上述5.3.1条总容积中减去那些被认为不能贮存的空间容积(具体形状可参考图纸)。从总容积中减去的容积应包括以下几项:位于库门以内的所有固定部件的容积(例如:风扇、风道、蒸发器等);a.
b,为获得满意的热学及机械学性能使用的活动部件(例如:篮筐、搁架等)而造成的不能利用的空间容积。
5.4结构
5.4.1库门封闭性试验用一张厚0.08mm、宽50mm、长适中的试验纸,将库门关闭,试验纸不应自由滑落。
5.4.2其他结构要求用目力观察。5.5性能
5.5.1隔热材料性能试验
导热系数的测试方法按照GB3399塑料导热系数试验方法护热平板法进行;a.
b.拉伸强度按照GB1040塑料拉伸试验方法进行;密度、抗压强度、吸水性的测定,参照SG232聚苯7烯泡沫塑料板材第4章进行。c.
5.5.2降温时间试验和升温速度试验当环境温度为32土1℃时,待冷库内外温度平衡时,关上库门,冷库连续工作。记录库温从32土1℃降到额定温度时间,仪表读数每隔15min记录一次,应符合4.4.6条规定。当库温降到额定温度后,应连续运转1h,使库温一直保持在额定温度下,制冷机组运转6h以后停止,记录库温回升到25℃时所需时间,应符合4.4.6条规定。5.5.3库内温度均匀性试验
当环境温度为32±1℃时,库内温度稳定在额定值后,共测七点(见下图),应符合4.4.8条规定。
5.5.4耗电量试验
ZBC47012-89
冷库在环境温度为32±1℃条件下,库内温度稳定在额定温度允许误差±2℃时,在停开车次数相等的条件下,测试时间不少于24h,测其耗电量。5.5.5接地电阻试验
应按ZBC47002中3.6条的规定进行。5.5.6漏电流试验
应按ZBC47002中17.4条的规定进行。5.5.7绝缘电阻试验
应按ZBC47002中18.2条的规定进行。5.5.8整机耐压试验
应按ZBC47002中19.2条的规定进行。5.5.9升降压启动试验
当环境温度为32±1℃,冷库正常运转2h,停车3min后,将电源电压单相降至180V和升至242V,三相降至342V和升至418V,运转3min,停车3min连续三次,然后运转10min机组应能正常启动与运行。
5.5.10融霜试验
在环境温度32±1℃下,按贮藏量为库内公称容积的40%装入冻结货物(或模拟方法),不少于3次,用目力检查融霜效果,库内温度上升不超过7℃。5.5.11库内传热系数k值的测定
经加热,库内外温差在20℃以上,按下列公式计算冷库的传热系数:ka
F(t2-t)
Q=W1+W
冷库传热系数,W/m2,K;
式中:k一
Q——通过隔热板的传热量,W;W,—-电加热器功率,W:
W2—风机功率,W;
F——隔热板传热面积,m2
F—库外表面积,m2;
F2—库内表面积,m;
一库体内温度,℃;
t——库体外温度,℃。
试验在达到规定温度后,保持时间不少于3h,并重复3次。仪表读数每隔15min记录一次,应符合4.4.5条规定。
5.5.12绝热试验
在环境温度32±1℃、相对湿度为75%~80%、冷库内温度稳定在额定温度允许误差±2℃的条件下,用干净布将箱体外表面擦于,冷库正常运行24h后,观察冷库外表面有无凝露现象。5.5.13运输试验
应按WS2-283中规定进行。
6检验规则
6.1冷库由制造厂技术检验部门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提交验收。5
ZBC-47012—89
6.2冷库必须成批提交验收,批量大小按订货合同规定,检验数量按表5规定。表5
交验数量
>100~200
>200~500
检验数量占每批交验数量的百分比10
验收时按表6的规定逐项进行检验。表6
检验项目
结构、外观
检验范围
不少于一台
4.5.5、4.5.6、4.5.10、4.5.114.4.6~4.4.13
6.4根据6.3条规定的检验项目和检验范围,在验收过程中,如性能发现一台中有一项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该批产品应全部退回重新分类整理。结构外观发现一台中有一项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应抽取双倍数量按不合格的项目进行重复检验,若仍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该批产品应全部退回,重新分类整理。
6.5经分类整理后,可再提交检验,复验时,按6.2条的规定抽取双倍数量进行检验。若不符合6.4条的规定,该批产品不予验收。6.6在验收过程中,双方对产品质量是否合格产生争论时,可由有关单位进行仲裁。6.7
例行试验包括本标准的全部试验项目,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例行试验:a.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正常生产时,定期或积累一定产量后,应周期性进行一次检验;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每台冷库应在适当明显的位置上设置商标及铭牌,铭牌上应有下列标志:a.
制造厂名称;
产品名称;
商标;
产品型号或标记;
ZBC47012—89
制造日期(或编号)或生产批号;f.
产品的主要参数(冷库的额定容积、压缩机额定功率、耗电量、制冷剂、电压、电流);g.厂址。
7.2包装
1冷库包装应能在运输和保管中对机械损伤和锈蚀起到防护作用,包装时各部件都必须牢固定7.2.1
位,不得松动。
包装箱上应明显地标出下列项目:制造厂名称:
产品名称和型号;
出厂编号和出厂日期;
包装箱的净重和毛重;
包装箱的外形尺寸:长×宽×高(mm);包装箱上按GB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的有关规定标志。制冷设备和电气设备的包装上,还f.
要有“朝上”等标志。
7.2.3包装箱内应有:
产品合格证;
产品说明书:
装箱单;
安装图。
7.3贮存条件
冷库贮存在环境温度不大于43℃,相对湿度不大于80%的场所。7.4运输
7.4.1冷库出厂时,应分解为各独立部件包装发运,以适应运输要求。7.4.2运输中除按包装箱上标明的要求放置半稳外,还要防止重压、碰撞和剧烈震动,确保产品不受损坏。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辽宁省医疗器械研究所归口。本标准由北京医用低温设备总厂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薄淑华。
中华人民共和
专业标准
医用拼装式冷库
ZBC47012-89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北京复外三里河)
中国标准出版社北京印刷厂印刷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各地新华书店经售版权专有不得翻印
开本880×12301/16
印张3/4
1990年7月第一版
字数14000
1990年7月第一次印刷
印数1-1200
书号:155066·2-7610
定价0.75元
标目140—4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