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 > SY 0027-1994 稠油集输及注蒸汽系统设计规范
SY 0027-1994

基本信息

标准号: SY 0027-1994

中文名称:稠油集输及注蒸汽系统设计规范

标准类别: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

英文名称: 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heavy oil gathering, transportation and steam injection system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1994-04-05

实施日期:1994-10-01

作废日期:2008-03-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1330385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石油及相关技术>>75.200石油产品和天然气储运设备

中标分类号:>>>>油气田及管道建设设计专业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SYJ 27-1987;被SY/T 0027-2007代替

出版信息

页数:41页

标准价格:15.0 元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SY 0027-1994 稠油集输及注蒸汽系统设计规范 SY0027-1994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稠油集输及注蒸汽
系统设计规范
Design Specification of 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and Steam Inection System for Viscous Crude:SY 0027—94
生编部门: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规划设计总院辽河石油管理局设计院
新疆石油管理局设计院
胜利石油管理局设计院
批准部门: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施行日期:1994年10月1日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4·北京
一般规定
油气集箍系统设计bZxz.net
般规定
稠油的收集与计量
稠油除砂
袖气分离
稠油加热
稠油脱水
稠油泵输
注汽站设计
一般规定
注汽站的布置
注汽锅炉间
水处理系统
燃料储存与供应
注汽锅炉的启,停,排放装翼
注汽站的辅助设施
注汽管道设计
一般规定
水力计算
管道壁厚的计算
管道的布置与数设
节道谢件
(14)
(15)
【23】
保漏材料与保温结构的选择
注汽管道保温计算
管道防腐蚀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钢材的基本用应力
碳素钢及合金钢制件的公称压力和最大工作压力
两相流水力计算方法
附加说明
(25)
(30)
(36)
稠油集输及注蒸汽系统设计规范条文说明(37)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文件
中油技监字第164号
关于批准发布《稠油集输及注蒸汽系统设计规范》等四项石油天然气
行业标准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稠油集输及注蒸汽系统设计规范》等四项标准(草案)业经审查通过,现批准为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予以发布。各项标谁的编号、名称奶下
1. SY 002794
SY /T 053194
3. SY / T 0533--94
SY / T 4073-94
稠油集输及注蒸汽系统设计
(代替SYJ 27-87)
油田注人水悬浮颗粒測定法
电阻感应法
清管设备设计技术规定
储罐抗震用金属软管和波纹
补偿器选用标准
以上标准自1994年10月1月起施行,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
1994年4月5日
1总则 
1.0.1为丁统一稠油集输及注蒸汽系统设计标谁和技术要求,使设计作到技术先进、经济合埋、安全适用、质量优良、不断提高设计水平,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油气集输部分适用于下列条件之一的油田1.0.2.1用注蒸汽方法开采的油田。1.0.2.2用常规方法开采的油田,其原油温度在50℃时,动力粘度大于04Pa*S,温度在20℃时,密度大干0.9161 g/cm3.
1.0.3本规范的注蒸汽系统部分适用于:饱和蒸汽温度小于或等于360℃,饱和蒸汽压力小于或等于18.6MPa.
1.0.4稠油集输及注蒸汽系统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1.0.5相关标准或引用标准
GB 50138
SYJ 45
SYJ 4039
SYJ 24
ZB E97 003
SY 7515
GBJ 87
油田油气集输设计规范
原油及天然气工程建设设计防火规范原油电脱水设计规范
石油工程建设基本术语
原油和关然气工程建设站(」)场总图设计规范
油气田和长输管道建设项鼠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石油工业加热炉型式与基本参数油气分离器规范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J 41
GB 6479
GBJ 235
GBI 236
GB 5676
GB 4272
GB 8175
GBJ 126
DLGJ 23
SDGJ16
SYJ 44
GB 5310
工锅炉房设计规范(试行)
化肥设备用高压无缝钢管
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金属管道篇)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辉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一般丁程用铸造碳钢
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测
设备及管道保温设计导则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应力计算技术规定油田地面工程设计节能技术规定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
2.0.1稠油
2术语
温度在50℃时,动力粘度大于0.4Pas,且温度为20℃时密度大于0.916g/cm的原油。
2.0.2开发设计
地质开发部门对将开发的油区做的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开发方案、注采参数、采油工艺等。2.0.3产品方案
原油炼制成品油的工艺方案:包括油品种类,王艺过程等。2.0.4采、集、输、炼”一体化
系指把稠油的采油、集油、输油、炼油工艺作为整体来考的一种技术政策。
2.0.5掺蒸汽流程
当采油工艺为注高压蒸汽热力采油时,向集油管道掺人一定量的减压蒸汽,提高集油温度,降粘、降阳的集油流程。2.0.6注采合一管线
从并口至计量站的注汽、出油两用管线。2.0.7
气液比
油井每日所产天然气量(m\)与总液量(t)的比值2.0.8
水力冲砂
用带压力的水,清除容器内在生产过程中沉积物的一种方法。
液体停留时间
指液体从分离器进口到出口所需的时间(或分离器正常生产时的液体容积与液体体积流量之比值2.0.10缓冲容积
缓冲容积指容器内允许最低液位与允许最高液位之间的容2.0.11
缓冲时间
缓冲容积与液体体积流量的比值为缓冲时问。2.0.12
注汽站
为稠油热采,生产注人油层蒸汽的站。2.0.13
供汽半径
从注汽站到最远注汽井并口的距离。2.0.14注汽
将高温高压蒸汽注人油层,采出稠油的一种工艺2,0.15
稠油热采时,注汽:采油交替进行的一种开发工艺。2.0.16
高压蒸汽从注汽井注人:驱动稠油从生产井采出的一种开发工艺。
注汽参数
指注汽压力、于度、速率和注汽量。3一般规定
3.0.1稠油集输工艺应根据稠油开发设计方案、油气物性、产品方案,地面自然条件等真体情况,综合考滤采,集,输,炼“一体化”的工艺过程。
3.0.2油气集输工程及注蒸汽系统,必须根据开发设计统一规划、分区块实施,建设规模应满足开发设计需要,并适应吞吐向汽驱的转换。
3.0.3积极慎重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3.0.4
油田生气与油开产出液中的合油污水应回收利用,3.0.5油气集输与注蒸汽系统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和噪声控制必须符合环境保护及劳动安全生的有关规定。
必须搞好热能综合利用:降低稠油集输和注蒸汽系统能4油气集输系统设计
4.1一般规定
4.1.1油气集输系统版采用密闭程和原油稳定撒施,降低油气损耗。
4,1.2稠集输流程应经可行性论证,按以下条件合理选择:4.1.2.1注蒸汽热采的稠油油田应与采油工艺结合,有条件的油田,宜来用掺蒸汽流程租注采合一管线4.1.2.2稠油处理建在油出内部或附近,宜采用渗轻质馅分油加热降粘集撤流程
4.1.2.3稠油油厨附近有轻质原油资源,宣菜用腾轻质原油加热降粘集输流程
4.1.2.4上述亲件无法满足的,宜采用掺活性水或其他方法降粘集输流程。
4.1.3设计能力按下列条件确定
4.1.3.1热采并场设备及出油管线,按开发设计提供的单井产量,考虑源含水50%~70%。需要掺液时,按掺人液量后的总液量进行计算确定。
4.1.3.2计量接转站及集输管线的设计能力,按所辖油并每日产液量及掺人液量之和确定。
4.1.3.3集中处理站的输油泵及输油管线的设计能力,为所辖油由年件产能力的1.2→15倍,年工作天数按365d计4.1.3.4集中处理站的立式拱顶储油罐:容积利用系数宜为075,浮顶油罐宜为0.8,擦轻质原油及净化油源油储罐的储油关数应为1~3d。
4.1.4稠油集输宜采用二级布站(计量站一集中处理站或联合站。确有必要时可建少数接转站。计量站所辖井口数不宜少子6
16口。
4.1.5抽油井井口回压宜为1.0~1.5MPa。4.2稠油的收集与计量
4.2.1热采井场除应满足测量油压,套压:出油温度,取样,扫线,蒸汽力等常规操作外,尚应满足热采工艺井下作业与测试,出油管线清蜡,擦液等要求。4.2.2油一集输管线设计虚符合下列要求4.2.2.1根据不同集输流程,考虑热采不同阶段的原油含水率,输送介质流量,温度、气液比和液相粘度等的变化,合理选择各项奏数:
4.2.2.2管线直径的定应按下面规定油气混输管线的沿程摩阻,可采用贝克方法和杜克勒方法计算,也可采用经生产实践证明可行的其他方法计算。4.2.2.3按设计油量的0.75倍校核集油管线热力工.况4.2.2.4集油管线视地形、地貌和地下水位的不同可选用低支架地面敷设、埋地敷设或架空敷设。地面敷设时:管底距地面不应小于0.3班;埋地敷设时:管顶距地面在耕作区不宜小于0.8m;架牢数设时,净空高度不宜小于2.5m:于线公路部分不宜小于6.0mg
4.2.2.5地面或埋地敷设的集油管线,应设置热力补偿器:集油管线出井场、进出站部分必须设固定支座,跨越沟渠穿越公路等处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4.2.2.6出油管线、管件及保温材料的耐温等级如下:(1)常规采油100C以下;
(2)注蒸汽热采时不小于160℃:(3)使用注采台一管线时,按注蒸汽管线要求确定。4.2.3稠油计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4.2.3.1油井油、气,水日产量计量,当气油比大于10m/t时,可采用分离器配仪表周期性连续计量。每口井每次连续计量时间一般为4~8h
当气油比小于10m,t时,可采用其他方式计量。4.2.3.2油井产量计量综合误差应在±10%以内。4.2.3.3含水原油及净化原油外输,用流量计连续计量,误差要求及仪表使用,校正等应符合现行行业标雅《润田油气集输设计规范》有关章节的规定。
4.3凋油除砂
4.3.1带压油罐宜用人工或机械方式清砂,压力容器应采用不停产水力冲砂。
4.3.2当采用水力冲砂时。喷嘴喷射速度宜为5~10m/s,每个喷嘴喷水强度不应小于0.8mh
4.3.3冲砂泵排量按同时工作的喷嘴喷水量确定,扬程应大于冲砂泵至最远喷嘴的沿程压力降,压力容器操作压力,喷嘴压降之和。
压力容器的排砂管线应含理选择流速、防止沉砂。4.3.4
除砂工艺设计应考虑砂子的收集与处理措施,防止环境4.3.5
污染。
4.4油气分离
4.4.1稠油油气分离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油气分离器规范》的规定。·4.4.22
在油气二租分离器中液体的停留时间对510min4.4.3
在油气水三相分离器中液体的停留时间为1030min稠油油气计量分离器宜选用立式:单台计量分离所辖井4.4.4
数不宜多于10口。气油比低于10m2/t时,在计量分离器出口设置抽吸油泵。
4.4.5稠油油气生产分离器宜选用卧式:分离级数为1~2级:分离器台数一般不少于之台。多台分离器并联安装时,进,出口管线的设计应使油、气、水均勾分配。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