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内容
ICS 75.020
备案号:10420--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5088—2002
代替 SY/T 5088-93
评定井身质量的项自和计算方法Wellborc guality evaluztion items and calculation rnethods2002- 05- 28发布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2002-08-01实施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评定并身质量的项门
4评定并身质量的计算方法
5测斜数据处原则
附录A(视范性附录)
附录B(规范性附录)
平均角法、校止平均角法计算公式圆柱螺线法计算公式
阴录C(规范性附录)
最小曲率法计算公式
SY/T 5088-—2002
SY/T 5088—2002
本标准是对5YT5088一93评定川身质最的项口和计算方法》的修订。本标准对原标推中存在为些多为平均方位角,即央和要(失量和方间;其的些概念问题进行了澄清,如平均角法中的次,对现有的井眼轨迹计算方法进行「筛选,推荐了计算精度能满足现场需要且便丁操作的四种计算方法:
本标推自发布之H起,同时代替SY/5088-93本标推的附录A、附录、附录(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出石油钻井工程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石油管理局钻采工艺技术研究院。本标主要起草人:艾惊涛、韩烈样、刘素君。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SY/T 5088—93。
1范围
评定并身质量的项目和计算方法本标推规定了评定钻并并身质量的项白和计算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勘探开发石油大然气的直共、定向川、水平。2规范性引用文件
SY /F 5088-2002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尺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近有的修收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下本标推,然而,鼓避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义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SY/T5955—1999定间井钻井工艺及并身质量要求SY/T6333-1997水乎井钻升T艺及升身质量要求3评定井身质量的项目
3.1直并并身质量的项目
a)最大全角变化率Gm,(\)/30m;h)并身规定点的水平位移5z,m;e)平均径扩大率,%;
d)最大井径扩大率 C,%
注1:在钻并设计中、应根据勘探开发要求分并段做出其体规赔注2:在钻非设计中,成对“非身规定点”的含义做出具体规定,如“井底”、“日的层项而处”等、3.2定向并井身质量的项目
a)最人全角变化率G.,(\)730m;靶心水平距 Ss,m;
靶心垂直距AH,m;
d)靶心问iR,m;
t)平均并径扩大率(,,%;
门)最人轻扩大率m,%:
注1:在钻丹设计中、应根据勘探开发要求分非段做出具体规定注2:对于一般定向井,只须规定靶心水平距;如有需要,也可同时规定靶心年距。对士持殊定向井(如数险井)。只须规定靶心空间晰。
注3:安日标定问片应分日标进行乾心距带核.注4:定问并允许的全角变化率接SY/I5955-1999执行。3.3水平井并身质量的项目
水平井并身质量的评定项月应符合8Y/16333--1997中3.13.2,3.3,3.4、3.5,第8章,第9章的要求,
4评定并身质量的计算方法
4.1全角变化率
SY/T 5088—2002
4.1.1计算法
全角变化率按式(1)计算:
/ (aa -a)? FApasin ah
Gab = ALaN
式中:
测量点和存间井段的全角变化率,(\)/30mC
—测量点和间的井段长度,;
测量点处的并斜角,(\);
测量点b处的井斜角,(\);
△——测量点a和间的方位变化量(α和b网测量点方位角。和终逆的夹角),(\)注:如果≥(一)的绝对值大于180°,当要>时,则=。一360;当蚂>,则一中一3604.1.2查表法
为了减少计算工作量,可以采用根据上述公式制作的全角变化率查表计算。4.2直井并身规定点的水平位移
4.2.1直并井身规定点的水平位移应根据并身规定点的坐标值和井口坐标值让算。(1)
4.2.2根据井斜测量数据计算并身规定点的坐标值时,可来用平均角法、校正平均角法、圆柱螺线法、最小曲率法计算、计算公式见附录A、附录B、附录C。4.3井径扩大率
4.3.1平均井径扩大率
某并段的平均并径扩人率用式(2)计算:Di± - D × 100%
式中:
C,平均井径扩大率,用百分数表示;——实测平均井径,m;
D一—钻头直径,mm,
4.3.2最大井径扩大率
某川段的最大正径扩大率用式(3)计算:Dah-Db×100%
式中:
Cm——最人井径扩人率,用百分数表示;Dmh
实测最大井径,mm。
4.4定向井靶心距
4.4.1靶心水平距
定向并靶心水平距应根据并眼轴线与靶区平面交点(中靶点)和设计靶心的坐标值计算:根据井斜测量数据计算此交点和靶心坐标值时,可采用平均角法、校正平均角法、圆柱螺线法、最小曲率法计算,计算公式见附录A、附录B、附录C。4.4.2靶心垂直距
定间儿靶心的垂直距等丁实际川眼轴线与靶区平面交点(中靶点)的垂直非深和设计靶心垂直川深之差值,实际中靶点的垂自并深可采用平均角法、校正平药角法、圆托螺线法、最小曲率法计算,计算公式见附录 A、附录 B、附录 C。2
4.4.3靶心空间距
定问井靶心空间距按式(4)计算:式中:
靶心空问距,m;
△H——靶心垂直距,m;
S.—靶心水平距,m:
测斜数据处理原则
R-Vah'+ $?
5.1在钻并设计中,对测斜点的间距应分并段做出具体规定。5.2并斜角测量的单位是“度”。5.3方位角测量的单位是“度”,5.4全角变化率值连续一点超过标准时,井身质量为不合格。SY/T 5088—2002
SY/T 5088—2002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平均角法、校正平均角法计算公式直并并身规定点的水平位移和定向井靶心水平及垂直距的计算公式表计算依据和计算项H
各测量点的并探 L;+ m
各测量点的非斜片α:、(\)
各测鼠点的方位负师,(\)
没计靶心垂育井深H、
井口坐标值No,Eo,m
设计靶心坐标N.、Ea,m
:井段的段长1并段的垂直,非深增量 AH,m
i#段的N坐标增量AN,,m
并段的E 标增量 AFm
直儿升身规定点或定向并实际中靶点的V坐称N、m
直井并身规定点或定向并实际中靶点的E坐标E,,m
定向并实际靶点的垂直儿深 H。m直川身规定点水平位移S2,!
定而井把心水平距S%,m
定向非靶心垂直距AH,
平均角法
A ft, A., xxs
:Lar ceste
AN, - AL,sn
a:tar-sing
Ab, -A,sin
计算方法
校止平均角法
i=0, 1. 2.n
1--0. 1,2-,n
f-0, 1. 2-.n
No, h'e
Af., - I, I -1
4 + u,-l
_(a; )* +(-$-1)
Alsit gi t gi..
(a. -u-1)2+ (--1)2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AL, sni o- sina
Ha-SaH,
S+ -V(N - N)+(h - h)
N.1\ + (Fl- F.)?
注1:计算N;和,时,如果α.一0,则更-, 如果 a,-10,则 5-1-2:.-
、。为中均力金角,即师;和中,天经和方间。般情况下可直接代人计算,但当[-,>180,当,≥克。时购页=-300°:当1>4,则,-1-360°。代人计算附录B
(规范性附录)
圆柱螺线法计算公式
垂深增量:AI180L:(sina;sinaiAa
分段位移:A5:=180×L:(coa:1-cosa,)Ar
N坐标增量:AN:=1
E坐标增凰:△E,=
(18012
xAi(cosai L\ xsa,)(sing;sing-1)ArAd
Al,(cosa. I- cosai(cospi-1
在成周上述公式时,应考虑以下四种特殊情况:a)当α-0,0时,按下式计算:垂深增量:AHAcosu
分段位移:△5,一△L,sinz,
sind,,sing:1×180
N坐标增量:AN.一AI,sinα,
cosd;-1 - cosg.
F坐标增量:AF-Alsina;
h)当△α0,△=0时,按下式计算:x180
sinaisina;-1 × 180
崋深增量:△H = △L;
co%ai-1- cosai × 180
分段位移:AS=△L
Fcos:×180
cusa;-cosai
N 坐标增量:AN,=AL,9
E 坐标增: AF = AL, cai=wsaising × 180Aa
c)当△α=0,-0时,按下式计算:垂深增量:AH=ALCOma
分段位移:AS:—ALsina,
N坐标增量:AN,=AL;sinaicusd
E坐标增量:AE,=ALisinαisin:d)如果 α;=0,则=}如果=,则 :「=cosg.?
$Y A1 5088--202
::3
SYT 5088--2M02
(cosai-i +cosa,)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最小曲率法计草公式
Aa' + Apsin ga-!
i(sinar,-{cosd, 1 sina;cxd)/2a? + Agin2 + ai 1
[An+ Apsin ata]
i aa? + Asin? + ai-
(sina-/sind, 1+ sina,sing.)
a?Apsin a.+ai
当Aα=0,△=0时,按下式i算:垂深增量:AH,AL,cOS;
分段位移:AS,= AL,sina,
N 坐标增量:AN:一 AL,sinacusp:E坐标增量:AE,二Al-,sina,sind6
Yu - Apsin? a tar!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