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铁路运输行业标准(TB) > TB/T 2344.3-2018 钢轨第3部分:异型钢轨
TB/T 2344.3-201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B/T 2344.3-2018

中文名称:钢轨第3部分:异型钢轨

标准类别:铁路运输行业标准(T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5244368

相关标签: 钢轨 异型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TB/T 2344.3-2018.Rails-Part 3:Specification of compromise rail.
1范围
TB/T 2344.3规定了整体锻造成型异型钢轨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质量保证、标志及运输。
TB/T 2344.3适用于由对称断面钢轨跟部锻造成型的异型钢轨(以下简称对称断面异型钢轨)和由非对称断面钢轨跟部锻造成型部位(以下简称非对称断面异型钢轨)的制造及检验。压制成型的对称断面异型钢轨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8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CB/T 228.1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CB/T230.1金属材料 洛氏硬度试验 第1 部分:试验方法
GB/T231.1金 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第1 部分:试验方法
GB/T 13298金 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JB/T10061--1999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
JB/T10062--1999超声探伤用探头性能测试方法
TB/T2344 43 kg/m-75 kg/m钢轨订货技术条件
TB/T3109铁路道岔用非对称断面钢轨
TB/T 3276高速 铁路用钢轨
3技术要求
3.1 制造异型钢轨的原料应符合TB/T 2344 ,TB/T 3276和TB/T 3109的要求。
3.2异型钢轨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技术文件或图纸制造,对称和非对称断面异型钢轨的外形尺寸示意如图1所示,成型段、过渡段长度及极限偏差见表1。

标准图片预览

TB/T 2344.3-2018 钢轨第3部分:异型钢轨
TB/T 2344.3-2018 钢轨第3部分:异型钢轨
TB/T 2344.3-2018 钢轨第3部分:异型钢轨
TB/T 2344.3-2018 钢轨第3部分:异型钢轨
TB/T 2344.3-2018 钢轨第3部分:异型钢轨

标准内容

ICS45.080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TB/T2344.3—2018
代替TB/T3066—2002
第3部分:异型钢轨
Rails-Part3:Specification of compromise rail2018-06-05发布
国家铁路局
2019-01-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技术要求
检验方法
表面缺陷
表面粗糙度
几何尺寸
平直度
轨顶面硬度
横断面硬度
脱碳层
显微组织及晶粒度
拉伸性能
实物疲劳
超声波探伤
磁粉探伤
5检验规则
型式检验
5.2出厂检验
6质量保证、标志及运输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附录B(规范性附录)
附录C(规范性附录)
超声波探伤检验
磁粉探伤检验
YX-60型对比试块
TB/T2344.3—2018
TB/T2344.3—2018
TB/T2344《钢轨》分为三个部分:前言
-第1部分:43kg/m~75kg/m钢轨;一第2部分:道岔用非对称断面钢轨;一第3部分:异型钢轨。
本部分为TB/T2344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代替TB/T3066—2002《异型钢轨技术条件》。与TB/T3066—2002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修改了适用范围,增加了非对称断面钢轨跟部锻造成型部位的技术要求(见第1章,2002年版的第1章):
—一修改了锻后热处理的要求(见3.9,2002年版的3.10);-增加了轨顶面硬度要求(见3.11);一修改了横断面硬度要求(见3.12,2002年版的3.11);修改了超声波探伤要求(见3.15,2002年版的3.12);修改了实物疲劳试验要求(见3.14,2002年版的3.14):增加了磁粉探伤要求(见3.16);一删除了落锤检验(见2002年版的3.13);修改了型式检验要求(见5.1,2002年版的5.1);一删除了周期性生产检验要求(2002版的5.5);增加了出厂检验要求(见5.2)。本部分由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标准计量研究所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金属及化学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标准计量研究所、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齐齐哈尔工务机械厂。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周清跃、张银花、高俊莉、王树青、刘丰收、高东海、高凡、俞喆、梁旭、范振中、郭葬、董铁安。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TB/T3066一2002。1范围
钢轨第3部分:异型钢轨
TB/T2344.3-2018
本部分规定了整体锻造成型异型钢轨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质量保证、标志及运输。本部分适用于由对称断面钢轨跟部锻造成型的异型钢轨(以下简称对称断面异型钢轨)和由非对称断面钢轨跟部锻造成型部位(以下简称非对称断面异型钢轨)的制造及检验。压制成型的对称断面异型钢轨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228.1
GB/T230.1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231.1
GB/T13298
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JB/T10061-1999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JB/T10062—1999
超声探伤用探头性能测试方法
TB/T234443kg/m~75kg/m钢轨订货技术条件TB/T3109
铁路道岔用非对称断面钢轨
高速铁路用钢轨
TB/T3276
3技术要求
3.1制造异型钢轨的原料应符合TB/T2344、TB/T3276和TB/T3109的要求。3.2异型钢轨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技术文件或图纸制造,对称和非对称断面异型钢轨的外形尺寸示意如图1所示,成型段、过渡段长度及极限偏差见表1。单位为毫米
异型部分
成型段(LF)
过渡段(LT)
a对称断面异型钢轨外形尺寸示意图1外形尺寸示意
TB/T2344.3-2018
异型钢轨类型
非对称断面异型钢轨
对称断面异型钢轨
异型部分
成型段(LF)
过渡段(LT)
b)非对称断面异型钢轨外形尺寸示意外形尺寸示意(续)
60AT1-75
60AT1-60
60AT2-60
60AT3-60
50AT1-50
50AT1-43
成型段、过渡段长度及极限偏差成型段长度(LF)及极限偏差
LF ±30
LF ±30
LF ±30
LF ±30
LF±30
LF ±30
450±30
450 ± 30
450±30
450±30
单位为毫米
过渡段长度(LT)及极限偏差
LT±30
LT ±30
LT ±30
LT ±30
LT ±30
LT ±30
150±30
150±30
150±30
150±30
异型钢轨成型段断面尺寸、接头螺栓孔加工尺寸的极限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3.3
表2成型段断面尺寸、接头螺栓孔尺寸极限偏差项
钢轨高度H
轨头宽度WH
轨冠饱满度C
断面不对称As
接头夹板安装面高度HF
轨腰厚度WT
极限偏差
运营速度大于或等于200km/h
运营速度小于200km/h
单位为毫米
见TB/T2344
见TB/T2344
见TB/T3276;
见TB/T2344
见TB/T2344
见TB/T2344
见TB/T2344
轨底宽度WF
轨底两肢边缘厚度TF
端面斜度(垂直、水平方
对称断面异型钢轨长度
(环境温度20℃时)
接头螺栓孔直径
接头螺栓孔位置
非工作边空线
轨端扭曲
表2成型段断面尺寸、接头螺栓孔尺寸极限偏差(续)极限偏差
运营速度大于或等于200km/h
运营速度小于200km/h
长度6.25m≤L<12.5m时,±3
长度L≥12.5m时,±4
≤0.45mm/1m
≤2mm
3.4异型钢轨的轨顶面及轨头侧面平直度应符合表3要求。表3平直度极限偏差
异型钢轨类型
运营速度200km/h及以上
非对称断面异
型钢轨
运营速度200km/h以下
对称断面异型钢轨
3.5异型钢轨过渡段部位的各相交面应圆顺平滑过渡。±0.8
≤0.60mm/1m
垂直方向(踏面方向)
3.6异型钢轨尖角应纵向打磨圆顺,达到图纸或技术文件要求。TB/T2344.3—2018
单位为毫米
见TB/T2344
见TB/T2344
见TB/T2344
见TB/T2344
1m直尺和塞尺
见TB/T3276;
见TB/T2344
水平方向(工作边方向)
mm/1lm
3.7异型钢轨锻造部分不应有裂纹、过烧、折叠等锻造缺陷。锻造产生的局部凹坑等表面缺陷深度:a)
钢轨走行面(即轨冠部分)及轨底下表面:用于运营速度大于或等于200km/h的铁路不应超过0.4mm;用于运营速度小于200km/h的铁路不应超过0.5mm。其他部位不应超过0.5mm。
3.8钢轨应沿纵向加工或打磨,S区(见图5)不应下凹。表面粗糙度:用于运营速度大于或等于200km/h的钢轨不应大于12.5Ra,用于运营速度小于200km/h的钢轨不应大于25Ra。3.9跟部锻造加热温度不应大于1150℃,锻后应进行热处理。锻后热处理的加热区长度应大于锻造区域的长度。显微组织应与母材类型一致,不应出现高碳马氏体、魏氏体等有害组织,不应出现过烧。晶粒度不应低于5级。
3.10非对称断面异型钢轨锻造成型部位加热不应超过两次,脱碳层深度不应大于0.5mm。3.11异型钢轨轨顶面硬度应符合表4的要求。3
TB/T2344.3—2018
异型钢轨类型
U71Mn,U71MnG
U75VU75VG
非对称断面异
型钢轨及对称
断面异型钢轨
U71Mn在线热处理钢轨、
U71MnG在线热处理钢轨
U75V在线热处理钢轨、
U75VG在线热处理钢轨
表4轨顶面硬度
钢轨强度等级
轨顶面硬度
HBW10/3000
锻造部位(不含S区)
880MPa级
980MPa级
1080MPa级
1180MPa级
260~310
280~330
320~380
340420
异型钢轨横断面硬度应符合表5的要求,硬度值均匀过渡。3.12
表5横断面硬度
热影响区部位(含S区)
≥220,最多允许5个测点(测点间距10mm)的硬度低于260HB
≥220,最多允许5个测点(测点间距10mm)的硬度低于280HB
≥260,最多允许5个测点(测点间距10mm)的硬度低于320HB
≥260,最多允许5个测点(测点间距10mm)的硬度低于340HB
横断面硬度
异型钢轨类型
非对称断面异
型钢轨及对称
断面异型钢轨
U71Mn,U71MnG
U75V,U75VG
U71Mn在线热处理钢轨、
U71MnG在线热处理钢轨
U75V在线热处理钢轨、
U75VG在线热处理钢轨
钢轨强度等级
距表面3mm(A,、B,、C,)
880MPa级
980MPa级
1080MPa级
1180MPa级
距表面15mm(AgBs、Cs)
锻造成型部位轨头项面经离线热处理的异型钢轨横断面硬度距离表面8mm处不应小于32.0HRC。3.13
异型钢轨拉伸性能不应低于相应原材料的技术要求。按表6规定的载荷进行实物疲劳试验,经2×10°次循环载荷作用后钢轨不应断裂。表6
60AT1-75
载荷P/P.
判废。
60AT1-60
60AT2-60
390/78
60AT3-60
340/68
实物疲劳载荷
50AT1-50
50AT1-43
306/61
600/120
438/87
单位为千牛
367/73
异型钢轨锻造成型部位应进行超声波探伤,当出现缺陷波高大于探伤灵敏度条件下基准波高时6异型钢轨锻造成型部位应进行表面磁粉探伤,不允许存在线性缺陷(条状磁痕)及直径超过3.16
3mm的圆形缺陷(圆形磁痕)。
检验方法
4.1表面缺陷
对锻造部位的表面缺陷进行目视检查。4.2表面粗糙度
用粗糙度仪或粗糙度对比样块进行检测。4.3几何尺寸
TB/T2344.3-2018
采用规定的几何尺寸检查样板,对成型段钢轨轨高、轨头宽度、轨冠饱满度、断面对称、接头夹板安装面高度、轨腰厚度、轨底宽度等进行检查。4.4平直度
按图2所示对异型钢轨轨头顶面和轨头侧面平直度进行检查。轨顶面垂直方向平直度在轨头踏面中心测量,轨头侧面水平方向平直度在轨顶下16mm处测量。在轨端1.5m范围内,采用1m直尺和塞尺进行测量,对非对称断面异型钢轨,仅在工作边(长腿侧)测量轨头水平平直度。单位为毫米
图2平直度检测示意(以非对称断面异型钢轨为例)4.5轨顶面硬度
型式检验时,采用台式硬度计检测轨顶面硬度:按图3所示,轨头项面磨去0.5mm及以上,在成型段和过渡段,测点间距100mm;异型部分外至母材,测点间距10mm。热影响区硬度分布如图4所示。出厂检验时,采用便携式硬度计检测轨顶面硬度:按图5所示,轨头顶面打磨光洁,打磨深度小于0.5mm,并过渡平顺:在成型段、过渡段和母材各选一处测3点,取三点平均值。试验方法见GB/T231.1。
单位为毫米
异型部分
成型段
说明:
热影响区。
型式检验轨顶面硬度检验示意(以非对称断面异型钢轨为例)图3
TB/T2344.3—2018
说明:
1——热影响区;
2—母材:
H—表4中S区域的最小硬度值;
母材轨项面硬度标准范围下限值。与轨端距离(mm)
图4热影响区硬度分布示意
说明:
热影响区;
未受热影响的母材。Www.bzxZ.net
图5出厂检验轨顶面硬度检验示意(以非对称断面异型钢轨为例)4.6横断面硬度
单位为毫米
按图6所示部位进行取样,按图7所示测点进行轨头横断面硬度检验。试验方法见GB/T230.1。0
说明:
热影响区:
未受热影响的母材:
横断面硬度取样部位。
6拉伸及横断面硬度检验试样的取样位置(以非对称断面异型钢轨为例)图6
TB/T2344.3—2018
注:第1点距表面3mm,其余点间距均为3mm;D、E线与下题距离为5mm;B、C线为A、D和A,E线的角平分线。图7横断面硬度测点位置
4.7脱碳层
脱碳层试样在过渡段轨头部位取样,脱碳层检验范围、脱碳层深度定义执行TB/T2344的规定。4.8显微组织及晶粒度
显微组织及晶粒度试样分别在过渡段(相当于图6中的Q位置)的轨头、轨腰和轨底部位截取,如图8所示。在金相显微镜下放大500倍观察,试验方法见GB/T13298。单位为毫米
轨腰中心线
图8过渡段显微组织及晶粒度检验试样的取样位置(图中阴影面为观察面)4.9拉伸性能
异型钢轨的拉伸试样在成型段中部取样,取样位置如图6和图9所示。试验结果取2个试样平均值,试验方法按GB/T228.1规定执行。单位为毫米
拉伸试样的取样位置
TB/T2344.3-2018
实物疲劳
实物疲劳试样和加载示意如图10所示。100
实物疲劳加载示意(以非对称断面异型钢轨为例)图10
单位为毫米
≥100
4.10.2试验条件:试样长度不应小于1.2m,支距1.0m,载荷特征系数=0.2,按表6规定荷载值,试件承受2×10°万次疲劳循环载荷,连续3根不断为合格4.11
1超声波探伤
按附录A规定进行。
4.12磁粉探伤
按附录B规定进行。
检验规则
型式检验
在下列情况下进行型式检验:
异型钢轨初次生产;
生产工艺和设备发生重大改变;正常生产每5年;
停产1年及以上。
型式检验项目、试件数量、取样部位及检验方法见表7。表7检验项目、试件数量、取样部位及检验方法检验项目
表面缺陷
表面粗糙度
几何尺寸
平直度
轨顶面硬度
横断面硬度
脱碳层
显微组织及晶粒度
实物疲劳
超声波探伤
试件数量
取样部位
锻造部位
锻造部位
锻造部位
锻造部位
见图3
见图7
锻造部位
见图8
见图6和图9
见图10
锻造部位
检验方法
用粗糙度仪或粗糙度对比样块
几何尺寸样板,按TB/T2344和TB/T3276规定4.4
4.5及GB/T231.1
4,6及GB/T230.1
TB/T2344
GB/T13298
GB/T228.1
附录A
附录B
磁粉探伤
锻造部位
取4支试件,先进行表面缺陷、粗糙度、几何尺寸、平直度、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等非破坏性检验:再进行轨顶面硬度、横断面硬度、脱碳层、显微组织、晶粒度以及拉伸试验(1支),实物疲劳试验(3支)破坏性检验。8
5.2出厂检验
TB/T2344.3—2018
5.2.1对每支出厂的异型钢轨进行表面缺陷、表面粗糙度、几何尺寸、平直度检验和超声波及磁粉探伤。5.2.2每日随机抽取所生产的2支异型钢轨,进行轨项面硬度检验,试验部位、方法见4.5中出厂检验的规定。
质量保证、标志及运输
6.1非对称断面异型钢轨质量保证书、标志执行相关道岔技术条件规定。6.2对称断面异型钢轨质量保证书及标志包括生产厂家、钢轨类型、生产日期、出厂检验项目内容等。6.3对称断面异型钢轨在中部轨腰处贴牌标记产品代号,内容示意如下:XX-XX-XX
生产年、月
产品编号
实际长度
异型钢轨轨型代号,见表8
工厂代号
3对称断面异型钢轨轨型代号
轨型代号
异型钢轨轨型
75kg/m~60kg/m
60kg/m~50kg/m
60kg/m~43kg/m
50kg/m~43kg/m
装卸运输时,应用起吊工具,不应摔撞。说
将75kg/m钢轨跟端锻造成60kg/m钢轨将60kg/m钢轨跟端锻造成50kg/m钢轨将60kg/m钢轨跟端锻造成43kg/m钢轨将50kg/m钢轨跟端锻造成43kg/m钢轨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