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 10001-201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B 10001-2016
中文名称:铁路路基设计规范
标准类别:铁路运输行业标准(T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59108295
相关标签:
铁路
路基
设计规范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TB 10001-2016.Code for Design of Railway Earth Structure.
1总则
1.0.1 为统一铁路路基设计技术标准,使路基设计符合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TB 10001适用于高速铁路 、城际铁路、客货共线I级和II级铁路、重载铁路的标准轨距路基设计。
1.0.3路基工程应按 土工结构物进行设计,确保其满足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的要求,并符合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文物保护等的相关要求。
1.0.4路基工程应通过地质调绘、综合勘探、试验和分析,查明路基基底、路堑边坡、支挡结构地基等的岩土结构及物理力学性质,查明填料性质和分布,在取得可靠的地质资料基础上开展设计。
1.0.5路基工程设计宜避 免高填、深挖、长路堑,绕避不良地质条件的地段。在进行路基与桥梁、隧道工程比选工作中,应从技术条件、施工条件、占用土地、可能造成的环境和社会影响、城镇建设规
划、建设投资与运营养护费用等方面综合分析,确定工程类型。
1.0.6铁路列车荷载应根据铁路运输特征、移动装备情况、设计速度等确定,高速铁路宜采用ZK荷载图式、城际铁路宜采用ZC荷载图式、客货共线铁路宜采用ZKH荷载图式、重载铁路宜采用ZH荷载图式。客货共线铁路货运特征达到重载铁路标准时,应采用ZH荷载图式。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路基earth structure
经开挖或填筑而形成的直接支承轨道结构的土工结构物。
2.1.2路堤embankment
在地面上用土石填筑的路基。
2.1.3路堑cutting
自地面向下开挖的路基。
2.1.4路肩subgrade shoulder
路基面两侧无道床覆盖的部分。
2.1.5路肩 高程elevation of subgrade shoulder
路肩外缘的高程。
2.1.6路基面宽度width of formation surface
路基面两侧路肩外缘之间的水平距离。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TB10001—2016
J447—2016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Railway Earth Structure2016-12-20
国家铁路局
2017-04-0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Railway Earth StructureTB10001—2016
J447—2016
主编单位: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批准部门:国家铁路局
施行日期:2017年4月1日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7年·北京
本规范是根据国家铁路局构建铁路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的要求,为满足铁路建设和发展需要,统一铁路路基设计标准,提高铁路路基设计水平,保障铁路路基安全与质量,在《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一2005等规范的基础上,总结近年来我国高速、城际,客货共线和重载铁路路基建设,运营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借鉴了国内外有关标准的规定,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全面修订而成。
本规范贯彻落实了安全优先的原则,强化了质量安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以及防灾减灾等技术要求,结合我国国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合理确定了不同运输性质类型,不同速度等级铁路路基的主要设计标准,进一步提升了规范的科学性和技术经济合理性。本规范共分16章,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设计荷载、工程材料、基床、路堤、路堑、过渡段、地基处理、支挡结构、路基防护、路基防排水、改建既有线与增建第二线铁路路基、取(弃)土场及土石方调配、路基接口设计等,另有6个附录。本次修编的主要内容有:
1.明确了本规范适用于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客货共线工级和级铁路重载铁路的标准轨距路基设计,规定了铁路列车荷载确定原则和采用荷载图式的要求,补充了地基处理和支挡结构的设计原则,完善了工程材料的选择、过渡段的设置以及路基排水等方面要求。
2.补充了路基稳定及沉降控制标准、变形观测与评估、设计riKAoNniKAca
使用年限等内容;补充完善了路基面形状和宽度的相关规定。3.规定了荷载分类、荷载组合,并对轨道荷载、列车荷载、结构重力、土压力、附加力、特殊力等进行了规定4.修改完善了填料的分类和要求,补充了对石料,混凝土,水泥砂浆、钢材、土工合成材料等的规定。5.补充了基床结构计算公式,修改完善了路基基床填料的种类和粒径要求,调整了压实控制指标的种类,修改了基床底层范围的天然地基基本承载力标准。
6.规定了路堤边坡控制高度、浸水路基填料使用、寒冷地区填料采用,并调整了压实控制指标的种类。7.补充了按路堤式路堑结构形式设计的要求。8.补充倒梯形的过渡段型式,并修改完善了过渡段设置的要求。
9.补充了地基处理的主要技术要求和常用措施的使用条件。10.规定了支挡结构的主要技术要求和常用措施及适用范围。
11.补充完善了植物防护、骨架护坡、实体护坡(墙)、孔窗式护坡(墙)、锚杆框架梁护坡、喷射混凝土(砂浆)护坡、防护网、防护网、土工合成材料防护、风沙及雪害地区路基平面防护、路基保温防护等防护形式的设计要求。
12.补充完善了地面水和地下水的防排水要求。13.补充完善了改建既有线与增建第二线路基的设计原则,明确改建既有线路基采取的措施,帮宽顶部宽度调整为不宜小于1.om。
14.明确了取(弃)土场的设置要求和土石方调配干扰类型,规定了土石方调配要求。
15.补充完善了安全防护设施,电缆槽、养路机械作业平台,4
TiKAoNiKAca
接触网支柱基础、综合接地系统等方面的要求。16.取消了附录A关于铁路建设用地的相关内容。在执行本规范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西安市西影路2号,邮政编码:710043),并抄送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蜂窝路乙29号,邮政编码:100038),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由国家铁路局科技与法制司负责解释。主编单位:中铁第一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公司、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薛增利、王应铭、张宗堂、杨常所、王向阳、姚宏乐、王仲锦、罗一农,吴连海、周宏元,胡三喜、葛建军、田土军、曹元平、朱莹、庞应刚、姚洪锡、朱树念、刘会娟、张劲松、王金艳。主要审查人:李海光,顾湘生、曾会欣,刘燕,彭泽仁,周诗广,刘珣、余雷、詹志雄、尤昌龙、张干里、李响、李成、李安洪、姚裕春、崔维孝、赵新益、曾长贤、郭绍影、杜文山、钱国玉、田杨、杨鹏健、胡建、吴波、何贤军、唐红、罗强。本规范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85;TB10001-99;TB10001—2005。
iiKAoNhiKAca
2术语和符号
3基本规定
路肩高程
路基面形状和宽度
路基稳定及沉降控制标准
变形观测与评估
设计使用年限
4设计荷载
般规定
附加力·
4.4特殊力·
5工程材料
5.1一般规定
5.4混凝土.
5.5水泥砂浆
HriKAoNiKAca
土工合成材料
-般规定
基床结构·
路堤基床
路堑基床
基床压实标准
基床处理措施·
般规定
填料及填筑要求
压实标准
边坡形式和坡率
一般规定·
土质路堑·
岩石路堑·
9过渡段
一般规定
路基与桥台过渡段
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
路堤与路堑过渡段
路堑与隧道过渡段
地基处理
一般规定
主要技术要求
常用措施
riKAoNhiKAca
11支挡结构
11.1一般规定
11.2主要设计原则
常用支挡结构类型及适用范围
12路基防护
一般规定
植物防护
骨架护坡
实体护坡(墙)
孔窗式护坡(墙)
锚杆框架梁护坡
喷射混凝土(砂浆)护坡
石笼防护
防护网
土工合成材料防护
风沙及雪害地区路基平面防护
路基保温防护..
13路基防排水
般规定
地面水
地下水Www.bzxZ.net
14改建既有线与增建第二线铁路路基一般规定
改建既有线路基
14.3增建第二线路基
既有结构物的改造,加固和利用15取(弃)土场及土石方调配
riKAoNhiKAca
15.1一般规定
15.2取土场
15.3弃土场(堆)
15.4取(弃)土场复垦与防护,15.5土石方调配
16路基接口设计
一般规定·
安全防护设施
电缆槽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附录E
附录F
普通填料组别分类.
改良土设计及试验要求
一般规定
填料勘察、试验
改良土设计技术指标
改良土设计方案
钢材型号、混凝土等级及强度
常用地基处理方法及措施适用条件表·.路基边坡绿色防护
路基防排水设计用图表
本规范用词说明·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条文说明10
:118
HriKAoNiKAca
1总则
1.0.1为统一铁路路基设计技术标准,使路基设计符合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客货共线工级和Ⅱ级铁路、重载铁路的标准轨距路基设计。1.0.3路基工程应按土工结构物进行设计,确保其满足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的要求,并符合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文物保护等的相关要求
1.0.4路基工程应通过地质调绘、综合勘探、试验和分析,查明路基基底,路墅边玻,支挡结构地基等的君土结构及物理力学性质,查明填料性质和分布,在取得可靠的地质资料基础上开展设计。1.0.5路基工程设计宜避免高填、深挖、长路堑,绕避不良地质条件的地段。在进行路基与桥梁、隧道工程比选工作中,应从技术条件、施工条件、占用土地、可能造成的环境和社会影响、城镇建设规划、建设投资与运营养护费用等方面综合分析,确定工程类型1.0.6铁路列车荷载应根据铁路运输特征、移动装备情况,设计速度等确定,高速铁路宜采用ZK荷载图式,城际铁路宜采用ZC荷载图式、客货共线铁路宜采用ZKH荷载图式、重载铁路宜采用ZH荷载图式。客货共线铁路货运特征达到重载铁路标准时,应采用ZH荷载图式。
1.0.7路基工程设计应根据铁路等级、路基结构等因素,因地制宜、合理选用工程材料,并应符合路基工程的应用条件和使用要求。路基填料应作为工程材料进行勘察设计,合理确定土石方调配方案。
1.0.8路基工程设计应考虑路基与桥梁、横向结构物、隧道等工1
程及路基不同结构之间的衔接过渡。1.0.9路基工程的地基处理措施应根据铁路等级、地质条件、环境要求,路堤高度、填料、建设工期等确定,并应满足路基稳定和工后沉降等要求
1.0.10路基支挡结构应根据地质条件、轨道荷载及列车荷载等进行设计,并考虑大气降水,地下水,周边环境等自然因素的影响。1.0.11路基工程应有完整、系统、通畅的排水设施,并与铁路桥涵、隧道、站场及地方排水系统合理衔接。1.0.12路基上设置的接触网支柱基础、声屏障基础、电缆槽、过轨管线及综合接地等结构,应与路基工程同步设计,协调施工,保证路基的完整性、稳定性。
1.0.13路基工程应推广采用安全可靠的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
1.0.14路基用地应符合国家建设用地政策和有关规定,贯彻节约用地的原则,满足路基稳定,排水设施及防护栅栏设置等要求。1.0.15铁路路基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路基earth structure
经开挖或填筑而形成的直接支承轨道结构的土工结构物。2.1.2路堤embankment
在地面上用土,石填筑的路基。2.1.3路堑cutting
自地面向下开挖的路基。
2.1.4路肩subgradeshoulder
路基面两侧无道床覆盖的部分。2.l.5路肩高程elevationof subgradeshoulder路肩外缘的高程。
2.1.6路基面宽度widthofformationsurface路基面两侧路肩外缘之间的水平距离。2.1.7基床subgradebed
路肩高程以下,受列车荷载作用影响显著的路基上部结构。基床由表层和底层组成。
2.1.8横向结构物lateralstructure横穿铁路路基的涵洞、框架桥、刚架桥(刚构桥)等结构物的总称。
2.1.9过渡段transitionsection路基与桥台、横向结构物、隧道及路堤与路堑等衔接处,需作特殊处理的地段。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