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铁路运输行业标准(TB) > TB/T 3334-2013 机车车钩缓冲装置
TB/T 3334-2013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B/T 3334-2013

中文名称:机车车钩缓冲装置

标准类别:铁路运输行业标准(T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1988271

相关标签: 机车 车钩 缓冲 装置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TB/T 3334-2013.Coupler and draft gears for locomotives.
1范围
TB/T 3334规定了机车车钩级冲装置(以下称钩缓装置)的产品分类、运用条件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等。
TB/T 3334适用于机车钩缓装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8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3钢铁及合 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 699- -1999优质 碳素结构钢
CB/T 3077- 1999合金结构钢
GB/T 4336碳素 钢和中低合金钢火 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常规法)
GB/T 6060.1表面粗糙度 比较样块铸造表面
GB/T 6414- -1999铸件尺 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
GB/T6803铁素体钢的无塑性转变温度落锤试验方法
GB/T11211--2009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与金属粘合强度的测定:二板法(IS0814:2007,IDT)
GB/T 21562- -2008轨道交通可靠性、可用性、可维修性和安 全性规范及示例(IEC 62278:2002 ,IDT)
TB/T 456机车车辆用车钩钩尾框
TB/T 1669- 2004 13 号车钩样板
TB/T 1961- -2006机车 车辆缓冲器
TB/T2451-1993铸钢中非金属夹杂物金相检验
TB/T 2604- 2007 13A 型钩尾框量具
TB/T2942铁道用铸钢件采购与验收技术条件
TB/T 2943.1- -2007机车车辆车钩组件第1 部分:钩舌销和钩尾销技术条件
TB/T2950-2006机车车辆车钩连接轮廓
TB/T2985金属材料的动态撕裂试验方法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45.06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TB/T3334-—2013
机车车钩缓冲装置
Coupler and draft gears for locomotives2013-03-13发布
2013-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发布
规范性引用文件
产品分类
运用条件
技术要求…
检验方法
检验规则
质量保证与RAMS
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附录B(资料性附录)
附录C(规范性附录)
附录D(规范性附录)
参考文献
.............
疲劳试验方法
橡胶件和热塑性弹性体材料的物理性能铸钢件磁粉探伤及密实度评定部位静载拉力试验加载及永久变形测量方法TB/T3334—2013
TB/T3334-2013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大连机车辆有限公司、戚墅堰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南车威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底有限公司、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凤刚、毛从强、陈凯、宋国文、冯国江、张苏东、张大清、杨相售、贾学真、费龙仁、金希红、王进。
1范围
机车车钩缓冲装置
TB/T3334-2013
本标准规定了机车车钩缓冲装置(以下称钩缓装置)的产品分类、运用条件、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等。本标准适用于机车钩缓装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23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GB/T699—1999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3077-
合金结构钢
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常规法)GB/T4336
GB/T6060.1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铸造表面
GB/T6414—1999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GB/T6803
铁素体钢的无塑性转变温度落锤试验方法GB/T11211—2009
GB/T215622008
2002,ID)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与金属粘合强度的测定二板法(IS0814:2007,IDT)
直可靠性、可用性、可维修性和安全性规范及示例(IEC62278:轨道交通
TB/T456机车车辆用车钩、钩尾框TB/T1669—2004
13号车钩样板
TB/T1961-2006
TB/T 2451—1993
TB/T2604—2007
TB/T2942
机车车辆缓冲器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金相检验
13A型钩尾框量具
铁道用铸钢件采购与验收技术条件TB/T2943.1—2007
TB/T2950—2006
机车车辆车钩组件第1部分:钩舌销和钩尾销技术条件机车车辆车钩连接轮廓
5金属材料的动态撕裂试验方法
TB/T2985
3产品分类
根据结构型式,钩缓装置分为以下儿类:a)100型钩缓装置:由100型车钩、100型(系列)缓冲器、100型钩尾框等零部件组成。图1a)给出了100型钩缓装置总成示意图,图2给出了100型车钩结构示意图。101型钩缓装置:由101型车钩、101型缓冲器、101型钩尾框等零部件组成。图1b)给出了b)
101型钩缓装置总成示意图,图3给出了101型车钩结构示意图。102型钩缓装置:由102型车钩,102型缓冲器,102型钩尾框(又称连接体)等零部件组成。图1c)给出了102型钩缓装置总成示意图,图4给出了102型车钩结构示意图。轻型钩缓装置:用于牵引客运或快运列车的机车。1
TB/T3334-2013
压溃管(选装)
压溃管(选装)
钩尾框
缓冲器
前从板
申电电
a)100型
对中复原裴置
钩尾销
钩尾框
缓冲器
前从板
b)101型
钩尾销
对中复原装置
各型钩缓装置装车组成示意图
压溃管(选装)
钩尾框
后从板缓冲器前从板
对中复原装置
钩尾销
c)102型
各型钩缓装置装车组成示意图(续)50110
a)上作用型
钩体(含衬套):2—
钩香:3-
钩舌推铁:4
一钩锁:5
一钩舌销:6-
100型车钩示意图
TB/T3334—2013
单位为毫米
1锁销组成:7-—开销,
TB/T3334—2013
钩体(含衬套);2
1—钩体:2—
一钩舌:3-
钩舌:3-
b)下作用型
钩舌推铁;4-
钩锁:5
钩舌销:6-
100型车钩示意图(续)
492±3
—钩锁:5-钩否销:6-
一钩古推铁:4-
图3101型车钩示意图
下锁销组成:7-
一下锁销组成:7-
单,为毫米
-开1销。
单位为毫米
开口销。
419±3
TB/T3334—2013
单位为毫米
钩体;2—钩舌;3-—钩否推铁:4—钩锁;5———钩否销:6——下锁销组成:7——开[1销。图4102型车钩示意图
4运用条件
钩缓装置应能满足如下使用条件:能适应-45℃~+45℃的环境温度;h
能适应95%的相对湿度(该月最低平均温度为25℃);能承受各种风、沙、雨等的侵装;d)能承受洗车时压力800kPa的带酸或碱的热水或相关清洗剂的冲洗。5技术要求
基本要求
5.1.1钩缓装置主要部件应按本标准及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制造。5.1.2采用能量吸收装置时,其触发力不应大于车体压缩屈服载荷5.1.3车端组件的垂向屈服载荷不应低于350kN。5.2
车钩、钩尾框
5.2.1车钩连接轮廓应符合TB/T2950—2006的规定,5.2.2车钩,钩尾框的最大永久变形、最小破坏载荷和最小极限载荷应符合表1的规定。5.2.3
新设计的带有垂向防脱止挡的车钩,其止挡的垂向极限载荷不低于890kN。新设计的车钩、钩尾框,应进行疲劳试验,满足疲劳性能要求,100型钩尾框应采用有三个钩尾销螺栓孔的结构,如图5所示5
TB/T3334—2013
表1车钩、钩尾框的最大永久变形、最小破坏载荷和最小极限载荷C级钢
最大永久变形
车钩种类
轻型车钩
钩尾框*
1335kN时
2000kN时
最小破
坏载荷
最小极
限载荷
E级钢
最大永久变形
1780kN时3115kN时3340kN时
最小元!
(密接5、
“钩尾框的最小极限载荷是指加载时使钩尾框的变形造成卡住缓冲器盒体的载荷。在试验时钩尾框的过6.4mm。
\102型钩尾框符合E级钢的强度要求,最小极
限载荷
形不应超
单位毫米
5.3缓冲器及压渍管
新型钩尾销螺栓孔结构
5.3.1100型安装接口(通用型接口)的缓冲器连同配合的从板在内,应能适应长、宽,高为625mm×330mm×234mm的安装空间,见图6a)。5.3.2101型安装接口的缓冲器连同配合的从板在内,拉伸部分应能适应长、宽、高为138mm×460mm×340mm的安装空间(高度含钩尾框);压缩部分在拉伸部分基础上增加长、宽、高为:290mm×350mm×340mm的部分(高度含钩尾框),见图6b)5.3.3102型安装接口的缓冲器连同配合的从板在内,应能适应长、宽、高为350mm>25mm×385mm的安装空间(高度含钩尾框),见图6c)。5.3.4缓冲器的长度尺寸应能保证其装车状态下有2mm以.上的预压量。注:此预压量为装车预压量,与缓冲器自身所带的预压无关。5.3.5对于有预缩短功能的缓冲器,装车前应预先压缩,预压缩量应大于7mm。5.3.6缓冲器的性能参数应满足表2的要求。6
缓冲器种类
100型
101型
102型
a)100型
b)10型
e)102型
之有压溃管时
无压溃管时
TB/T3334—2013
单位为窘米
图中宽度尺寸含磨耗板与
安装间隙
图中宽度尺寸含安装间院
图中宽度尺寸含安装间隙
各型缓冲装置的安装空间示意图表2
缓冲器的性能参数
阻抗力
≤2500
≤2500
≤4445
≤拉55/压110
注:100-1、100-2、100-3、100-5分别指QKX100、MT-2、MT-3KC15型缓冲器正式容量
≥拉35/压70
初压力
50~250
50~150
50~150
50~300
300-500
缓冲器应按TB/T1961一2006附录A的规定进行落锤试验。试验项目包括初始容量,正式容量,耐久性、坚固性试验。全部试验完成后测试的容量应达到试验前的80%:弹性胶泥缓冲器还应具有良好的密封TB/T3334—2013
性能。其中,有静压性能指标的非干摩擦类缓冲器,还应按TB/T1961一2006的规定进行静压试15.3.8缓冲器应有良好的复原性能。在落锤试验中出现的卡滞现象不应超过二次。5.3.9缓冲器-45℃时的容量不应小于常温下的70%,+45℃时的容量不应小于常温下90%。5.3.10100-1型、100-5型缓冲器的静态阻抗力应分别不小于1200kN200kN。在该:戈荷下缓冲器不应出现压死现象。
5.3.11新设计的流体类阻尼吸能结构的缓冲器应按附录A规定的载荷谱进行1个中修!的疲劳试验(客运机车用缓冲器除外),疲劳试验后吸能元件的容量不低于试验前的80%。5.3.12压溃管装置应分别进行静压试验和落锤试验,其结果应符合表3的要求。表3压溃管(折叠式)的基本性能参数静态触发力
车体设计丽服载荷×(90%~110%)注:表中0.75为经验系数,
静态塑性变形力
≥触发力×80%
根据吸能需要确定
动态·量
≥触发力×
5.3.13压溃管装置应按附录A的规定进行1个大修期载荷谱的疲劳试验,试验后二应有超过0.8mm的变形或长度超过25mm的裂纹。5.4钩缓装置组成要求
5.4.1带预压板的缓冲器,在钩缓装置组成后,预压板不应产生垂向位移,与钩尾框至少有5m:的间隙。若图样及有关标准无规定时,钩缓装置零部件应按下列规定涂装:5.4.2
螺栓组装结合面应涂防锈底漆,其余表面涂防锈底漆和面漆;a)
铸件表面涂清漆。
5.4.3新设计的钩缓装置批量生产前应通过装车运行试验的考核。5.5制造要求
铸钢件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应符合TB/T2942的规定。车钩钩体、钩舌、钩、钩尾框、口部承载的缓冲器箱体及主结构件均应采用TB/T2942规定的E级钢材料制造,102型钩尾:1允许用B级钢制造。
5.5.1.2钩体、钩舌、钩尾框、口部承载的缓冲器箱体及主结构件等铸件组织中的非金属杂物应符合表4规定。
表4铸件组织中非金属夹杂物要求类别
【型(球状)夹杂物
Ⅱ型(点网状)爽杂物
Ⅱ型(点状)夹杂物
IV型(群状)夹杂物
合格级别
细系1~3级粗系1~2级
细系1~3级、粗系1~2级
评级图
第-评级图
第二评级图
第三评级图
第四评级图
5.5.1.3钩体、钩尾框用材料应进行断裂韧性试验(无塑性转变温度试验或动态撕裂试1),断裂韧性的试样应在钩体、钩尾框的实物上制取。C级钢和E级钢的无塑性转变温度应等于或们于-56℃;动态撕裂功不应低于68J。B级钢和正火+回火C级钢铸件不做断裂韧性试验。5.5.1.4锻钢件或机加工的主承载件用材料应符合GB/T3077—1999或GB/T699—199:的规定。5.5.1.5钩舌销和钩尾销应符合TB/T2943.1—2007的要求,材料宜采用40CrNiMoA。5.5.1.6橡胶材料的物理性能参见附录B的表B.1。热塑性弹性体类缓冲元件的物理性能参见附录B的表B.2。5.5.1.7
5.5.2表面质量
TB/T3334—2013
5.5.2.1钩体、钩舌、钩尾框、缓冲器箱体及主结构件的表面粗糙度为NMRRa100,其他精铸件的表面粗糙度为NMRRa50。
5.5.2.2铸件的错型不应超过1.5mm。铸件的错型应予修整,使之与周围表面平滑过渡。5.5.2.3铸件表面允许存在不影响装配的局部凸起或凹陷,局部凸起或凹陷的最大高度或深度不应超过2mmg
5.5.2.4铸件的重要部位不应存在明显可见的不连续面,不允许存在切割、铲凿缺口或伤痕:其他部位不允许存在深度超过1.5mm的切割、铲凿缺口或伤痕。锐边应予消除。钩体、钩舌、钩尾框、口部承载的缓冲器箱体的重要部位为附录C中图C.1~图C.4所示的阴影部分。5.5.2.5锻件表面不应有裂纹、折叠和凸起,边缘应圆滑过渡,不应有飞边或毛刺。5.5.2.6铸件表面允许存在不需要焊修的缺陷:a)
在加工后车钩钩体的上、下钩耳孔和钩舌销孔上、下部分,以及钩尾框的四个弯角处,每处允许存在直径小于1.5mm,深度小于或等于2mm的气孔一个;其他重要部位表面上允许存在直径小于或等于1.5mm、深度小于或等于3mm、每10cm面积b)
上不多于3个的分散性气孔;
在钩体、钩舌、钩尾框、缓冲器箱体铸件的非重要部位上允许存在深度小于或等于3mm,每平方厘米不多于3个,每处聚集面积小于或等于25cm(钩舌.上为小于或等于10cm2)、相距不小于100mm的针孔或蜂窝气孔;在其他铸件上针孔和蜂窝气孔的总聚集面积小于或等于该零件总面积的15%;wwW.bzxz.Net
铸件非重要部位上,清除后深度小于或等于2mm,长度小于或等于25mm的缺陷允许不加焊修,但应修整使之平滑过渡到周围表面。5.5.2.74
铸件表面允许焊修的缺陷:
允许对清除后面积小于或等于10em2且长度小于或等于40mm的非贯通性缺陷(包括气孔、砂眼、渣气孔、裂纹、缩孔、针孔或蜂窝状气孔等)进行焊修;允许对清除后面积小于或等于7cm2且长度小于或等于30mm的贯通缺陷(包括气孔,砂眼、b)
渣气孔、裂纹、缩孔、针孔或蜂窝状气孔等)进行焊修。5.5.2.8铸件上有下列缺陷之一,不允许焊修,应予报废:a)钩耳上的贯通裂纹;
b)车钩钩身及钩尾框框身上的贯通横裂纹;注:与纵向中心线的锐夹角小于45°的裂纹为纵裂纹,等于或大于45°的为横裂纹。c)铸件上超出5.5.2.7规定范围的缺陷。5.5.3铸件尺寸公差
5.5.3.1车钩、缓冲器主结构件尺寸应符合图样规定的公差要求。对未注明公差的尺寸,钩体头部内腔及钩体、钩舌连接轮廓未注尺寸公差按GB/T6414—1999的CT8级制造,其他部位未注尺寸公差按GB/T6414—1999的CT10级制造:钩腔小件的未注尺寸公差按照GB/T6414—1999的CT7级制造。5.5.3.2除在产品图样中另有规定外,铸件壁厚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5、壁厚允许偏差
11~≤19
壁厚允许偏差
+3.2,0.8
+3.2.-2.4
+3.2,-3.2
+4.8,-3.2
单位为毫米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