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T 3427-2015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B/T 3427-2015
中文名称:机车用制动控制器
标准类别:铁路运输行业标准(T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2586840
相关标签:
机车
制动
控制器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TB/T 3427-2015.Brake controller for locomotive.
1范围
TB/T 3427规定了机车用制动控制器(以下简称“控制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储存。
TB/T 3427适用于微机控制的机车制动系统控制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8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CB 4208- -2008外壳防 护等级( IP代码)(IEC 60529 :2001 ,IDT)
GB/T 13277. 1- -2008压缩空气 第1部分:污染物净化等级( ISO 8573-1 :2001,MOD)
GB/T21563- -2008 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设备 冲 击和振动试验( IEC 61373 :1999 ,IDT)
GB/T 25119- -2010 轨道交通 机车车辆电子装置( IEC 60571 :2006 , MOD)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制动显示屏brake display
显示机车制动系统相关运行、设置、记录等信息的显示器。
3.2制动控制器brake controller
发出制动控制指令的司机操纵设备。
4技术要求
4.1环境要求
4.1.1 运用环境
控制器应能在下列工作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
a)工作环境温度: -40℃~ +50℃;
b)相对湿度 :最湿月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不大于95% (该月月平均最低温度为25℃);
c)海拔:≤2 500 m;
标准内容
ICS45.06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TB/T3427—2015
机车用制动控制器
Brakecontrollerforlocomotive2015-08-12发布
国家铁路局
2016-03-01实施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及储存
TB/T3427—2015
Hii KAoNni KAca
HiiKAoNiKAca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铁道行业内燃机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TB/T3427-2015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中国北车集团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青岛四方法维莱轨道制动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叶柏洪、林晖、李菲、崔晓军、毛金虎、王存兵、栾俏梅、林洋、王广凯。亚
Hii KAoNni KAca
Hii KAoNni KAca
1范围
机车用制动控制器
TB/T3427—2015
本标准规定了机车用制动控制器(以下简称“控制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微机控制的机车制动系统控制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208—20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IEC60529:2001,IDT)GB/T13277.1—2008压缩空气第1部分:污染物净化等级(IS08573-1:2001,MOD)GB/T21563—2008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验(IEC61373:1999,IDT)GB/T25119—2010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电子装置(IEC60571:2006,M0D)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早brakedisplay
制动显示屏
显示机车制动系统相关运行、设置、记录等信息的显示器。3.2
制动控制器
brakecontroller
发出制动控制指令的司机操纵设备。4技术要求
4.1环境要求
4.1.1运用环境
控制器应能在下列工作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a)工作环境温度:-40℃~+50℃;b)相对湿度:最湿月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不大于95%(该月月平均最低温度为25℃);海拔:≤2500m;
风源品质:应能在GB/T13277.1一2008规定的固体粒子等级3级,湿度及液态水含量等级3级及含油量等级3级的条件下工作。4.1.2特殊环境条件
当超出4.1.1规定的运用环境条件时,可按有关技术文件的规定执行。4.2基本要求
4.2.1控制器宜采用110V直流工作电压,允许偏差-30%~+25%4.2.2控制器安装后的防护等级不应低于GB4208一2008规定的IP20,开关元件的防护等级不应低于GB4208—2008规定的IP40。
iiKAoNniKAca
TB/T3427—2015
4.2.3控制器的使用寿命不应少于2×10次。4.3结构及功能要求
4.3.1控制器应设有自动制动手柄、单独制动手柄和紧急制动排风阀及相应的控制电路等。控制器为组合型结构。自动制动手柄距离操作员最近端为运转位,最远端为紧急制动位;单独制动手柄距离操作员最近端为运转位,最远端为全制动位。4.3.2自动制动手柄通过控制列车管的压力来实现列车的制动和缓解;单独制动手柄直接控制机车的制动和缓解。
4.3.3可通过与制动显示屏、制动柜的配合操作,完成自动制动手柄和单独制动手柄的作用位置标定。
4.3.4自动制动手柄应设有以下几个操控位置,并应在手柄旁边有明显的中文标识:运转位、初制动、常用制动区、全制动、抑制位、重联位、紧急制动等。除常用制动区外的其他各个位置上均设有机械结构定位,操作时有明显位置感。自动制动手柄各操控位置见图1及图2。重联位
紧急制动,
运转位
60°±2°
抑制位全制动
初制动
运转位
R160±5
自动制动手柄
初制动
66°±2°
全制动
96°±2°
抑制位
102°±2°
重联位
118°±2°
紧急制动
128°±2°
自动制动手柄位置图
70±29
单独缓解
140mm±5mm
175mm±5mm
195mm±5mm
“为优选值
自动制动手柄和单独制动手柄相对位置图iiKAoNniKAca
TB/T3427—2015
4.3.5单独制动手柄应设有运转位、制动区和全制动,其中在运转位上设有机械结构定位,操作时有明显位置感,各操控位置在手柄旁边应有明显的中文标识;侧压单独手柄可以执行单独缓解操作,取消侧压手柄能自动复位。单独制动手柄各操控位置见图3及图2。运转位
单独制动手柄
R145±5
全制动
运转位全制动
74°±2°130°±2°
图3单独制动手柄位置图
4.3.6控制器根据手柄的位置,通过网络或电气接口输出制动、缓解或其他指令。4.3.7
当自动制动手柄置于紧急位时,控制器中的排风阀具有紧急制动的排风作用。4.3.8自动制动手柄手持部分为红色,单独制动手柄为黑色。4.3.9控制器在非操纵端时,应能保持紧急位排气功能。4.4电气性能要求
控制器的带电部分和非带电金属部分及外壳之间,以及电气上各回路之间,其绝缘电阻值应符合表1中的规定。
额定绝缘电压Www.bzxZ.net
4.4.2介质强度
回路绝缘电阻规定值
绝缘电阻要求
≥10(用250V兆欧表)
≥10(用500V兆欧表)
控制器整机输出端子对其他回路及地应能承受表2中规定的介质强度试验电压,介质强度试验后应无击穿闪络及元器件损坏现象。3
HiiKAoNniKAca
TB/T3427-2015
4.4.3交变湿热
额定绝缘电压
表2介质强度试验电压值
工频耐受电压
控制器经交变湿热试验后,各外引带电回路部分对外露非带电金属部分及外壳之间、以及电气上各回路之间的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1.5M2。4.4.4高低温
控制器应能在4.1.1规定的环境条件下正常使用。4.4.5浪涌和静电放电
控制器应能承受浪涌和静电放电,使装置在车上工作期间不因此而发生损坏和失效。浪涌和静电放电等级应满足GB/T25119—2010中5.4的要求。4.4.6电磁兼容
控制器应具备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能力及抗射频干扰能力,其性能应满足GB/T25119一2010中5.5的要求。
4.4.7电源影响
电源发生如下情况时,控制器应能正常工作:a)改变电源任意一项选定的极限条件(其余为额定值),控制器应可靠工作,性能及参数应符合有关技术文件的规定;
b)在控制器电源突然闭合或突然断开、电源电压缓慢上升或缓慢下降时,控制器不应误动作或误发信号。
4.4.8连续通电
连续通电48h,控制器工作应正常,不应有元器件损坏或其他异常情况出现。4.5机械性能要求
4.5.1冲击和振动
控制器应能承受使用时的冲击和振动而无损坏或失效。控制器应能通过GB/T21563一2008规定的1类B级冲击和振动试验。4.5.2手柄阻尼
4.5.2.1自动制动手柄离开运转位、初制动、全制动、抑制位、重联位,单独制动手柄离开运转位所需要的力矩应介于2.0N·m~6.5N·m之间。离开紧急制动所需要的力矩应介于3.0N·m~8.8N·m之间。
4.5.2.2制动区内移动手柄所需要的力矩应介于0.4N·m~6.5N·m之间。4.5.3气密性
控制器的紧急放风通路在气密性试验时应无泄漏。4.6外观及其他要求
4.6.1控制器安装孔尺寸及最大外形轮廓尺寸如图4所示,具体安装位置应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要求,便于操作。
231.5±0.3
268(最大)
图4控制器安装孔尺寸及最大外形轮廓尺寸4.6.2控制器的不带电金属部分应在电气上连成一体,并具备可靠接地点。4.6.3控制器应有防锈蚀措施。
4.6.4外观不应有明显可见的缺陷。4.7软件要求
TB/T3427—2015
单位为毫米
4×Φ7通孔
控制器如有软件应符合GB/T25119一2010中7.3的要求。软件安全完整性等级应为2级或者更高。5试验方法
5.1高低温试验
高低温试验按照GB/T25119—2010中12.2.3及12.2.4规定的方法进行,高温取50℃,低温取-40℃。
5.2交变湿热试验
交变湿热试验按照GB/T25119-2010中12.2.5规定的方法进行。5.3电源影响、浪涌和静电放电试验试验按照GB/T25119—2010中12.2.6规定的方法进行。5.4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电快速脉冲群抗扰度试验按照GB/T25119一2010中12.2.7规定的方法进行。5.5射频干扰试验
射频干扰试验按照GB/T25119—2010中12.2.8规定的方法进行。5.6绝缘及介质强度试验
绝缘及介质强度试验按照GB/T25119一2010中12.2.9规定的方法进行。5.7冲击和振动试验
冲击和振动试验按照GB/T21563一2008规定的方法进行。5.8手柄阻尼试验
手柄阻尼试验由各制造商规定测量阻尼力的力臂长度及测量方法。TB/T3427—2015
5.9低温存放试验
低温存放试验按照GB/T25119—2010中12.2.14规定的方法进行。5.10气密性试验
常温下,控制器连接容积不大于1L的空气管路,充气压力不小于0.9MPa。压力稳定后,保压5min,记录压降情况。或用检漏剂检查排气口、排风阀、阀体的丝堵等处的密封情况。5.11连续通电试验
连续通电试验主要考验装置的初期失效。试验应在连接相关制动系统(仿真)试验台上进行,试验台提供最高工作电压给控制器,连续通电时间为48h。5.12基本功能检查
基本功能检查在相关的制动试验台上进行,检测方法按有关技术文件执行。5.13寿命试验
5.13.1寿命试验时,控制器施加额定电压,接点及其他信号输出施加额定负载。单独制动手柄制动试验从运转位到全制动位次数为1×10°次;自动制动手柄从运转位到紧急制动位次数为2×10次。5.13.2寿命试验每次间隔时间应大于5s。5.13.3试验完毕后允许对其可以调整的参数如手柄阻尼等参数进行调整,经试验并调整完毕的控制器,应对表3中的“外观”和“基本功能”两项进行重新检查。6检验规则
6.1出厂检验
每台控制器出厂前应由制造单位的检验部门进行出厂检验,检验内容及要求见表3。检验合格后附产品合格证方可出厂。
合格证内容至少应包括:
a)产品名称、型号;
b)产品编号;
制造单位名称或代号;
制造年月;
检验人员。
6.2型式检验
6.2.1检验范围
凡遇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型式检验:a)
新产品试制完成时;
b)车
转广生产的产品试制完成时:
产品停产两年及以上恢复生产时:c
产品结构、材料和工艺有重大改变,影响产品性能和安全时;e)
产品连续生产满四年时。
6.2.2检验项目
型式检验内容及要求见表3。
表3检验内容及要求
基本功能
项目名称
4.3.4、4.3.5、
4.3.8、4.6
检验方法
量具、目视、手动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