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 > SY/T 5537-2000 原油管道运行技术规范
SY/T 5537-2000

基本信息

标准号: SY/T 5537-2000

中文名称:原油管道运行技术规范

标准类别: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

英文名称: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Operation of Crude Oil Pipelines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2000-03-10

实施日期:2000-10-01

作废日期:2004-11-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168468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石油及相关技术>>75.200石油产品和天然气储运设备

中标分类号:石油>>石油勘探、开发与集输>>E10石油勘探、开发与集输工程综合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SY/T 5537-1992;被SY/T 5536-2004代替

出版信息

页数:8页

标准价格:14.0 元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SY/T 5537-2000 原油管道运行技术规范 SY/T5537-2000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 75.200
备案号:6858—-2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5537-2000
原油管道运行技术规范
The operation technical code of crude oil pipeline2000 - 03 - 10 发布
国家有油和化学工业局
2000-10-01实施
SY/T 5537—2000
引用标难
控制参数确定原则
运行技术
设备运行
普道维护技术
基础工作
SY/T 5537—2000
本标准是在近几年输油管道运行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对SY/I553792《原油输送管道运行技术管理规范》进行修订而成的。本标是保证输油管道安全平稳高效运行的重要标准之一。本次修订在92年版的基础上增加了新内容,并对各章节进行了重组和调整。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SY/T5537-92。本标准由中国右油人然气集团公司提出。本标准山油气储运专业标难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右油管道公司生产技术处。任增和
本标雄上要起草人张城李旺廖强张增强本标准于1992年11月百欲发布,此次为第1次修订。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原油管道运行技术规范
The opcration tcehnical codc of crude oil pipclinc本标准规定了陆上原油管道运行的技术要求和原则。本标难适用于陆上原油输送管道。2引用标准
SY/T 5537---2000
代替 SY/T 5537-92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SY 52251994
SY/T 5S36—92
SY 5737—1995
SY/T 5920-—94
石剂与天然气钻川、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原油加热输送管道试运投产规范原油管道输送安全规定
原油库运行管理规范
SY/T6148一1995输油管线清管作业规程5Y/T6324-—1997输油输气管道仪表及白动化设施管理规定SY6325--1997输油输气管道电气设备技术管理规定SY/T6382—1999输油管道加热设备技术管理规定SY/T6469—2000原油管道加降凝剂输送工艺技术规范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3号1989年3月12日3控制参数确定原则
3.1工艺参数
3.1.1运行压力
3.1.1.1管道运行的最高工作压力不应超过设计工作压力。3.1.1.2各输油站的最低进站压力应能满足输油工况要求,3.1.1.3出站报警替压力设定值应低于管道最高工作压力,泄压压力值应根据水击计算确定。3.1.1.4进站报警压力设定值应高于最低工作压力。3.1.1.5撤油站压力调节系统的设定值应根据管道输油方案和安全要求来确定。3.1.1.6管道最高工作压万值应根据誉道情况及时调整。3.1.2运行温度
3.1.2.1管道运行的最高出站温度不应超过设计最高温度。3,1.2.2热油管道的原油最低进站温度应高于所输源油凝点3T。3.1.2.3对原油改性处理的热油管道,原油的最低进站温度应高于现场测定原油凝点3C,3.1.3,热油管道最低输量
3.1.3.1热油管道最低输量应按不同季节确定。最低输量应能保证下一加热站原油进站湿度不低于原油最低进站温度,同时还应满足输油设备的运行要求。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20HK一-10批准2000—10-01实施
SY/T 5537—2000
3.1.3.2对原油改性处理的热油管道,最低输量的确定在3.1.3.1的基础上应考虑管道内凝油层的增长速率(运行压力是否稳定)。3.1.4热油管道停输时间
热油管道最长停输时间应根据不同季节按热方、水力条件最不利站间确定3.1.5热油管道反输时最少总输量和单位附间最低输量3.1.5.1最少总输量应大于该管道最长热站距管线穿基的1.5倍3.1.5.2单位时间最低输量应高于止输对管道的单位时间最低输量。3.2设备参数
3.2.1储油罐储油液位应按SY/T5920确定。3.2.2油罐的储油温度应高于原油凝点3℃,并低于设计储油温度。3.2.3依据加热设备的设计要求确定加热设备炉膛各段的最高温度、烟道的最高和最低温度、介质出炉的最高温度、并联炉管之问的最大温度差、介的最低流量及通过加热设备的最大压差。3.2.4依据输泊泵机组的出厂要求确定最高泵压、泵电机额定电流、机组轴瓦温度、泵体及轴各部位的最大振动值等。
4运行技术
4.1运行要求
4.1.1热油管道的投产应执行SYT5536。1.1.2应按年度、度和月编制管道运行方案,定期对管道运行进行分析,并对存在问题提出调整措施
应与交油单位和接油单位签定运输合同4.1.31
4.1.4对管道所输原油物性的检测每年不应少于两次,检测内容应包括所输原油凝点、密度放输油温度范围的粘温曲线,
4.1.5对采用加降凝剂处理输送工艺的原油管道应执行SYT6469。4.1.6沿线落差大的管道。应保证管道运行时大落差段动水压力和停输时低点的静水压力不超过设计作压力
4.1.7管道运行参数需超过允许值时,应提前报企业主管部门批准。4.1.8应根据各管道情况制定事故预想和处理方案,特别是自控系统的误动,管线的管、漏油、爆管,输汕设备的淑坏、若火等。4.2运行原则
4.2.1根据输量确定运行方案和运行参数,以确保成本费用最低和管道运行安全。4.2.2对输含蜡原油的管道应定期分析管道的结蜡状况,根据输量、运行乐力、运行温度、油品性质等制定管道合理的清管周期。4.2.3对在最低输量下运行的热油管道,宜在经济比较和安全评价的基础上采加降凝剂处理等原油改性处理输送工艺,
4.2.4应定期对运行设备进行效率测试,对系统效率进行评价,及时调整运行或更换低效设备。4.3工艺流程操作则
4.3.1应在仪表指示准确、安全保扩和报警系统良好、通信线路畅通的情况下,进行流程切换。4.3.2流程操作应先开后关。
4.3.3操作具有高低压衔接的流程时,应先导通低压,后导高压;反之,先切断高压,后切断低压。
4.3.4调整全线输量或切换流程造成输量变化时,应及时监控各站汕罐液位变化。4.3.5由开泵流程切换为压力越站流程时,应提前降低管道输量和加热设备负荷。—2
SY/T 5537--2000
4.3.6由压力越站或全越站切换为启泵流程时,应提前降低输油泵的排量。4.3.7输油站停用时,应按规定时间提前停止加热设备运行。4.3.8人工进行流程操作时,应执行操作票制度。4.4清管操作
4.4.1应制定安全可行的清方案。4.4.2清管操作执行SY/T6148,
5设备运行
5.1一般要求
5.1.1新建或检修后重新投用的设备必须按规定进行验收后方可投入运行。5,1.2应按要求对运行设备进行监控和检查,接时查看并记录主要运行数据。5.1.3设备宜在高效区运行,不应超压、超温、超速、超负荷运行。5.2瀚油蒙
应按操作规程启、停输油泵。
切换输油泵时,应采用先启后停操作方式,启动前先降低运行泵排量。5.2.21Www.bzxZ.net
5.2.3输油泵机组应有监规、报警等完善的保护系统。5.3原油加热设备
5.3.1加热设备的启停应按操作规程执行。5.3.2运行中应按时对炉体、附件和辅助系统(燃油和助燃风系统、自控和仪表系统、热媒系统)进行检查。
设备运行的各项参数应在规定范围内。5.3.3
应定期对炉体、炉管进行检测,间接加热设备还应定期检测热媒性能。5.3.4
应减少加热设备在运行和清灰过程中对坏境造成的污染。5.3.51
5.3.6加热设备应有监视、报警等必要的保护系统。5.4储油罐
5.4.1运行油罐的液位应在规定的安全液位范围内。特殊情况要趋出安全液位范围的,应报清个业主管批推,但也不应超过油罐极限液位。5.4.2油罐运行应按SY/T5920执行,有关安全规定应执行SY5225。5.5阀门
5.5.1阀门的操作应执行有关操作规程。5.5.2对特殊用途的调节阀、减压阀、安全阅、高(低)压泄压褥等主要阀门应按相应运行和维扩规程进行操作和维扩,并按规定定期校验。5.6誉道输油主要配套设施
5,6.1输油站的电气设备运行管理执行 SY/T 6325。5.6.2管道的自动化仪表运行管理执行SY/T6324.5.6.3输油站消防设施的管理执行SY5225。5.6.4加热设备运行管理执行SY/T6382.6管道维护技术
6.1管道的保扩和腐蚀防扩
6.1.1输油站外臂道应实施防腐绝缘与阴极保护的双重保护,新建管道必须在阴极保护技用正常后方可进行管道投油上作。
6.1.2输油站外管道沿线的标志桩、测试桩、单程桩应齐全并实行标准化管理。3
SY/5537-2000
6.1.3对阴极保护达不到标准的管道,应采用牺性阳极或其他保护措施。6.1.4定期检查管道的防腐绝缘层状况,对达不到要求的应及时进行修复。6.2站内管
6.2.1对站内管网必须采取有效的防腐绝缘措施。6.2.2对热油和热力管线应进行有效的保温。6.2.3站内地上管网的外表面应按要求涂刷颜色和标记,6.2.4必须定期维护管网上的阀仆和管件,以防锈死或残快。6.3管道的维护和抢修
6.3.1按照国务院频布的《石泄、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做好管道保护工作6.3.2定期对管道沿线进行巡查,对水土流失较多的管段和重点穿跨越管段在汛期应加强巡查。6.3.3应对各管道情况制定相应的维修、抢修方案。6.3.4管道抢时的安全规定,执行SY57377基础工作
7,1 基础资料
7.1.1管道(包括站内管网)及设备的峻工资料应齐全、准确。7.1.2应建立管道(包括站内管网)及设备的运行和维修档案,7.1.2.1对公称通径200m以上的阀门和公称通径200mm以下的非手动阅门应建立维扩,检修档案。
7.1.2.2输油泵机组、加热设备、诺油罐等丰要设备的运行档案还应包括能耗检测、分析和运行状态评价等方面内案穿。
7.1.3输油站各岗位和各级调度的运行报表和记录应整洁、齐全。7.1.4丰要生产活动记录应记录详细。7.1.5应定期进行生产运行分析,间隔不应大于一个月。7.2技术标准
7.2.1应建立、健全各生产岗位的工艺与设备操作、维护、检修规程。7.2.2务岗位应配备有关技术标准。7.3工作标准和职责
7.3.1建立严格的生产调度指挥程序和工作流程。7.3.2健全各岗位工作职责和生产管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7.3.3按有关安全、节能、环保的要求制定岗位工作标准,4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